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延辉

作品数:82 被引量:666H指数:13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委重大项目北京市卫生系统高层次卫生技术人才培养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5篇期刊文章
  • 15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8篇医药卫生
  • 2篇哲学宗教
  • 2篇生物学

主题

  • 36篇成像
  • 32篇磁共振
  • 23篇磁共振成像
  • 19篇血管
  • 12篇动脉
  • 10篇造影
  • 9篇血管成像
  • 9篇血管造影
  • 9篇畸形
  • 9篇功能磁共振
  • 8篇血管畸形
  • 8篇脊髓
  • 8篇冠状
  • 7篇综合征
  • 7篇脊髓血管
  • 7篇冠状动脉
  • 7篇FMRI研究
  • 6篇血管造影术
  • 6篇影像
  • 6篇造影术

机构

  • 78篇首都医科大学...
  • 7篇北京工业大学
  • 6篇中国科学院
  • 5篇北京大学
  • 5篇北京师范大学
  • 4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武警总医院
  • 2篇西门子迈迪特...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北京地坛医院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山西省人民医...
  • 1篇前桥工业大学
  • 1篇清华大学第一...
  • 1篇东京女子医科...
  • 1篇北京功能神经...
  • 1篇北京脑重大疾...

作者

  • 82篇杨延辉
  • 58篇李坤成
  • 19篇杜祥颖
  • 14篇曹丽珍
  • 13篇刘亚欧
  • 13篇刘佳宾
  • 13篇卢洁
  • 10篇高艳
  • 8篇李鹏雨
  • 7篇郝晶
  • 6篇王宪玲
  • 6篇李可
  • 6篇梁佩鹏
  • 6篇吕胜富
  • 6篇钟宁
  • 6篇闫镔
  • 6篇王葳
  • 6篇王红星
  • 6篇李莉萍
  • 6篇叶静

