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3篇心电
  • 11篇电图
  • 11篇心电图
  • 9篇动态心电图
  • 9篇心率
  • 9篇血压
  • 8篇高血压
  • 7篇心率变异
  • 7篇心率变异性
  • 6篇高血压患者
  • 5篇起搏
  • 4篇心律
  • 4篇心律失常
  • 4篇心脏
  • 4篇昼夜节律
  • 4篇节律
  • 4篇DCG
  • 3篇心病
  • 3篇心动过速
  • 3篇血压昼夜

机构

  • 27篇昆明医学院第...
  • 1篇昆明医学院第...

作者

  • 27篇尹琳
  • 27篇纳志英
  • 26篇李波
  • 20篇韩雪
  • 16篇张麟
  • 15篇张红珊
  • 15篇王月
  • 7篇徐韬
  • 5篇李奕林
  • 2篇吴文莉
  • 2篇光雪峰
  • 2篇黄青青
  • 2篇吴佩弢
  • 1篇和晓峰
  • 1篇毛勇
  • 1篇孙林

传媒

  • 15篇实用心电学杂...
  • 4篇中国心血管病...
  • 2篇昆明医学院学...
  • 1篇心血管康复医...
  • 1篇岭南心血管病...
  • 1篇临床心电学杂...
  • 1篇现代电生理学...
  • 1篇中国心血管杂...

