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曾文峰

作品数:9 被引量:28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专利
  • 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5篇皮素
  • 5篇柚皮
  • 5篇柚皮素
  • 4篇肿瘤
  • 3篇细胞
  • 3篇免疫
  • 3篇分子
  • 2篇药物
  • 2篇增敏
  • 2篇肿瘤放射
  • 2篇肿瘤放射治疗
  • 2篇柚皮苷
  • 2篇放射性
  • 2篇放射性损伤
  • 1篇毒性
  • 1篇毒性研究
  • 1篇性器官
  • 1篇性细胞
  • 1篇炎性细胞
  • 1篇炎性细胞因子

机构

  • 9篇中国科学院
  • 1篇河南大学
  • 1篇清华大学

作者

  • 9篇曾文峰
  • 9篇梁伟
  • 8篇张春玲
  • 3篇张发云
  • 2篇金凌涛
  • 2篇黄峰
  • 2篇张超
  • 2篇魏秀莉
  • 2篇王洛洋
  • 2篇秦蕾
  • 1篇董文娟
  • 1篇杜刚军
  • 1篇张硕
  • 1篇于丽娟
  • 1篇汪贻广

传媒

  • 1篇生物化学与生...
  • 1篇东南大学学报...
  • 1篇中国药理通讯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1
  • 1篇2018
  • 1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1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柚皮素:新一代免疫调节剂被引量:26
2018年
大量研究表明,植物来源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广泛的生理活性和药理作用,日常摄取适量的黄酮类化合物能够显著降低许多疾病的发生.柚皮素作为一种自然界分布广泛的黄酮类化合物富含于水果、蔬菜、坚果、咖啡、茶和红酒等日常饮食中,与其他黄酮类化合物相比柚皮素易于胃肠道吸收、生物利用度高且安全剂量大.自2004年起我们对柚皮素调节免疫的分子机制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本文将重点介绍柚皮素作为一种新型免疫调节剂的研究进展.
曾文峰张发云杜刚军杜刚军金凌涛董文娟秦蕾王洛洋董文娟张春玲张超
关键词:柚皮素TGF-Β免疫调节剂炎性细胞因子肿瘤免疫治疗
黄酮类小分子在预防及治疗骨吸收相关疾病中的应用
本申请涉及一种黄酮类小分子,尤其是白杨黄素和柚皮素在促进由Runx2、Osx、Col1A1、OCN、OPN、ALP、Fra1、NF-kB1调节的骨质生成和分化过程,以及治疗与炎性因子TNF-α介导的炎性骨吸收相关疾病中的...
曾文峰张春玲梁伟
文献传递
从分子到药物—纳米技术的作用
纳米技术是在一个介于分子和微米之间的介观尺度上认识物质的性质和功能。在一个微米尺度的细胞内所发生的生命事件基本上是在纳米空间内完成的,如:DNA的复制到mRNA的合成、蛋白质的生成到其定向运输、以及信号通路的传导等。因此...
曾文峰张发云张春玲梁伟
文献传递
柚皮素和柚皮苷在肿瘤放射治疗中的应用
本发明涉及一种柚皮素和柚皮苷在肿瘤放射治疗中的应用,特别是制备肿瘤放射治疗增敏同时降低放射性损伤的制剂的应用,以及制备调控与免疫相关的细胞因子的释放的制剂的应用。并且,不同于传统的放疗保护剂,柚皮素和柚皮苷并不通过抗氧化...
梁伟张春玲曾文峰
文献传递
柚皮素和柚皮苷在肿瘤放射治疗中的应用
本发明涉及一种柚皮素和柚皮苷在肿瘤放射治疗中的应用,特别是制备肿瘤放射治疗增敏同时降低放射性损伤的制剂的应用,以及制备调控与免疫相关的细胞因子的释放的制剂的应用。并且,不同于传统的放疗保护剂,柚皮素和柚皮苷并不通过抗氧化...
梁伟张春玲曾文峰张超王洛洋
文献传递
黄酮类小分子药物在抗炎及相关疾病中的应用
本发明通过对黄酮类小分子化合物在炎症反应中,对相关的细胞炎症因子的调控机制和细胞内分子水平调控机制的阐明,开发出一种黄酮类小分子药物(包括柚皮素、橙皮素、木犀草素、及芹菜素等)在制备抗炎和与炎症相关的疾病的药物中的全新的...
张春玲魏秀莉黄峰曾文峰金凌涛梁伟
文献传递
从分子到药物-纳米技术的作用
2011年
纳米技术是在一个介于分子和微米之间的介观尺度上认识物质的性质和功能。在一个微米尺度的细胞内所发生的生命事件基本上是在纳米空间内完成的,如:DNA的复制到mRNA的合成、蛋白质的生成到其定向运输、以及信号通路的传导等。因此,纳米技术在认识生命基本问题的过程将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另外,纳米技术在成药性研究中起到日益重要的作用。如药物作用机制的研究,药物效应的评价及药物的靶向输送等。
曾文峰张发云张春玲梁伟
关键词:药物作用机制分子MRNA靶向输送药物效应细胞内
PEG-PE载药胶束的体内分布与毒性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研究PEG-PE载药胶束静脉给药后在动物体内的分布与毒性。方法:采用一步自组装法制备载阿霉素的单一PEG-PE胶束或加入卵磷脂(HSPC)的混合胶束(M-Doxs);用BALB/c小鼠考察PEG-PE载药胶束的体内分布以及对动物生化指标及脏器的影响。结果:制备了3种不同粒径的载药胶束:M1-Dox[PEG-PE/HSPC=1∶0,(14.5±1.2)nm]、M2-Dox[PEG-PE/HSPC=1∶0.5,(22.4±0.9)nm]与M3-Dox[PEG-PE/HSPC=1∶1,(34.2±1.3)nm]。加入HSPC后胶束的形貌由球形逐渐变为棒状结构。M-Doxs在肝、肺、肾及肿瘤中的分布呈粒径依赖性。在22.5 mg.kg-1剂量下,M1-Dox与M3-Dox组的动物生存期明显延长。M-Doxs可显著降低对动物的全身毒性。结论:粒子的大小与形貌可改变M-Doxs在体内的分布,减轻药物的全身毒性。通过对纳米载药系统的物理化学性质进行修饰,可改变其在体内的行为。
魏秀莉汪贻广曾文峰张硕于丽娟秦蕾张春玲梁伟
关键词:阿霉素毒性
一种改造的外泌体制剂、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造的外泌体制剂、其制备方法及应用,所述的制剂包含:(1)浓度大于50ug/ml二硬脂酸磷脂酰乙醇胺‑聚乙二醇(PEG‑DSPE);(2)蛋白浓度大于10ug/ml的肿瘤外泌体成分;(3)有效量的用于刺激免...
梁伟曾文峰田红健王子昊黄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