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智伟

作品数:91 被引量:176H指数:8
供职机构:西南交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生物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1篇期刊文章
  • 30篇专利
  • 18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7篇医药卫生
  • 10篇化学工程
  • 4篇生物学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34篇细胞
  • 17篇成骨
  • 15篇干细胞
  • 12篇陶瓷
  • 12篇间充质干细胞
  • 12篇充质干细胞
  • 11篇分化
  • 10篇羟基磷灰石
  • 9篇磷酸钙
  • 9篇骨髓间充质
  • 9篇骨髓间充质干...
  • 8篇生物相容
  • 8篇生物相容性
  • 8篇水凝胶
  • 7篇异种
  • 7篇体外
  • 7篇脱钙
  • 7篇脱钙骨
  • 7篇脱钙骨基质
  • 6篇诱导分化

机构

  • 59篇西南交通大学
  • 28篇四川大学华西...
  • 9篇四川大学
  • 3篇华西医科大学
  • 3篇山东省立医院
  • 3篇解放军第30...
  • 3篇遵义医药高等...
  • 2篇大连理工大学
  • 2篇聊城市人民医...
  • 2篇中山大学
  • 2篇北京德得创业...
  • 1篇泸州医学院附...
  • 1篇四川省人民医...
  • 1篇青岛市市立医...
  • 1篇淮阴工学院
  • 1篇教育部
  • 1篇牛津大学
  • 1篇西藏大学
  • 1篇浙江医院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90篇智伟
  • 44篇翁杰
  • 31篇汪建新
  • 26篇屈树新
  • 21篇杨志明
  • 18篇李秀群
  • 15篇段可
  • 15篇鲁雄
  • 14篇李金雨
  • 14篇邓力
  • 13篇匙峰
  • 12篇周绍兵
  • 12篇冯波
  • 9篇卢晓英
  • 7篇项舟
  • 7篇黄光平
  • 7篇梁新刚
  • 7篇陈太军
  • 7篇何旭
  • 6篇罗会涛

传媒

  • 10篇中国修复重建...
  • 7篇无机材料学报
  • 4篇第十三届全国...
  • 3篇四川大学学报...
  • 3篇中国组织工程...
  • 2篇中山大学学报...
  • 2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医用生物力学
  • 1篇中华整形外科...
  • 1篇中国药学杂志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华西口腔医学...
  • 1篇生物医学工程...
  • 1篇华西药学杂志
  • 1篇中华血液学杂...
  • 1篇功能材料
  • 1篇中华创伤杂志
  • 1篇大连理工大学...
  • 1篇中国实验血液...
  • 1篇生物技术世界

