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允成
- 作品数:189 被引量:3,008H指数:29
-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西部大开发中的耕作制度应对
- 1.着力生态环境建设,提高系统生产力依托山川秀美工程,遵循生态优先的原则,以扩大林草规模为突破口,促进畜牧业发展,强化农牧结合,实施农业结构调整,确立保护性林业、商品性畜牧业以及自给性和商品性结合的种植业的整体结构格局....
- 王立祥史俊通廖允成李军温晓霞
- 文献传递
- 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土地沙漠化成因与防治技术被引量:62
- 2002年
- 对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土地沙漠化的现状、成因及防治技术等问题进行分析 ,指出北方农牧交错带是中国沙漠化发展最快、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之一 ,其根本原因在于樵采、过牧、滥垦等人为活动过度。提出农牧交错带防治沙漠化的三大技术体系 ,即沙地植被恢复与固沙技术体系。
- 廖允成付增光贾志宽王龙昌
- 关键词:农牧交错带土地沙漠化
- 干旱胁迫对不同抗旱性小麦种子萌发及幼苗根芽生物量分配的影响被引量:37
- 2016年
- 为探讨冬小麦种子萌发期抗旱性与幼苗生物量分配的关系,以小麦抗旱型品种长旱58和干旱敏感型品种漯麦18为材料,采用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的方法,测定和分析了干旱胁迫后小麦种子发芽率、幼苗根冠比、叶绿素含量等16个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干旱胁迫后,长旱58种子发芽率无明显变化,漯麦18种子发芽率显著下降。干旱胁迫下长旱58种子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和干物质转移量显著大于漯麦18,平均发芽时间显著小于漯麦18,长旱58幼苗根、芽的长度和干重及总干重均显著高于漯麦18。干旱胁迫显著增加漯麦18幼苗根冠比,对长旱58萌发第五和第七天的幼苗根冠比无显著影响。干旱胁迫显著降低漯麦18幼苗叶绿素含量,对长旱58无显著影响。由于小麦萌发期幼苗干物质累积取决于种子中营养物质的转移和呼吸消耗,因此推测种子营养物质的快速转移和低呼吸消耗有助于提高小麦萌发期的抗旱能力,促进干旱胁迫下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
- 施成晓陈婷王昌江秦晓梁廖允成
- 关键词:小麦干旱胁迫种子萌发生物量分配根冠比干物质转移
- 耕作和覆盖对苹果园土壤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29
- 2009年
- 对比分析了陕西渭北旱塬苹果园免耕、翻耕和旋耕3种耕作措施结合玉米秸秆、地膜及生草覆盖对苹果园0~40cm土壤过氧化氢酶、蔗糖酶及脲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土壤3种酶活性均达到显著差异(P<0.05),采用土壤耕作和覆盖均能提高果园土壤酶活性;而耕作和覆盖相结合可更有效地提高果园土壤过氧化氢酶、蔗糖酶及脲酶的活性,以翻耕+秸秆覆盖效果最好,3种酶活性分别较对照(翻耕无覆盖)高13.82%、27.41%和363.26%;不同土层土壤酶活性的大小也存在差异,其中蔗糖酶和脲酶活性随土层加深均有所降低,而过氧化氢酶活性则呈升高趋势。因而,在渭北旱塬苹果生产基地,采用翻耕+秸秆覆盖技术将对提高土壤酶活性及改善土壤微环境起重要作用。
- 殷瑞敬温晓霞廖允成黄金辉高茂盛
- 关键词:耕作酶活性
- 保护性耕作对西北旱区土壤微生物空间分布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被引量:45
- 2017年
