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作峰

作品数:168 被引量:1,162H指数:19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委重点攻关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矿业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4篇期刊文章
  • 66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39篇医药卫生
  • 2篇机械工程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矿业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99篇超声
  • 61篇造影
  • 57篇超声造影
  • 50篇消融
  • 33篇肝癌
  • 29篇超声检查
  • 24篇细胞
  • 24篇病变
  • 22篇肝脏
  • 21篇肿瘤
  • 20篇射频
  • 19篇射频消融
  • 19篇消融治疗
  • 18篇超声引导
  • 17篇性病
  • 17篇肝细胞
  • 16篇灶性
  • 16篇细胞癌
  • 16篇局灶
  • 16篇局灶性

机构

  • 134篇中山大学附属...
  • 26篇中山大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中南大学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作者

  • 153篇徐作峰
  • 124篇谢晓燕
  • 100篇吕明德
  • 73篇刘广健
  • 62篇徐辉雄
  • 44篇梁瑾瑜
  • 39篇郑艳玲
  • 31篇匡铭
  • 26篇黄光亮
  • 25篇黄蓓
  • 17篇林满霞
  • 17篇殷晓煜
  • 14篇谢晓华
  • 13篇周路遥
  • 12篇王伟
  • 9篇陈立达
  • 9篇徐明
  • 9篇陈勉妮
  • 9篇刘明
  • 8篇程美清