年份

  • 2篇2023
  • 4篇2022
  • 2篇2021
  • 3篇2020
  • 7篇2019
  • 5篇2018
  • 13篇2017
  • 1篇2016
  • 5篇2015
  • 8篇2014
  • 7篇2013
  • 2篇2012
  • 5篇2011
  • 5篇2010
  • 2篇2009
  • 6篇2008
  • 8篇2007
  • 4篇2006
  • 1篇2005
9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犬膀胱平滑肌细胞的体外连续培养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通过体外培养不同代次的犬膀胱平滑肌细胞,比较其生物学特征,探讨多次传代后的平滑肌细胞作为种子细胞的可行性,为构建组织工程膀胱和尿道筛选种子细胞提供方法和依据。方法取体重10~12kg的12月龄雄性犬膀胱肌层,混合酶消化法获取平滑肌细胞,并于含10%小牛血清的培养基中培养,观察比较不同代次细胞的形态变化及生长、增殖过程,电镜下观察细胞超微结构,并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特征性蛋白的表达。结果体外培养的平滑肌细胞单层生长至亚融合状态后,倒置相差显微镜下细胞呈长梭形,并呈峰-谷样结构,可连续传至12代。生长曲线显示第7代以前的细胞具有相似的增殖特点,约每40小时为1次生长周期,透射电镜下可见平滑肌细胞特有的密体结构,平滑肌肌动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为阳性;第7代后细胞增殖逐渐迟滞,至第10代细胞内肌丝及密体结构消失。结论犬膀胱平滑肌细胞可在体外连续培养,通过适当的纯化方法可获得大量高纯度的平滑肌细胞。第7代以前的平滑肌细胞均可作为种子细胞,用于构建组织工程膀胱和尿道。
智伟杨志明陈晓禾李秀群韩平谭美云唐耘熳邓力
关键词:组织工程膀胱平滑肌细胞细胞培养
一种相成分可调的磷酸钙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相成分可调的磷酸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浓度为0.01~0.1mol/L的钙盐溶液和过量的碳酸盐溶液混合反应,再洗涤烘干沉淀,研磨得到碳酸钙粉末;(2)将磷酸氢二铵和磷酸二氢钾混合,加水溶解,...
汪建新左莹莹陈太军翁杰冯波鲁雄周绍兵屈树新智伟
文献传递
组织工程化尿路上皮结构体内外构建研究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工程化尿路上皮结构的构建方法。方法机械分离获取膀胱黏膜层,胰蛋白酶消化法获取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用DKSFM培养基体外培养扩增。以自制的猪小肠黏膜下层(SIS)为支架材料,将培养的膀胱移行上皮细胞接种到支架材料表面,观察细胞在支架材料表面的生长增殖情况;并将体外构建的细胞-支架材料复合物植入裸鼠背部皮下,不同时间点取材进行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膀胱移行上皮细胞在SIS表面能够黏附、生长和增殖。体外复合培养9d后,膀胱移行上皮细胞铺满SIS表面,呈单层细胞结构。裸鼠体内植入4周和8周后,SIS上种植的膀胱移行上皮细胞形成多层结构,抗细胞角蛋白免疫组化染色,细胞胞浆成棕黄色阳性反应。结论采用组织工程技术能够在体内外初步构建尿路上皮结构,为进一步组织工程泌尿道修复重建实验奠定了基础。
韩平罗静聪智伟谭波李秀群杨志明
关键词:尿路上皮移行上皮细胞小肠黏膜下层
构建增强力学自适应性和生物活性的功能化组织工程骨
2021年
目的力学刺激与组织工程构建体的发育存在响应关系,力学刺激有利于构造体上细胞的分布和分化。微振动作为一种生理力学刺激,能促进骨形成和骨重建。利用微振动生物反应器和磷酸钙生物陶瓷支架,在体外构建具有力学自适应性和增强生物活性的组织工程骨,并探讨微振动和磷酸钙陶瓷对间充质干细胞的共同调控机制。方法分别对磷酸钙生物陶瓷支架和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BMMSCs)构建的组织工程骨进行循环力学刺激(30 min/d)。
智伟吴金结王振雄吴月皓汪建新汪小华谢肇
关键词:组织工程骨微振动磷酸钙陶瓷骨重建自适应性磷酸钙生物陶瓷
一种超分子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分子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4‑arm‑PEG‑BPY<Sup>2+</Sup>和葫芦脲[8]混合,加水溶解,配制为4‑arm‑PEG‑BPY<Sup>2+</Sup>的浓度...
汪建新王莹莹陈太军翁杰冯波鲁雄周绍兵屈树新智伟
文献传递
利用体内组织工程化骨修复大节段承重骨缺损研究
1 引言羟基磷灰石(HA)是构成自然骨的主要无机成分,由HA构成的生物陶瓷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骨传导性和骨诱导性,是一类典型的生物活性材料和发展新一代骨替换材料的理想选择.但是传统的生物陶瓷骨支架材料存在机械性能差,脆...
翁杰智伟张聪王灏罗会涛李林李金雨桑力汪建新檀臻伟姚一鸣娄延举
组配式骨组织工程支架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组配式多孔状骨组织工程支架,其组成是:两个以上的分壳(1)镶嵌构成闭合的支架外壳,且所有的分壳(1)均由纯钛制成,分壳(1)的壁上均开有通槽(2)或通孔;所述的支架外壳的内腔放置有具有骨修复作用的生物材料...
翁杰何旭智伟许韬韬何磊
文献传递
一种包载十八味党参丸的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包载十八味党参丸的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壳聚糖加入醋酸溶液中,完全溶解后得到壳聚糖醋酸溶液;步骤2:将PVA加入得到的壳聚糖醋酸溶液中,完全溶解后得到壳聚糖/聚乙烯醇混合溶液;步骤3...
陈星羽王祖鑫智伟罗超
文献传递
磷酸钙陶瓷宏观结构因素通过微流体动力途径转换为骨诱导活性调控信号
智伟周腾匙峰李金雨张聪汪建新屈树新翁杰
盐酸四环素缓释微球对大鼠成骨细胞活性的影响被引量:10
2010年
目的观察盐酸四环素缓释微球对体外培养的成骨细胞活性的影响。方法体外分离培养SD大鼠成骨细胞并通过形态学观察、碱性磷酸酶(ALP)钙-钴法染色鉴定其细胞生物学特征;将盐酸四环素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微球、盐酸四环素分别与成骨细胞共培养,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各实验组成骨细胞的增殖情况,通过碱性磷酸酶活性测定法检测各实验组成骨细胞中ALP的活性,免疫组化Ⅰ型胶原蛋白(ColⅠtype)染色观察各实验组成骨细胞中I型胶原的表达情况。结果盐酸四环素-PLGA微球能显著促进SD大鼠成骨细胞的增殖,同时增强了ALP的表达,其效应持续时间高于盐酸四环素组和空白对照组,Ⅰ型胶原在3组细胞中的表达无显著差异。结论制备的盐酸四环素-PLGA微球具有缓释促进成骨细胞增殖和增加ALP活性的作用,在骨创伤的修复重建治疗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张珏陈晓禾李莉李驯虎智伟朱鸿明邓力
关键词:缓释成骨细胞活性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