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卢洁

作品数:449 被引量:1,660H指数:18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86篇期刊文章
  • 32篇会议论文
  • 25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12篇医药卫生
  • 12篇文化科学
  • 10篇自动化与计算...
  • 5篇轻工技术与工...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生物学
  • 2篇电子电信
  • 2篇核科学技术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化学工程
  • 1篇机械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 1篇社会学

主题

  • 218篇成像
  • 185篇磁共振
  • 135篇磁共振成像
  • 61篇血管
  • 58篇缺血
  • 53篇灌注
  • 52篇正电子
  • 52篇正电子发射
  • 52篇显像
  • 48篇梗死
  • 46篇动脉
  • 41篇脑血
  • 39篇脑梗
  • 39篇脑梗死
  • 38篇影像
  • 36篇断层显像
  • 33篇正电子发射断...
  • 30篇正电子发射断...
  • 30篇脑缺血
  • 28篇血流

机构

  • 439篇首都医科大学...
  • 15篇北京师范大学
  • 15篇首都医科大学
  • 9篇复旦大学
  • 7篇华中科技大学
  • 7篇首都医科大学...
  • 6篇中国人民解放...
  • 5篇中国科学院
  • 5篇中山大学附属...
  • 4篇四川大学华西...
  • 4篇中国医科大学...
  • 4篇北京协和医院
  • 4篇同济大学附属...
  • 4篇北京协和医学...
  • 4篇上海联影医疗...
  • 3篇大连医科大学...
  • 3篇哈尔滨医科大...
  • 3篇首都医科大学...
  • 3篇河南省人民医...
  • 3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446篇卢洁
  • 153篇李坤成
  • 104篇张苗
  • 39篇赵澄
  • 34篇单艺
  • 32篇梁志刚
  • 31篇赵志莲
  • 30篇齐志刚
  • 29篇杜祥颖
  • 28篇马青峰
  • 26篇曹燕翔
  • 26篇戎冬冬
  • 25篇崔碧霄
  • 24篇孙峥
  • 21篇王晓怡
  • 18篇帅冬梅
  • 15篇马杰
  • 14篇苏壮志
  • 14篇候亚琴
  • 13篇杨延辉

