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茂盛

作品数:39 被引量:560H指数:14
供职机构:陕西省农业遥感信息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天文地球经济管理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9篇农业科学
  • 5篇经济管理
  • 5篇天文地球
  • 1篇生物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1篇土壤
  • 8篇冬小麦
  • 8篇气候
  • 8篇小麦
  • 5篇水分
  • 5篇土壤水
  • 5篇耕作
  • 4篇雨量
  • 4篇生产力
  • 4篇生产力研究
  • 4篇土壤水分
  • 4篇平均气温
  • 4篇气候变化
  • 4篇气候生产力
  • 4篇气温
  • 4篇渭北旱塬
  • 4篇酶活性
  • 4篇秸秆
  • 4篇降雨
  • 4篇降雨量

机构

  • 2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8篇陕西省农业遥...
  • 6篇陕西省气象培...
  • 1篇甘肃农业大学
  • 1篇南京信息工程...
  • 1篇陕西省气象局
  • 1篇陕西师范大学
  • 1篇阿里地区农牧...

作者

  • 39篇高茂盛
  • 16篇廖允成
  • 11篇温晓霞
  • 8篇范建忠
  • 4篇黄金辉
  • 4篇殷瑞敬
  • 4篇景毅刚
  • 4篇吴清丽
  • 3篇李红梅
  • 3篇王立祥
  • 3篇高蓓
  • 3篇吴清丽
  • 2篇张永科
  • 2篇刘阳
  • 2篇熊晓锐
  • 2篇董金芳
  • 1篇李化龙
  • 1篇王卫东
  • 1篇谢军红
  • 1篇郑伟

传媒

  • 6篇西北农业学报
  • 4篇干旱地区农业...
  • 4篇中国农业大学...
  • 2篇生态学报
  • 2篇陕西气象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农业机械学报
  • 1篇麦类作物学报
  • 1篇西北植物学报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园艺学报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成都信息工程...
  • 1篇西南师范大学...
  • 1篇中国农业资源...
  • 1篇自然资源学报
  • 1篇生态环境学报
  • 1篇第29届中国...
  • 1篇中国农学会耕...

