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琢

作品数:24 被引量:106H指数:5
供职机构:上海应用技术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大基础研究前期研究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冶金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化学工程
  • 5篇一般工业技术
  • 3篇冶金工程
  • 2篇矿业工程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理学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3篇中间相
  • 3篇中间相炭微球
  • 3篇炭微球
  • 3篇焦炭
  • 2篇油浆
  • 2篇有机气凝胶
  • 2篇溶胶
  • 2篇溶胶-凝胶
  • 2篇乳液
  • 2篇乳液聚合
  • 2篇水性
  • 2篇水性聚氨酯
  • 2篇炭气凝胶
  • 2篇气凝胶
  • 2篇无皂
  • 2篇沥青
  • 2篇裂解
  • 2篇煤沥青
  • 2篇聚氨酯
  • 2篇化学气相

机构

  • 24篇上海应用技术...
  • 8篇华东理工大学
  • 2篇宝山钢铁股份...
  • 2篇航天材料及工...
  • 1篇安阳钢铁集团...
  • 1篇钢铁研究总院
  • 1篇宝钢集团有限...
  • 1篇上海理工大学
  • 1篇上海师范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中国市政工程...
  • 1篇中钢集团鞍山...

作者

  • 24篇张琢
  • 8篇杨俊和
  • 7篇金鸣林
  • 5篇高楠
  • 5篇郑义
  • 3篇房永征
  • 3篇张睿
  • 3篇陈静
  • 2篇董擎之
  • 2篇欧阳春发
  • 2篇周晓龙
  • 2篇张海琦
  • 2篇胡子君
  • 2篇吴信慈
  • 2篇凌立成
  • 2篇刘晓荣
  • 2篇王霞
  • 2篇李雯
  • 2篇钱惠春
  • 1篇公育红

传媒

  • 5篇洁净煤技术
  • 3篇新型炭材料
  • 3篇煤炭转化
  • 3篇上海应用技术...
  • 2篇钢铁
  • 1篇高分子通报
  • 1篇科技导报
  • 1篇涂料工业
  • 1篇特殊钢
  • 1篇合成材料老化...
  • 1篇华东理工大学...
  • 1篇大连工业大学...
  • 1篇2007中国...

