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苗

作品数:110 被引量:488H指数:12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96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 4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03篇医药卫生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电子电信
  • 1篇社会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65篇成像
  • 59篇磁共振
  • 35篇磁共振成像
  • 30篇梗死
  • 25篇脑梗
  • 25篇脑梗死
  • 23篇血管
  • 18篇动脉
  • 17篇缺血
  • 15篇灌注
  • 14篇大脑
  • 13篇急性
  • 12篇脑血
  • 12篇功能磁共振
  • 11篇脑缺血
  • 11篇扩散
  • 10篇张量成像
  • 10篇扩散张量
  • 9篇短暂性
  • 9篇造影

机构

  • 107篇首都医科大学...
  • 6篇北京师范大学
  • 5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北京市神经外...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中医科学...
  • 1篇中华医学会
  • 1篇西门子医疗系...
  • 1篇解放军总医院...

作者

  • 110篇张苗
  • 104篇卢洁
  • 52篇李坤成
  • 23篇马青峰
  • 19篇曹燕翔
  • 17篇戎冬冬
  • 14篇赵志莲
  • 14篇赵澄
  • 13篇单艺
  • 12篇孙峥
  • 10篇王晓怡
  • 6篇王辉
  • 5篇杜祥颖
  • 5篇贾建平
  • 5篇隋昕
  • 5篇焦力群
  • 5篇高艳
  • 5篇舒华
  • 4篇李鹏雨
  • 4篇李爽

传媒

  • 24篇医学影像学杂...
  • 20篇中国医学影像...
  • 15篇中华老年心脑...
  • 4篇放射学实践
  • 4篇临床放射学杂...
  • 3篇中国脑血管病...
  • 2篇中华急诊医学...
  • 2篇中华放射学杂...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中国现代神经...
  • 2篇中国医学装备
  • 2篇中国医疗设备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国医学教育...
  • 1篇中国慢性病预...
  • 1篇中国实用内科...
  • 1篇CT理论与应...
  • 1篇卒中与神经疾...