年份

  • 3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8篇2012
  • 3篇2011
  • 6篇2010
  • 7篇2009
  • 3篇2008
  • 3篇2007
3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集成研究与示范
黄高宝张仁陟李玲玲廖允成蔡立群郭贤仕罗珠珠谢军红高茂盛王立吴建民杨如萍温晓霞刘小伟郝军红郭天文刘永林方彦杰汪佳
课题针对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人口压力大、农业自然资源短缺、生态环境脆弱及经济发展落后、土壤退化严重等问题,在保护性耕作技术方面进行了创新型研究,取得了以下主要成果:1、研制成功了:①川台梯田保水增肥型保护性耕作模式,②坡耕...
关键词:
关键词:保护性耕作技术粮食作物
旱涝灾害对陕西省粮食生产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5
2012年
为揭示旱涝灾害发生的特征及对当地粮食生产的影响,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对陕西省1971—2010年期间的旱涝灾害和粮食生产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旱涝灾害的发生对当地粮食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1971年以来,旱涝灾害发生在时间上呈单峰变化,1991—2000年期间,旱涝灾害发生最重,年平均灾害强度为25.7%;因旱涝灾害导致的粮食减产量也呈单峰变化规律,1991—2000年期间,旱涝灾害对陕西的粮食生产影响最重(年平均粮食减产量达157.7万t),进入21世纪的10年间,陕西因旱涝灾害导致的粮食减产量呈下降趋势(年平均粮食减产量达104.1万t)。20世纪90年代,旱涝灾害的发生强度及其对粮食产量的影响最大,进入21世纪后旱涝灾害对陕西粮食生产的影响程度较20世纪90年代有所缓解。
高茂盛范建忠吴清丽
关键词:粮食生产干旱洪涝
耕作和覆盖对苹果园土壤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29
2009年
对比分析了陕西渭北旱塬苹果园免耕、翻耕和旋耕3种耕作措施结合玉米秸秆、地膜及生草覆盖对苹果园0~40cm土壤过氧化氢酶、蔗糖酶及脲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土壤3种酶活性均达到显著差异(P<0.05),采用土壤耕作和覆盖均能提高果园土壤酶活性;而耕作和覆盖相结合可更有效地提高果园土壤过氧化氢酶、蔗糖酶及脲酶的活性,以翻耕+秸秆覆盖效果最好,3种酶活性分别较对照(翻耕无覆盖)高13.82%、27.41%和363.26%;不同土层土壤酶活性的大小也存在差异,其中蔗糖酶和脲酶活性随土层加深均有所降低,而过氧化氢酶活性则呈升高趋势。因而,在渭北旱塬苹果生产基地,采用翻耕+秸秆覆盖技术将对提高土壤酶活性及改善土壤微环境起重要作用。
殷瑞敬温晓霞廖允成黄金辉高茂盛
关键词:耕作酶活性
陕西省自然灾害发生特征及灾后损失分析被引量:8
2012年
利用陕西省1996-2010年的自然灾害和粮食生产统计数据,分析自然灾害发生的基本特征及因灾损失情况。结果表明,水旱灾害是陕西省近年来遭遇的主要灾害,两者受灾面积占总灾种受灾面积的80%以上;灾害导致的农业受灾面积和成灾面积呈波动性下降趋势,灾害强度也呈下降趋势;1996年至2010年期间受灾人口、因灾死亡人数、因灾直接经济损失占国内生产总的比重均呈下降趋势,因灾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为24.3~302.2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0.77%~4.51%。综合分析各项灾损指标,陕西省防灾减灾能力得到较大提升,防灾减灾成效显著。
高茂盛范建忠吴清丽
关键词:自然灾害农业生产灾害损失
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渭北旱塬气候变化及气候生产力研究
高茂盛范建忠吴清丽景毅刚
关键词:气候变化渭北旱塬气候生产力平均气温降雨量
关注旱区农业发展 提升我国粮食生产能力
本文阐述了我国旱区农业的范围、战略地位及其对国家农业发展的贡献,重点对旱区粮食生产的可持续能力进行预估。
王立祥张永科高茂盛
关键词:旱区农业
文献传递
耕作方式和秸秆覆盖对渭北苹果园土壤保蓄水性能及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15
2009年
研究了耕作和残茬覆盖对果园土壤保蓄水能力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设置以耕作(深松、翻耕、免耕)为主处理,覆盖(秸秆覆盖、无覆盖)为副处理的裂区试验,翻耕无覆盖为对照,对比分析了土壤水分贮量、土壤酶活性、苹果产量及品质等性状的影响。结果显示:玉米秸秆覆盖与间隔深松相结合,可以增加苹果园土壤的蓄水和保水能力,降水7 d后测定1 m土层贮水量比免耕不覆盖多62.47 mm,苹果收获后1 m土层内土壤贮水量比免耕无覆盖多9.2%;土壤酶活性增加,特别是表层土壤,效果更加明显(P<0.01);苹果百果重有所增加,比免耕不覆盖百果重增加了16%。在渭北旱源苹果生产基地,采用秸秆覆盖加间隔深松技术能起到较好的保蓄水作用,土壤脲酶、过氧化氢酶及蔗糖酶活性明显提高。
高茂盛温晓霞黄金辉殷瑞敬廖允成郑永全
关键词:耕作方式秸秆覆盖土壤水分
陕西省农用天气预报服务关键技术及内容被引量:4
2012年
综述了农用天气预报的定义,介绍了陕西省农用天气预报技术流程、指标体系及综合预报模型,并就进一步提升陕西省农用天气预报准确性及提高预报的服务效果进行了探讨,旨在为市、县开展农用天气预报业务提供相关理论与技术参考,实现陕西省农用天气预报业务省、市、县三级联动的全面运行。
高茂盛范建忠景毅刚
关键词:农用天气预报
施氮对旱地冬小麦旗叶衰老及其活性氧代谢的影响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揭示施氮量对冬小麦旗叶叶片衰老及其活性氧代谢的影响,为冬小麦的合理施氮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设置4个施氮梯度(0,138,276和345 kg/hm2),测定分析各施氮处理冬小麦旗叶叶绿素和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及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等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在小麦开花后各时期,4个施氮处理中,以276 kg/hm2处理冬小麦旗叶叶绿素含量最高,叶片衰老迟缓,代谢强度降低缓慢,过氧化程度低,其他处理较276 kg/hm2处理叶绿素含量及衰老指标等均有所下降。【结论】适量施氮(276kg/hm2)可提高冬小麦旗叶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及SOD和CAT活性、降低膜脂过氧化程度,过量施氮(345kg/hm2)反而促进了冬小麦旗叶的衰老。
高茂盛吴清丽廖允成温晓霞
关键词:过量施肥冬小麦活性氧代谢旗叶
近44年关中夏季分级雨日及降水量的变化特征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通过对关中地区夏季雨日(量)进行分级研究,更深入地了解关中夏季降水变化特征及各级雨日(量)对关中夏季降水变化的贡献大小。[方法]利用1970~2013年关中地区44个气象站逐日降水资料,采用趋势分析法,Mann-Kendall检验,t-检验和GIS技术等方法对关中夏季不同等级雨日和雨量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1)关中多年平均夏季雨日空间分布均为西多东少,西北部塬区和山区丘陵多于平原,各等级雨日和对应雨量空间分布特征及变化趋势相似。(2)近44年关中夏季总雨日、小雨日(量)和大雨日(量)均呈减少趋势,夏季降雨总量、中雨日(量)和暴雨日(量)均呈增加趋势,但线性变化趋势均不显著。其中小雨日(量)和大雨日(量)分别在1989年和1985年发生突变性减少,中雨日(量)在1978年发生突变增加。(3)单站分析表明关中夏季总雨日除咸阳大部外多数呈负趋势,夏季降雨量除渭南大部外普遍为正趋势。其中大部分站点小雨日(量)和大雨日(量)为负趋势,减少显著的站点分布在宝鸡地区;中雨日(量)和暴雨日(量)普遍为正趋势。[结论]夏季总雨量的增加主要贡献者是中雨量增加,总雨日减少主要是小雨日减少引起。从长期趋势变化看,关中夏季降水强度有增加趋势。
李红梅王宇亮雷向杰高茂盛
关键词:夏季降水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