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云仙
- 作品数:39 被引量:65H指数:5
- 供职机构:九江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西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一种漏斗分液型离心杯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漏斗分液型离心杯,包括透明外罩及透明漏斗杯,所述漏斗杯底部设置一个漏液管,所述漏液管中部设置放液阀门,所述透明外罩罩在漏斗杯外部,所述透明外罩内设置有用于支撑漏斗杯的托架。本实用新型漏斗分液型离心杯,...
- 杨云仙杨建远
- 文献传递
- 包装盒(庐山石鱼)
- 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包装盒(庐山石鱼)。;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本外观设计产品用于包装食品。;3.本外观设计产品的设计要点:形状及图案。;4.最能表明本外观设计设计要点的图片或照片:主视图。
- 杨云仙
- 文献传递
- 庐山——鄱阳湖生态旅游联动发展研究被引量:2
- 2010年
- 区域旅游一体化已成为国内外旅游业发展的潮流,旅游联动发展已成为未来旅游业发展的战略选择。文章从庐山和鄱阳湖区位上的毗邻、生态旅游资源的互补和互长、旅游市场需求的趋势、便利的交通四方面分析了两者进行生态旅游联动发展的优势条件,提出了实施政府主导、整合旅游市场、整合旅游形象、整合旅游产品的对策,旨在实现区域生态旅游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区域旅游业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
- 孙冬英沈中印杨云仙
- 关键词:生态旅游旅游联动
- 包装盒(庐山云雾茶)
- 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包装盒(庐山云雾茶)。;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本外观设计产品用于包装茶叶。;3.本外观设计产品的设计要点:形状。;4.最能表明本外观设计设计要点的图片或照片:立体图。;5.省略视图:后视图、...
- 杨云仙
- 文献传递
- 鄱阳湖生态水利枢纽工程建设下湖口区段生态补偿机制研究被引量:2
- 2011年
- 鄱阳湖生态水利枢纽工程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程的建设将对当地的生态环境如水质水量、渔业等产生影响,生态补偿将是工程建设的重中之重的问题,如何建立适合于本地的生态补偿机制是文章探讨的主要问题。文章从鄱阳湖生态水利枢纽工程建设的背景出发,提出了生态水利工程建设生态补偿机制的概念,根据工程的建设情况,分析了鄱阳湖湖口区段生态补偿建立的原则、补偿主体、补偿客体、补偿标准、补偿方式与途径。
- 沈中印孙冬英杨云仙
- 关键词:生态补偿
- 一种可螺旋升降的实验架
- 一种可螺旋升降的实验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架、螺旋支架、载物台板、弹簧外套,底架在实验架的底部,用于支撑螺旋支架和载物台板,载物台板在实验架的上部,可固定瓶颈,螺旋支架为一螺旋轴柱,能与载物台板中心螺旋孔相配套,弹簧外套...
- 杨云仙杨建远王萍兰
- 文献传递
- 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对湖口县的生态影响及生态补偿研究
- 2011年
- 建设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维系良好的湖区水生态环境,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重要支撑和保障,但大型的水利工程建设必将对地区的生态环境产生不利影响。分析了工程建设对鄱阳湖入江河段水质水量的动态影响和对湖口县产生的生态影响,并从生态补偿的主客体、补偿标准的确定、补偿方式的选择、补偿资金的筹集和补偿的落实、监督等方面对湖口县生态补偿进行了研究。
- 杨云仙孙冬英沈中印
- 关键词:水利枢纽工程生态影响生态补偿鄱阳湖
- 一种可转换规格的多功能实验架
- 一种可转换规格的多功能实验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架、支架轴、内套台板、外套盘,底架在实验架的底部,内套台板和外套盘在实验架的上部,并固定在支架轴上,均具有可载倒立容量瓶、锥形瓶、量筒的圆孔,内套台板与外套盘组成嵌套型圆盘...
- 杨建远杨云仙肖瑶张炳火王萍兰
- 文献传递
- 一种具有双重功能的野外旅行拐杖
- 一种具有双重功能的野外旅行拐杖,包括手柄、杖柱,所述手柄经柱柄双头螺旋连接件与杖柱连接,所述柱柄双头螺旋连接件上端固定有刀头,柱柄双头螺旋连接件下端固定有脊锯,所述刀头置于手柄内部,脊锯置于杖柱内部。本实用新型可用于旅行...
- 杨云仙
- 文献传递
- 生态城市建设的生态环境容量分析——以江西省共青数字生态城为例被引量:5
- 2016年
- 生态城市正逐渐成为应对城市资源环境问题的系统性解决方案,人们在生态城市规划中引入生态环境容量概念来合理规划城市人口容量。生态环境容量分析方法作为一种新的确定城市人口容量的思路,主要从生态环境容量角度考虑城市人口规模,探索资源与生态环境对城市社会经济活动的承载能力。本文以共青数字生态城为例,对生态用地、水资源量、大气环境容量、水环境容量四个指标进行分析,并根据最小阈值法,得到基于生态环境容量的共青数字生态城人口容量为5.4万。综合考虑水资源合理利用、土地节约利用及人口流动的不确定性,共青数字生态城人口容量可控制在4.5万~5.5万。随着生态环境容量分析方法的不断完善,该方法在城市规划研究中将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为生态城市的规划与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 杨期勇黄南婷杨云仙廖庆文陶春元王应想
- 关键词:生态环境容量生态城市人口容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