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国明

作品数:183 被引量:954H指数:14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重庆市科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63篇期刊文章
  • 15篇会议论文
  • 4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73篇医药卫生
  • 4篇生物学
  • 2篇文化科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历史地理
  • 1篇理学

主题

  • 75篇细胞
  • 47篇肺癌
  • 26篇小细胞
  • 25篇综合征
  • 24篇基因
  • 22篇肿瘤
  • 22篇细胞肺癌
  • 22篇小细胞肺癌
  • 17篇气管
  • 16篇支气管
  • 15篇气管镜
  • 15篇人肺
  • 15篇癌细胞
  • 13篇多药
  • 13篇多药耐药
  • 12篇人肺癌
  • 12篇肺癌细胞
  • 11篇晚期
  • 11篇非小细胞
  • 10篇动脉

机构

  • 175篇第三军医大学...
  • 17篇中国人民解放...
  • 14篇第三军医大学
  • 8篇第三军医大学...
  • 7篇第四军医大学...
  • 3篇武警总医院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 3篇解放军第32...
  • 2篇甘肃省人民医...
  • 2篇北京大学第一...
  • 2篇兰州军区兰州...
  • 2篇重庆医科大学...
  • 2篇重庆医科大学...
  • 2篇南宁市第四人...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福建省人民医...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广州军区武汉...
  • 1篇广州市第一人...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

  • 183篇吴国明
  • 100篇钱桂生
  • 47篇徐智
  • 33篇黄桂君
  • 25篇陈维中
  • 20篇戢福云
  • 19篇王兴胜
  • 15篇姚伟
  • 15篇李淑平
  • 14篇徐顺贵
  • 14篇薛桥
  • 13篇郭芮伶
  • 13篇王士雯
  • 12篇毛宝龄
  • 12篇李昆霖
  • 12篇冯起甲
  • 10篇陆俊羽
  • 10篇张楚毅
  • 9篇王长征
  • 9篇王关嵩

传媒

  • 44篇第三军医大学...
  • 13篇西部医学
  • 12篇中华肺部疾病...
  • 7篇中国急救医学
  • 6篇中华结核和呼...
  • 5篇中国癌症杂志
  • 5篇中华医学杂志
  • 4篇解放军医学杂...
  • 4篇重庆医学
  • 4篇中国呼吸与危...
  • 3篇现代医药卫生
  • 3篇四川医学
  • 3篇中国处方药
  • 2篇中国肿瘤临床...
  • 2篇中国肿瘤生物...
  • 2篇中国内镜杂志
  • 2篇国外医学(呼...
  • 2篇中国病理生理...
  • 2篇中国危重病急...
  • 2篇中国实用内科...

