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康红军

作品数:72 被引量:450H指数:14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解放军总医院科技创新苗圃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59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 4篇专利

领域

  • 62篇医药卫生
  • 5篇文化科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6篇热射病
  • 12篇多器官功能
  • 11篇器官
  • 11篇器官功能
  • 11篇重症
  • 11篇综合征
  • 10篇细胞
  • 10篇干细胞
  • 8篇软骨
  • 7篇多器官功能障...
  • 7篇多器官功能障...
  • 7篇多器官功能障...
  • 7篇器官功能障碍
  • 7篇器官功能障碍...
  • 6篇预后
  • 6篇衰竭
  • 6篇脓毒
  • 5篇血液净化
  • 5篇脂肪干细胞
  • 5篇脓毒症

机构

  • 71篇中国人民解放...
  • 6篇解放军医学院
  • 1篇河北北方学院
  • 1篇北京航空航天...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中医科学...
  • 1篇华北理工大学

作者

  • 71篇康红军
  • 45篇周飞虎
  • 35篇刘辉
  • 33篇潘亮
  • 31篇宋青
  • 17篇赵妍
  • 11篇胡新
  • 10篇杨萌萌
  • 9篇卢世璧
  • 9篇胡婕
  • 8篇许文静
  • 7篇赵斌
  • 7篇郭全义
  • 7篇岳慧
  • 7篇毛智
  • 6篇苗利辉
  • 6篇孙明学
  • 6篇袁玫
  • 6篇王黎
  • 6篇谢菲

传媒

  • 7篇临床误诊误治
  • 7篇解放军医学院...
  • 6篇中华危重病急...
  • 5篇解放军医学杂...
  • 4篇军医进修学院...
  • 3篇中华医院感染...
  • 3篇2013北京...
  • 2篇中华肝胆外科...
  • 2篇生物医学工程...
  • 2篇中华老年多器...
  • 2篇麻醉与监护论...
  • 2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国矫形外科...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华骨科杂志
  • 1篇武警医学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科学技术与工...