年份

  • 1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 6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3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CLVD快速致密C/C复合材料的高温热物理性能被引量:4
2010年
以聚丙烯腈预氧丝整体毡为增强体,采用快速液气相沉积联合沥青浸渍-炭化增密制备高速列车用C/C复合制动材料。研究了所制材料在30℃~800℃时的热扩散率、比热容、导热系数等热物理性能。研究发现:随温度升高,C/C复合材料平行于纤维叠层方向和垂直于纤维叠层方向的热扩散率均呈非线性降低,而比热容呈非线性增大。材料的导热性能表现出明显的各向异性,平行纤维叠层方向的导热系数先升后降,在200℃时出现极大值186.7W.m-.1K-1,是垂直于纤维方向导热系数的5.8倍。而垂直于纤维叠层方向的导热系数表现平稳。通过Wiedmann-Franz比值的分析,认为所制C/C复合材料在低温区以声子导热为主,高温区以电子导热为主。采用本制备工艺可获得导热性能优良的C/C复合材料。
刘晓荣金鸣林张琢杨俊和欧阳春发
关键词:C/C复合材料热物理性能
CH_4化学气相渗透沉积提高焦炭热性质研究被引量:4
2005年
热解炭化学气相渗透沉积具有填充和修整焦炭气孔的功能,利用甲烷高温裂解生成的热解炭在焦炭内外表面渗透沉积可达到提高焦炭热性质的目的。试验结果显示,经过渗透沉积的焦炭抗CO2 反应能力大幅提高,CRI和CSR 明显改善,分别从31 04%降低到20 28%和从63 24%提高到77 69%。此外,试验还发现,反应的最佳条件为甲烷混合气的体积分数为47%,在51 L/h的流量和1 000 ℃的温度下反应6 h。
吴信慈杨俊和张群何深奇张琢
关键词:化学气相渗透焦炭热解炭热性质CRI
原位乳液聚合法制备无皂PUA乳液的研究
2012年
以二羟甲基丙酸(DMP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聚乙二醇(PEG-1000)、丙烯酸丁酯(BA)、丙烯酸羟乙酯(HEA)等为基本原料,三乙胺(TEA)作为中和剂,采用原位乳液聚合法合成了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复合乳液(PUA)。较详细地研究了DMPA的加入量、NCO/OH的比值、固含量、引发剂的种类及加入量、乳化剂种类及加入量等对PUA复合乳液性能以及外观的影响。通过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激光粒度分析仪、凝胶渗透色谱等对合成的PUA复合乳液进行了分析和表征。
高楠张琢董擎之
关键词: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原位乳液聚合
添加对甲苯磺酸促进沥青的不熔化研究被引量:2
2003年
研究了添加对甲苯磺酸对沥青不熔化处理的影响 ,试验发现对甲苯磺酸的加入促进了沥青的分解以及沥青与氧的结合 ,加速了沥青不熔化的过程。不熔化处理后的沥青在炭化时表现出明显不同的特点。
房永征金鸣林杨俊和张琢
关键词:沥青熔化添加剂失重对甲苯磺酸
化学气相渗透沉积改善焦炭热性质的研究
本文研究了改善焦炭热性质的新方法——采用甲烷化学气相渗透沉积技术在焦炭内外表面进行热解炭的渗透沉积,用 SEM、PLM 对渗透沉积前后焦炭的微观结构进行了观察,利用 TG—DTG 对渗透沉积前后焦炭进行非等温热重分析,化...
张群杨俊和吴信慈张琢
关键词:焦炭热性质
文献传递
增碳剂煅烧脱氮工艺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06年
对95增碳剂(0.10%N)、石油焦(0.93%N)和沥青焦(0.40%N)进行煅烧脱氮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随煅烧温度的提高,3种增碳剂中的氮含量都下降,温度大于2 000℃时,各增碳剂中的氮含量均小于100×10-6。1 800℃煅烧时,95增碳剂的氮含量小于300×10-6,石油焦或沥青焦的氮含量小于100×10-6。
孙亚琴陈麒忠张琢金鸣林
关键词:增碳剂煅烧脱氮
PBA/PMMA核-壳型乳液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被引量:2
2007年
以丙烯酸丁酯(BA)为单体,过硫酸钾(KPS)为引发剂,通过无皂乳液聚合进行了聚丙烯酸丁酯(PBA)核体的合成,并以此为种子乳液,制备PBA/PMMA核/壳结构乳液;讨论了引发剂量及水油比对种子乳液粒径及粒径分布的影响,以及PBA/PMMA核壳比对复合乳液的粘度、粒径、粒径分布的影响。通过激光粒度仪及透射电子显微镜对核/壳粒子的形态结构进行了表征。
高楠张琢王霞
关键词:无皂乳液聚合
焦炭高温热膨胀性能研究被引量:4
2009年
以8种不同种类单种煤焦炭为原料,在氮气气氛下,测定了30℃~1300℃范围内的焦炭热膨胀性能.依据焦炭自身的特性,提出了适合焦炭的热膨胀性能测定方法和热膨胀性能参数.根据测得的焦炭热膨胀性能参数,探索了焦炭热膨胀性能、焦炭热强度及煤变质程度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依据所提出的参数可以将焦炭热膨胀性能分为三个阶段,并且提出了焦炭收缩阶段为微裂纹产生的观点.在焦炭热膨胀对热强度影响方面,发现热膨胀性能参数与焦炭热强度成正比关系.在煤的变质程度对焦炭膨胀性能影响方面,发现最大线性膨胀Lf与挥发分Vdaf成二次曲线关系,在Vdaf为30%左右Lf取到最大值.最大线性膨胀Lf与煤的黏结性成正比关系,但是会受到挥发分的影响.
刘晓辉秦延军张琢吴信慈张睿凌立成杨俊和
关键词:焦炭热应力反应性反应后强度
表面活性剂对中间相炭微球分离过程的影响
2013年
以煤沥青为原料,采用聚合法制备中间相炭微球(MCMB),主要研究分离过程中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ween20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对MCMB分离过程的不同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对制备中间相炭微球的关键生产工艺过程——分离过程产生非常积极的作用,在分离萃取剂中添加合适比例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ween20可大幅提高滤饼的渗透性,有效地改善分离效率;当溶剂中加入0.15%Tween20后,过滤时间明显减少,过滤效率可提高近25%,中间相炭微球的分离收率也得到较大幅度的提高。
张琢郑义
关键词:中间相炭微球
FCC油浆热转化制备中间相沥青的研究被引量:10
2007年
研究了催化裂化(FCC)油浆在热转化过程中生成高含量中间相沥青的规律。采用程序升温、多管井式坩埚炉进行热转化反应,通过族组成分析、光学显微镜、核磁共振、以及元素分析研究了FCC油浆热转化过程中中间相沥青的形成规律。实验结果表明:中间相沥青形成经历了3个阶段,即微晶形成、微晶生长及中间相小球融并,前2个阶段是缓慢过程,后1个阶段是快速过程。随着温度的升高,不溶物的浓度呈现出不断升高的趋势。
陈静周晓龙金鸣林余国贤张琢张海琦
关键词:催化裂化油浆针状焦中间相沥青热转化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