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东方阳

作品数:62 被引量:495H指数:12
供职机构: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秦皇岛市科技局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9篇期刊文章
  • 6篇科技成果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50篇农业科学
  • 15篇生物学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7篇基因
  • 19篇水稻
  • 15篇大豆
  • 10篇甜菜
  • 10篇甜菜碱醛脱氢...
  • 10篇氢酶
  • 10篇醛脱氢酶
  • 10篇脱氢酶
  • 9篇旱作
  • 7篇性状
  • 7篇胁迫
  • 7篇基因水稻
  • 6篇转BADH基...
  • 5篇幼苗
  • 4篇甜菜碱醛脱氢...
  • 4篇籽粒
  • 4篇脱氢酶基因
  • 4篇小麦
  • 4篇酶基因
  • 4篇花叶

机构

  • 48篇河北科技师范...
  • 9篇中国科学院遗...
  • 8篇中国农业科学...
  • 5篇南京农业大学
  • 3篇北京林业大学
  • 2篇河北省农林科...
  • 2篇河北职业技术...
  • 1篇贵州大学
  • 1篇国家蔬菜工程...
  • 1篇东北农业大学
  • 1篇吉林省农业科...
  • 1篇宁夏大学
  • 1篇山东农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河北农业技术...
  • 1篇北京市农林科...

作者

  • 60篇东方阳
  • 25篇孙耀中
  • 18篇杨晓玲
  • 17篇郭学民
  • 14篇刘永军
  • 9篇陈受宜
  • 5篇陈于和
  • 4篇周丽艳
  • 4篇盖钧镒
  • 4篇杨晴
  • 4篇林小虎
  • 4篇张劲松
  • 4篇贺超英
  • 3篇秦素平
  • 3篇陆鸣
  • 3篇吴晓雷
  • 3篇杜保兴
  • 3篇郭振清
  • 3篇王永军
  • 3篇齐艳玲