传媒

  • 27篇中华超声影像...
  • 12篇中华肝胆外科...
  • 7篇2013中国...
  • 5篇临床超声医学...
  • 5篇中国实用外科...
  • 5篇中华医学超声...
  • 5篇中华医学会第...
  • 4篇中国医学影像...
  • 4篇影像诊断与介...
  • 4篇中山大学学报...
  • 4篇中国超声医学...
  • 3篇中国临床医学...
  • 2篇中华外科杂志
  • 2篇中华放射学杂...
  • 2篇中国微创外科...
  • 2篇第八届全国超...
  • 2篇中国超声医学...
  • 2篇中国超声医学...
  • 2篇中国超声医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4篇2017
  • 4篇2016
  • 8篇2015
  • 16篇2014
  • 23篇2013
  • 19篇2012
  • 7篇2011
  • 11篇2010
  • 3篇2009
  • 10篇2008
  • 11篇2007
  • 11篇2006
  • 7篇2005
  • 10篇2004
  • 1篇2003
16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超声造影定量分析诊断移植肾肾小球性病变
2015年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EUS)定量分析在诊断移植肾肾小球性病变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44例移植肾患者的CEUS图像,用TCA定量分析软件拟合实质增强时的平均时间强度曲线(TIC),并输出定量参数。根据镜下是否存在移植肾小球性病变分为病变组及非病变组。比较校正后的峰值强度(PI)、曲线下面积(AUC)、上升段曲线下面积(AUC of wash-in)、下降段曲线下面积(AUC of wash-out)、相对AUC of wash-out及达峰时间(TTP)、平均通过时间(,MTT)等参数及病例资料。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评估各参数的诊断效能,并计算最佳临界值及该值的敏感性、特异性。结果排除取材不足的2例,余42例病例根据病理是否存在移植肾小球性病变分为病变组(n=22)及非病变组(n=20)。两组校正PI、校正AUC、校正AUC of wash-in及校正AUC of wash-out等参数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参数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02、0.843、0.714及0.791,其诊断移植肾肾小球性病变的最佳临界值分别为≤0.237(敏感性90.9%,特异性83.0%)、≤0.188(敏感性63.6%,特异性100%)、≤0.148(敏感性77.3%,特异性75.0%)、≤0.179(敏感性59.1%,特异性90.0%)。结论校正PI、校正AUC、校正AUC of wash-in及校正AUC of wash-out等参数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其数值减低可提示移植肾肾小球性病变。
彭川黄漾熊韫祎王长希谢晓燕徐作峰
关键词:超声造影移植肾血流灌注肾小球病变
超声引导下细针与粗针穿刺颈部淋巴结对诊断的价值分析被引量:8
2019年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FNA)与粗针穿刺(CNB)在诊断颈部良恶性淋巴结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5月因颈部淋巴结肿大行穿刺活检的88例患者,进行FNA(n=39例)或CNB(n=49例),比较两种方法诊断颈部良恶性肿大淋巴结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性。结果 39例FNA中33例取材成功,6例取材失败,其中5例最后诊断为反应性增生,1例为菊池病。49例CNB中48例取材成功,1例最后诊断为淋巴瘤的病例CNB取材失败。FNA和CNB取材成功率分别为84. 6%(33/39)、98%(48/49),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00)。FNA和CNB诊断颈部淋巴结恶性病变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分别为90. 9%、94. 1%、92. 3%,97. 2%、100%、9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1)。FNA和CNB诊断颈部淋巴结转移癌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100%、95. 2%,100%、100%。CNB与FNA诊断颈部淋巴结转移癌的灵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102),特异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00)。结论 CNB诊断颈部淋巴结恶性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性优于FNA。但在诊断淋巴结转移癌时,FNA与CNB灵敏度比较无明显区别,推荐FNA为首选。
梁凤平黄容王译斌纪巧梁璇坤王显翔黄羽君卢晓芳徐作峰
关键词:淋巴结
超声引导经皮复合热消融技术治疗中、大肝细胞癌被引量:26
2004年
目的 评估超声引导复合热消融技术治疗中、大肝细胞癌 (HCC)的应用价值。方法在超声引导下经皮采用多针插入、多点能量输出的射频消融 (RFA)或微波消融 (MWA)技术 ,治疗 6 8例HCC患者共 73个肿瘤结节 ,平均直径 (4 5± 1 7)cm (3 1~ 13 0cm) ,经 1 9~ 6 7 6个月 [平均(16 0± 14 8)个月 ]随访 ,检测局部及远期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合并肝包膜下血肿及皮肤烧伤的患者各 1例。肿瘤完全消融率 78 1% (5 7/73) ,2 4 6 % (14 /5 7)的病灶出现局部肿瘤进展 ,远处复发率 5 6 7% (38/6 7) ,1、3、5年生存率分别为 6 2 3%、2 9 6 %、2 1 6 % ,中位生存时间为 18 6个月 (95 %可信区间为 10 9~ 2 6 3个月 )。RFA与MWA在完全消融率、局部肿瘤进展率与远处复发率、生存率方面差异均无显著意义。结论 经皮复合热消融技术治疗不能手术切除的中、大肝细胞癌创伤小 ,可获得良好的局部控制和远期疗效 。
殷晓煜谢晓燕吕明德陈俊伟徐辉雄徐作峰刘广健黄蓓
关键词:消融肝细胞癌超声引导RFA结节远期
