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晓丹

作品数:77 被引量:360H指数:12
供职机构:福建省立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卫生厅青年科研基金福建省卫生厅面向农村和城市社区推广适宜技术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4篇期刊文章
  • 16篇会议论文
  • 6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74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2篇术后
  • 12篇芬太尼
  • 11篇气管
  • 11篇麻醉
  • 10篇再灌注
  • 10篇灌注
  • 8篇再灌注损伤
  • 8篇镇痛
  • 8篇缺血
  • 8篇缺血再灌注
  • 8篇灌注损伤
  • 6篇睡眠
  • 6篇细胞
  • 5篇星状神经节
  • 5篇星状神经节阻...
  • 5篇镇痛效果
  • 5篇神经节
  • 5篇神经节阻滞
  • 5篇老年
  • 4篇导管

机构

  • 77篇福建省立医院
  • 5篇福建医科大学
  • 2篇南京军区福州...
  • 1篇福建中医药大...
  • 1篇福建省心血管...
  • 1篇福建省心血管...

作者

  • 77篇吴晓丹
  • 54篇陈彦青
  • 11篇邱良诚
  • 10篇郑晓春
  • 8篇俞增贵
  • 8篇郑艇
  • 8篇廖燕凌
  • 7篇邹聪华
  • 7篇黄风怡
  • 6篇姚玉笙
  • 6篇吴海星
  • 5篇郑春英
  • 5篇戴东升
  • 5篇龚灿生
  • 4篇邓玉莲
  • 4篇陈晓影
  • 4篇刘荣国
  • 4篇吴蔚蓝
  • 4篇胡锡衷
  • 4篇蒋俊丹

传媒

  • 15篇中华麻醉学杂...
  • 6篇临床麻醉学杂...
  • 5篇福建医药杂志
  • 5篇创伤与急诊电...
  • 4篇福建医科大学...
  • 4篇中外医疗
  • 3篇国际麻醉学与...
  • 3篇中华高血压杂...
  • 2篇齐齐哈尔医学...
  • 2篇第十一次长江...
  • 1篇心血管康复医...
  • 1篇黑龙江中医药
  • 1篇中华老年医学...
  • 1篇临床心电学杂...
  • 1篇中西医结合心...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年份

