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春贵

作品数:4 被引量:16H指数:3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生物学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花粉
  • 2篇洋水仙
  • 2篇荧光
  • 2篇原生质
  • 2篇原生质体
  • 2篇质体
  • 2篇水仙
  • 2篇微镜观察
  • 2篇显微镜
  • 2篇显微镜观察
  • 2篇花粉管
  • 2篇花粉原生质体
  • 2篇共焦
  • 1篇蛋白
  • 1篇动蛋白
  • 1篇荧光探针
  • 1篇探针
  • 1篇微管骨架
  • 1篇微丝
  • 1篇免疫

机构

  • 4篇北京大学
  • 2篇香港大学

作者

  • 4篇李春贵
  • 2篇胡适宜
  • 2篇徐是雄

传媒

  • 4篇Acta B...

年份

  • 2篇1993
  • 1篇1992
  • 1篇1991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洋水仙花粉和花粉原生质体中肌动蛋白微丝分布变化的共焦显微镜观察被引量:10
1993年
用荧光标记的鬼笔环肽作为肌动蛋白微丝的探针,结合共焦显微镜技术,观察了洋水仙(Narcissus cyclamineus)花粉及花粉原生质体中微丝骨架的分布变化情形。在水合而未萌发的花粉粒中,存在于周质的微丝束多数与花粉粒的长轴呈直角排列。但在萌发沟部位,微丝束的排列则呈网状。在花粉粒的周质至中央部位,微丝束形成另一种形式的网络,在结构上比在萌发沟部位的网络疏松。当花粉开始萌发时,存在于花粉粒内的微丝束逐步转变为平行排列状,并向花粉管伸长的方向延伸和聚集。在脱壁后的花粉原生质体内,微丝束经过重组形成一个结构复杂和排列紧密的网络。原生质体经低渗爆破处理或Triton X-100等过程抽提离析,在遗留下来的膜层上仍然可以见到微丝束残迹,显示微丝与膜层关系密切。用双染法同时显示微管和微丝,表明两者的分布有重叠现象,说明微管和微丝骨架的分布并不是随机的,而可能是由同一种结构或机制控制着。
徐是雄李春贵朱澂
关键词:洋水仙花粉原生质体肌动蛋白
用非固定的荧光探针方法观察紫萼花粉管肌动蛋白纤丝的形式被引量:5
1991年
用非固定的、二甲基亚砜作为渗透剂的、异硫氰四甲基罗丹明标记的鬼笔环肽染色方法,观察了紫萼(Hosta caerulea Tratt.)未萌发的花粉粒及不同生长时期的花粉管中的肌动蛋白纤丝的形式。显示未萌发的花粉粒中具有结晶状的梭状体,为肌动蛋白的一种贮藏形式。花粉萌发时,这种梭状体转移到短的花粉管中,逐渐松解、分支和形成肌动蛋白纤丝交错的网络。在花粉管迅速生长和达到一定长度时,肌动蛋白纤丝形成以与花粉管长轴平行的细丝占优势的网络系统,这是在大多数情况中紫萼花粉管典型的肌动蛋白纤丝的形式。在某些条件下,在花粉管接近顶端的前部,肌动蛋白纤丝可集合成长的粗束,这种粗束也常有分支和并合。肌动强白纤丝一直分布到花粉管的末端。讨论了研究肌动蛋白纤丝的非固定方法的重要性和进一步研究花粉管肌动蛋白纤丝值得注意的问题。
朱澂李春贵胡适宜
关键词:花粉管
紫萼花粉粒和花粉管中微丝的超微结构被引量:2
1992年
用常规化学固定和化学固定前用鬼笔环肽处理两种电镜样品制作技术,分别研究了紫萼[Hosta venteicosa (=H.coerulea]成熟花粉粒和幼花粉管中的微丝的超微结构。结果表明,在常规电镜固定中花粉粒中的微丝能保存,但在花粉管中的则遭受破坏。用鬼笔环肽处理后化学固定的方法,微丝在花粉管中能良好地保存。在花粉粒中平行的微丝形成束,表现为具分布的特点,即限于分布在它们功能的区域,并且微丝束经常紧密地与营养核贴近。在幼花粉管中微丝束表现为在线粒体、质体、内质网、小泡和小液泡的表面通过,并常常与脂体紧密联结。这些现象表明在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时,微丝与营养核及与其它细胞器的运动之间存在某些联系的迹象。
胡适宜李春贵朱澂
关键词:微丝花粉粒花粉管超微结构
洋水仙花粉原生质体中微管骨架的免疫荧光及共焦显微镜观察被引量:3
1993年
用免疫荧光技术以及共焦显微镜观察了洋水仙(Narcissus cyclamineus,hybrid)花粉原生质体内微管骨架的分布格局。在原生质体的周侧(即皮层部位)有一层粗细不一、排列成旋涡形的微管网络。在原生质体的中央部位没有发现这类微管网络的存在,代之以一个互相连接交叉着的、排列错踪复杂的网络,网络的密度也较皮层内的稀疏。在靠近营养核的部位,微管束的形式则是从核膜部位向外辐射。在生殖细胞内,微管束的排列与细胞的长轴平行或呈网状。在一些经渗透压爆破后的膜层上可以见到微管骨架的残迹,显示有些微管与膜层是紧密连接的。在经干裂(dry cleaving)技术处理的原生质体中,同样也可以看到一些微管粘附在膜层上。但经干裂技术处理后的膜层所显露出来的微管的数量并没有象用免疫荧光技术所显露出来的那么稠密,说明在干裂技术处理后,许多粘附在膜层上的微管大多已脱落。在经干裂技术处理的膜层上同时还可以看到许多包被小泡(coated vesicles)和蜂巢形的球体。对这些蜂巢体与微管及微丝的关系作了讨论。
徐是雄李春贵朱澂
关键词:花粉原生质体微管骨架洋水仙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