年份

  • 2篇2024
  • 7篇2023
  • 7篇2022
  • 10篇2021
  • 8篇2020
  • 15篇2019
  • 6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10篇2011
  • 10篇2010
  • 6篇2009
  • 3篇2008
  • 13篇2007
  • 4篇2006
1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打印介质对CT肺内小结节诊断准确性的影响分析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纸质打印片及干式激光打印胶片对CT上肺内小结节诊断准确性的影响。方法:选取临床及影像上确诊为肺内多发结节型转移瘤的病例20例,从中选取散在肺内小转移瘤267个,按直径大小分组,其中1~2cm,36个;0.5~1.0cm,46个;〈0.5cm,185个。分别采用LOCUS纸质打印机及KONICA DRYPRO 752干式激光打印机进行打印。由2位(具有10年工作经验医师)放射科医师分别对267个肺内小结节进行读片。读片分两次进行,两次读片间隔3周。每次读片分别采用其中的一种打印形式进行读片。读片结果采用χ2检验进行分析。结果:对于1~2cm小结节,两位医师两种打印介质检查率均为100%;对于0.5~1.0cm小结节,两位医师两种打印介质检出率均为100%;对于〈0.5cm的小结节,两位医师纸介打印片诊断检出率分别为89.7%、83.2%,两位医师干式激光打印片检出率分别为90.8%、92.9%。对小0.5cm的小结节的诊断准确性进行差异性检验,取P〈0.05为检验标准。结论:对于CT上小于2cm的肺内小结节,干式激光打印胶片诊断准确率与纸质打印片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赵志莲李坤成张苗戎冬冬
关键词:肺转移瘤
一站式护理在心脑血管CTA造影中的应用效果研究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探讨一站式护理在冠状动脉和头颈动脉血管造影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将符合标准的12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冠状动脉、头颈动脉血管联合造影及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一站式冠状动脉和头颈动脉血管CTA造影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检查完成时间、对比剂用量、不良反应、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检查等待时间明显缩短(P<0.01),对比剂用量及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P<0.01),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提高(P<0.01或P<0.05)。结论一站式护理明显缩短了患者冠状动脉和头颈动脉血管联合CTA造影等待时间,降低对比剂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提升了护理满意度。
王颖赵晓静马素文张苗卢洁
关键词:冠状动脉CTA造影
第三代双源CT早期鉴别诊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管内治疗后颅内出血灶与碘对比剂被引量:20
2018年
目的探讨第三代双源CT早期鉴别诊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血管内治疗后颅内出血灶与碘对比剂的价值。方法纳入78例接受血管内治疗的AIS患者,治疗后采用第三代双源CT行脑部CT双能量(80kV/Sn150kV)扫描,经后处理得到碘分布图和虚拟平扫图像。以发病24~48h后常规脑部CT图像为参考,计算双能量CT(DECT)诊断颅内出血的准确率、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PPV)和阴性预测值(NPV)。结果共31例患者(53个颅内高密度灶)纳入分析,其中DECT正确诊断26个高密度灶为存在出血,23个高密度灶为碘对比剂;1个钙化灶误诊为出血合并对比剂,3个DECT诊断为对比剂的病灶出现延迟性出血转化。DECT鉴别诊断颅内出血灶与碘对比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分别为89.66%(26/29)、95.83%(23/24)和92.45%(49/53),PPV为96.30%(26/27),NPV为88.46%(23/26)。结论第三代双源CT能早期准确诊断AIS血管内治疗后的出血转化,有助于临床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吴芳杜祥颖张苗杨旗祝小莲卢洁
关键词:血管内治疗
MRI上抽动秽语综合征患者基底节核团体积的变化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探讨MR测量基底节核团体积对抽动秽语综合征(Tourette’s syndrome,聪)病因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10例TS患者(TS组)和10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进行MR扫描,分别测量双侧尾状核、壳核、苍白球的体积,对两侧的基底节体积采用配对t检验进行比较分析;将大脑ROI体积数值进行标准化处理,对TS组和对照组之间基底节体积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正常对照组左侧尾状核、壳核、苍白球体积及3者之和均大于右侧(P值均〈0.05),TS组上述结构两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根据大脑体积进行标准化处理后,TS患者左侧尾状核、壳核、苍白球体积分别为(7.06±0.48)、(8.81±1.01)、(2.64±0.38)cm^3,正常对照组分别为(11.05±1.86)、(9.97±1.11)、(3.04±0.37)cm^3,TS组较对照组减小(t值分别为-6.577、-2.457、-2.376,P值均〈0.05);TS组右侧尾状核体积[(7.32±0.26)cm^3]较对照组[(9.81±1.83)cm^3]减小(t=-4.258,P〈0.01),右侧壳核、苍白球体积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MRI显示TS患者基底节核团体积减小,这对研究其病理生理机制及神经病理变化有一定的价值。
卢洁李坤成曹燕翔张晓华张苗隋昕
