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卢晋

作品数:14 被引量:75H指数:5
供职机构:天津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吴阶平医学基金会临床科研专项资助基金吴阶平医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骨折
  • 9篇股骨
  • 8篇股骨颈
  • 7篇颈骨
  • 7篇颈骨折
  • 7篇股骨颈骨折
  • 4篇三维重建
  • 3篇手术
  • 3篇GARDEN...
  • 2篇移位型
  • 2篇移位型股骨颈...
  • 2篇三维可视化
  • 2篇嵌插
  • 2篇内固定
  • 2篇近端
  • 2篇可视化
  • 2篇股骨近端
  • 2篇固定术
  • 2篇创伤
  • 2篇GARDEN

机构

  • 13篇天津医院
  • 9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北京航空航天...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作者

  • 14篇卢晋
  • 10篇马信龙
  • 8篇付鑫
  • 7篇马剑雄
  • 7篇张弢
  • 6篇杜长岭
  • 3篇徐桂军
  • 3篇翁欣
  • 2篇张仲汇
  • 2篇穆恩
  • 2篇孙晓雷
  • 2篇武子霞
  • 2篇王树俊
  • 2篇徐康
  • 2篇韩哲
  • 2篇张桢铭
  • 2篇张伟
  • 2篇刘奕
  • 1篇张清功
  • 1篇刘志永

