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吕明德

作品数:502 被引量:3,610H指数:28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委重点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机械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25篇期刊文章
  • 110篇会议论文
  • 11篇专利
  • 6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22篇医药卫生
  • 5篇自动化与计算...
  • 4篇机械工程
  • 2篇生物学
  • 2篇矿业工程
  • 2篇电子电信
  • 2篇水利工程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理学
  • 1篇电气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226篇超声
  • 128篇肝癌
  • 101篇肿瘤
  • 98篇造影
  • 97篇消融
  • 93篇细胞
  • 85篇超声造影
  • 60篇超声检查
  • 54篇肝细胞
  • 48篇肝肿瘤
  • 47篇超声引导
  • 41篇病变
  • 40篇成像
  • 38篇消融治疗
  • 38篇肝脏
  • 34篇细胞癌
  • 29篇微波
  • 26篇射频
  • 24篇灶性
  • 24篇射频消融

机构

  • 306篇中山大学附属...
  • 110篇中山医科大学...
  • 50篇中山大学
  • 11篇中山医科大学
  • 4篇同济大学
  • 4篇杏林大学
  • 4篇中山医科大学...
  • 4篇青海大学
  • 3篇中山大学附属...
  • 3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广西医科大学...
  • 2篇广东省中医院
  • 2篇兰州大学第二...
  • 2篇西安交通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东莞市人民医...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广州医学院第...
  • 1篇广州市第八人...

作者

  • 452篇吕明德
  • 245篇谢晓燕
  • 102篇徐辉雄
  • 100篇徐作峰
  • 95篇刘广健
  • 94篇黄洁夫
  • 81篇梁力建
  • 72篇匡铭
  • 60篇王伟
  • 57篇黄光亮
  • 52篇殷晓煜
  • 48篇郑艳玲
  • 47篇彭宝岗
  • 45篇梁瑾瑜
  • 43篇林满霞
  • 41篇徐明
  • 30篇陈立达
  • 28篇黄蓓
  • 24篇刘明
  • 23篇王竹

传媒

  • 65篇中华超声影像...
  • 37篇中国实用外科...
  • 31篇中华肝胆外科...
  • 20篇中华外科杂志
  • 16篇中华医学超声...
  • 13篇中山大学学报...
  • 9篇中华普通外科...
  • 8篇中国医学影像...
  • 7篇癌症
  • 6篇中国病理生理...
  • 5篇中山医科大学...
  • 5篇影像诊断与介...
  • 5篇中国现代手术...
  • 5篇中华医学会第...
  • 4篇肝胆外科杂志
  • 4篇广东医学
  • 4篇2013中国...
  • 4篇中国超声医学...
  • 4篇中国超声医学...
  • 3篇中国医学影像...