年份

  • 3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0
  • 4篇2019
  • 2篇2018
  • 5篇2017
  • 7篇2016
  • 6篇2015
  • 3篇2014
  • 10篇2013
  • 9篇2012
  • 2篇2011
  • 4篇2010
  • 5篇2009
  • 1篇2008
  • 5篇2007
  • 2篇2006
7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温直接打击法与逐步升温法建立经典型热射病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小鼠模型的对比及评价
2023年
目的比较两种温度策略建立的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经典型热射病(CHS)小鼠模型的差异。方法将66只雄性C57BL/6J小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直接热打击(DHS)组(n=28)、逐步升温热打击(SHS)组(n=28)及对照组(n=10)。前两组分别使用41℃直接打击法及25.0~39.5℃逐步升温法建立CHS小鼠模型。将小鼠放入模拟气候舱,密切观察其活动规律及意识状态,并监测直肠温度(Tr),待达到造模终点后出舱。每组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抽取4只小鼠,于热暴露结束后恢复24 h取其血样和肝、肾、肠、肺、脾组织,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肌酐(CREA)、血尿素氮(BUN)、碱性磷酸酶(ALP)、乳酸脱氢酶(LDH)和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水平,采用多因子检测试剂盒测定白细胞介素(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CP)-1及转化生长因子(TGF)-β水平,并对小鼠不同器官进行组织学观察及病理损伤评分;对剩余小鼠进行72 h生存分析。结果两种热打击策略均可成功建立CHS小鼠模型,但与DHS组比较,SHS组小鼠热暴露的时间较长[(181.61±41.88)min vs.(104.72±18.68)min,P<0.001],脱水百分比较高[(11.59±1.52)%vs.(7.07±1.84)%,P<0.001],72 h内致死率较高(73.68%vs.22.22%,P<0.05)。恢复24 h后,SHS组ALT、AST、CREA、BUN水平均明显高于DHS组[(875.63±241.24)U/L vs.(139.38±188.22)U/L,P<0.01;(2406.75±1008.69)U/L vs.(208.13±149.23)U/L,P<0.01;(79.88±41.39)U/L vs.(18.75±10.51)U/L,P<0.05;(134.33±52.54)U/L vs.(17.75±7.31)U/L,P<0.01],各器官组织病理学评分均明显高于DHS组(P<0.05);此外,SHS组MCP-1水平明显高于DHS组[(22.89±1.97)pg/ml vs.(15.97±3.91)pg/ml,P<0.05],TGF-β水平明显低于DHS组[(936.46±30.17)pg/ml vs.(1453.50±129.81)pg/ml,P<0.001]。结论使用逐步升温法建立的CHS小鼠模型成功率及致死率均较高,各器官损伤较重,是一种更符合CHS病理生理状态的动物�
刘育妍李云胡婕宣律王陆袁睿邓子辉张玉想康红军
关键词:热射病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热射病并发多脏器功能不全2例报道被引量:16
2012年
本文报道2例运用综合治疗手段抢救成功的已发生多器官功能不全(MODS)的热射病病例,复习相关文献,探究热射病(HS)的临床表现、早期综合治疗方案及预后影响因素。应用"早降温、早插管、早扩容、早抗凝、早血滤、早镇静、早肠内、早免疫调理、禁手术"原则进行救治,2例患者均成功存活,病例2遗留有神经系统功能障碍,意识情况较发病时有所好转。热射病是一种危及生命的急症,早期综合救治患者对提高救治成功率、改善预后有益。
陈瑶宋青康红军潘亮刘辉谢菲胡新
关键词:热射病多脏器功能不全
间充质干细胞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7年
阿尔茨海默病是以进行性认知功能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神经退行性疾病,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间充质干细胞在促进神经再生、调控免疫反应等方面具有独特的功能,使其在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研究中成为热点。不同类型的间充质干细胞在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中作用不同。本文主要就间充质干细胞对阿尔茨海默病治疗研究的现状做一综述。
张宇杨萌萌康红军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间充质干细胞Β淀粉样蛋白
脂肪干细胞在软骨组织工程领域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07年
康红军卢世璧
关键词:脂细胞干细胞
万古霉素致急性肾损伤临床报告并文献复习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万古霉素致急性肾损伤的临床特点及预防、治疗方法,提高对万古霉素肾毒性的认识。方法对我科收治的1例万古霉素致急性肾损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本例因先天性右髋关节脱位并右髋关节骨性关节炎入我院骨科,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右侧全髋人工关节置换加右股骨近端截骨术,术前肝肾功能正常,手术过程顺利。术后给予预防性抗感染及抗凝治疗,万古霉素1 g每日2次、头孢曲松钠2 g每日1次静脉滴注,利伐沙班5 mg每日1次口服。术后第3天患者出现少尿、口渴、恶心、呕吐和烦躁不安等症状,查血肌酐及尿素升高明显,考虑药物性急性肾损伤,停用抗生素,查万古霉素血药浓度明显高于正常范围。因病情无好转,术后第4天转入重症医学科,予连续肾脏替代疗法(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等对症支持治疗,患者病情逐渐好转。结论临床上在应用万古霉素过程中应警惕其肾毒性,若患者出现不能用其他原因解释的急性肾损伤,应考虑到万古霉素的肾毒性。监测万古霉素血药浓度,及时停药,早期进行CRRT治疗可使此类患者肾功能得到恢复。
杨萌萌周飞虎赵妍潘亮王黎胡新康红军
关键词:万古霉素药物毒性急性肾损伤
