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环环

作品数:62 被引量:84H指数:5
供职机构:皖南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质量工程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40篇期刊文章
  • 2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6篇医药卫生
  • 29篇文化科学
  • 2篇生物学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32篇生理学
  • 29篇教学
  • 28篇生理
  • 27篇理学
  • 10篇生理学教学
  • 9篇心理生理学
  • 8篇双语
  • 8篇双语教学
  • 7篇心理
  • 7篇课堂
  • 6篇院校
  • 6篇教学质量
  • 5篇医学院校
  • 5篇社会医学
  • 5篇社会医学模式
  • 5篇离体
  • 5篇课程
  • 5篇教学方法
  • 4篇调查问卷
  • 4篇心血管

机构

  • 62篇皖南医学院
  • 1篇复旦大学

作者

  • 62篇张环环
  • 59篇汪萌芽
  • 47篇郑超
  • 31篇黄宏平
  • 19篇邵德翠
  • 14篇查盈盈
  • 10篇秦雯
  • 6篇张艳
  • 4篇朱庆春
  • 4篇张晋艳
  • 3篇王峰
  • 3篇高凌云
  • 2篇王少圣
  • 2篇杨传秀
  • 2篇蒋娟
  • 1篇程龙珍
  • 1篇国实
  • 1篇金孝岠
  • 1篇朱庆春
  • 1篇郑瑞璇

传媒

  • 10篇皖南医学院学...
  • 6篇生理学报
  • 5篇中国生理学会...
  • 4篇南方医科大学...
  • 3篇右江民族医学...
  • 3篇中国生理学会...
  • 2篇西北医学教育
  • 2篇包头医学院学...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卫生职业教育
  • 1篇医学理论与实...
  • 1篇中国药理学与...
  • 1篇中国应用生理...
  • 1篇中国法医学杂...
  • 1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中国科教创新...
  • 1篇中华行为医学...
  • 1篇中华医学教育...
  • 1篇大学教育

