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楠

作品数:22 被引量:27H指数:3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资助“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1篇医药卫生
  • 1篇水利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4篇儿童
  • 9篇淋巴
  • 9篇淋巴瘤
  • 6篇细胞
  • 5篇综合征
  • 5篇急性
  • 5篇急性白血
  • 5篇急性白血病
  • 5篇白血
  • 5篇白血病
  • 4篇血症
  • 4篇预后
  • 4篇细胞淋巴瘤
  • 3篇毒性
  • 3篇中毒性表皮坏...
  • 3篇中毒性表皮坏...
  • 3篇松解症
  • 3篇肿瘤
  • 3篇坏死
  • 3篇患儿

机构

  • 22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江西省儿童医...

作者

  • 22篇李楠
  • 9篇段彦龙
  • 9篇黄爽
  • 9篇张梦
  • 9篇金玲
  • 8篇杨菁
  • 6篇姜锦
  • 6篇姚佳峰
  • 5篇周春菊
  • 4篇张永红
  • 4篇张楠
  • 3篇马琳
  • 3篇梁源
  • 3篇张宁宁
  • 2篇张立新
  • 2篇葛明
  • 1篇齐翔
  • 1篇肖静
  • 1篇张迪
  • 1篇王晓慧

传媒

  • 4篇中国循证儿科...
  • 2篇中华神经外科...
  • 2篇中华血液学杂...
  • 2篇国际儿科学杂...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白血病.淋巴...
  • 1篇中国临床医生...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中华儿科杂志
  • 1篇中国皮肤性病...
  • 1篇中华实用儿科...
  • 1篇第十四届全国...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24
  • 5篇2023
  • 3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1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15例儿童非免疫缺陷原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临床研究
2024年
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2013年5月至2023年5月收治年龄≤18岁的15例非免疫缺陷原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临床特点以及基于病理组织亚型的、以大剂量甲氨蝶呤(HD-MTX)为基础的化疗方案的治疗效果。男女比例2.7∶1,中位确诊年龄7.2(2.3~16.4)岁,临床首发症状以颅高压伴颅神经受损为主,影像学以多发病灶为主。免疫功能正常的儿童PCNSL发病率极低,以HD-MTX为基础的化疗整体预后良好,部分病情评估稳定者可减量维持或不予维持治疗。初治以非HD-MTX为主的化疗,病情进展或复发患儿再次予HD-MTX为基础的化疗仍有效。
高慧霞张宁宁周春菊金玲杨菁黄爽张梦李楠张永红段彦龙
关键词:大剂量甲氨蝶呤预后良好颅高压病情进展
231例儿童急性白血病合并血流感染的单中心临床特点分析
姚佳峰李楠张瑞东郑胡镛姜锦
Stevens-Johnson综合征和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国内研究进展
Stevens-Johnson综合征(Stevens-Johnson Syndrome,SJS)及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Toxic Epidermal Necrolysis,TEN)是罕见的,威胁生命的由免疫介导的迟发型...
李楠梁源马琳
关键词:STEVENS-JOHNSON综合征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
儿童弥漫性中线胶质瘤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21年
弥漫性中线胶质瘤是一种具有广泛侵袭性的恶性肿瘤,好发于7~9岁的儿童,偶见于成人。儿童弥漫性中线胶质瘤生长于神经系统的中线结构,其常见的部位包括丘脑、脑干和脊髓,呈弥漫性生长,易出现转移和复发,且预后不良。目前的治疗手段主要为手术切除辅以放射治疗和化疗的综合疗法。