年份

  • 4篇2023
  • 4篇2022
  • 1篇2021
  • 3篇2020
  • 4篇2019
  • 9篇2018
  • 16篇2017
  • 16篇2016
  • 13篇2015
  • 24篇2014
  • 21篇2013
  • 28篇2012
  • 13篇2011
  • 28篇2010
  • 13篇2009
  • 20篇2008
  • 26篇2007
  • 29篇2006
  • 20篇2005
  • 25篇2004
50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切割式与抽吸式活检针超声引导下颈部淋巴结活检的比较研究
刘广健吕明德谢晓燕匡铭徐作峰郑艳玲林满霞沈建红方锋凯
超声造影在肝癌消融治疗中的作用被引量:9
2008年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EUS)在肝癌消融治疗中对病例选择、疗效判断和引导穿刺的作用。方法应用第二代超声造影剂声诺维2.4m1经肘静脉团注、采用低机械指数连续成像技术一对比脉冲序列(CPS)成像技术对137例肝癌病人(肝细胞性肝癌HCC131例,转移性肝癌MLC6例)共计168个肝癌灶消融前后进行CEUS检查,观察消融前造影前后肿瘤数目、大小、血供情况的变化,分析消融后CEUS在肿瘤诊断和疗效判断中的作用,并以同期CT或MRI或病理作为金标准进行比较。所有病例均取得病理诊断。结果137例肝癌(微波消融MWA80例、Quadra-Fuse多极酒精消融QEA57例)的完全消融91.1%,不完全消融8.9%,局部复发8.3%,远处复发20.4%。造影前后肿瘤大小差异明显者4例(2.9%);造影后肿瘤数目增多者16例,减少者5例,平扫超声不能显示只能通过CEUS确认病灶8例,29例(21.2%)造影后与造影前比较肿瘤数目有改变,12例(8.8%)因肿瘤数目的变化而改变了治疗方案。消融后平扫超声不能确定的局部残留灶15处和局部复发灶11处再消融前需要CEUS定位穿刺治疗。其中1处局部复发灶和1处残留灶CT未能检出,均由CEUS先诊断,并得到病理活检证实。CEUS与CT或MRI比较,对消融治疗后有无残留和局部复发判断的准确性达98.8%和98.8%。结论消融前CEUS有助于正确选择消融病例和治疗方案、显示平扫超声无法显示的肿瘤。消融后CEUS能准确确定消融范围、判断消融疗效、能敏感的检出平扫超声未能检出的小残留灶和复发灶,并定位引导残留灶和复发灶的穿刺治疗。
谢晓燕徐作峰匡铭刘广健徐辉雄梁瑾瑜黄蓓吕明德
关键词:肝肿瘤超声造影消融治疗
肝硬化大鼠无水酒精门静脉栓塞的研究被引量:1
1998年
目的探讨无水酒精门静脉栓塞(PVE)对肝硬化的影响。方法正常和肝硬化SD大鼠门脉(PV)内注射无水酒精,观测肝脏解剖、病理、生化以及PV血流动力学的变化。结果 0.05ml/100g注射剂量下正常大鼠存活率100%,肝硬化大鼠仅40.9%。后者接受0.03%ml/100g无水酒精PVE后,非栓塞肝叶肥大显著,肝实质损害轻到中度,肝功能、PV压和血流量变化轻微短暂。结论肝硬化时无水酒精PVE只要剂量适当是安全的,针对栓塞对肝脏的影响可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吕明德梁力建彭宝岗任伟
关键词:门静脉栓塞无水酒精肝硬化栓塞疗法
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评价肝脏肿瘤射频消融的临床研究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探讨肝脏肿瘤射频消融前后的弹性变化以及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SWE)对消融范围的显示能力。方法 2012年2月至2013年12月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射频消融治疗并获得完全消融的肝脏肿瘤患者57例共57个病灶,平均直径(2.4±1.1)cm。分别于消融前及消融后30 min、1 d、1个月进行SWE,测量消融灶的杨氏模量最大值(SWE_max)、最小值(SWE_min)、平均值(SWE_mean)及离散度(SWE_SD)。比较肝脏肿瘤消融前后不同时间点的杨氏模量值。选择经Cool-tip射频消融系统持续消融12 min的消融灶,于消融后1个月分别在二维声像图、SWE图像上测量其长径和短径,根据公式V=π×X×Y×Z/6(V为体积,X为长径、Y=Z为短径)计算消融灶体积,与当天超声造影无增强区域范围进行比较。结果 (1)消融后30 min的SWE_max、SWE_min、SWE_mean及SWE_SD分别为(121.80±68.52)、(30.36±24.96)、(66.92±24.88)和(20.37±12.97)kPa,消融后1 d上述指标分别为(108.20±46.99)、(31.87±18.08)、(67.12±23.53)和(19.41±12.05)kPa,消融后1个月上述指标分别为(130.40±53.68)、(32.00±22.06)、(86.88±45.18)和(35.05±25.50)kPa,各参数分别大于消融前的(50.85±30.61)、(15.30±8.78)、(30.50±11.56)和(7.37±4.26)k Pa,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118-561,P均〈0.001,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消融后30 min、1 d及1个月同一参数杨氏模量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3.088、0.821、5.202、3.786,P均〉0.05,Friedman非参数秩和检验)。