传媒

  • 2篇中华创伤骨科...
  • 1篇医用生物力学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中华创伤杂志
  • 1篇生物医学工程...
  • 1篇中国处方药
  • 1篇中华危重病急...
  • 1篇第四届中华骨...
  • 1篇第十八届全国...
  • 1篇天津市生物医...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3
  • 6篇2012
  • 2篇2011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移位型股骨颈骨折空间移位三维重建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21
2015年
目的 测量移位型股骨颈骨折股骨头的空间移位程度并进行三维重建,为临床评估移位型股骨颈骨折严重程度及判断预后提供依据. 方法 收集80例移位型股骨颈骨折患者(GardenⅢ型40例,GardenⅣ型40例)双侧股骨近端多层螺旋CT薄层扫描数据(DICOM格式),导入三维重建软件生成双侧股骨近端三维模型.通过软件的三维测量技术计算股骨头空间移位参数,并进行数据整理和分析. 结果 GardenⅢ型、Ⅳ型股骨头小凹最深点的移位分别为(23.7±10.0)mm和(30.2±9.0) mm(P< 0.05);GardenⅢ型、Ⅳ型股骨头中心的移位分别为(14.4 ±5.6)mm和(18.8 ±5.5)mm(P <0.05);GardenⅢ型、Ⅳ型股骨头空间位移的角度分别为(29.2±15.7).和(39.1±17.1).(P<0.05).GardenⅣ型组中13% (5/40)为粉碎性骨折,而GardenⅢ型组无粉碎性骨折. 结论 三维重建能更全面、准确地评价股骨颈骨折类型及移位程度.目前使用较为广泛的Garden分型对于移位型股骨颈骨折的认识存在一定局限性,临床医师需重新认识并制订更适宜的诊疗方案.
付鑫韩哲马信龙张弢徐桂军王树俊徐康卢晋姜轩
关键词:股骨颈骨折成像
踝关节X线检查体位摆放辅助器
本实用新型属于踝关节X线检查辅助摆放的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踝关节X线检查体位摆放辅助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盘、脚踏板、锁定器,所述底盘与所述脚踏板转动连接,所述底盘端部底面设有滑动槽,所述锁定器设置在所述滑动槽内,并可在...
马信龙徐桂军付鑫马剑雄田鹏孙晓雷马宝意卢晋王树俊韩哲徐康
文献传递
氢化可的松联合乌司他丁治疗对脓毒性休克患者炎症反应的影响
2021年
目的分析氢化可的松与乌司他丁联合治疗对脓毒性休克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9年12月脓毒性休克患者92例,其中45例给予乌司他丁治疗为对照组,另47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氢化可的松治疗为试验组,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炎症反应[血清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降钙素原(PCT)]、血流动力学[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预后改善情况(APACHEⅡ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血清IL-6、TNF-α、PCT水平均有所降低,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试验组HR水平低于对照组,MA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试验组APACHEⅡ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氢化可的松联合乌司他丁治疗脓毒性休克患者,可有效抑制炎症反应,调节血流动力学,改善预后。
卢晋翁欣
关键词:脓毒性休克乌司他丁
股骨颈嵌插型骨折空间移位程度的三维重建研究
关于股骨颈骨折的研究很多,但关于股骨颈嵌插型骨折的研究较少。目前最常用的股骨颈骨折Garden分型中将嵌插型骨折归类为Ⅰ型,即不完全、无移位型骨折,该分型方式引起了较大的争论。近年来有学者研究发现嵌插型骨折股骨头后倾的角...
杜长岭马信龙张弢马剑雄付鑫张清功卢晋
关键词:三维重建
股骨颈骨折Garden分型再认证——GardenⅠ型
<正>目的应用计算机三维重建软件对股骨颈骨折Garden分型进行重新理解,探讨Garden分型对股骨颈骨折损伤机制、临床治疗的指导意义。方法首先,从天津医院收集股骨颈骨折患者断层CT扫描数据(层厚1 mm)及X射线平片数...
卢晋马信龙马剑雄孙晓雷付鑫
文献传递
双侧股骨近端对称性及解剖形态的三维重建研究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建立正常成人双侧股骨近端的三维模型,分析双侧股骨近端形态并测量解剖形态的相关参数,研究双侧股骨近端的对称性及解剖形态。方法选取50例正常成人双侧股骨近端CT扫描数据,其中男性27例,女性23例;年龄20~65岁,平均年龄44.52岁。扫描参数:扫描层厚0.625 mm,扫描电压120 kV,扫描电流100 mA。扫描范围:自双侧股骨头上10 mm至小转子中点平面下50 mm。将双侧股骨近端CT薄层扫描数据利用Mimics 10.01软件进行三维重建,将左侧股骨与右侧股骨镜像模型相配准,对配准后模型进行三维测量,并测量左右股骨近端的形态参数,使用SPSS 16.0软件对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股骨近端形态和髓腔内部结构有明显的个体差异性,双侧股骨近端形态及内部结构具有高度对称性。股骨头直径为(45.71±4.08)mm,股骨头高度为(53.61±5.43)mm,偏心距为(39.91±5.07)mm,股骨颈中央直径为(36.71±3.75)mm,颈干角为(127.88±6.28)°,股骨颈长度(46.61±4.74)mm,小粗隆中点所在平面的髓腔内径为(26.21±4.59)mm,其中偏心距、颈干角与白种人形态参数相比,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提供了一种验证双侧股骨对称性的新方法。结论正常成人双侧股骨内外部形态存在一定的对称性,变异较小,为股骨形态的测量提供理论依据;三维重建更利于对股骨近端形态参数的测量;新配准方法的提出对于临床中股骨近端骨折的诊治具有重大意义。
