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耀中

作品数:56 被引量:286H指数:10
供职机构:河北科技师范学院生命科技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秦皇岛市科技局资助项目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生物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5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7篇农业科学
  • 9篇文化科学
  • 6篇生物学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19篇小麦
  • 18篇基因
  • 17篇水稻
  • 12篇孤雌
  • 11篇教学
  • 11篇孤雌生殖
  • 10篇甜菜
  • 10篇甜菜碱醛脱氢...
  • 10篇氢酶
  • 10篇醛脱氢酶
  • 10篇脱氢酶
  • 9篇旱作
  • 8篇不育
  • 7篇性状
  • 7篇籽粒
  • 7篇基因水稻
  • 7篇矮败
  • 7篇矮败小麦
  • 6篇育种
  • 6篇转BADH基...

机构

  • 31篇河北科技师范...
  • 17篇河北农业技术...
  • 7篇河北职业技术...
  • 3篇中国科学院遗...
  • 2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河北农业大学
  • 1篇河北省农林科...

作者

  • 56篇孙耀中
  • 25篇东方阳
  • 15篇郭学民
  • 15篇董洪平
  • 15篇杨晓玲
  • 14篇刘永军
  • 5篇秦素平
  • 3篇于玉桥
  • 3篇陈受宜
  • 3篇吉志新
  • 2篇吴学仁
  • 2篇戴维
  • 2篇王长青
  • 2篇杜保兴
  • 2篇张玉芹
  • 2篇王树元
  • 2篇王军强
  • 2篇李红哲
  • 2篇颜冰
  • 1篇董存田

