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叶原

作品数:44 被引量:34H指数:3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美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9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5篇艺术
  • 14篇历史地理
  • 4篇文化科学
  • 4篇文学
  • 2篇哲学宗教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13篇造像
  • 8篇佛教
  • 6篇美术
  • 5篇信仰
  • 5篇艺术
  • 5篇北朝
  • 4篇佛教造像
  • 4篇北魏
  • 3篇山水
  • 3篇山水画
  • 3篇石窟造像
  • 3篇禅修
  • 3篇文化
  • 3篇文艺
  • 3篇绘画
  • 3篇教学
  • 2篇遗产
  • 2篇义理
  • 2篇造像风格
  • 2篇战争

机构

  • 39篇西南大学
  • 9篇中国艺术研究...
  • 2篇西南民族大学
  • 1篇重庆大学
  • 1篇重庆师范大学
  • 1篇重庆文理学院
  • 1篇俄勒冈大学

作者

  • 41篇叶原
  • 2篇李佳
  • 1篇彭丽
  • 1篇胡南
  • 1篇陶懿

传媒

  • 17篇美术观察
  • 5篇美术
  • 3篇荣宝斋
  • 3篇中国美术
  • 2篇高等建筑教育
  • 1篇装饰
  • 1篇西南农业大学...
  • 1篇云南民族大学...
  • 1篇西南民族大学...
  • 1篇美与时代(美...
  • 1篇东方收藏
  • 1篇收藏投资导刊
  • 1篇收藏与投资
  • 1篇民艺

