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海超

作品数:37 被引量:145H指数:6
供职机构:云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台湾中流文教基金美国福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历史地理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3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7篇经济管理
  • 14篇社会学
  • 8篇历史地理
  • 3篇哲学宗教
  • 3篇艺术
  • 2篇农业科学
  • 2篇文化科学
  • 2篇文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15篇人类学
  • 12篇白族
  • 9篇历史人类学
  • 6篇文化
  • 6篇南诏
  • 6篇南诏大理
  • 6篇南诏大理国
  • 6篇大理国
  • 5篇非物质文化
  • 5篇非物质文化遗...
  • 5篇佛教
  • 4篇傣族
  • 4篇稻作
  • 4篇民族
  • 3篇信仰
  • 3篇遗产
  • 3篇仪式
  • 3篇生态人类学
  • 3篇农业
  • 3篇宗教

机构

  • 36篇云南大学
  • 2篇复旦大学
  • 2篇云南省社会主...
  • 1篇昆明理工大学
  • 1篇云南省社会科...
  • 1篇韩国岭南大学

作者

  • 36篇张海超
  • 2篇徐敏
  • 1篇张佩芳
  • 1篇张晓燕
  • 1篇卢成仁
  • 1篇徐伟兵
  • 1篇刘永青
  • 1篇曹津永

传媒

  • 10篇云南社会科学
  • 4篇西南边疆民族...
  • 2篇自然科学史研...
  • 2篇中国社会经济...
  • 2篇民族文学研究
  • 1篇思想战线
  • 1篇宗教学研究
  • 1篇西北第二民族...
  • 1篇农业考古
  • 1篇民族艺术研究
  • 1篇黑龙江民族丛...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云南民族大学...
  • 1篇北方民族大学...
  • 1篇原生态民族文...
  • 1篇文化遗产
  • 1篇鄱阳湖学刊
  • 1篇青海民族大学...
  • 1篇艺术与民俗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2
  • 5篇2011
  • 5篇2010
  • 3篇2009
  • 3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4
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非遗技艺与物的社会生命——以傣族慢轮制陶为例被引量:1
2021年
傣族慢轮制陶技艺早在2006年便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现有研究多集中于技术层面,未能详细探讨陶器的生产与使用是如何与传统傣族社会嵌合在一起的。傣族传统制陶有着严格的性别分工:日用陶器的生产以女性匠人为主,男性匠人专门制作佛寺屋顶装饰用的陶塑。20世纪中叶以前,傣族精英阶层包括当时的贵族和僧侣在世俗生活和宗教仪式中也使用陶制品,但这些专属器皿可能需要经过特殊处理或二次加工装饰。文章综合历史文献、考古学资料、各地博物馆保存的实物以及田野调查访谈,力图重新梳理当地社会的陶器使用情况,并在此基础上对傣族社会中的传统礼制、社会性别关系等进行分析和阐释。
张海超
关键词:傣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社会性别
建筑、空间与神圣领域的营建——大理白族住屋的人类学考察被引量:7
2009年
在大理蓬勃发展的旅游事业中,白族民居得到了特别的关注,但在"三房一照壁"等所谓白族风格背后,实际有多样的存在形式。在人类学看来,居住格局往往会暗示尊卑等级、家庭结构和性别关系等,对空间分割和利用方式显示了当地的文化特征。在白族民居中,堂屋往往充当起居室,同时也是安放神龛和祖先牌位的地方。传统民居在象征上构成一个微型世界,其中灶和门被特别崇拜,而"安龙奠土"仪式的举行显示了白族人对土地神秘性的认知。
张海超
关键词:白族
祖籍、记忆与群体认同的变迁——大理白族古代家谱的历史人类学释读被引量:12
2011年