年份

  • 2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6
  • 3篇2015
  • 8篇2014
  • 6篇2013
  • 9篇2012
  • 4篇2011
  • 8篇2010
  • 8篇2009
  • 17篇2008
  • 19篇2007
  • 16篇2006
  • 14篇2005
  • 11篇2004
  • 12篇2003
  • 3篇2002
  • 5篇2001
  • 5篇2000
  • 4篇1999
18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CD14抑制肽的体外生物活性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研究CD14抑制肽(CD14inhibitory peptide,CD14-IP)与CD14的结合活性及对内毒素(LPS)和脂多糖结合蛋白(LBP)诱导的人单核巨噬细胞株U937表达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进行CD14-IP与CD14的结合实验。U937细胞用佛波脂(PMA)诱导成熟后分为五组:正常对照组、LPS组(100ng/mLLPS+100ng/mLrhLBP)、高剂量多肽组、中剂量多肽组及低剂量多肽组,后三组分别给予10μg/mL、1.0μg/mL和0.1μg/mL的CD14-IP。用ELISA测定培养细胞上清TNF-α的含量,用RT-PCR测定U937细胞TNF-α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CD14-IP有较强的与CD14结合的能力;CD14-IP组TNF-α和TNF-αmRNA水平均较LPS组低,较正常组高。结论CD14-IP能与CD14结合,并能降低培养细胞TNF-α和TNF-αmRNA的表达,具有抑制CD14生物活性的作用。
冯起甲徐智吴国明刘红艳徐顺贵钱桂生
关键词:CD14多肽脂多糖结合蛋白脂多糖TNF-Α
物理诊断学教学方法、手段及考试改革的探索与实践被引量:4
2012年
《诊断学》是基础医学向临床医学过渡的一门桥梁课程。其教学目的是使医学生灵活掌握物理诊断的方法和技能,理解实验室诊断的基础知识及方法,了解器械检查结果的临床意义,为学习内科学、外科学及其他临床课程奠定基础。科学的诊断过程是通过综合分析病史、体征、症状和辅助检查结果,经过严密的思维做出符合疾病本质的判断过程。因此,在诊断学教学中,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是诊断学教学改革的关键。本院物理诊断学教研室近5年来从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及考试方法3方面进行了教学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文总结如下。
徐智吴国明王关嵩林科雄尹翠娥齐德广
关键词:物理诊断学教学方法考试改革临床思维能力临床课程《诊断学》
人小细胞肺癌多药耐药细胞差异表达基因的克隆研究被引量:7
2006年
目的构建小细胞肺癌多药耐药细胞(H446/CDDP)差异表达消减cDNA文库。方法①以H446/CDDPcDNA为实验方(Tester),小细胞肺癌细胞H446cDNA为对照方(Driver),应用抑制消减杂交(SSH)技术结合T/A克隆技术构建小细胞肺癌多药耐药细胞差异表达消减cDNA文库。②通过斑点杂交筛选、测序及同源性分析获取H446/CDDP细胞差异表达cDNA片段。结果成功构建了小细胞肺癌多药耐药细胞H446/CDDP差异表达消减cDNA文库,获得21个H446/CDDP细胞差异表达cDNA片段,经测序及同源性分析表明它们分别代表6个已知基因(同源性为96%~100%)。结论SSH技术是筛选新的功能基因的有效方法;获取的6个差异表达基因可能参与了小细胞肺癌多药耐药细胞H446/CDDP的耐药形成,进一步的功能研究有利于了解它们在小细胞肺癌多药耐药机制中所发挥的作用。
李昆霖吴国明戢福云徐智黄桂君
关键词:小细胞肺癌多药耐药抑制消减杂交技术
血源性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并发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24例临床分析
1995年
对24例血源性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并发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病死率16.7%,其预后主要与中性粒细胞百分数和3个或3个以上器官衰竭有关。早期积极抗感染及防治休克是治疗成败的关键,皮质激素有助于该类ARDS的逆转。
吴国明毛宝龄郭先健钱桂生
关键词: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血源性ARDS并发器官衰竭
Na^+/H^+交换蛋白-1基因的反义寡聚脱氧核糖核苷酸片段诱导人肺癌细胞的凋亡被引量:2
1999年
目的观察Na+/H+交换蛋白-1(NHE-1)基因在肿瘤细胞增殖/凋亡调控中的作用,探索新的抗癌策略。方法采用活细胞计数、原位细胞死亡检测和显微镜观察与NHE-1基因的反义寡聚脱氧核糖核苷酸片段(saODN)共孵育后诱导的人肺鳞癌细胞系SPC细胞的增殖抑制、凋亡及其形态学改变。结果saODN能显著抑制SPC细胞的增殖并导致死亡。原位细胞死亡检测和电镜观察发现大量SPC细胞经历了凋亡。结论反义抑制NHE-1基因的表达能诱导肿瘤细胞的凋亡,NHE-1基因可能在肿瘤细胞增殖/凋亡的调控中起重要作用。
厉为良吴国明黄桂君钱桂生
关键词:反义核苷酸