传媒

  • 82篇中国医学影像...
  • 75篇医学影像学杂...
  • 49篇中华老年心脑...
  • 19篇临床放射学杂...
  • 12篇放射学实践
  • 12篇首都医科大学...
  • 10篇中华核医学与...
  • 9篇中国医疗设备
  • 8篇中华放射学杂...
  • 8篇中国脑血管病...
  • 7篇中国医学影像...
  • 6篇中国现代神经...
  • 6篇磁共振成像
  • 5篇医学教育管理
  • 4篇中国医学装备
  • 4篇中国介入影像...
  • 3篇中国临床医学
  • 3篇中国临床医学...
  • 3篇临床和实验医...
  • 3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2篇2024
  • 39篇2023
  • 52篇2022
  • 47篇2021
  • 39篇2020
  • 45篇2019
  • 26篇2018
  • 16篇2017
  • 15篇2016
  • 8篇2015
  • 7篇2014
  • 15篇2013
  • 9篇2012
  • 23篇2011
  • 14篇2010
  • 11篇2009
  • 4篇2008
  • 20篇2007
  • 21篇2006
  • 8篇2005
44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用于制备放射性药物的一次性辅助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制备放射性药物的一次性辅助装置,属于放射性药物制备装置技术领域,一次性辅助装置由以下部分组成:依次相连接的三个放射化学反应五联三通阀和产品制剂化五联三通阀,放射化学反应五联三通阀中的第一三通阀的左端...
乔洪文卢洁陈彪
文献传递
足三里等下肢穴位刺激引发脑运动皮质去激活效应的fMRI研究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观察刺激右侧足三里、阴陵泉、丰隆、三阴交穴区对人体左侧初级运动皮质,运动前区和辅助运动区的去激活效应。方法:共10例受试者接受功能性磁共振成像。采用3.0 T Siemens MAGNETOM Trio磁共振成像系统采集全脑T2*像。穴位刺激采用组块方式。以SPM5软件包分析数据,采用贝叶斯推断方法,识别相对于基线水平,穴位刺激引发的去激活效应信号。结果:无论刺激哪一穴位,在所有受试者中,均可观察到左侧初级运动皮质、运动前区及辅助运动区出现的去激活信号。刺激足三里穴可在8例受试者的左侧初级运动皮质发现激活体素,在9例中可在左侧运动前区及辅助运动区发现激活体素;刺激阴陵泉穴可在所有受试者的左侧初级运动皮质、以及运动前区及辅助运动区发现激活体素;刺激丰隆穴可在9例受试者的左侧初级运动皮质发现激活体素,9例左侧运动前区及辅助运动区发现激活体素;刺激三阴交穴可在9例受试者的左侧初级运动皮质发现激活体素,以及所有受试者左侧运动前区及辅助运动区发现激活体素。结论:刺激足三里、阴陵泉、丰隆、三阴交穴区可在多数受试者中激活初级运动皮质、PMA及SMA脑区,去激活效应的出现则更为广泛。这一现象提示,穴位刺激对中枢的功能调节既包括激活效应,也包括去激活效应。去激活效应在穴位刺激引发的脑功能网络状态变化过程中,发挥何种作用,值得深入研究。
魏鹏绪鲍瑞雪张通李坤成卢洁赵澄
关键词:穴位刺激运动皮质贝叶斯分析功能性磁共振成像
高场强术中磁共振成像高分辨率扩散加权成像在脑肿瘤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分段读出长可变回波序列(Readout Segmentation of Long Variable Echo Trains,RESOLVE)在脑肿瘤高场强术中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双室移动磁体高场强磁共振成像系统,对21例胶质瘤或脑膜瘤患者在颅内肿瘤切除后颅骨缝合前行T1WI、常规DWI和RESOLVE-DWI序列扫描。由两名影像医生对两组DWI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分,评估内容包括图像变形程度、空间分辨率和病灶手术区域细节显示,并定量评估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的差异及手术区域的信噪比(Signal Noise Ratio,SNR)。采用配对t检验方法比较两组DWI序列的图像质量评分、SNR和ADC值。结果RESOLVE-DWI的图像质量评分、SNR值均高于常规EPIDWI图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但两组DWI图像的ADC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RESOLVE-DWI技术可以有效提高脑肿瘤术中DWI的图像质量,减轻由于颅内植入物以及手术床头架钉对DWI图像造成的伪影和变形程度。
于阳李琼阁赵澄赵晓静齐志刚齐志刚卢洁
关键词:扩散加权成像术中磁共振脑肿瘤
一体化PET/MR评估脑血流量的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17年
一体化PET/MR技术具有一次扫描可同时获得PET和MRI图像的独特优势,目前已逐步应用于临床。准确定量分析脑血流量(CBF)对研究脑血管病、脑肿瘤、癫痫等脑部重大疾病的发病机制及临床转归具有重要价值。一体化PET/MR可实现无创、简便、准确获得动脉输入函数,从而精准定量CBF。本文对一体化PET/MR评估CBF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单艺卢洁李坤成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术脑血流
后颅窝囊性畸胎瘤1例
2020年
患者男性,52岁。头痛8年、加重2周以“颅内占位”入院,MRI扫描示右侧小脑半球见3.8cm×3.3cm×3.4cm的类圆形异常信号,边界清,T 1WI为低信号,近脑室侧和背离脑室侧均可见条形高信号影(图1,2),T 2WI呈不均匀高信号(图3,4),脂肪抑制FLAIR病变呈等、稍低信号(图5),病灶近脑室侧和背离脑室侧均可见条形低信号影,病变近侧脑室可见轻微水肿,第四脑室受压移位、变形,临近枕骨处骨质不完整,内见结节样异常信号,增强扫描右侧小脑半球病变未见强化(图6)。实验室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行右侧小脑肿瘤切除术,术中见肿瘤已穿透颅骨长至颅板外,切除肿瘤组织行病理检查。病理诊断:符合成熟性囊性畸胎瘤。
