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春海
- 作品数:11 被引量:44H指数:4
- 供职机构:青海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岛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教育部“春晖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 “优师计划”:西部地区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的政策机遇、现实挑战与路径优化
- 2024年
- “优师计划”从源头上推进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为西部教育补短扶弱,是助力西部地区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然而,“优师计划”在西部地区政策落地过程中面临政策保障不足、西部地区特殊需求难以满足、培养院校办学实力不足、利益相关方(考生)自身困惑等现实挑战。为提升“优师计划”在西部地区的执行效果,应强化计划保障力度,夯实计划执行基础;扩大计划执行范围,优化教师规模结构;提升西部地区师范大学办学实力,合理调整招生院校结构;完善西部地区教师人事制度,保障教师权益。通过优化政策实施路径保障“优师计划”在西部地区实施的政策目标,助推西部地区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
- 张春海朱新宇
- 关键词:教师队伍建设教育政策
- 幸福教育视角下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实践路径创新研究——以延安地区为例被引量:5
- 2019年
-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灵魂,也是教育教学的内在价值追求。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德育课程一体化和幸福教育内涵的深度解读,结合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的实践创新案例,抓住儿童发展的特点,以幸福教育理念为指导,以德育活动课程开发为主线,整合校内外德育资源,开展德育实践活动,从学科教学德育渗透、文化资源利用德育熏陶和社会实践活动德育体验三个方面来构建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体系,使学习者感悟德育价值,体验德育行为,内化德育品质,为小学德育建设提供借鉴。
- 魏星张春海
- 关键词:幸福教育德育活动课程
- “一带一路”背景下民族院校教师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基本特征、时代呼声与实践模式被引量:13
- 2020年
-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加强了不同国别、不同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基于"一带一路"背景,深度梳理和分析民族院校教师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构成维度,从理念、知识、能力三个维度提炼出民族院校教师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整合性、贯通性和融合性特征,即将文化主体、文化本体和文化差异的整合理念;将语言、文化和社会信息贯通驾驭的知识基础;将语言基础、文化适应和交际实践融合的实践能力。从文化自信与文化交融的角度审视"一带一路"背景下民族院校教师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时代呼声,不仅有助于实现民族院校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深度践行"一带一路"倡议的人文基础,而且能更好地探寻民族院校教师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实践困境。为突破民族院校教师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过程中出现的跨文化理念淡薄、跨文化知识匮乏、跨文化能力难以形成等困境,结合"一带一路"教育外交的具体实践,从认识层面整合、组织层面革新、政府层面扶持来建构民族院校教师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具体实践模式。
- 张春海张春海
- 关键词:民族院校跨文化交际教师教育
- 地方高校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的现实困境及路径选择被引量:3
- 2020年
- “精品视频公开课”作为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发力点,对形成中国特色一流本科课程体系和构建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意义深远。通过历史脉络梳理结合实地调研,发现地方高校精品视频公开课课程内容设计不合理;教学方法缺乏创新,仍以“教”为中心;教师态度消极怠慢;课程建设定位不准;后续服务滞后等建设困境。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作为弥合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重要手段,其建设路径应向授课内容特色鲜明、学术资源共享协议完善、团队建设业务精干、数字化平台建设完备、反馈评价体系有效、管理策略精准化的可持续发展路径迈进,才能更好地为地方高校落实“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教”的现实机遇与困境提供资源支撑。
- 张春海张春海
- 关键词:地方高校精品课程
- 论新时代教师教育的专业品格及其提升被引量:12
- 2020年
- 教师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母机",在国民教育体系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进入新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的高质量教育需要和不平衡的教师教育发展之间的矛盾是制约教师教育向高水平、高质量迈进的关键。新时代的教师教育,需要顺应基础教育发展的时代特征,从而更加充分和全面地彰显教育的本性,体现教育的人文性和科学性。为此,教师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应该准确把握其学科特征,充分认识其专业性和鲜明的学术品格,在观念上、机制上、管理方式上创新,进而将其质量和水平提升到更高层次。
- 李晓华刘旭东张春海
- 关键词:教师教育
- 对发展青海牧区教育的思考被引量:4
- 2007年
- 本文基于和谐社会建设理念,从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来认识、分析青海牧区教育发展问题,并针对“两免一补”政策、牧区教育结构与布局、汉语文教学、民族教育教材建设、课程开发等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 张春海
- 关键词:和谐社会牧区教育
- 民族地区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逻辑结构、现实基础与推进路向被引量:4
- 2023年
- 民族地区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是提高民族素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民族地区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逻辑结构可概括为回归教育本真,实现人民群众向往高质量教育的愿望;优化教育生态,完善高质量教育治理体系;消解教育矛盾,促进教育发展优质均衡。新时代,民族地区高质量教育体系构建的现实基础是:坚持以人为本,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基本方向;推进优质均衡,以民族地区人民群众追求高质量教育的需要为起点;强化教育治理,以提升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质量为目标。为有效推进民族地区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应积极明确教育体系各要素的发展次序,为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提供制度保障;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基础;完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的体制机制;推进统编“三科教材”的拓展实施,逐级构建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新格局,激发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内生动力与变革引力。
- 张春海王天泽
- 关键词:民族地区
- 新时代青藏地区民族职业教育定位及实践路向探析被引量:2
- 2021年
- 青藏地区职业教育的精准定位和有效发展对实现民族地区长治久安和打牢青藏地区各族师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着基础性意义,同时加快发展民族地区中高等职业教育是进入新时代后国务院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重大决定之一。但由于历史、自然等原因青藏地区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着一些特殊困难和突出问题。为了有效推进青藏地区职业教育跨越式发展,需要从培养国家认同的合格公民、扎根高原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民族文化传承和创新者来把握其功能定位,围绕定位开设宪法教育与公民教育课程;基于高原产业的产教融合;民族文化产业开发与传承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实践阔步迈进。
- 周青青张春海
- 关键词:青藏高原职业教育路向
- 高原教育:内涵、维度、功能定位被引量:2
- 2021年
- 高原地区以高原为载体,海拔垂直分布,生态立体多样,文化多元并存。因海拔差异而形成的教育模式,被称为高原教育。受自然、历史、社会、文化、民族等因素的影响,高原地区的教育具有民族差异和高海拔特点。高原教育既具独特性,又有典型性。高原教育问题既是教育问题,也是文化问题;既是均衡问题,也是公平问题;既是民族问题,也是边疆问题。明确高原教育的内涵、维度、功能定位,对弥补我国教育发展中的短板、攻克难点、促进高原教育的持续高效发展意义重大。
- 叶丽张春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