从明代开始,云南大理白族地区普遍流行祖先来自南京的说法,很多古代和现代的学者都认为这是当地少数族裔在为了抵抗民族歧视而采取的"冒籍"行为。在人类学看来,家谱书写表明对于姓氏和家族的忠诚逐渐取代原来的族群观念成为认同的主要表现形式,对祖籍的坚持其实也是一种重新界定自己身份的行动,通过建立一套新的记忆体系,大理人逐渐放弃了旧的身份,从明初被视为化外的"蛮夷"最终成为与王朝的历史有密切联系的汉人后裔。
张海超
关键词:白族家谱历史人类学民族史
退耕还林政策的实施与高海拔民族社区的可持续发展——以香格里拉县环哈巴雪山彝族村寨为例被引量:4
2007年
退耕还林是我国西部生态建设的重大工程,其在环哈巴雪山地区的实施,取得了明显的生态和社会效益。耕地的减少和国家补助的发放,使当地人民的生活发生显著的变化,而当地农、林、牧互动的生计体系也有了大的改观。香格里拉县的退耕还林工作具有其特殊的重要性,但也有其特别的难度。其成果的巩固,需要考虑到当地社区发展的特殊要求。
张海超张佩芳
关键词:退耕还林民族社区生态人类学彝族
对明清白族本主庙碑文的历史人类学解读被引量:3
2008年
大理乡间的本主庙里留存有一些刻制于明清至民国年间的碑文,在历史人类学看来,通过碑文,可以理解彼时此地的信仰世界并进而了解到本主崇拜背后的社会状态。作为一种地方性策略,当地必须将自己崇祀的神明从"淫祀"的嫌疑中解脱出来,当地人一般都会按照国家推崇的逻辑方式对象征资源进行操作,从而使国家礼制和民间信仰之间的紧张关系得到调和。本主庙碑文的说法和内容反映了儒家思想对士绅进而是普通民众的信仰世界的整体塑造,本主信仰的发达同时也是儒家意识形态在民间推广的结果。
张海超
关键词:白族本主信仰历史人类学大传统
中古云南的香药与贸易:以诃梨勒为中心
2022年
诃梨勒是印度传统医学中的一味重要药物,凭借发达的贸易网络,它很早便被介绍到中古世界的多个文明体中。云南盛产包括诃梨勒在内的三勒果,唐宋文献的相关记录虽然不多,但都提到了云南出产诃梨勒的情况。本文希望借助敦煌研究等已经逐渐搭建完成的知识脉络,结合考古和田野调查资料,对诃梨勒在古代云南的利用状况进行梳理。诃梨勒在佛教徒中被认定为圣药,在佛教医学盛行的南诏大理国,医生基本都是由僧侣充当,诃梨勒在当地注定会得到广泛的使用,而且不排除供应藏区和中原邻近地区的可能。
张海超
关键词:南诏大理国香药民族文化遗产
试论南诏大理国的棉布生产与贸易
2023年
结合文献和考古学证据,辅以田野调查材料,对南诏大理国的棉布生产与贸易活动进行重新梳理。古代云南种植的是一种主产于热带地区的多年生树棉,南诏国称其为“娑罗”,它并非很多古今学者所认为的木棉(攀枝花);云南出产的棉布幅面很宽,多接近甚至超过1米,与中原纺织体系差异明显;中古云南与周边省份及东南亚之间棉布贸易活动频繁。南诏大理国棉纺织和贸易的发达既是西南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见证,同时也是中国与南亚、东南亚文明交流互鉴的结果。
张海超牛付帅
关键词:棉花南诏大理国
田野中的舞蹈与信仰——以维西县塔城热巴舞为例被引量:4
2010年
热巴是一种广泛流行于各藏区的民间舞蹈。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各地热巴舞都形成了独特的传统和风格,其中维西县塔城镇藏族与纳西族地区流传的热巴舞以信仰色彩浓重为主要特征,舞者的服饰、道具以及具体的表演形式都有明显的藏传佛教信仰色彩,而且热巴舞在当地的传布与噶举派的信仰社区有很大程度的重合。在当代社会,传统艺术形式正在逐渐与宗教信仰剥离,如何在传承中保持特色,是热巴舞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
张海超
关键词:热巴舞藏族藏传佛教羌姆艺术人类学
论历史民族志的书写被引量:14
2007年
后现代主义兴起之后,历史学和人类学遭遇了同样的表述危机,历史民族志可能是这两个学科用以应对危机的最佳表达载体。它是实验民族志中和中国研究主题最为贴近的一种,同时还被期待解决历史人类学学科定位的问题。在当前以历史学家为主体的对历史人类学的讨论热潮中,人类学的加入是有益和必需的。中国的历史民族志必须立足本土资料,同时在实践中融合人类学和历史学的基本原则,而历史民族志的写作方法也应该是重要的探索内容之一。
张海超刘永青
关键词:历史人类学历史民族志文本
明清时期大理洱海沿岸的水利建设与水资源配置被引量:6
2012年
时下流行的"水利社会"研究普遍重视古代水资源的利用、分配的社会机制及其与区域历史走向之间的关联,但中国各地的情况并不完全一致。就大理而言,明清时期的官府和士绅积极组织水利建设和土地整治工作,在水资源的分配和调控中,政府和民间组织合力形成的社会权力体系保证了用水问题较为妥善的解决,但一些地方出现的争水纠纷也显示了当时存在的水田开垦过量等问题。
张海超
关键词:水利社会稻作历史人类学环境史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