传媒

  • 7篇华北农学报
  • 7篇河北科技师范...
  • 6篇河北职业技术...
  • 6篇河北农业技术...
  • 5篇干旱地区农业...
  • 5篇河北科技师范...
  • 4篇西北植物学报
  • 1篇种子
  • 1篇河北农业大学...
  • 1篇山西农业科学
  • 1篇遗传
  • 1篇河南农业科学
  • 1篇食用菌
  • 1篇中国农业气象
  • 1篇数理统计与管...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国外农学(麦...
  • 1篇中国农业教育
  • 1篇第七届北方七...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7
  • 5篇2006
  • 6篇2005
  • 7篇2004
  • 3篇2003
  • 2篇2002
  • 2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9
  • 1篇1997
  • 1篇1996
  • 4篇1995
  • 3篇1994
  • 2篇1993
5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用幼胚拯救法提高矮败小麦孤雌生殖诱导频率的研究
在设置的隔离区内,用化学药剂(A.0.2%COL+2%DMSO,B.500mg/LCPX+100mg/LKY+2%DMSO,C.50mg/LMH+2%DMSO)诱导矮败小麦不育株孤雌生殖,诱导处理后20天,将幼胚接种在培...
孙耀中
关键词:矮败小麦孤雌生殖幼胚拯救
“生物统计学”课程教学改革与精品课程建设被引量:4
2010年
依据"双师型"人才培养目标,对生物统计学课程的教学定位、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实践教学、考核方式以及精品课程建设等进行了探索,构建了"试验设计—统计分析—统计软件应用"的课程体系和"课堂讲授—同步练习—上机实践"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通过建立生物统计学精品课程网站,实现"开放式"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孙耀中
关键词:生物统计学教学改革精品课程
生物统计学课程教学中对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被引量:32
2006年
以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为培养目标,从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考核方式等方面探讨了生物统计学课程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孙耀中
关键词:生物统计学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秋水仙素和二甲基亚砜诱导矮败小麦孤雌生殖的效应被引量:7
1996年
在隔离区内,以矮败小麦轮回选择群体中的不育株为供试亲本,用秋水仙素(Col)和二甲基亚砜(DMSO)诱导孤雌生殖。结果表明,Col和DMSO均具有诱导不育株孤雌生殖的作用,并且二者之间存在极显著的互作效应。同一药剂不同的诱导方法,其诱导效果有差异;小穗剪颖处理的孤雌生殖结实率较高;处理时间和套袋与否对孤雌生殖结实率影响不显著。孤雌生殖纯系在纯度和遗传稳定性方面均接近于对照品种(丰抗8号)。从遗传理论和育种实践的角度。
孙耀中董洪平
关键词:矮败小麦孤雌生殖秋水仙素小麦
植物组织DNA的提取及纯化方法的研究被引量:8
1999年
以小麦的幼芽和子房为材料,采用高等植物DNA 简易快速提取法,对小麦组织DNA提取及纯化中的若干问题做了探讨。研究表明:小麦幼芽是提取DNA 的较为理想的材料;粗提DNA 用RNA 酶法进行纯化,其纯化效果较好;纯化的幼芽DNA 稀释8 倍即符合导入要求。
孙耀中赵冬梅毕金河
关键词:小麦幼芽子房DNA纯化
高校农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与管理模式的探讨被引量:10
2008年
针对新的就业形势下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农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求,从实践教学体系建立、教学质量监控、实验室开放管理、高素质实验教学队伍及校内外实习基地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孙耀中戴维于玉桥王瑞云
关键词:高等教育农科专业实践教学
转BADH基因水稻叶片气孔特征的扫描电镜观察研究被引量:10
2004年
用扫描电镜研究了3个转BADH基因水稻品系52-7、51-15和51-22叶片的气孔特征,观察发现52-7具有少气孔性和小气孔性,气孔不具明显的边缘优势效应;而51-15和51-22不具这些特性。52-7叶片的气孔特征能增强其保水能力,加强代谢和运输,促进植株的生长发育,提高单株籽粒产量;BADH基因的表达能提高52-7、51-15和51-22的耐旱性,达到高产。
郭学民刘永军东方阳孙耀中杨晓玲
关键词:气孔扫描电镜观察
不同盐度胁迫下转甜菜碱醛脱氢酶基因水稻单株籽粒产量构成的多元统计分析被引量:1
2003年
对转甜菜碱醛脱氢酶(BADH)基因水稻的32个品系在不同盐浓度胁迫下的分蘖成穗率、单株有效穗数、主茎穗长、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结实率、千粒重等7个产量构成因素与单株籽粒产量的关系进行了多元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在质量浓度为0.0,3.0,5.0g/L的NaCl胁迫下,单株有效穗数、每穗实粒数、千粒重3个产量因素与单株籽粒产量的偏回归关系均达到显著,而其它4个产量因素与单株籽粒产量的偏回归关系则未达到显著。7个产量构成因素对单株籽粒产量的直接效应大小随着盐胁迫浓度的变化而发生改变。
东方阳孙耀中李红哲王军强
关键词:BADH分蘖成穗率单株籽粒产量
冬小麦单株籽粒产量与其构成性状的遗传分析
1997年
以6个具有代表性的小麦品种(系)为供试亲本,按照Grifing方法2进行完全双列杂交,对杂种F1的单株籽粒产量及其构成性状(单株粒数、单穗粒数、单穗粒重、千粒重)分别进行杂种优势分析、亲子相关分析及通径分析。结果表明:(1)杂种F1的单株籽粒产量杂种优势最强,其它4个性状依次为单穗粒重>单株粒数>单穗粒数>千粒重。(2)单穗粒数在低值亲本(LP)上亲子间呈显著正相关,其它4个性状在各亲本类型上亲子间的相关均未达到显著水平。(3)单株籽粒产量的提高主要依赖于单株粒数的增加,其次是单穗粒重和千粒重,单穗粒数对单株籽粒产量的贡献较小。
孙耀中董洪平杨淑芬
关键词:小麦单株籽粒产量单株粒数粒数千粒重
诱导太谷核不育小麦孤雌生殖的研究初报被引量:12
1991年
以太谷核不育小麦为试材,用化学药剂诱导其孤雌生殖.试验结果表明:氯苯氧乙酸、激动素、烟酸、肌醇、2,4-D、乙烯雌酚等化学药剂均有明显的诱导效果.不同施药方法,其诱导效果不同;注射法稍好于喷施,但喷施操作简便,更易于应用.不同剪颖深度对诱导效果的影响也明显不同,适当加深剪颖能提高诱导效果.本文从理论与实践的角度对应用大谷核不育小麦为诱导材料的可行性和优越性进行了论证.
董洪平孙耀中吴学仁秦素平
关键词:太谷核不育小麦孤雌生殖化学诱导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