传媒

  • 6篇河北科技师范...
  • 5篇干旱地区农业...
  • 4篇华北农学报
  • 4篇西北植物学报
  • 3篇中国农业科学
  • 3篇Journa...
  • 2篇种子
  • 2篇大豆科学
  • 2篇麦类作物学报
  • 2篇河北职业技术...
  • 1篇中国科学(C...
  • 1篇科学通报
  • 1篇植物保护
  • 1篇果树学报
  • 1篇中国油料作物...
  • 1篇湖北农业科学
  • 1篇世界农业
  • 1篇作物杂志
  • 1篇作物学报
  • 1篇山地农业生物...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5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3篇2008
  • 2篇2007
  • 5篇2006
  • 7篇2005
  • 8篇2004
  • 3篇2003
  • 1篇2002
  • 4篇2001
  • 1篇2000
6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应用微卫星标记进行大豆种质多样性和遗传变异性分析被引量:61
2000年
微卫星标记又称SSR标记是近年来发展的一种新型的分子标记,可有效地进行基因型鉴定、系谱分析并可估算材料间的遗传距离。用5对SSR引物对15份大豆材料进行扩增,共得到21条多态性条带。每个SSR座位的等位基因数目为3~6个,基因多样性范围为0.439~0.668,对这些材料进行了遗传距离分析。家系分析表明微卫星DNA经过多世代的减数分裂后产生了突变,在RILF8代中有的个体在个别SSR座位等位基因的大小在较小范围内由于重复单位数目的增加或减小而变化。
刘峰东方阳邹继军陈受宜庄炳昌
关键词:基因多样性突变频率大豆微卫星标记
纳米材料钼对大豆子叶节诱导的影响被引量:1
2017年
为提高大豆子叶节转化效率,以豫豆22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浓度(0,20,40,60mol/L)纳米材料钼(Mo)对大豆子叶节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材料钼对出芽、抽茎和生根都有促进作用,在0~40mol/L范围内随着浓度的升高逐渐增加,40mol/L时达到最大值,出芽率、抽茎率和生根率分别比对照提高了13.54%、13.18%和11.96%;在60mol/L时,3项指标均下降,出芽率仍显著高于对照,抽茎率降至与对照无显著差异,生根受到抑制,生根率下降了4.76%,显著低于对照。因此,在0~40mol/L浓度范围内,向培养基中添加纳米材料钼可以提高大豆子叶节的诱导效果。
张华雪张炜坤赵恢张小芳东方阳李桂兰
关键词:纳米材料大豆子叶节
转BADH基因水稻叶片气孔特征的扫描电镜观察研究被引量:10
2004年
用扫描电镜研究了3个转BADH基因水稻品系52-7、51-15和51-22叶片的气孔特征,观察发现52-7具有少气孔性和小气孔性,气孔不具明显的边缘优势效应;而51-15和51-22不具这些特性。52-7叶片的气孔特征能增强其保水能力,加强代谢和运输,促进植株的生长发育,提高单株籽粒产量;BADH基因的表达能提高52-7、51-15和51-22的耐旱性,达到高产。
郭学民刘永军东方阳孙耀中杨晓玲
关键词:气孔扫描电镜观察
不同盐度胁迫下转甜菜碱醛脱氢酶基因水稻单株籽粒产量构成的多元统计分析被引量:1
2003年
对转甜菜碱醛脱氢酶(BADH)基因水稻的32个品系在不同盐浓度胁迫下的分蘖成穗率、单株有效穗数、主茎穗长、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结实率、千粒重等7个产量构成因素与单株籽粒产量的关系进行了多元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在质量浓度为0.0,3.0,5.0g/L的NaCl胁迫下,单株有效穗数、每穗实粒数、千粒重3个产量因素与单株籽粒产量的偏回归关系均达到显著,而其它4个产量因素与单株籽粒产量的偏回归关系则未达到显著。7个产量构成因素对单株籽粒产量的直接效应大小随着盐胁迫浓度的变化而发生改变。
东方阳孙耀中李红哲王军强
关键词:BADH分蘖成穗率单株籽粒产量
栽培大豆端粒相关序列的克隆及定位
2010年
以拟南芥的端粒重复序列(TR)为引物(TTTAGGG)3,在栽培大豆中扩增并克隆了1个574bp的DNA片段。序列分析表明:该片段与大豆端粒相关序列的相似度高达92%~99%,与白玉草TR-TAS的间隔区的相似度为79%,与大麦和玉米等其它植物的TAS的相似度在16%~35%之间;这一片段含有14个拷贝的拟南芥类型端粒重复单元,并且还有30个重复单元发生了碱基突变(缺失、替换与插入)。该端粒相关序列具有1个25bp的保守重复单元,串联重复13个拷贝,且该序列的A+T含量高于60%,体现了卫星DNA的特征。该序列被定位在大豆3号染色体的近末端。
吴伟李洪杰王晓鸣朱振东东方阳
关键词:栽培大豆克隆
转甜菜碱醛脱氢酶基因水稻种子萌发和苗期耐盐性的研究被引量:8
2005年
用0.0、3.0、5.0 g/L NaC l对2个转甜菜碱醛脱氢酶(BADH)基因水稻51-22、52-7与受体亲本中花8进行萌发期盐胁迫试验。结果表明,盐胁迫下转基因材料受抑程度小于受体亲本,尤以52-7表现明显。用0.0、3.0、5.0 g/L NaC l对51-22、52-7和中花8在幼苗期进行14 d盐胁迫试验。结果表明,低盐胁迫时幼苗受盐害较小,高盐胁迫时转基因材料耐盐性优于受体亲本;在盐胁迫7 d后,转基因材料体内脯氨酸含量明显高于受体亲本,同一品种随盐度增大,脯氨酸含量升高。
刘永军孙耀中东方阳郭学民杨晓玲刘新力
关键词:甜菜碱醛脱氢酶脯氨酸含量甜菜碱醛脱氢酶基因幼苗期耐盐性种子萌发水稻
蚕豆赤斑病病原菌鉴定被引量:12
2012年
蚕豆赤斑病是蚕豆的重要病害之一,严重影响蚕豆生产。本研究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特征,对采自甘肃、青海、江苏、四川、河北、重庆等6个省市的蚕豆赤斑病病原菌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在6个省市均鉴定到蚕豆葡萄孢(Botrytis fabae)、灰葡萄孢(B.cinerea)和拟蚕豆葡萄孢(B.fabiopsis)3种病原菌。致病力测定表明:不同地理来源的3种病原菌分离物都存在致病力差异,但均以强致病力分离物为主。本研究是继湖北省之后在其他省市首次发现拟蚕豆葡萄孢。
黄燕段灿星陆鸣东方阳朱振东
关键词:蚕豆赤斑病
大豆对SMV株系抗性的遗传分析和RAPD标记研究
大豆花叶病毒病(Soybean Mosaic Virus,SMV)是大豆的一种世界性重大病害,严重影响大豆产量和品质,对大豆生产构成很大威胁.国内外学者已就抗源筛选、株系鉴定和抗性遗传育种及抗性基因分子标记等进行了广泛的...
东方阳
关键词:大豆花叶病毒病大豆RAPD标记SMV
大豆遗传图谱的构建和分析被引量:94
2001年
利用大豆栽培品种科丰 1号和南农 1 1 38- 2杂交得到的重组近交系NJRIKY ,通过RFLP、SSR、RAPD和AFLP 4种分子标记的遗传连锁分析 ,构建了包含 2 4个连锁群、由 792个遗传标记组成的大豆较高密度连锁图谱 ,该图谱覆盖 2 32 0 .7cM ,平均图距 2 .9cM。SSR标记的多态性较高 ,在基因组中的位置相对稳定 ,可以作为锚定标记 ,有利于连锁群的归并和不同图谱的比较整合 ;而AFLP标记对于增加图谱密度效率较高 ,但其容易出现聚集现象 ,从而造成连锁群上有很大的空隙 (gap)。另外 ,在连锁群中有 2 1 .7%的分子标记出现偏分离。该图谱为基因定位、比较基因组学和重要农艺性状的QTL定位等研究打下了基础。
吴晓雷贺超英王永军张志永东方阳张劲松陈受宜盖钧镒
关键词:大豆分子标记基因组分析
旱作条件下转甜菜碱醛脱氢酶基因水稻籽粒灌浆特性的研究被引量:2
2004年
在旱作条件下,对转甜菜碱醛脱氢酶(BADH)基因水稻的3个品系(52-7、51-15、51-22)、受体亲本中花8号(ck1)和当地推广的以色列陆稻白珍珠(ck2)的籽粒灌浆特性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5个品种(系)的强、弱势粒灌浆过程均符合Richards模型,强、弱势粒灌浆为异步灌浆型。三个转BADH基因品系与其受体亲本相比,强、弱势粒的灌浆速率提高,活跃灌浆期延长,灌浆高峰期的籽粒重增加;籽粒灌浆中、后期,强势粒的灌浆天数缩短,强、弱势粒的平均灌浆速率提高,且不同粒位籽粒灌浆速率差异减小,最终使不同粒位籽粒大小的差异缩小和粒重增加。最大灌浆速率、平均灌浆速率和灌浆高峰期的粒重与千粒重存在显著正相关。
孙耀中东方阳刘永军郭学民杨晓玲寇亚丽
关键词:旱作条件甜菜碱醛脱氢酶水稻籽粒灌浆特性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