年份

  • 3篇2023
  • 1篇2022
  • 3篇2021
  • 3篇2020
  • 9篇2019
  • 3篇2018
  • 5篇2017
  • 7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12篇2012
  • 5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8
  • 3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3
6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异丙酚对离体视上核神经元兴奋性突触传递的抑制作用(英文)被引量:3
2015年
为了解静脉全麻药异丙酚对视上核神经元兴奋性突触传递的作用并分析其可能机制,本研究采用细胞内记录技术,观察异丙酚(0.1~3.0mmol/L)对下丘脑冠状切片视上核(supraopticnucleus,SON)神经元突触后电位(postsynapticpotential,PSP)的作用。结果显示,在局部电刺激SON背外侧区域可诱发PSP的8个细胞中,异丙酚能浓度依赖性降低88%细胞的PSP幅度(P〈0.01)、曲线下面积、时程、半幅时程和10%~90%衰减时间俨〈0.05)。1.0mmoUL异丙酚能可逆地完全取消29%(2/7)细胞的PSP。压力喷射外源性谷氨酸在SON神经元诱发伴有膜电阻减小的去极化反应,异丙酚对谷氨酸反应呈可逆的浓度依赖性抑制,但0-3mmol/L异丙酚仅完全取消同步记录的PSP,却未能完全抑制谷氨酸反应。用GABA。受体阻断剂印防己毒素(30mol/L)预处理后,7个细胞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xcitatorypostsynapticpotential,EPSP)增大,再灌流异丙酚后观察到异丙酚对EPSP的抑制作用减弱。结果提示,异丙酚抑NSON神经元兴奋性突触传递的作用可能同时涉及突触前和突触后机制。在突触后可能通过激活GABA。受体而抑制SON神经元的兴奋性突触传递,但高浓度的异丙酚也可能涉及对兴奋性谷氨酸受体的直接抑制。
张环环郑超王邦安汪萌芽
关键词:异丙酚视上核兴奋性突触后电位GABAA受体谷氨酸受体
创新型互助提问法在生理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2017年
课堂教学提问是一门艺术,运用得好,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自主思维,加深印象,提高教学质量。本文立足于"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的理念,运用"互助提问法",设计一种新型且有效的动态教学模式,以增强学生学习兴趣,促进自主思维训练,活跃教学课堂气氛,最终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査盈盈邵德翠郑超张环环汪萌芽
关键词:教学方法改革
普通医学院校本科生理学翻转课堂式双语教学的探索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探索普通医学院校本科专业生理学课程的翻转课堂式双语教学方法。方法选用人民卫生出版社第8版《生理学》、美国医师执照考试(USMLE)第13版《Physiology》为中英文教材,制定生理学(双语)课程大纲进行中英文教材内容整合,合理安排体现翻转课堂式双语教学的授课进程表。通过教学过程设计,即下次课的英文重点知识安排学生课前进行预习性自学,下次课安排时间以提问和讨论方式检查、完善、拓展英文教材知识点的掌握。课堂上进行形成性评价,使用英文题占50%的试卷考试,以及学期结束后以不记名调查问卷的方式收集学生的反馈信息。结果对本校2014—2017级口腔医学、法医学和医学影像学专业的教学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调查问卷显示约80%学生认为有必要或非常有必要采用翻转课堂式双语教学,双语试卷考试成绩反映中英文试题得分的差异可为学生接受,对翻转课堂式双语教学的认可在年级和专业间没有明显差异。结论普通医学院校本科专业生理学课程的翻转课堂式双语教学是可行的,值得进一步探索与推广。
邵德翠张环环郑超黄宏平查盈盈徐爱萍汪萌芽
关键词:生理学双语教学
66.普通医学院校生理学省级重点学科建设的探索与体会
汪萌芽王邦安黄宏平张环环郑超
关键词:学科建设医学生理学心理生理学生物医学
文献传递
大鼠海马兴奋性突触传递的表观受体动力学分析及其应用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观察大鼠离体海马脑片CA1区锥体神经元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的刺激强度依赖性及表观受体动力学性质。方法:应用成年大鼠海马脑片CA1区锥体神经元细胞内记录技术,观察不同强度电刺激Schaffer侧支诱发的EPSP的变化,并分析其表观受体动力学特性,以及在LTP中的变化。结果:(1)电刺激Schaffer侧支诱发EPSP的幅度与刺激强度呈正相关(r=0.9251,P<0.01),表观解离速率常数K2和表观平衡解离常数KT均随刺激强度增强而降低,对应的相关系数r=-0.9725和-0.9483(P均<0.01)。(2)给予Schaffer侧支的强直刺激在6个测试神经元中的3个细胞诱发出LTP,对LTP过程中的EPSP表观受体动力学分析显示强直刺激后10 min时K2和KT值减小(P<0.01)。结论:大鼠海马CA1锥体神经元EPSP的表观受体动力学参数具有刺激强度依赖性,表观受体动力学分析方法亦可用于海马LTP的分析。
郑瑞璇陶宜楠石玉含张环环汪萌芽
关键词:海马兴奋性突触后电位长时程增强
医学院本科生参与科研创新动力研究——以“启明星”小组为例被引量:1
2022年
本科生参与科研,可以充分发挥教育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但本科生参与科研、完成科研任务过程中常有动力不足的情况。文章基于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通过对某高校在创新能力训练中心完成科研任务、取得一定创新性成果的本科生开展深度访谈,获取研究资料,并经过概念和范畴提炼,构建本科生参与科研的动力因素框架。研究表明本科生参与科研受到科研参与能力、科研参与需要、科研参与情境3个主范畴及其对应的10个子范畴影响。模型的构建为研究如何激发本科生参与科研创新提供了理论依据。
国实国实张环环
关键词:本科生扎根理论创新动力
普通医学院校生理学省级重点学科建设的探索与体会
<正>作为一所普通医学院校的生理学学科,与重点院校的同类学科比处于落后状态,与校内专业学科比属于基础性学科,又相对欠重视。如何进行学科建设,如何在学校的学科建设和发展上发挥基础性、龙头性、关键性作用,是需要探索的问题。我...
汪萌芽王邦安黄宏平张环环郑超
关键词:学科建设医学生理学心理生理学生物医学
文献传递
神经性厌食症大鼠伏隔核与延髓头端腹外侧区的神经通路联系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讨中枢伏隔核(NAc)与延髓头端腹外侧区(RVLM)之间是否存在神经通路联系,为进一步阐明神经性厌食症(AN)患者心血管功能的中枢调节机制提供新的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饮食-运动模拟法建立神经性厌食症大鼠模型,使用荧光金逆向示踪法并结合多通道同步记录技术,探究NAc与RVLM间是否存在通路联系并参与AN模型大鼠心血管功能的调节。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AN模型组大鼠收缩压、平均动脉压和心率显著降低,RVLM神经元放电频率显著增加。在正常组和AN模型组大鼠RVLM核团微量注射荧光金0.5μL后,观察到NAc有荧光金逆行标记神经元分布。400μA电刺激正常组和模型组大鼠NAc时,大鼠收缩压、心率均显著性降低,RVLM神经元放电频率显著增加,而电刺激后模型组的舒张压、平均动脉压明显低于正常组。结论应用饮食-运动模拟法能成功建立神经性厌食症大鼠模型。大鼠NAc与RVLM间存在神经通路联系,该神经通路可能参与了AN模型大鼠心血管功能的调节。
魏雯雯吴琼波郑超汪萌芽张环环
关键词:神经性厌食症延髓头端腹外侧区伏隔核心血管功能
心血管中枢与心血管功能的同步记录技术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建立心血管中枢与心血管功能的同步记录技术,用于观察心血管中枢活动和外周自主神经功能活动,研究心血管中枢对心血管活动的调节。方法:取成年SD大鼠,用混合麻药腹腔麻醉后,同步记录延髓头端腹外侧区(rostral ventrolateral medulla,RVLM)神经元单位放电活动、心电图、血压、呼吸肌肌电、体温,并进行相关参数的分析。结果:可记录到明确稳定的神经元单位放电活动等各项指标,在12只大鼠的RVLM中一共记录了18个自发单位放电,其中连续放电有12个,周期性簇状放电有6个。另外,两种类型放电分别对应的同步记录指标进行组间比较,仅呼吸肌肌电幅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记录各项指标时观察到RVLM神经元自发放电与血压之间有相互影响。结论:同步记录心血管中枢与心血管活动是一种实时可靠的在体动物实验技术,为研究心血管各级中枢之间的相互作用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陶宜楠郑超秦雯张环环汪萌芽
关键词:在体
综合性生理学与神经生物学实验室的探索和建设
<正>在安徽省首批~第三批省级重点学科生理学学科建设中,我们始终把教学实验室作为一项重点内容来建设,以细胞电生理研究实验室为基本条件,建设特色教学实验室。1996年在首批省级重点学科建设中,提出建设'微机化'生理学实验室...
王邦安黄宏平张环环郑超汪萌芽
关键词:实验教学生理学神经生物学心理生理学
文献传递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