  • 2篇2024
  • 4篇2023
  • 1篇2022
  • 3篇2021
  • 4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8
  • 4篇2017
  • 5篇2016
  • 9篇2015
  • 4篇2014
  • 4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 4篇2010
  • 5篇2009
  • 2篇2008
  • 4篇2007
  • 4篇2006
  • 3篇2005
7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P波切迹临床意义探讨被引量:5
2002年
目的 本文对P波切迹临床意义进行探讨。方法 本文共记录 336例心电图 ,其中 16 3例为健康对照组 ,173例为高血压组 ,高血压组中随机选择 4 8例 ,按P波时限分两组 :高血压A组 (P波时限 <0 11秒 )及高血压B组 (P波时限≥ 0 11秒 ) ,分析高血压A组、B组心脏临床异常事件检出率及对高血压A组、B组及正常人组P波时限、峰间距、麦氏指数、PtfV11均值检验。结果 健康对照组P波切迹阳性率为 2 0 % ,而高血压组为 5 3% ,高血压A组心脏临床异常事件检出率为 19% ,高血压B组为70 % (P <0 0 1) ,均值检验说明PTfV1对宽时限P波切迹有一定参考价值。结论 宽时限P波切迹提示心脏临床异常事件发生可能 ,按P波时限可分Ⅰ°、Ⅱ°及Ⅲ°P波切迹 ,除左房大外 ,尚有不完全性左房内传导阻滞可能。
王五一许春萱邓玉莲潘棱吴晓丹胡锡衷
关键词:高血压
P13K/Akt信号转导通路在二氮嗪预处理减轻大鼠海马神经元缺氧复氧损伤中的作用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P13K/Akt信号转导通路在二氮嗪预处理减轻大鼠海马缺氧复氧损伤中的作用。方法新生SD大鼠,出生时间〈24h,体重5~6g,断头取海马组织,胰蛋白酶消化后,将神经元接种于96孔板或直径35mm培养皿中,培养12d后,随机分为6组:对照组(C组)、缺氧复氧组(HR组)、二氮嗪100μmol/L预处理组(DZ组)、二氮嗪100μmol/L预处理+5-羟癸酸100μmol/L预处理组(DZ+HD组)、5-羟癸酸100μmol/L预处理组(HD组)和二氮嗪100μmol/L预处理+LY29400250μmol/L预处理组(DZ+LY组),每组48孔或12皿。C组不给予任何处理,其余5组每天给予相应药物预处理1h,连续3d,然后缺氧4h,复氧24h,测定神经元活力、凋亡率、Akt、Bcl-2和Bax的表达水平。结果与c组比较,其余各组海马神经元活力降低,凋亡率升高,Akt和Bcl-2和Bax表达上调(P〈0.01);与HR组比较,DZ组海马神经元活力升高,凋亡率降低,Akt和Bcl-2表达上调,Bax表达下调(P〈0.01);与DZ组比较,DZ+HD组、HD组和DZ+LY组海马神经元活力降低,凋亡率升高,Akt和Bcl-2表达下调,Bax表达上调(P〈0.01)。结论二氮嗪预处理可能通过激活P13K/Akt信号转导通路,上调Bcl-2表达,下调Bax表达,抑制神经元凋亡,从而减轻大鼠海马缺氧复氧损伤。
李捷萌陈彦青刘荣国吴晓丹
关键词:1-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类二氮嗪细胞低氧
改良法连续骶管阻滞在小儿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01年
俞增贵于荣国吴晓丹
关键词:外科手术连续骶管阻滞儿童
气管导管气囊压力对甲状腺术后咽喉痛的影响
郭建联陈彦青吴晓丹
高血压病切迹P波的临床分析
2004年
目的:对高血压病患者切迹P波的临床意义进行探讨。方法:随机选择50例高血压病人心电图记录出现P波切迹者,按P波时限分两组:高血压A组(P波时限<0.11秒)高血压B组(P波时限≥0.11秒)。分析高血压A组,B组心脏临床异常事件检出率并作统计学检验。结果:高血压A组心脏临床异常事件检出率为18%,高血压B组为71%(P<0.01)。结论:宽时限P波切迹提示发生心脏临床异常事件的可能性增大。
王五一邓玉莲潘棱吴晓丹胡锡衷
关键词:高血压病人切迹P波心电图检出率
一种气管导管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气管导管。本申请提供的气管导管,包括导管本体,以及压力传感元件和PH检测元件;其中,所述导管本体具有相对设置的内端口和外端口,所述导管本体上设置有连通于所述导管本体的气囊;所述压力传感元件设置于所述气囊的...
吴海星吴晓丹陈梦楠黄昕蕾刘峰
右美托咪定镇静下瑞芬太尼抑制气管插管反应半数有效效应室浓度的测定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测定右美托咪定镇静保留自主呼吸下非窥喉光棒内镜技术插管时所需瑞芬太尼的半数有效效应室浓度(EC50)。方法择期手术需全麻的女性患者,年龄18~60岁,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19~24)kg/m^2,ASA分级Ⅰ~Ⅱ级, Mallampati分级Ⅰ~Ⅱ级,入室后开放右肘正中静脉,静卧10分钟后开始静脉输注负荷剂量右美托咪定0.8μg/kg(10分钟泵完),后以0.5μg/(kg &#183; h)持续泵入,当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值降至65~60时,靶控输注瑞芬太尼(Minto模型),达到预定效应室靶控浓度时,在其配合的状态下,利用非窥喉光棒内镜技术经口明视气管内插管。瑞芬太尼的效应室浓度按序贯法确定,相邻浓度之间的比值为1.1。瑞芬太尼效应室浓度从3.0ng/ml开始,入选样本从发生插管阳性反应的前一阴性反应病例开始计算,直至出现6个阴、阳性反应的交替波形。结果瑞芬太尼抑制非窥喉光棒内镜技术插管气管反应的EC503.43ng/ml,95%的可信区间是2.91~3.94ng/ml。结论在右美托咪定镇静保留自主呼吸下行非窥喉光棒内镜技术插管时所需瑞芬太尼的EC503.43ng/ml,95%的可信区间是2.91~3.94ng/ml。
戴东升吴晓丹郑艇陈彦青
关键词:瑞芬太尼EC50
一种应用于气管导管的智能管理方法及系统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应用于气管导管的智能管理方法及系统。本申请提供的应用于气管导管的智能管理方法,包括:实时检测并获取气管导管的气囊的当前压力值;判断当前压力值是否位于气囊压力的预设范围内,并得出第一判断结果;若第一判断结果...
吴晓丹 陈梦楠吴海星 汤奕洁 柯鹏 吕冬冬
文献传递
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或芬太尼用于纤维胃镜检查被引量:9
2007年
俞增贵吴晓丹陈彦青刘荣国
关键词:舒芬太尼芬太尼胃镜检查麻醉药
右美托咪定通过抑制炎症反应改善脓毒症大鼠肠道损伤
目的:肠道作为人体的一个重要器官,在脓毒症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本实验研究右美托咪定是否可以通过抑制炎症反应改善脓毒症大鼠的肠道损伤.方法:雄性SD大鼠(n=64)随机分为四组,S组、CLP组、右美托咪定(5μg·k...
缪丽艳姚玉笙吴晓丹吴蔚蓝陈彦青
关键词:脓毒症小肠炎症反应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