脂多糖结合蛋白的B细胞抗原表位预测及其效应初步分析被引量:6
2008年
目的预测人脂多糖结合蛋白(LBP)的B细胞抗原表位。方法采用生物信息软件和互联网服务器,预测LBP的二级结构和分析LBP表面特性(亲水性、可塑性、可及性和抗原性),再计算平均抗原指数(AI),预测LBP的B细胞抗原表位。结果LBP存在多个潜在的抗原表位,247~260序列(FKGEIFHRNHRSPV)的AI(0.0407)明显高于其他片段,370~379序列(LPSSSKEPVF)和303~325序列(ITDDMIPPDSNIRLTTKSFRPFV)的AI分别是0.0336和0.0295。247~260序列是LBP潜在的B细胞优势抗原表位。结论应用多参数预测到LBP的B细胞抗原表位。
冯起甲徐智吴国明胡川闽徐顺贵陈维中郭芮伶
关键词:表位B细胞生物信息学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肺启动机制被引量:2
2008年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肺启动机制是指原发肺损伤诱发或启动其它肺外器官的功能障碍或衰竭,该启动机制尚处于学说或假说阶段,尚未得到完全证实。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全身炎症反应在肺部的失控,是以进行性呼吸困难和顽固性低氧血症为临床表现、具有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特征的呼吸系统危重症。该文从缺氧和SIRS这两个角度评价ARDS在MODS肺启动机制中的作用。
徐智吴国明钱桂生
关键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COPD的营养支持治疗被引量:10
2004年
每到冬春季节,医院呼吸科都会住满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的患者,他们在“急性发作期”来了,治疗缓解后又出院,下一次发作又急急地住了进来。一次又一次、年复一年、周而复始,他们从单纯型慢支发展到合并肺气肿,再到肺心病、呼衰、心衰、肺性脑病……专家说:在疾病最初阶段,COPD像是一个“沉默的杀手”,不易被诊断,每每是发展至中度或重度时才被临床识别。疾病早期因症状不被重视而漏诊现象在发达国家也相当普遍,人们担心目前COPD的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仍被低估了。据WHO估计,目前COPD在常见的病死原因中排第6位,到2020年将可能跃居第3位。由COPD漫长病程及致残所引起社会经济负担日益加重的现象尤令人关注。目前COPD已成为严重的全球性健康问题。想着COPD患者费劲儿地呼——吸,慢慢地开始有了喘息,而后有了紫绀,呼吸越来越弱……想着我们在每一个清晨打开窗呼吸的欣快感,我们不禁寄望:让所有人都能打开呼吸那扇窗!
吴国明徐智
关键词:COPD营养支持并发症流行病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诊治的临床研究被引量:9
1998年
目的:探讨急性肺损伤(ALI)、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临床意义,并观察ARDS的酸碱失衡类型及糖皮质激素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临床病例。结果和结论:①ARDS患者病死率(51.3%)显著高于ALI(20.5%),提示区分ALI与ARDS对于临床防治具有一定意义;②感染和创伤是诱发SIRS的常见因素,SIRS的严重程度与MODS的发生及ALI和ARDS的预后有关;③ARDS患者的酸碱失衡发生率高达98.3%,并以混合性酸碱失衡常见;④对于感染性ARDS,在有效控制感染下,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可能改善预后。
孙耕耘钱桂生吴国明赵志强毛宝龄
关键词:呼吸窘迫综合征
支气管镜检查并发大出血原因分析和救治方法探讨被引量:12
2006年
目的探讨支气管镜检查并发大出血的原因和救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83年12月 ̄2004年12月内进行的23826例支气管镜检查并发37例大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救治方法。结果支气管镜检查并发大出血比例为1.6‰。37例大出血患者原发病为肺癌18例,肺结核7例,支气管结核3例,支气管扩张并感染5例,支气管息肉2例,支气管结石和支气管异物各1例。37例病人中行病灶或支气管黏膜活检术26例,肺组织活检术8例,刷检术3例,钳取结石和异物各1例。37例大出血患者均经支气管镜下局部灌入4℃冷盐水+1∶10000肾上腺素+凝血酶(500 ̄20000u)或使用OlympusPSD-30型高频电刀电凝止血成功。结论支气管镜检查并发大出血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气管内新生物、支气管黏膜或肺组织活检时用力过度引起组织撕裂或血管破裂。经支气管镜局部注入止血药物或高频电刀电凝止血效果显著,并能清除积血,防止窒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止血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金发光钱桂生吴国明刘同刚刘春丽傅恩清楚东岭谢永宏
关键词:支气管镜活检刷检大出血
共19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