热射病并锥体外系症状误诊为继发性癫痫探析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热射病并锥体外系症状的临床特征,减少误诊误治。方法回顾分析热射病并锥体外系症状误诊为继发性癫痫1例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因夜间训练后自觉头晕、全身不适伴高热到当地医院就诊,测体温41.2℃,并迅速出现意识障碍,急诊实验室检查示血白细胞升高,肝肾功能及凝血功能紊乱,血气分析示严重代谢性酸中毒。为进一步诊治就诊我院,初步诊断为热射病、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予降温、血浆置换、抗感染、免疫调节及器官功能支持等对症治疗,病情稳定。发病半个月后停用镇静药物出现抽搐,拟诊癫痫,继续予镇静并抗癫痫治疗,同时行气管切开,此后患者意识渐好转,可遵医嘱运动,但上述不自主运动症状仍未缓解,行脑电图及头颅MRI检查未见皮层器质性损伤,查血清胆碱酯酶水平持续低于正常,考虑为胆碱能功能亢进导致的锥体外系症状,予盐酸苯海索对症处理后,锥体外系症状明显减轻,病情好转出院。结论热射病并锥体外系症状临床少见,需及时行头颅MRI及脑电图检查,避免误诊误治。
胡婕康红军刘超杨萌萌周飞虎
关键词:热衰竭锥体外束误诊癫痫
热射病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2
2017年
热射病(HS)是以核心温度超过40?℃伴有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包括谵妄、抽搐、昏迷)为特点的严重威胁生命的疾病。高热和继发激活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是组织损伤继而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病理生理机制,是导致HS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HS所致的各器官损害各具特点,了解HS发病机制、各器官损害特点及变化规律,对该病的临床救治、研究和降低病死率具有重要意义。
杨萌萌张宇赵妍康红军
关键词:热射病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发病机制
掌上超声对危重患者心功能评估的准确性研究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对比新型掌上超声(VscanTM)和常规超声(Vivid qTM)对危重患者心功能评估的准确性。方法纳入解放军总医院2013年12月-2014年10月间符合经胸心脏超声检查(TTE)指征,且同时接受掌上超声和常规超声检查的危重患者,检查指标包括心脏收缩功能、心腔大小、瓣膜结构与功能、心包积液、下腔静脉直径等。每次检查均由固定的ICU医师和有经验的超声科医师完成,检查者事先对彼此设备的检查结果不知晓。记录完成检查所需时间。结果共入选128例患者,掌上超声对室壁异常运动、心肌收缩功能、心包积液及下腔静脉宽度的评估与TTE高度一致(κ〉0.84)。对心脏形态(房室大小)评估的一致性稍低,左心形态一致性优于右心。在评价瓣膜功能方面,两种设备的一致性略低(κ=0.69-0.84)。与TTE相比,掌上超声检查时间更短(4.7±1.4min vs 6.3±2.6min,P〈0.05)。结论掌上超声能够提供快速、可靠的心脏检查,可作为ICU医师对危重症患者进行心功能评估的有效手段。
王黎周飞虎康红军刘辉赵妍徐亚君
关键词:超声检查心功能危重病监护
腹膜后入路肾镜下感染性坏死性胰腺炎的治疗方法的改进与效果被引量:21
2012年
目的探索充气式腹膜后人路肾镜下治疗感染性坏死性胰腺炎的疗效。方法详述采用充气式腹膜后人路肾镜对治疗感染性坏死性胰腺炎技术方法的改进,并对2009年9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24例接受该微创手术的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4例经该法治疗的患者全部存活,术后平均住院时间29d(7~105d),其中14例只接受了一次手术治疗,7例接受了2次,3例接受了3次。有3例患者由于脓腔分隔、腹腔内存在无法通过腹膜后的方式与脓腔建立通道的残存感染灶而补充开腹手术获得治愈。结论充气式腹膜后人路肾镜下治疗感染性坏死性胰腺炎能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可作为治疗大多数感染性坏死性胰腺炎的首选方法。
蔡守旺王鹏飞刘志伟何蕾刘辉康红军肖越勇宋清顾万清董家鸿黄志强
关键词:外科手术
我院ICU病房病原菌临床分布及耐药分析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分析解放军总医院(以下简称"我院")ICU病房病原菌临床分布及耐药情况,为合理选择抗生素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回顾性研究2014年1~12月我院ICU病房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分析其临床分布及耐药情况。结果共分离出病原菌1296株,其中革兰阴性菌823株,占63.5%,革兰阳性菌327株,真菌146株,分别占25.2%和11.3%。最常见的病原菌为鲍曼不动杆菌(19.1%)、铜绿假单胞菌(10.4%)、肺炎克雷伯菌(9.1%)、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8.8%)和大肠埃希菌(7%)。标本主要来源于痰液(45%),其次为尿液(20%)、静脉血(11%)、组织(9%)、伤口分泌物和胸腹水等。鲍曼不动杆菌对12种所测抗生素的耐药率达58.17%~84.97%,耐药率最低的为左氧氟沙星,最高的为头孢他啶。铜绿假单胞菌对所测抗生素的耐药率均<40%,其中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最高,为32.98%。肺炎克雷伯菌总体耐药率较高,对哌拉西林的耐药率最高为53.03%,虽然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敏感性最好,其耐药率也分别达到了14.34%和12.76%。表皮葡萄球菌是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的主要类型,尚未发现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耐药的菌株。上述两种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对大肠埃希菌具有较好的抗菌活性,耐药率分别为4.63%和1.18%。真菌以白色念珠菌最为常见,对5种所测抗真菌药物的耐药率均<10%。结论我院ICU病房分离的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阴性菌,且耐药现象严重,应结合细菌耐药性监测结果 ,加强抗菌药物滥用的管理。
杨萌萌赵妍刘运喜周飞虎张宇康红军
关键词:ICU病房病原菌分布抗生素耐药率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