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红艳

作品数:107 被引量:352H指数:9
供职机构:齐齐哈尔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齐齐哈尔市科学技术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文化科学化学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1篇期刊文章
  • 24篇专利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0篇轻工技术与工...
  • 6篇文化科学
  • 5篇化学工程
  • 4篇生物学
  • 4篇医药卫生
  • 4篇农业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12篇微乳
  • 12篇发酵
  • 11篇叶蛋白
  • 11篇苜蓿
  • 11篇酶法
  • 10篇饮料
  • 9篇稳定性
  • 9篇酶解
  • 9篇活性
  • 8篇苜蓿叶蛋白
  • 8篇教学
  • 7篇月见草
  • 7篇月见草油
  • 7篇食品
  • 7篇抗氧化
  • 6篇玉米黄
  • 6篇超声波
  • 6篇超声波辅助
  • 5篇叶黄素
  • 5篇玉米黄粉

机构

  • 107篇齐齐哈尔大学
  • 6篇东北农业大学
  • 5篇黑龙江省畜牧...
  • 2篇中国农业大学
  • 2篇山东星光糖业...
  • 1篇黑龙江省农业...
  • 1篇黑龙江省农业...

作者

  • 107篇吴红艳
  • 29篇许英一
  • 22篇郭成宇
  • 12篇王岩
  • 10篇刘晓兰
  • 10篇林巍
  • 9篇蒋继丰
  • 8篇田英华
  • 7篇郑喜群
  • 7篇王存堂
  • 6篇宫春宇
  • 5篇翟丽萍
  • 4篇王拓一
  • 4篇孙天颖
  • 4篇江成英
  • 4篇刘宁
  • 4篇张舵
  • 4篇于晓丹
  • 3篇余世锋
  • 3篇王文侠

传媒

  • 18篇食品工业
  • 7篇中国调味品
  • 6篇食品科技
  • 6篇高师理科学刊
  • 5篇齐齐哈尔大学...
  • 4篇食品与机械
  • 4篇食品研究与开...
  • 3篇中国酿造
  • 3篇黑龙江日化
  • 2篇毛纺科技
  • 2篇食品工业科技
  • 2篇江苏农业科学
  • 2篇粮食与油脂
  • 2篇中国粮油学报
  • 2篇东北农业大学...
  • 2篇中国食品学报
  • 2篇现代食品科技
  • 1篇教育探索
  • 1篇食品与发酵工...
  • 1篇食品科学