李楠葛明张建
关键词:胶质瘤预后不良综合疗法恶性肿瘤侵袭性
SH2D1A基因突变的淋巴瘤患儿6例病例系列报告被引量:1
2022年
背景SH2D1A基因突变的儿童淋巴瘤临床罕见且有其特殊的临床特征及疾病预后。目的总结伴SH2D1A基因突变的儿童淋巴瘤临床表现、病理特点、治疗方案和预后。设计病例系列报告。方法纳入2017年6月至2022年7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我院)初诊为淋巴瘤且年龄<18岁,经高通量全外显子基因测序提示SH2D1A基因突变的连续住院病例。根据病理诊断确定治疗方案:侵袭性成熟B细胞淋巴瘤基于改良的LMB89方案治疗;成熟T细胞淋巴瘤合并家族性噬血细胞综合征(HLH)患儿先以HLH方案控制病情,确诊后予SMILE方案化疗。化疗2~3个月行中期疗效评估。化疗结束后3个月评估超声和PET/CT,化疗结束第1、2年内每3个月评估瘤灶超声、肝功能、LDH和免疫功能。主要结局指标SH2D1A基因突变淋巴瘤患儿的临床特征和预后。结果6例伴SH2D1A基因突变淋巴瘤患儿,均为男性;中位发病年龄5(4~12)岁。瘤灶累及胃肠道3例,中枢神经系统、头颈部和多脏器浸润各1例;临床分期:Ⅱ期1例,Ⅲ期3例,Ⅳ期2例;病理类型:3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1例高级别成熟B细胞淋巴瘤,1例伴11q异常的伯基特样淋巴瘤,1例儿童系统性EB病毒阳性T细胞淋巴瘤。5例患儿体液免疫和/或细胞免疫指标下降。5例病初全血和血浆EBV-DNA均阴性,其中2例病程中复测全血EBV-DNA上升至≥10^(5)拷贝数/mL;1例病初合并HLH,多次全血EBV-DNA为106拷贝数/mL。6例均提示SH2D1A基因突变,2例完善SAP蛋白检测未见异常;1例染色体异常。3例完成化疗,2例因HLH死亡,1例予利妥昔单抗免疫治疗。结论SH2D1A基因突变的淋巴瘤患儿临床少见,病理形态多表现为非霍奇金淋巴瘤(成熟B细胞淋巴瘤),预后较差,在合适时机考虑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可改善疾病预后。
党宛玉段彦龙周春菊金玲杨菁黄爽张梦李楠
关键词:儿童淋巴瘤
急性白血病患儿并发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败血症的临床特点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研究儿童急性白血病发生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败血症的临床表现特点、病原菌分布、合并其他感染部位、治疗及预后,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2月至2015年9月在北京儿童医院血液肿瘤中心住院的45例急性白血病合并革兰阴性菌败血症患儿,药敏结果提示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分析其临床资料及药敏试验结果。结果45例患儿均有发热,其中有8例患儿持续发热,37例患儿发热天数为1—27d,平均(6.1±5.2)d。45例患儿中26例感染发生于中性粒细胞缺乏阶段,中性粒细胞绝对值〈0.5×10^9/L,中性粒细胞缺乏时间2~79d,平均(15.2±16.2)d。中性粒细缺乏组发热持续时间平均(7.5±5.8)d,不伴中性粒细缺乏组,发热持续时间平均(3.7±2.5)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45例患儿中有23例同时伴有其他部位感染,感染灶以肺部、消化道、口腔及肛周为主。全部患儿送检血培养标本总量711份,其中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菌共162株,耐药菌标本中以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杆菌、阴沟肠杆菌及大肠埃希菌为主要致病菌。45例中36例抗感染治疗有效,9例抗感染治疗无效(死亡及放弃)。结论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败血症的革兰阴性菌以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杆菌、阴沟肠杆菌及大肠埃希菌为主要致病菌。中性粒细胞缺乏是影响抗感染治疗转归的重要因素。
姚佳峰李楠姜锦
关键词:急性白血病败血症中性粒细胞缺乏
低剂量尿酸氧化酶治疗儿童侵袭性成熟B细胞淋巴瘤并高尿酸血症106例
2022年
