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META分析
  • 1篇蛋白
  • 1篇蛋白治疗
  • 1篇星状细胞
  • 1篇氧化苦参
  • 1篇氧化苦参碱
  • 1篇药物预防
  • 1篇用药
  • 1篇用药频次
  • 1篇再出血
  • 1篇脂质体
  • 1篇肾综合征
  • 1篇食管
  • 1篇食管和胃静脉...
  • 1篇食管静脉曲张
  • 1篇食管静脉曲张...
  • 1篇食管静脉曲张...
  • 1篇受体
  • 1篇四氯化碳
  • 1篇套扎

机构

  • 4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作者

  • 4篇朱长红
  • 4篇吴建新
  • 3篇范建高
  • 3篇唐东
  • 2篇陈源文
  • 2篇周韵斓
  • 1篇葛文松
  • 1篇熊敏莉
  • 1篇陆伟跃

传媒

  • 3篇胃肠病学和肝...
  • 1篇中华消化内镜...

年份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特利加压素联合白蛋白治疗Ⅰ型肝肾综合征的疗效和安全性的评价被引量:11
2010年
目的评价特利加压素联合白蛋白治疗肝肾综合征(hepato-renal syndrome,HRS)Ⅰ型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定HRS和特利加压素和(或)白蛋白作为主题词,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EMBASE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以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等有关临床随机对照研究(RCTs),以Cochrane协作网提供RevMan 5.0软件分析缓解率、死亡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等评价指标。结果在4 412篇文献中,筛选出6篇符合标准的研究用作分析;治疗14天统计,特利加压素联合白蛋白组治疗Ⅰ型HRS,缓解率显著高于单独应用白蛋白组(48.1%vs 13.3%;RR=3.51;95%CI=2.10~5.86;P<0.000 01);联合治疗组总死亡率较单独用药组显著降低(55.2%vs 73.6%;RR=0.75;95%CI=0.60~0.94;P=0.01);但联合用药组心律失常、痉挛性腹痛或肠缺血、胸痛、支气管痉挛和外周局部缺血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单独应用白蛋白治疗组(36.8%vs 0;RR=15;95%CI=2.08~108.06;P=0.007)。结论特利加压素联合白蛋白治疗可以显著提高Ⅰ型肝肾综合征的缓解率、减低死亡率,优于单独使用白蛋白,但良性心律失常等不良反应可能增多。
唐东吴建新朱长红范建高
关键词:特利加压素白蛋白META分析
RGD环肽修饰纳米脂质体显著降低氧化苦参碱抗大鼠四氯化碳肝纤维化有效剂量与用药频次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构建RGD环肽修饰纳米脂质体(cRGD-NL),利用其包封氧化苦参碱(OM),比较单纯低浓度OM(2 mg/kg体质量,2次/周)和含相应量OM的携OM纳米脂质体(NL-OM)或携OM环肽修饰纳米脂质体(cRGD-NL-OM)对大鼠四氯化碳(CCl4)肝纤维化影响,明确cRGD-NL-OM能否有效降低OM抗肝纤维化有效剂量和用药频次。方法 SD大鼠分6组(每组8只):正常对照组、模型(CCl4)组、单纯NL干预(CCl4+NL)组、单纯OM干预(CCl4+OM)组、NL-OM干预(CCl4+NL-OM)组和cRGD-NL-OM干预(CCl4+cRGD-NL-OM)组。各组按OM 2 mg/kg体质量、每周2次药量于造模4周后给予相应药物或容媒,给药4周后处死动物,采集血清和肝组织标本。HE和Masson染色观察病理学组织变化,生化分析或ELISA检测血清肝功能胶原代谢变化;荧光定量PCR检测Ⅰ型胶原α2链(COL1A2)mRNA水平;免疫印记法检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cRGD-NL-OM组和NL-OM组大鼠血清学指标及肝组织病理学改善显著,同时COL1A2 mRNA水平及α-SMA表达显著下降,且cRGD-NL-OM较NL-OM组改善更为明显。相反,单纯NL组及单纯OM组各项指标与模型组相比无显著差异。结论 cRGD-NL-OM显著降低OM抗大鼠肝纤维化有效剂量与用药频次,该新剂型有重要的临床应用前景。
唐东吴建新陆伟跃陈源文葛文松朱长红周韵斓熊敏莉范建高
关键词:氧化苦参碱肝纤维化纳米脂质体
内镜下套扎术与药物预防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再出血效果比较的Meta分析被引量:11
2009年
目的比较分析内镜下曲张静脉套扎术(EVL)与β-受体阻滞剂加5-单硝酸异山梨醇酯(ISMN)预防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再出血的疗效。方法应用Meta分析方法检索有关EVL与β-受体阻滞剂加ISMN预防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再出血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选取Jadad评分≥3分文献,以RevMan4.2软件进行相关指标OR值及其95%可信区间(CI)以及敏感性分析,绘制漏斗图判断有无发表偏倚。结果符合标准的RCT文献共4篇,患者总数为504例。随访时间为8~25个月。EVL与β-受体阻滞剂加ISMN应用后再发出血(OR=0.93,95%CI=0.41~2.11;P=0.87)、明确为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再出血(OR=0.68,95%CI=0.19—2.37;P=0.54)、治疗相关的不良事件(OR=1.12;95%CI=0.75—1.67;P=0.57)、严重不良事件(OR=0.89,95%CI=0.47~1.67;P=0.71)、出血性死亡率(OR=2.11,95%CI=0.88—5.08;P=0.10)以及总死亡率(OR=1.46,95%CI=0.95—2.24;P=0.09)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相对于EVL,β-受体阻滞剂加ISMN的患者出血性死亡率和总死亡率较低。除再出血(P=0.003)和明确为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再出血(P〈0.0001)两个指标有异质性外,其它均无异质性。敏感性分析显示上述结果稳定性好。漏斗图显示较对称,提示无明显发表偏倚。结论β-受体阻滞剂加ISMN预防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再出血的死亡率和总死亡率有低于EVL的趋势,其与EVL总的不良事件及严重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相当。因此,两者均可作为首选措施,用于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再出血的预防。
朱长红吴建新
关键词:食管和胃静脉曲张出血META分析
受体靶向干预与肝星状细胞活化功能的调控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异常的生物信息分子调控并维持肝星状细胞(HSC)活化及其高功能、永生性等生物学行为。它们的分子信息转导依赖于细胞膜不同的受体-配体间的特异性结合。针对HSC细胞膜表面6-磷酸甘露糖/胰岛素生长因子Ⅱ型受体(M6P/IGF-ⅡR)、精氨酸-甘氨酸-天门冬氨酸(RGD)受体及TGF-βⅡ型受体,人们设计了人工配体或修饰配体、以载体形式连接药物等特异性靶向干预的生物大分子,试图调控或阻断这些分子信息通路的转导,实现抑制HSC的活化与功能表达。
朱长红吴建新周韵斓唐东陈源文范建高
关键词:受体靶向干预肝星状细胞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