年份

  • 2篇2023
  • 4篇2022
  • 12篇2021
  • 6篇2020
  • 9篇2019
  • 2篇2018
  • 5篇2017
  • 3篇2016
  • 5篇2015
  • 5篇2014
  • 6篇2013
  • 6篇2012
  • 3篇2011
  • 4篇2010
  • 5篇2009
  • 8篇2008
  • 3篇2007
  • 4篇2006
  • 2篇2005
  • 5篇2004
10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工程类学生毕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被引量:3
2013年
针对学生毕业实践教学与就业之间的矛盾,对毕业实习、毕业设计教学方式进行了研究.构建了高校工程类学生毕业实践教学指导模式,并详细论述了新模式实施的具体内容、方法和取得的成绩.
吴红艳郭成宇翟丽萍
关键词:教学模式食品科学
一种具有免疫调节作用的玉米须超滤多糖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免疫调节作用的玉米须超滤多糖的制备方法,属于天然植物活性多糖的提取分离技术领域。经过玉米须的预处理、脱脂、浸提、离心、复提、除杂、超滤、干燥制得玉米须超滤多糖,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设备投入少等优点,并...
宫春宇王岩王存堂郭成宇吴红艳
酸浆籽分离蛋白的制备及其特性的研究被引量:1
2008年
采用碱溶酸沉法提取蛋白,并对其功能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酸浆籽蛋白浸提的最佳工艺条件是:pH值9.0、提取温度40℃、提取时间20 min、料水比1∶14;酸浆籽分离蛋白的溶解性较好,具有一定的保水性、乳化性,但吸油性较差。
蒋继丰吴红艳尹国良王存堂
关键词:分离蛋白功能特性
麻纤维的嫩江水短时浸渍-脱胶工艺的优化研究被引量:2
2019年
亚麻脱胶是获得亚麻纤维的关键环节。以天然嫩江水作为脱胶液,采用短时浸渍法进行亚麻脱胶,研究脱胶液pH、渗透剂及脱胶助剂对亚麻纤维脱胶率、失重率、纤维支数和Fried评分的影响。结果表明,脱胶液适宜pH为7~8,适宜渗透剂为Bx,适宜添加剂为尿素或硝酸钠。以天然江水脱胶作为对照,条件优化后,脱胶时间为84 h,纤维分离较好,纤维上黏附的胶质明显减少,有单纤维从纤维束中游离。
田英华张羽飞刘晓兰王路吴红艳
关键词:亚麻纤维脱胶
酶法制备米乳及其稳定性研究被引量:4
2011年
以碎米为原料,研究米乳的酶解条件及其稳定性。通过水解度及分子质量确定水解条件,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米乳的稳定剂复配方案。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碱性蛋白酶水解米乳的条件为55℃、1h、加酶量0.8%;最优的稳定剂配方为:蔗糖酯0.05%、单甘酯0.10%、海藻酸钠0.08%、高黏度CMC0.15%。结论:采用酶法制备米乳饮料方案可行,该产品保有大米特有的营养价值,稳定性好。
吴红艳郭成宇
关键词:碎米酶解稳定性米乳
纤维素酶法提取紫花苜蓿叶蛋白的工艺研究被引量:5
2012年
以北方寒冷地区紫花苜蓿鲜草为原料,用纤维素酶破壁和机械破壁相结合提取叶蛋白。研究酶解反应温度,pH和加酶量三因素对苜蓿叶蛋白提取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响应面分析法确定纤维素酶法提取苜蓿叶蛋白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酶解反应温度为55.65℃、pH为4.86、加酶量为7.22%,在此工艺条件下,粗蛋白提取率为41.59%。通过氨基酸分析结果表明,苜蓿叶蛋白氨基酸种类齐全、含量高、氨基酸比例协调,因此苜蓿叶蛋白是优质蛋白质。
许英一江成英吴红艳李红杨勇王拓一
关键词:苜蓿叶蛋白纤维素酶
影响葵花籽油微乳形成的因素被引量:7
2015年
利用微乳化技术制备葵花籽油微乳,研究了HLB值、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剂与助表面活性剂的比值(Km)、温度、pH和NaCl浓度对葵花籽油微乳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葵花籽油微乳的最佳配方为,以吐温80和司班80按质量比91:9比例混合作为表面活性剂,再与葵花籽油按质量比9:1混合,在最适温度25℃下,不断搅拌并滴加超纯水,体系由澄清透明变得浑浊黏稠,继续滴加超纯水,体系会由浑浊黏稠再次变得澄清透明,此时即形成葵花籽油微乳;pH值在3—11时,弱酸弱碱对葵花籽油微乳的形成影响很小;NaCl浓度5%-15%时,对葵花籽油微乳的形成影响较小。
孙长豹吴红艳贾秀峰李昂
关键词:葵花籽油微乳影响因素
方便面碎渣酿制甜面酱的工艺研究
2009年
以方便面生产中产生的大量碎渣为原料经制曲和发酵酿制甜面酱。实验表明,采用蒸料方式,接种量为每100g面料接1.5×108个米曲霉菌,经20d发酵制成的甜面酱有浓郁的酱香味,棕褐色,味咸略有甜味,无苦涩及其他异味,口感细腻。
吴红艳杨桂玲郭成宇
关键词:甜面酱米曲霉发酵
超声波辅助法微乳提取玉米黄粉中玉米黄素工艺被引量:5
2020年
研究超声波辅助法微乳液法提取玉米黄粉中玉米黄素的最佳工艺条件。以玉米黄粉为原料,葵花籽油微乳液作为试验提取剂,以料液比、时间、温度作为单因素试验评价指标,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优化微乳提取玉米黄粉中玉米黄素的最佳工艺研究。结果表明,超声辅助对其玉米黄素的提取率较好,影响提取效果的因素的主次顺序是温度>时间>料液比;根据正交试验优化的结果,最佳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40 (g/mL)、温度40℃、时间110 min。此时玉米黄素的实际提取率是0.36 mg/g。利用超声辅助不仅节省时间而且提高提取率,因此可以为提取玉米黄素的研究提供科学基础。
李秀鑫于晓丹吴红艳许英一
关键词:超声波提取微乳玉米黄素
一种活性东革阿里多糖及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一种活性东革阿里多糖及制备方法,属于天然植物活性多糖的提取分离技术领域。其步骤如下:将东革阿里带皮枝干经过预处理、脱脂、多糖浸提、多糖纯化等步骤得到分子量大于100 KDa东革阿里多糖,该多糖可以有效促进发酵乳...
宫春宇余世锋郑程远吴红艳王岩单佳明邢悦张以超鲍天宇
文献传递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