严子玄赵志莲苏壮志卢洁
关键词:畸胎瘤后颅窝磁共振成像
一站式护理在心脑血管CTA造影中的应用效果研究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探讨一站式护理在冠状动脉和头颈动脉血管造影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将符合标准的12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冠状动脉、头颈动脉血管联合造影及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一站式冠状动脉和头颈动脉血管CTA造影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检查完成时间、对比剂用量、不良反应、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检查等待时间明显缩短(P<0.01),对比剂用量及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P<0.01),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提高(P<0.01或P<0.05)。结论一站式护理明显缩短了患者冠状动脉和头颈动脉血管联合CTA造影等待时间,降低对比剂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提升了护理满意度。
王颖赵晓静马素文张苗卢洁
关键词:冠状动脉CTA造影
交叉性小脑失联络的影像学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9年
交叉性小脑失联络(crossed cerebellar diaschisis, CCD)即幕上脑组织损伤引起对侧小脑半球能量代谢和血流量减低。学者们相继应用多种反映脑血流灌注及脑代谢的成像技术发现了这种现象。随着影像技术的迅速发展,多种功能成像对CCD的血流与代谢的改变进行了深入研究,本文将对相关影像技术进行叙述。
候亚琴卢洁
关键词:脑血流灌注脑代谢影像诊断
青少年多形性低级别神经上皮肿瘤1例
2022年
患儿男,8岁,半年前始被发现无明显诱因出现愣神,呼之不应,持续数秒后自行缓解,无其他伴随症状,发作前无预兆,1~2个月发作1次,未予特殊治疗;近2个月发作频繁,1~2次/日,外院以“癫痫发作”予丙戊酸钠治疗,症状未缓解。既往无其他特殊病史。入院查体及实验室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头部CT:右颞叶内侧见1.9 cm×2.8 cm×1.5 cm囊性病灶,内见致密钙化影(图1A)。
郑莎莎赵志莲杨延辉王雷明卢洁
关键词:脑肿瘤磁共振成像
术中MR液体反转恢复序列在低级别神经胶质瘤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
2021年
目的探讨术中磁共振成像(intraoperative MRI,iMRI)中的液体反转恢复序列(fluid attenuated inversion recovery,FLAIR)在低级别神经胶质瘤(WHOⅠ~Ⅱ级)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从而对是否存在残留肿瘤的诊断提供帮助。方法选取18例低级别神经胶质瘤(low-grade gliomas,LGGs)患者的术中MRI,查看FLAIR图像中手术腔周围是否存在高信号,并对术前或术后复查过MRI患者的图像进行分析,比较术区周边FLAIR信号的变化情况。结果低级别神经胶质瘤切除术中手术区域边缘iMRI的FLAIR表现:1)没有FLAIR异常信号7例;2)线状FLAIR高信号(linear FLAIR hyperintensity,LFH)7例;3)结节或片状FLAIR高信号(nodular or patchy FLAIR hyperintensity,NPFH)4例。接受iMRI分析的患者的手术切缘上无FLARI异常信号中的4例术后3个月复查MRI术区周围未见异常改变;出现LFH中有4例患者在术后3个月后复查MRI,异常信号强度减低或消失。而2例NPFH随即进行了第二次手术切除,并再次行术中MRI扫描,最终组织病理学为肿瘤残留,1例NPFH未进行二次手术,半年后复查,异常信号范围增大。结论经iMRI分析的手术区域切缘可能出现FLAIR高信号,出现线状FLAIR高信号时不应误认为是残余肿瘤,而出现结节或片状FLAIR高信号时可能是残余肿瘤。iMRI FLAIR在初步判断低级别神经胶质瘤切除术术区边缘是否存在残留肿瘤方面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任彦军齐志刚齐志刚于阳马素文汤劼马素文
关键词:液体反转恢复序列脑肿瘤
第三代双源CT早期鉴别诊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管内治疗后颅内出血灶与碘对比剂被引量:20
2018年
目的探讨第三代双源CT早期鉴别诊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血管内治疗后颅内出血灶与碘对比剂的价值。方法纳入78例接受血管内治疗的AIS患者,治疗后采用第三代双源CT行脑部CT双能量(80kV/Sn150kV)扫描,经后处理得到碘分布图和虚拟平扫图像。以发病24~48h后常规脑部CT图像为参考,计算双能量CT(DECT)诊断颅内出血的准确率、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PPV)和阴性预测值(NPV)。结果共31例患者(53个颅内高密度灶)纳入分析,其中DECT正确诊断26个高密度灶为存在出血,23个高密度灶为碘对比剂;1个钙化灶误诊为出血合并对比剂,3个DECT诊断为对比剂的病灶出现延迟性出血转化。DECT鉴别诊断颅内出血灶与碘对比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分别为89.66%(26/29)、95.83%(23/24)和92.45%(49/53),PPV为96.30%(26/27),NPV为88.46%(23/26)。结论第三代双源CT能早期准确诊断AIS血管内治疗后的出血转化,有助于临床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吴芳杜祥颖张苗杨旗祝小莲卢洁
关键词:血管内治疗
共4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