目的探讨低剂量尿酸氧化酶治疗儿童侵袭性成熟B细胞淋巴瘤并高尿酸血症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研究2016年1月至2021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收治的并高尿酸血症的初治侵袭性成熟B细胞淋巴瘤患儿临床资料, 患儿均于化疗前1 d至化疗第7天监测血清尿酸水平, 超过正常上限时静脉滴注低剂量尿酸氧化酶[0.05~0.10 mg/(kg·次)], 总结尿酸氧化酶治疗效果以及临床用药经验。应用不同剂次尿酸氧化酶患儿治疗前后血清尿酸水平的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共纳入合并高尿酸血症的初治侵袭性成熟B细胞淋巴瘤患儿106例, 其中男88例, 女18例;中位年龄6.5(3.5, 10.0)岁;病理亚型包括伯基特淋巴瘤95例(89.6%)、高级别B细胞淋巴瘤7例(6.6%)、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4例(3.8%);临床分期Ⅲ期39例(36.8%)、Ⅳ期67例(63.2%)。患儿均存在高肿瘤负荷, 其中肾脏受累52例(49.1%), 合并肿瘤溶解综合征42例(39.6%), 合并急性肾损伤27例(25.5%)。全组患儿累计应用尿酸氧化酶1剂次41例(38.7%)、2剂次41例(38.7%)、3剂次20例(18.9%)、4剂次4例(3.8%), 辅以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9例(8.5%)。化疗前、首剂尿酸氧化酶后12 h血清尿酸水平分别为(741.4±312.9) μmol/L、(210.8±148.6) μmol/L, 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88, P<0.001)。对应用1、2、3、4剂次尿酸氧化酶患儿治疗前后血清尿酸水平随时间变化趋势进行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225, P=0.879)。化疗28 d内未发生因肿瘤溶解综合征以及急性肾损伤导致的化疗延迟和死亡。结论低剂量、按需应用尿酸氧化酶可快速有效降低侵袭性成熟B细胞淋巴瘤患儿化疗早期血清尿酸水平。
张梦段彦龙金玲杨菁黄爽聂晓璐李楠张楠张楠楠张永红
关键词:尿酸氧化酶淋巴瘤高尿酸血症肿瘤溶解综合征
尼美舒利致儿童噬血细胞综合征2例报告
噬血细胞综合征是一类由免疫紊乱所致的疾病,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临床表现为发热、肝脾大、全血细胞减少,病死率极高.本病常见为原发性及感染、肿瘤继发性,药物所致噬血综合征罕见报道.
李楠
儿童耐万古霉素酪黄/母鸡肠球菌4例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耐万古霉素酪黄/母鸡肠球菌感染的症状、治疗过程、治疗结果,分析控制细菌耐药的关键。方法分析本4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予以抗感染等治疗,观察患儿治疗效果。结果 4例患儿中2例治愈出院、1例好转、1例放弃治疗。结论本文就4例患儿症状、治疗过程、治疗结果展开讨论,得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是控制细菌耐药的关键。
姜锦姚佳峰李楠石慧文
关键词:儿童
儿童急性白血病合并真菌血症的预后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 探讨急性白血病患儿合并真菌血症的临床特点、病原学及预后不良因素.方法 收集2002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北京儿童医院血液肿瘤中心住院期间合并真菌血症的42例急性白血病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2例真菌血症中,40例为念珠菌属(占95.2%).其中白色念珠菌(14.3%),近平滑念珠菌(占38.1%),热带念珠菌(占35.7%),光滑念珠菌(占2.4%),非白色念珠菌为主要病原体.治疗无效11例(占26.2%).多因素分析显示,中性粒细胞缺乏>7d,抗生素使用时间>7d,既往有真菌感染与真菌血症预后不良相关.应用含有激素的化疗方案、合并其他脏器真菌感染、非白色念珠菌血症为真菌血症预后不良的风险因素.结论 念珠菌属为真菌血症的主要病原体,非白色念珠菌占优势.中性粒细胞缺乏>7d,抗生素使用时间>7d,既往有真菌感染与真菌血症的预后不良相关.
姜锦姚佳峰李楠
关键词:白血病真菌血症预后儿童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