年份

  • 2篇2012
  • 3篇2011
  • 6篇2010
  • 3篇2009
  • 3篇2008
  • 4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DCG对围术期患者阵发性心肌缺血及心率变异性的分析
2010年
目的探讨高血压、糖尿病非心脏手术围术期患者的阵发性心肌缺血发生,与心率变异性(HRV)关系。方法应用动态心电(DCG)监测208例患者术前、术后第一个24h、第二个24h心肌缺血发生情况,并测定HRV的时域指标:SDNN、SDANN、RMSSD。结果糖尿病、高血压患者心肌缺血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及术后48h与术前相比均明显增加,HRV时域值均降低,术后组间比较,糖尿病组心肌缺血发生率最高,高血压次之。结论糖尿病、高血压患者在围术期阵发性心肌缺血发生率增加而HRV降低,应加强围术期管理及干预。
韩雪纳志英李波张麟尹琳徐韬
关键词:围术期心肌缺血心率变异性
DCG中Lorenz散点图对冠心病、糖尿病的诊断价值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冠心病、糖尿病者心率变异性(HRV)检测中Lorenz散点图与时域指标的相关性及诊断价值。方法采用DCG对80例冠心病者(A组)、74例糖尿病者(B组)与76例正常人(C组)进行Lorenz散点图和时域指标对比分析HRV变化及其诊断价值。结果与C组比较,A、B组的SDNN、SDANN、RMSSD均下降,P<0.05;C组散点图92.11%呈正常彗星状,A、B组多呈鱼雷状、短棒状、梭形、不规则、复杂形等图形改变,异常率分别达81.25%、62.16%。A组Lorenz异常的敏感性、准确率及阴性预测值明显高于SDNN<100m s的指标,B组Lorenz异常的敏感性高于SDNN<100m s的指标,P<0.01;P<0.001。结论Lorenz散点图与时域指标相比HRV变化敏感性更高,更能反映HRV在冠心病、糖尿病中的差异。
韩雪李波纳志英张麟尹琳王月
关键词:动态心电图心率变异性LORENZ散点图时域指标
围术期老年糖尿病患者心率变异性的监测及临床意义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探讨围术期老年糖尿病患者非心脏手术后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择择期非心脏手术的老年患者160例分为糖尿病组(DM组,78例)和非糖尿病组(NDM组,82例)。用动态心电图监测仪分别记录术前(患者入院后)、术后第1天(从手术开始记录)、术后第2天(第2个24h)的心率变异性(HRV),包括SDNN、SDANN和RMSSD。结果术前与NDM组比较,DM组SDNN、SDANN降低(P〈0.01),RMSS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第1天DM组SDNN、SDANN、RMSSD均低于术前(P〈0.05),NDM组SDNN、SDANN低于术前(P〈0.05),RMSSD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第2天两组各指标均低于术前及术后第1天(P〈0.01);DM组低于NDM组。结论麻醉、手术创伤及术后疼痛对患者的自主神经功能有显著的影响。与非糖尿病患者相比,糖尿病患者手术后发生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更为严重。
尹琳毛勇纳志英李波张红珊李奕林黄青青
关键词:糖尿病围手术期心率变异性自主神经
活动平板运动试验对诊断冠心病准确性的影响因素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探讨活动平板运动试验阳性结果对诊断冠心病的准确性的影响因素,从而提高真阳性率.方法选择54例可疑冠心病且平板运动试验阳性患者,并在同期内行冠脉造影检查.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将其分为真阳性组(A组)和假阳性组(B组),对比分析各项临床资料及平板运动试验数据.结果真阳性组和假阳性组在性别、最大运动耐量(Mets)、运动峰值心率、运动峰值收缩压及收缩压上升幅度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0.05,0.01).A组平板运动试验后1、2 min心率恢复显著低于B组(P<0.05),提示A组心脏变时功能较B组差;A组中运动诱发胸痛、ST段下降>0.2 mV及包含2个以上冠心病危险因子的例数明显大于B组(P<0.05);2组运动后心电图发生改变的主要导联有差异(P<0.05);2组年龄、ST段下降≤0.2 mV的例数以及包含2个以下冠心病危险因子的例数无明显差别.结论活动平板运动试验阳性结果结合相关的临床资料、典型胸痛症状及平板运动试验的各项参数,能提高冠心病的诊断特异性,对临床诊断冠心病、判断预后等方面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尹琳李波张麟王月张红珊纳志英
关键词:活动平板运动试验冠状血管造影术冠心病
动态心电图监测起搏器介导性心动过速的诊断及鉴别诊断被引量:3
2009年
王月纳志英张晓明李波韩雪尹琳张红珊
关键词:动态心电图监测双腔起搏器DDD起搏器心电图表现心电图特点
高血压患者变时性功能与心率变异性的研究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变时性功能与心率变异性(HRV)的变化。方法随机选择EH患者60例,行活动平板运动试验及动态心电图监测,记录心率、血压变化、运动时间(time)、代谢当量(mets);计算2级运动的心率变时性反应指数(CRI2)。HRV采用24h时域法分析,指标采用SDNN、SDANN、PNN50、rMSSD,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EH组峰值心率及心率上升幅度低于对照组[(148.75±11.81)bpm比(154.27±12.05)bpm],[(67.44±13.37)bpm比(74.12±14.43)bpm],P<0.05;EH组CIR2低于对照组(0.94±0.22比1.03±0.15),P<0.05;变时性功能不良(CI)的人数EH组29例(48.33%)明显多于对照组7例(17.5%),P<0.01;表明EH组存在CI的改变。EH组HRV指标均下降,P<0.05、P<0.01。结论变时性功能及HRV从不同的方面说明EH患者存在心脏自主神经的损害,临床应重视变时性功能的改变。
李波韩雪纳志英王月尹琳张麟
关键词:高血压心率变异性心脏自主神经功能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及血压昼夜节律与左室肥厚的关系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者的昼夜节律(CR)、血压变异性(BPV)与左室肥厚(LVH)的关系。方法运用动态血压监测(ABPM),对64例进行监测,根据左室重量将其分为LVH组(A组)28例和无LVH组(B组)36例,进行分析。结果A组的CR及BPV均小于B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H者BPV及CR对预测高血压性LVH具有重要价值。
尹琳纳志英李波韩雪张麟
关键词:高血压左室肥厚血压变异性血压昼夜节律
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与变时性功能的研究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者血压昼夜节律与变时性功能的关系。方法选择EH者70例,根据有无昼夜节律分为:非杓型组(n=40)(A组)和杓型组(n=30)(B组),比较分析两组运动试验中心率、血压变化,代谢当量及2级运动的心率变时性反应指数(CRI2)等参数。结果A组峰值心率、心率上升幅度及CIR2低于B组,P<0.05、0.01、0.001;发生变时性不良(CI)的人数及CIR2<0.8的人数明显多于B组,P<0.05;且代谢当量降低,P<0.05;A组的静息SBP、峰值SBP明显高于B组,P<0.05、0.01;室间隔厚度(IVSd)、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d)明显增加,P<0.001。结论A组存在变时性功能不良。
李波尹琳王月韩雪张麟纳志英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昼夜节律心率变时性
心房颤动合并二度房室阻滞1例
2008年
韩雪纳志英李波尹琳徐韬
关键词:二度房室阻滞心房颤动动态心电图心电学复律后AVB
围术期临床心脏疾病中危因素患者动态心电图监测及临床意义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探讨围术期临床心脏疾病中危因素患者心血管事件(PCE)中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的发生及其与心率变异性(HRV)的关系。方法随机选择非心脏择期手术围术期临床心脏疾病中危因素患者171例,根据年龄将其分为3组:①组,〈65岁共54例;②组,65-75岁共72例;③组,〉75岁共45例。所有患者行术前与术后连续48h动态心电图(DCG)监测,对Ⅱ级以上室性期前收缩、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阵发性心房颤动(PM)及传导阻滞等心律失常,阵发性sT段缺血性改变等作出分析、诊断;删除影响HRV及sT段分析的病例,选择113例患者的DCG分析研究HRV的变化及其与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发生的关系。结果心律失常及心肌缺血发生情况:术前各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①组ⅣA级室性期前收缩、PAf及心肌缺血的发生增多(P〈0.05);②组与③组中,除③组Ⅱ级室性期前收缩无明显增加外,其余术后均明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术后组间比较:随年龄增大,心律失常及心肌缺血发生增加且类别增多。术前发生心肌缺血15例(13.27%),术后发生40例(35.40%)。术后发生PAf23例(13.45%),组间比较,随年龄增大PAf的发生增加(P〈0.05),其发生与左房增大无明显关系。HRV比较:术前组间比较,随年龄增大HRV呈下降趋势(P〈0.05),术后HRV各参数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术后第2个24h较第1个24hHRV指标进一步降低(除外②组的TI)(P〈O.05);术后组间比较,随年龄增长HRV均有不同程度的减低,③组高龄患者降低尤为显著(P〈O.05)。结论术后随患者年龄增大,复杂性及恶性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等PCE的发生增加,其自主神经功能降低更明显,HRV指标尤其是SDAA、TI等指标显著降低,迷走及交感神经张力�
李波纳志英张麟韩雪王月尹琳张红珊黄青青和晓峰
关键词:手术期间心电描记术心肌缺血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