Levovist声学造影判断肝癌消融局部疗效长期结果的观察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观察Levovist 声学造影判断射频消融治疗肝癌局部疗效的长期结果,探讨声学造影在局部疗效判断中的意义. 方法对23例肝癌(25个结节)射频消融治疗后行增强CT扫描和Levovist超声造影检查,以增强CT结果作为判断是否完全消融的标准,决定是否追加治疗.追踪21~42个月观察局部复发情况,比较超声造影和增强CT对局部疗效判断的准确性. 结果治疗1个月后超声造影检出8个有血流的结节, CT检出5个结节有血供,超声造影与CT比较对瘤内血流检出的敏感性为75%,特异性、准确性均为76 %,假阳性5例,假阴性1 例.但追踪观察21~42个月后发现5个超声造影阳性、CT增强阴性结节中的4个于治疗后3~15个月复发,其余超声造影和CT增强扫描均阴性的结节和CT增强为阳性经过再治疗的结节均未见复发. 结论与CT比较,Levovist声学造影对瘤内血流检测有可能更敏感,声学造影阳性而CT增强为阴性的结节强烈提示有局部复发的可能,有严密观察或追加治疗的必要.
谢晓华吕明德匡铭殷晓煜黄蓓徐辉雄徐作峰谢晓燕
关键词:声学造影结节肝癌血流阴性
微小肝癌的经皮消融疗效观察被引量:14
2007年
目的评估经皮消融治疗微小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2003年7月至2006年7月,对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肝胆外科收治的单个结节直径≤2cm的33例微小肝癌病人行超声引导经皮消融,视肿瘤所在部位分别采用水冷式低杆温微波消融或多极无水酒精消融,每个肿瘤治疗1次。结果肿瘤完全消融率为93.9%,局部复发率9.1%,远处复发率33.3%,1年、2年和3年无瘤存活率分别为62.6%、62.6%和62.6%,总存活率84.0%、74.5%和63.9%。单因素预后相关分析显示甲胎蛋白基线水平与无瘤存活率显著相关,甲胎蛋白、治疗后远处复发与总存活率显著相关。多因素相关分析显示甲胎蛋白和远处复发是影响总存活率的独立危险因子。结论经皮消融对微小肝癌疗效良好,病人的甲胎蛋白基线水平和治疗后远处复发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
匡铭徐作峰吕明德梁力建彭宝岗谢晓燕何强李绍强黎东明
关键词:肝细胞癌微波消融超声引导
血管生成靶向微泡的鉴定及黏附实验
2011年
目的 体外评价"亲和素-生物素"法制备靶向整合素αvβ3的微泡(MBαvβ3)及其黏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的效能.方法 "亲和素-生物素"法桥连αvβ3抗体于磷脂微泡,体外荧光法鉴定其表面"生物素-亲和素-生物素"结构,应用平行平板流动腔(PPFC)技术评价MBαvβ3特异性黏附HUVECs的效能.结果 加入荧光标记的亲和素后,生物素化微泡(MBB)表面可见明亮荧光,普通微泡未见荧光;MBB加入荧光标记的蛋白A也未见荧光;MBB结合亲和素后,再加入荧光标记的生物素或蛋白A,前者表面可见明亮荧光,后者未见荧光.PPFC内,MBαvβ3组和普通微泡组结合数分别为(9.9±3.1)微泡/HUVEC和(0.8±0.3)微泡/HUVEC(P〈0.05).结论 "生物素-亲和素"法能成功制备MBαvβ3,具有特异黏附血管内皮细胞的能力.
王伟刘广健谢晓燕徐作峰陈立达黄光亮吕明德
关键词:超声检查微气泡整合素ΑVΒ3内皮细胞
射频消融治疗肾肿瘤困难病例的研究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及影像融合虚拟导航等新技术在肾脏肿瘤困难病例消融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及评价射频消融在肾脏肿瘤的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材料及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2011年2月至2013年12月我中心行射频消融治疗的30例患...
彭川徐作峰谢晓燕陈俊星
文献传递
超声造影定量分析评价原发性肝癌TACE治疗前后血流灌注的改变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定量分析在TACE联合RFA治疗原发性肝癌中的应用价值。研究超声造影定量分析技术在评价原发性肝癌TACE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改变中的价值,以及肝癌TACE治疗前后血流灌注改变规律,为TACE与RFA联合治...
刘明谢晓燕徐作峰刘广健匡铭吕明德
关键词:超声造影TACE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超声表现及与胰腺癌的鉴别被引量:16
2014年
目的 探讨自身免疫性胰腺炎(autoimmune pancreatitis AIP)的超声及超声造影表现特征,以及与胰腺癌的鉴别诊断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于我院诊断的16例AIP的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表现,并与32例胰腺癌比较.结果 16例AIP中11例(68.8%)常规超声表现为局灶性病变,5例(31.3%)表现为胰腺弥漫性肿大.32例胰腺癌常规超声均表现为胰腺低回声局灶性病变,未见全胰弥漫性病变.AIP中11例胆囊壁及胆管壁增厚,11例胆总管下端狭窄,8例脾大,与胰腺癌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胰腺癌中18例血管侵犯,19例胰腺体尾部萎缩,28例胰管扩张.超声造影局灶性AIP增强早期呈低增强4例,等增强6例,高增强1例;增强晚期呈低增强4例,等增强7例.5例弥漫性AIP呈实质均匀低增强.胰腺癌增强早期呈低增强26例,等增强3例,高增强3例;增强晚期呈低增强31例,等增强1例.结论 AIP可表现为弥漫性或局灶性病变,而胰腺癌多为局灶性病变.超声造影有助于AIP与胰腺癌的鉴别,AIP的胰外表现较有特征性.
卢颖黄光亮谢晓燕徐作峰郑艳玲梁瑾瑜陈勉妮吕明德
关键词:微气泡胰腺炎胰腺肿瘤
超级剪切波弹性成像评价肝脏局灶性病变的初步研究
目的探讨超高速剪切波弹性成像(supersonic shear imaging,SSI)对肝脏局灶性病变鉴别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2年2月至5月在我院发现肝脏局灶性病变患者90例,其中男62例,女28例,平均...
田文硕徐作峰谢晓燕黄光亮刘广健林满霞吕明德
关键词:弹性成像肝脏局灶性病变
文献传递
共1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