年份

  • 1篇2024
  • 9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4篇2018
  • 2篇2017
  • 4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 7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09
  • 2篇2008
4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北魏佛教造像艺术风格浅析
2023年
北魏早期的佛像带有浓郁的中印度色彩,造型保留了从印度流传过来的大部分形象特征,以犍陀罗风格为主,同时融入了印度笈多王朝的造像特点。彼时,西域高僧进入中土传教、授经,带来了犍陀罗样式的佛像,使得工匠在最初造像的过程中参考的佛像样式基本源自佛教经文,故北魏早期的佛像往往是依据经典仪轨制作而成的。北魏初期的造像梳波浪式发髻,面部圆浑,有高鼻梁和深眼窝,身材高大雄伟,衣褶为扁平状上加刻阴线,乃犍陀罗样式的沿袭。还有一些造像除了有犍陀罗风格之外,还带有笈多地区的造像特点,比如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在位期间由菀申所造的鎏金铜佛立像。
杨佳林叶原
关键词:魏太武帝犍陀罗北魏早期立像拓跋焘
6世纪上半叶北方佛教造像中的“禅智兼弘”格局
2023年
自太和十八年(494)北魏迁都洛阳后,北方社会在各方面都受到了南朝的影响。就佛教而言,主要表现为以建康(今南京)、会稽为中心,依附玄学发展而来的义理之学取代了稍早前北方流行的禅修传统。然而,从北魏洛阳时期的佛教造像来看,南朝义理新风的影响虽大,但这种影响在北方各阶层中的接受情况依然存在差异。在谈及南朝义理新风对北方佛教造像影响时,以往学者多提到按照玄学名士形象塑造的秀骨清像样式的佛教造像。其典型特征为,造像穿着玄学名士带悬裳座下摆的褒衣大袖服饰,体态轻盈瘦削,衣褶动态感十足。事实上,除秀骨清像样式外,北魏洛阳时期还有很多维摩诘题材的佛教造像,这种造像也与义理新风的传入有关,不过学界对此关注较少。
杜宇航叶原
关键词:迁都洛阳佛教造像动态感义理之学维摩诘
“本土化”主题的博物馆展示——从近期北朝佛教造像展谈起
2023年
北朝佛教造像不仅具备深厚的艺术价值,而且是今天了解北朝时期佛教在中国传播、融合的重要图像证据。早在20世纪中叶,敦煌、云冈、龙门等北朝造像中心的佛、菩萨造像便频繁在博物馆中展出。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田野调查、艺术史研究的深入,邺城、太原、天水、青州等区域的各类造像也陆续进入博物馆场域。从近年来博物馆举办的北朝佛教造像展览来看,本土文化融合域外佛教文化要素创制出新造像风格,始终是人们关注的重要主题。
叶原杜宇航
关键词:造像风格北朝时期艺术史研究菩萨造像
追福于祖:昙曜五窟、永固陵反映出的儒佛融合
2023年
罢曜五窟按照宗庙左昭右穆布局设计,这意味着其在一定程度上承担了北魏宗庙功能,稍后的永固陵亦依托于思远佛寺兴建,由此打破魏文帝废除“上陵礼”以降华夏社会不建陵墓地面建筑的禁忌。佛教元素能够融入、影响到罢曜五窟、永固陵这样的官方祭祖场所,这显示出佛教轮回观念开始影响华夏社会对于死后世界的想象,祖先不再被视作能够降福后人的神祇,而是需要后人追福,祈求佛陀庇护的对象。
杨舒晴杨佳林叶原
关键词:佛教宗庙
有泉悟道 佛意禅心——品李勇山水画作有感
2016年
2016年1月16日。“有泉山居·2016李勇迎新作品展”在重庆市文联美术馆正式开幕,笔者亦有幸列席此次画坛盛事。李勇,字无忌,四川仁寿人,从艺三十余年来,惯习山水,亦以此知名。近世以来,写意性笔墨在中国山水画坛颇为流行,
叶原胡南
关键词:中国山水画悟道画作禅心作品展
山水古意与时代精神——刘明山水画意蕴评述
2018年
“古画画意不画形”,所谓的“意”也即象外之意。追求“形意之辩”,是中国古代哲学,也是古代中国山水画的基本意趣。历代山水画家无不通过一种“立象尽意”,同时又“得意忘象”的二律背反方式,获得那被庄子称作“象惘”的大道虚空本体。
叶原
关键词:中国山水画画意中国古代哲学古意立象尽意山水画家
从“神道设教”模式看新年画运动的缺陷被引量:1
2013年
1949年11月26日,沈雁冰的《关于开展新年画工作的指示》发表在《人民日报》上,标志着新年画运动正式开始。在行文中,明确提出新年画应“宣传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大革命的伟大胜利,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叶原
关键词:年画神道设教中国人民解放战争《人民日报》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域下的艺术设计教学被引量:6
2011年
文章首先分析了当前艺术设计教学无法满足本民族审美需求的问题,进而引入"非物质文化视域"概念,阐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所包含的丰富的民族性审美趣味,力图将中国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化为可供艺术设计教学运用的资源,缓解艺术设计教学所面临的问题,并最终为构建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艺术设计学科提出建设性思路。
叶原
关键词:艺术设计教学非物质文化遗产视域
胡汉文化互动与北魏佛教造像衍化
北魏,乃至整个魏晋南北朝正是佛教初传中国,并尝试融入中国社会的关键时期。同时,魏晋南北朝时期又是中国胡汉族群、文化激荡交融之时。因此,作为一种源自域外,被深刻打上胡文化烙印的信仰,佛教在中国社会的传播、发展便深受同时期胡...
叶原
关键词:汉文化佛教造像
文献传递
异质与差序:宋摹本萧绎《职贡图》中的使节形象
2023年
葛兆光等学者指出,历代《职贡图》以凸显周边诸国文化风俗相对于华夏社会的异质性为一重要宗旨。作为较忠实原版者,宋摹本萧绎《职贡图》以小袖袍、袒服分别作为刻画“西北诸戎”“海南诸国”使节形象的模板,又以《三国志·魏书·倭传》中倭人服饰为刻画倭国使节形象的模板,这的确贯彻并凸显了这一宗旨。尽管如此,个别使节形象在模版之外多增饰贵族礼仪性服饰,百济使更是被破例刻画为着华夏冠服的形象,显示出萧绎心目中百济文化风俗的华夏化。由此可见,在凸显周边诸国文化风俗的异质性外,萧绎《职贡图》中的使节形象还担负着彰显、划分诸国文化风俗间差序的功能。但无论是凸显异质性,还是划分差序性,萧绎通过图像绘制最终的着眼点都在于建构梁朝的“天下”秩序。
叶原高丽
关键词:萧绎民族服饰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