(2)SWE图像示消融灶长径为(3.0±0.6)cm,与二维超声[(2.9±0.5)c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38,P〉0.05);但小于超声造影的(3.4±0.4)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44,P〈0.01)。SWE图像示消融灶短径[(2.3±0.4)cm]及体积[(9.2±4.7)cm^3]与二维超声[(2.4±0.5)cm、(9.3±5.0)cm^3]及超声造影[(2.2±0.6)cm、(9.
田文硕吕鉴尧谢晓燕林满霞周路遥黄光亮王伟刘保娴吕明德
关键词:弹性成像技术消融技术
C57BL/6j小鼠接种Hepa1-6细胞诱导皮下肝癌模型的建立被引量:9
2007年
目的探讨Hepa1-6接种于C57BL/6j小鼠皮下建立适合免疫学研究的肿瘤模型的可行性。方法Hepa1-6细胞培养传代3~4次后,收集并浓缩为3个浓度梯度:5×10^6/ml,1×10^7/ml和2×10^7/ml。按0.1ml/鼠的量接种于C57BL/6j小鼠皮下。调查每组的皮下肿瘤形成率。接种7d后。每3天测量肿瘤的最大直径及横径。计算肿瘤体积、生长速率及倍增时间。再得出生长曲线。观察荷瘤鼠与未接种鼠的生存时间;HE染色观察肿瘤病理学特点。结果Hepa1-6细胞培养24~36h。即可进行1:3的细胞传代。A,B组以及C组的成瘤率分别为10%(1/10)。20%(2/10)和90%(9/10)。最早扪及米粒大小的肿瘤结节的时间分别为19,10和7d。荷瘤小鼠生存时间为49~73d,中位生存时间为57.5d。平均生存时间为(61.4±12.2)d;非荷瘤小鼠生存时间为74~103d。中位生存时间为85d,平均生存时间为(85.6±15.1)d(t=3.45,P〈0.05)。肿瘤HE染色见肿瘤细胞排列不规则,多见病理性核分裂。结论以C57BL/6j为实验鼠,按2×10^6/小鼠的细胞量,皮下接种Hepa1-6细胞。能成功建立适合进行微波消融相关的免疫学层面研究的皮下肝癌模型。
周忠信吕明德殷晓煜向邦德黄洁夫
关键词:肝肿瘤接种
超声引导经皮热消融治疗肝细胞性肝癌被引量:20
2005年
目的评价经皮热消融方法治疗肝细胞性肝癌的疗效.方法 97例肝细胞性肝癌病人共190个结节接受了经皮微波或射频消融治疗.结果完全消融率93%.对直径≤2 cm、2.1~3.9 cm和≥4.0 cm的结节完全消融率分别为93%、94%和86%.局部复发率10%,直径≤2 cm、2.1~3.9 cm、≥4.0 cm的结节局部复发率分别为3%、10%和32%.1,2,3年无远处复发生存率分别为47%、35%和31%.1,2,3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76%、59%、50%.结论微波及射频热消融是治疗肝癌有效和安全的方法,但在较大肿瘤局部复发率较高.
徐辉雄谢晓燕吕明德殷晓煜匡铭徐作峰刘广健
关键词:肝细胞射频消融微波消融热消融
肝内结石病变分型与治疗方式选择被引量:9
1993年
本文就我科近5年来收治425例的肝内结石病人的诊治体会,重点讨论本病的分型和治疗方式的选择原则。1 临床资料1988年1月至1992年12月5年内我科共收治肝内结石425例。其中男性135,女性290例。年龄16~76岁(42±12)。术前均作B超或CT扫描,
黄洁夫吕明德彭宝岗
关键词:肝内胆结石
提高经皮消融治疗肝癌的局部疗效
现已公认经皮消融是治疗早期肝细胞性肝癌的治愈性手段和外科手术之后的最佳治疗选择。至于经皮消融是否也能成为第一线治疗手段,仍存在较大的争议。研究证明经皮消融治疗的预后影响因子是局部疗效、肝脏功能、肿瘤数目/大小和AFP基线...
吕明德谢晓燕徐辉雄匡铭徐作峰殷晓煜
文献传递
超声检查在桡神经沙漏样狭窄病变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在桡神经沙漏样狭窄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09年1月-2013年5月,8例经临床确诊的桡神经沙漏样病变患者,均行电生理检查、超声检查和手术探查。百盛Mylab90超声检查仪(CA431探头,8-12 ...
王竹谢晓燕王伟吕明德
实验性肝癌瘤内穿刺高温化学治疗的研究被引量:3
2000年
高温化疗是非常有效的恶性肿瘤治疗手段,目前普遍的模式是将温度调节在41℃~45℃间,高温主要是提高化学药物的疗效,直接灭瘤作用不明显。肿瘤局部治疗对癌灶加热可远远超过一般高温化疗时的温度,从而可有效地利用高温本身杀癌。
吕明德申权吕伽林任斌黎曙霞
关键词:实验性肝癌高温化学卡铂瘤内注射恶性肿瘤治疗
共4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