杜长岭马信龙张弢马剑雄付鑫卢晋
关键词:股骨近端三维重建对称性配准假体设计
胸腰段骨折后路手术三维可视化术前计划及其临床应用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胸腰段骨折后路手术术前计划的三维可视化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方法2011年3—6月利用Mimics软件对10例胸腰段骨折患者术前的螺旋CT扫描数据进行三维重建,评估骨折程度,测量钉道参数,确定螺钉置入点并预估骨缺损大小。导入螺钉模型,模拟螺钉置入过程并观察螺钉位置。术中根据术前计划选取并置入合适的螺钉。术后行CT扫描观察骨折椎体复位及椎弓根螺钉置入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获11~14个月(平均12个月)随访。术中共置入48枚螺钉,术后CT示除2个螺钉紧贴椎弓根外侧皮质外,其余螺钉均完全位于椎弓根内部。术前骨缺损平均为(2.63±0.69)cm3,术中实际填充平均为(2.57±0.65)cm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12,P=0.343),填充率达97.8%。术后(89.45%±9.77%)和末次随访时(88.03%±9.37%)骨折椎体中央高度比值明显高于术前(68.25%±14.7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骨折椎体中央高度比值较术后略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74)。4例不全瘫患者三维均有ASIA分级1级以上的脊髓神经功能改善,均无术后脊髓神经功能障碍加重。结论术前计划的可视化有助于充分了解骨折情况,个性化设计手术方案可以提高胸腰椎骨折后路手术的临床效果。
徐桂军马信龙张晓林马剑雄张弢付鑫杜长岭卢晋
关键词:胸椎腰椎骨折术前计划可视化
股骨颈骨折Garden分型再认识--Garden Ⅰ型
目的:应用计算机三维重建软件对股骨颈骨折Garden分型进行重新理解,通过此研究探讨Garden分型对股骨颈骨折损伤机制、临床治疗的指导意义.方法:首先,从天津医院收集股骨颈骨折患者断层CT扫描数据(层厚1mm)以及X-...
卢晋马信龙马剑雄孙晓雷付鑫
无移位型股骨颈骨折空间移位程度的三维重建研究被引量:9
2012年
目的对无移位型股骨颈骨折股骨头空间移位参数进行测量,从而重新认识无移位型股骨颈骨折。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80例无移位型股骨颈骨折患者,其中GardenⅠ型40例,GardenⅡ型40例。所有患者双侧股骨近端行CT薄层扫描并将原始数据导入相关软件进行三维重建,将健侧模型与骨折侧镜像模型相配准,在配准后的两个模型上进行关键点的标记并行三维测量,距离和角度的测量精度分别为0.01mm和0.01°。对两组患者股骨头空间移位参数分别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80例患者在X线片上未发现股骨头旋转移位,通过三维重建显示30.0%(24/80)的患者(Ⅰ型18例、Ⅱ型6例)股骨头发生了旋转移位。10例骨折在X线片上表现为不完全骨折,三维重建模型显示仅3例为不完全骨折。GardenⅠ型患者平均股骨头空间移位角度18°±11°;平均股骨头中心移位距离(6±3)mm;平均股骨头凹最深点移位距离(10±6)mm。GardenⅡ型患者平均股骨头空间移位角度17°±10°;平均股骨头中心移位距离(7±5)mm;平均股骨头凹最深点移位距离(13±8)mm。GardenⅠ型骨折组与Ⅱ型骨折组之间股骨头空间移位角度、股骨头凹最深点移位距离、股骨头中心移位距离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维重建数字化测量技术能够更加准确、高效地显示及测量股骨颈骨折的真实空间移位程度,对股骨颈骨折的诊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经典的股骨颈骨折Garden分型对于无移位型骨折的认识存在一定的不足,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杜长岭马信龙张弢马剑雄孙晓雷王淑丽付鑫卢晋
关键词:股骨颈骨折股骨头
利用有限元分析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后前倾角变化对股骨近端力学的影响被引量:16
2012年
目的探讨股骨颈骨折闭合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术后不同股骨颈前倾角对股骨近端力学分布的影响,为临床中内固定术解剖复位的重要性提供生物力学依据。方法采用16层螺旋CT扫描正常成人髋关节数据,基于三维重建软件和CAD软件,分别建立Pauwells角为70°的股骨颈骨折空心螺钉内固定术后前倾角为0°、5°、10°、15°、20°的股骨近端三维有限元分析模型,对所有模型施加人体缓慢行走时的载荷和约束,观察不同模型间股骨近端结构应力分布的变化。结果当前倾角未改变时(10°模型),股骨所受应力、产生的位移及发生的等效应变最小,股骨近端最大应力值为1.7 MPa,产生的位移为1.1 mm。随着前倾角的增大或减小,股骨近端所承受的有效应力及产生位移呈逐渐增大趋势。当前倾角为20°时,股骨近端及螺钉所受应力最大;当前倾角为0°时,股骨近端产生的位移及发生的等效应变值最大。股骨近端应力集中的部位由股骨距区域转移至头颈交界处的外上方。3枚空心螺钉承受的应力较周围骨组织高,最下方螺钉承受的应力较上方两枚螺钉明显增高。结论股骨颈骨折闭合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术中恢复前倾角达到解剖复位至关重要;股骨颈骨折术后生物力学因素的改变可能在术后股骨头坏死中起一定作用。
杜长岭马信龙马剑雄张弢付鑫卢晋赵峰
关键词: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前倾角有限元分析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