- 【目的】保护性耕作在中国西北旱区已得到了广泛应用,是农业生产中重要的技术措施。探析保护性耕作对土壤肥力和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有助于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本试验从土壤理化性质和微生物相结合的角度,探讨保护性耕作对土壤微生物空间结构的影响,以及旱作麦田微生物群落丰度和土壤理化性质的相关性,为推广保护性耕作措施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支持。【方法】以中国西北旱区土壤为研究对象,常规耕作翻耕(PT)为对照,设计深松耕(CPT)和免耕(ZT)两种保护性耕作方式,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测定土壤微生物群落丰度和土壤理化性质指标,并分析微生物群落空间分布与土壤理化性质和保护性耕作之间的关系。【结果】长期应用保护性耕作已对旱作麦田的环境产生显著影响,不同的耕作方式对土壤真菌和细菌群落丰度有不同的影响,两者对3种耕作方式均有不同程度的响应;在不同的耕作方式下,土壤微生物空间分布不均,连续性较差,空间变异程度较高,表现出强烈的空间聚集分布。耕作方式对土壤理化性质和酶活性也有显著的影响,与传统翻耕相比,深松耕和免耕方式能显著提高土壤黏粒、水分、全氮、铵态氮含量和脲酶、蔗糖酶活性。典范主分量分析(CPCA)结果表明,土壤微生物群落丰度和理化性质变化主要受到耕作方式的影响,并且土壤微生物群落丰度与理化性质密切相关,在免耕方式下,土壤黏粒、水分和铵态氮含量等显著影响土壤细菌群落分布;在深松耕方式下,土壤可溶性碳含量和过氧化氢酶活性等显著影响土壤真菌群落分布。【结论】旱作麦田采用保护性耕作,可以影响土壤微生物群落丰度和空间分布,并且显著影响土壤理化性质,进而影响土壤微生物空间结构。同时,土壤水分和碳氮含量分别显著影响土壤细菌和真菌丰度。
- 李彤王梓廷刘露廖允成刘杨韩娟
- 关键词:保护性耕作土壤微生物土壤理化性质西北旱区
- 外源亚精胺和乙烯利对干旱胁迫下小麦籽粒灌浆的影响及其生理机制被引量:7
- 2017年
- 以‘西农979'为材料,采用盆栽试验在小麦灌浆期模拟干旱胁迫,通过对干旱胁迫下小麦进行喷施亚精胺(Spd)和乙烯利处理,测定小麦籽粒灌浆动态、旗叶抗氧化酶(SOD、POD、CAT)活性、丙二醛(MDA)质量摩尔浓度、叶绿素质量分数以及旗叶温度等指标,分析外源Spd和乙烯利对干旱胁迫下小麦籽粒灌浆的影响及其生理机制。结果表明:干旱胁迫显著抑制小麦籽粒灌浆,外源Spd显著促进干旱胁迫下小麦籽粒灌浆,外源乙烯利则显著抑制干旱胁迫下小麦籽粒灌浆;外源Spd在灌浆进程中能够提高干旱胁迫下小麦旗叶抗氧化酶活性和叶绿素质量分数,同时显著降低旗叶MDA质量摩尔浓度以及旗叶温度,而外源乙烯利则作用相反。说明外源Spd和乙烯利均能显著调控干旱胁迫下小麦籽粒灌浆,其调控作用与叶片抗氧化酶活性、MDA质量摩尔浓度、叶绿素质量分数以及气孔开闭密切相关。
- 陈庆吕晓康李佳廖允成刘杨温晓霞
- 关键词:亚精胺乙烯利干旱胁迫小麦籽粒灌浆
- 论黄土高原种植业三元结构的几个问题被引量:12
- 1999年
- 粮料分流,建立种植业三元结构是解决黄土高原粮食问题的必然选择。因此,大力发展饲料粮生产是今后黄土高原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必然方向。研究认为,黄土高原饲料作物播种面积占粮食作物总播种面积的比例应在 25% 以上;提出了分层次建立黄土高原种植业三元结构和加大宏观调控力度的构想,强调了在农户层次上建立粮经饲结合种植模式和轮作制度的作用及意义;分析了本区可供开拓的饲料作物的潜在生态位资源以及粮饲结构调整的种植模式及其效益。
- 廖允成
- 关键词:种植业饲料作物黄土高原粮食作物经济作用
- 中国西部地域资源优势及产业化开发途径被引量:4
- 2002年
- 在阐述地域资源优势含义的基础上 ,对西部地区地域资源优势进行客观评价 ,分析了西部地区地域资源优势开发利用的障碍因素 ,提出了西部地区地域资源优势产业化发展的基本思路 ,认为建立和发展民族医药产业、草原畜牧产业、观光旅游产业。
- 海江波桑晓靖廖允成
- 关键词:地域资源
- 设施型农作制度——我国农作制度发展的方向被引量:5
- 2002年
- 设施农业开辟了农作制度发展的新领域 ,设施农业与农作制度结合的产物———设施型农作制度 ,将成为我国农作制度发展的一个新方向。
- 郜庆炉王立祥廖允成
- 关键词:农作制度
- 我国西部地区绿色食品农业基地组建的探讨被引量:5
- 2000年
- 廖允成王立祥史俊通
-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