关键词:多动秽语综合征磁共振成像
弥漫播散性室管膜下生殖细胞瘤1例
2024年
图1弥漫播散性室管膜下生殖细胞瘤A.头颅轴位MR T1WI;B.头颅轴位MR T2WI;C.头颅轴位MR FLAIR;D.头颅增强轴位MR T1WI;E.头颅增强矢状位MR T1WI;F.病理图(HE,×400);G、H.放疗后3个月复查头颅轴位MR FLAIR(G)及增强矢状位MR T1WI(H)患者男,29岁,视物成双伴视力下降半年,头痛伴双眼胀痛1月余,头痛加重2周,1周前非喷射性呕吐1次,无发热;既往体健。专科检查:双眼直接及间接对光反射迟钝,上视不能,左眼外展不及边,双眼视乳头水肿。实验室检查: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0.55 mIU/ml。腰椎穿刺提示脑脊液压力>300 mmH 2 O。
梁雨昕许惠娟王雅杰张苗卢洁
关键词:生殖细胞瘤室管膜磁共振成像
三维CT全脑灌注血容量成像在急性脑卒中多排螺旋CT“一站式”检查方案的应用价值
目的急性脑卒中多排螺旋CT"一站式"检查方案包括CT平扫、CT脑灌注(CTP)、CT血管造影(CTA),能够在几分钟内获得急性脑卒中患者的全面信息,但CTP扫描范围的限制容易造成病灶漏诊以及低估缺血范围。利用CTA和CT...
张苗李坤成卢洁隋昕曹燕翔
文献传递
正常老年人数字记忆功能的磁共振成像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正常健康老年人数字工作记忆的脑加工神经机制。方法实验采用事件相关设计,利用功能磁共振技术(fMR I)对15例正常老年人进行数字工作记忆的数据采集,数据采用AFNI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和脑功能区活动图像,分析编码期、保持期、提取期的脑激活情况。结果进行数字记忆工作任务时,15例正常老年人平均反应时为(1 102.4±99.3)m s,正确率为(95.2±2.5)%。数字工作记忆的编码期激活双侧中央前回、双侧梭状回、双侧枕下回、双侧小脑;保持期脑激活位于左侧中央前回、中央后回、岛叶、额下回及额中回、双侧壳核、双侧梭状回及右额下回也有少量激活;提取期脑激活位于双侧壳核、双侧丘脑、双侧岛叶、双侧顶下小叶、左侧额下回、左侧中央后回、左侧颞中回、左侧颞下回、双侧小脑。结论左侧额叶在正常老年人脑数字工作记忆中起重要作用,其他脑区也共同参与完成数字工作记忆的信息处理过程。
张世娟卢洁王晓怡张苗李坤成
关键词:功能磁共振成像数字记忆工作记忆
静息态fMRI观察左侧基底核区脑梗死特定频段低频振幅改变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探讨左侧基底核区梗死患者在特定频段(slow-4:0.027~0.073 Hz,slow-5:0.010~0.027 Hz)下低频振幅(ALFF)改变,追踪其大脑自发活动纵向变化。方法对25例左侧基底核区脑梗死患者(梗死组)和26名正常志愿者(对照组)采集静息态fMRI数据;采用混合效应分析,针对梗死组慢性期与梗死组急性期、梗死组慢性期与对照组,分别计算其ALFF值频率间、组间主效应脑区差异;于2个频段下进行事后检验,获得组间有差异脑区。结果 ALFF结果显示,两个频段间存在差异性脑区,slow-4频段激活脑区位于皮层下脑区,slow-5频段激活脑区多位于默认网络。在slow-4频段上,梗死组慢性期与急性期对比,慢性期患者双侧顶上小叶、楔前叶、枕叶及健侧颞叶ALFF值升高,扣带回和辅助运动区ALFF值降低;梗死组慢性期与对照组对比,慢性期患者健侧后扣带回和患侧中央前回ALFF值降低,健侧侧部额叶脑回和额极ALFF值升高。在slow-5频段未见差异脑区。结论 slow-4频段显示左侧基底核区脑梗死患者脑自发活动更为敏感;患者恢复过程中存在脑皮质功能重构。
李琼阁单艺赵澄赵澄马青峰张苗曹燕翔马青峰
关键词:基底神经节脑梗死低频振幅磁共振成像
Revolution 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的应用及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2年
CT冠状动脉成像(Coronary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CTA)是临床上评价心脏血管的重要影像学手段,能够提供冠状动脉血管的狭窄程度等的影像学信息。Revolution CT应用宽体探测器,能够在一个心动周期内完成冠状动脉的数据采集,可提高心律不齐和高心率患者CCTA图像的质量,本文对Revolution CT在冠状动脉成像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赵晓静张苗卢洁
关键词: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
一站式心脑联合CT血管成像双低扫描模式可行性分析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宽体探测器CT应用双低扫描模式行一站式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和头颈部CTA扫描对患者辐射剂量及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收集2019年10月~2020年9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放射与核医学科行冠状动脉CTA和头颈部CTA一站式扫描患者60例,根据扫描条件及碘造影剂浓度分为常规组30例和双低组30例。常规组冠状动脉管电压为120 kVp,头颈部为100 kVp,碘造影剂浓度为370 mgI/ml;双低组冠状动脉管电压为100 kVp,头颈部为100 kVp,碘造影剂浓度为320 mgI/ml。由两名高年资放射科诊断医师对患者心脑血管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分,比较2组目标血管信噪比、对比噪声比。记录患者剂量报告生成的容积CT剂量指数、剂量长度乘积值,计算并比较2组有效辐射剂量。结果双低组主动脉根部对比噪声比明显低于常规组,左前降支信噪比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双低组冠状动脉容积CT剂量指数、剂量长度乘积和有效辐射剂量明显低于常规组[(16.5±3.2)mGy vs(18.6±4.1)mGy,(265.3±45.8)mGy×cm vs(302.2±64.6)mGy×cm,(3.7±0.6)mSv vs(4.2±0.9)mSv,P<0.05]。结论宽体探测器CT一站式冠状动脉CTA和头颈部CTA扫描中应用双低扫描模式是可行的,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满足临床要求,具有广泛应用价值。
赵晓静王颖张苗卢洁
关键词:造影剂冠状血管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