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瑄
- 作品数:24 被引量:46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不同综合ICU病房死亡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
- 目的:比较急诊ICU(EICU)、内科ICU(MICU)及外科ICU (SICU)死亡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它们的临床特点,为不同ICU的患者处理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比较2013.1.1至2014.12.31在中山大学附属...
- 戴瑄胡春林
- 新型腹腔降温法对心肺复苏后兔全身炎症反应的影响
- 目的 观察心肺复苏(CPR)后不同降温方法对自主循环恢复(ROSC)后全身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48只新西兰成年大白兔,采用交流电致颤的方式建立CPR模型,依据降温方式的不同,随机分为常温组(NT),腹腔内降温组(PC)...
- 魏红艳李欣廖晓星戴瑄刘荣李颖庆胡春林
- 手足口病的临床特点和循证治疗方案
- 目的为提高临床医师对手足口病(HFMD)的诊治水平,本研究就国内有关该疾病临床表现、治疗的文献做一荟萃分析。方法以"手足口"、"临床表现"和"治疗"为主题词分别在国内三大数据库《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和《...
- 戴瑄胡春林廖晓星李欣魏红艳荆小莉詹红
- 文献传递
- 新型腹腔降温法对心肺复苏后兔炎症反应的影响被引量:8
- 2012年
- 目的:观察心肺复苏(CPR)后不同降温方法对自主循环恢复(ROSC)后兔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48只新西兰成年大白兔,采用交流电致颤的方式建立CPR模型,依据降温方式的不同,随机分为常温组(NT)、腹腔内降温组(PC)、体表降温组(SC)和头部局部降温组(LC)。观察不同降温方法对ROSC后血浆TNF-α和IL-6浓度的影响,ROSC后12 h取肝脏组织,Western blotting检测NF-κB p65和NF-κB p50蛋白表达。记录每组动物的存活时间并进行比较。结果:ROSC后4 h、8 h和12 h,PC组血浆TNF-α水平显著低于NT组;至12 h时PC组也显著低于SC组和LC组(P<0.05);ROSC后2 h、4 h、8 h和12 h,PC组血浆IL-6水平明显低于NT组(P<0.05),而与SC、LC组间无显著差异。ROSC后12 h,PC组肝核蛋白内NF-κB p65和p50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其它各组(P<0.05),而其它3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OSC后PC组动物的存活率显著高于NT、SC和LC组(P<0.05或P<0.01)。结论:CPR后腹腔降温法可快速诱导亚低温和降低腹腔内温度,抑制肝脏内NF-κB的激活,降低血浆TNF-α和IL-6水平,减轻ROSC后全身炎症反应,延长动物存活时间。
- 魏红艳李欣廖晓星戴瑄刘荣李颖庆胡春林
- 关键词:心肺复苏炎症
- 肠道屏障损伤在心肺复苏后综合征中的作用
- 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术的推广后,CPR的成功率有了很大的提高,但由于种种因素,心跳骤停患者的存活率仍处在较低的水平。2006年Fecho K统计了加拿大三所大型医...
- 戴瑄廖晓星
- 文献传递
- 急诊科ICU死亡病例与内、外科ICU死亡病例的临床比较
- 戴瑄胡春林
- 心肌内谷氨酸浓度变化在 CPR 后心功能障碍中的意义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通过微渗透技术观察心肺复苏( CPR)后心肌内谷氨酸浓度的变化和心功能障碍的关系。方法在6只成年新西兰兔大脑皮层和心肌内置入微量渗析管,然后建立室颤心脏骤停模型。室颤6 min,ROSC后采集渗析液检测谷氨酸浓度,超声评价左心室收缩功能,电镜观察大脑皮层和心肌细胞损伤情况。结果诱发室颤前大脑皮质内的谷氨酸浓度为(76.07±8.50)μmmol/L,ROSC后30 min迅速升高至(107.70±7.17)μmmol/L,2 h达到顶峰(139.62±15.64)μmmol/L,随后下降,3 h下降至(68.86±3.78)μmmol/L。 ROSC后30 min心肌内谷氨酸浓度为(87.26±14.14)μmmol/L,较室颤前(40.33±5.39)μmmol/L明显升高(P<0.001),持续1 h左右逐渐下降,ROSC后90 min左右降至(47.82±6.72)μmmol/L。 ROSC后60 min FS值为(39.00±1.79)%、EF为(47.00±3.90)%,低于基础值(44.83±3.25)%和(53.17±4.58)%( P=0.001和0.008)。 ROSC后4 h兔大脑皮层细胞线粒体明显肿胀,线粒体脊模糊甚至消失,部分空白化,核周围有凋亡小体形成,心肌细胞内未见凋亡小体形成。结论兔室颤6 min,ROSC后心肌内高浓度的谷氨酸可能和心功能障碍有关。
- 周凌刘子由胡春林魏红艳戴瑄廖晓星
- 关键词:心肺复苏心功能障碍谷氨酸
- 心肌内谷氨酸变化在CPR后心功能障碍中的意义
- 目的通过微渗透技术观察心肺复苏(CPR)后心肌内谷氨酸浓度的变化和心功能障碍的关系。方法6只成年新西兰兔,在大脑皮层和心肌内置入微量渗析管,然后建立室颤心脏骤停模型。室颤5min,ROSC后采集渗析液检测谷氨酸浓度,超声...
- 胡春林刘子由李欣魏红艳戴瑄廖晓星
- 文献传递
- 乌苏他丁对心肺复苏后兔海马CA1区神经元细胞损伤和心功能障碍的影响
- 目的:证实UTI能否减轻ROSC后新西兰兔全身炎症反应,改善心功能障碍和减少海马CA1区神经元细胞损伤。方法:24只成年新西兰兔建立室颤心脏骤停模型,ROSC后分为Control和UTI治疗组。观察UTI对ROSC后血浆...
- 胡春林夏金明魏红艳戴瑄李欣廖晓星李慧荆小莉
- 关键词:心肺复苏新西兰兔心功能障碍
- 文献传递
- 肠道屏障损伤在心肺复苏后综合征中的作用
- 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术的推广后,CPR的成功率有了很大的提高,但由于种种因素,心跳骤停患者的存活率仍处在较低的水平。2006年Fecho K统计了加拿大三所大型医...
- 戴瑄廖晓星
- 关键词:心肺复苏复苏后综合征肠道屏障细菌移位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