传媒

  • 9篇医学影像学杂...
  • 8篇中华放射学杂...
  • 8篇临床放射学杂...
  • 7篇中国医学影像...
  • 4篇北京医学
  • 3篇脑与神经疾病...
  • 3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中华神经科杂...
  • 2篇中国科学(C...
  • 2篇放射学实践
  • 2篇临床和实验医...
  • 2篇疑难病杂志
  • 2篇中国现代神经...
  • 1篇心理学报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立体定向和功...
  • 1篇中国神经精神...
  • 1篇心理发展与教...
  • 1篇CT理论与应...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19
  • 5篇2018
  • 2篇2017
  • 7篇2016
  • 1篇2015
  • 5篇2014
  • 1篇2012
  • 3篇2011
  • 4篇2010
  • 8篇2009
  • 4篇2008
  • 15篇2007
  • 15篇2006
  • 6篇2005
  • 2篇2004
8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桥本甲状腺炎合并脑血管病变致脑梗死四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分析桥本甲状腺炎合并脑血管病变致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探讨桥本甲状腺炎与脑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 2000年1月—2009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收治4例无常见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的桥本甲状腺炎合并脑梗死患者,对其临床及实验室资料进行分析。结果①4例中女3例,男1例;年龄为21~26岁。4例均无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病史。其中1例既往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病史,1例有吸烟史(10年,1包/d)。②实验室检查:4例血清甲状腺抗体明显升高,其中3例为甲状腺功能亢进,1例为甲状腺功能减低。全部患者血糖、血脂,血沉、抗核抗体、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血清叶酸、维生素B12、血清抗心磷脂抗体及同型半胱氨酸检查均正常。脑脊液压力、常规、生化检查亦均正常。抗链球菌"O",1例轻度升高,3例正常。③影像学检查:4例CTA和MRA证实均有脑血管中、重度狭窄或闭塞,其中3例合并新生血管团形成。甲状腺超声示4例均可见甲状腺弥漫性肿大或伴多发结节。心脏彩色超声示心内结构及血流未见明显异常,心电图均未见明显异常。④给予4例患者改善循环,营养神经、康复治疗,给予3例抗甲状腺功能亢进药物治疗,给予1例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经治疗4例患者的症状均好转。结论对于病因不明的脑梗死患者进行甲状腺功能及相关抗体检查是必要的。
王宪玲李军杰杨延辉李存江董会卿
关键词:桥本病脑血管障碍脑梗死
磁敏感加权成像在颅内肿瘤显像的初步应用
目的:初步分析磁敏感加权成像(susceptibility weighted imaging,SWI)在颅内肿瘤显像的应用价值。方法:自2006年5月至8月共19例颅内占位患者,男8例,女11例,平均年龄52岁,应用西门...
刘亚欧杨延辉李坤成秦文
文献传递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视觉搜索的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采用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方法研究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在完成视觉搜索任务时脑活动情况,探讨相应的神经解剖基础。方法13例临床诊断可能为AD的患者和13名年龄、性别与之相匹配的健康老年人参加了视觉搜索(单特征任务和联合特征任务,两者的差别在于后者需要注意转换)的实验测试,同时采用西门子Sonata1.5T成像系统,采集其脑部功能成像的数据,通过功能神经成像分析软件SPM99进行统计分析得到脑功能活动的图像。结果AD组在联合特征任务中有特定的缺陷,而在单特征任务时相对保持完好。2个研究组在联合特征搜索任务下的脑激活模式相似,包括顶叶、额叶和颞枕交界区、原始视皮层和皮层下结构,但不同脑区的激活强度和范围明显不同,表现为AD组双顶叶激活减少,而右侧颞枕交界区激活增加;在单特征任务下组间差异很小。结论AD组控制注意转换的神经机制有明显缺陷,AD组远隔部位其他脑区(腹侧视觉通路和颞叶)的激活,反映了脑内功能资源的动态性再分配。
郝晶李坤成王葳杨延辉李可闫镔张德玄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视觉搜索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成像研究不同脑区脑功能活动
磁共振血管成像对舌咽神经痛的的诊断价值(13例临床分析)
2007年
目的分析舌咽神经痛的三维时间飞跃法磁共振血管成像(3D-TOFMRA)的影像学表现,探讨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临床诊断舌咽神经痛患者的3D-TOFMRA表现,两名神经影像医生共同阅片达成共识,判断神经血管关系,并与手术结果对比。结果3D-TOFMRA发现13例舌咽神经痛患者中共14侧舌咽神经出/入延髓区存在血管压迫或接触,其中症状侧舌咽神经有血管压迫或接触12例,无症状侧舌咽神经有血管压迫或接触2例,本组病例统计学分析表明,舌咽神经痛患者症状的出现与舌咽神经出/入延髓区是否存在血管压迫或接触存在显著相关关系(P<0.01),3D-TOFMRA对舌咽神经痛诊断的敏感性为84.62%,特异性为92.31%。13例有血管压迫或接触引起的舌咽神经痛患者手术证实责任血管9例为小脑后下动脉,1例为小脑前下动脉,1例为椎动脉,1例为未知的静脉,1例为未知的小动脉,而3D-TOFMRA1例未发现责任血管,2例对责任血管判断不符。结论3D-TOFMRA对诊断舌咽神经痛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及特异度,但对小血管的检出和责任血管的判断上仍存在不足。
刘亚欧杨延辉李坤成朱宏伟
关键词:舌咽神经痛磁共振血管造影术微血管减压手术
弥漫性软脊膜胶质瘤病6例报告
目的:回顾性分析6例少见的软脊膜星形细胞瘤和转移性髓内胶质母细胞瘤的MRI表现。材料与方法:本组6 例中,男性4例,女性2例。3例年龄为13~18岁,3例 32~55岁。病程2个月~1年余,以阵发性头痛、头晕起病,逐渐加...
杨小平李坤成杨延辉
文献传递
Creutzfeldt-Jakob病的脑电图变化特征
<正>目的分析43例临床可能或很可能克雅氏病(Creutzfeldt-Jakob disease,CJD)患者的脑电图特征,为临床一线应用EEG诊疗CJD提供可借鉴的资料和经验。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5年11月以...
李莉萍刘静王红星刘爱华叶静宋雷张进孙志超户宁宁李京李思然杨延辉孙华平王玉平
文献传递
Cobb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和比较影像学分析(附4例报告并文献复习)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分析Cobb综合征的临床和影像学表现,并进行影像学方法比较。方法:4例患者临床表现为双下肢无力或瘫痪,查体主要见下肢肌力减退和皮肤血管瘤。4例均行64排螺旋CT和DSA检查,其中3例行MRI检查。结果:CT增强扫描可显示病变相应节段的髓内、髓外椎管内、椎旁及肌肉和皮下软组织内的血管畸形。多排螺旋CT血管造影可显示畸形血管团及其主要供血动脉和引流静脉,并可立体观察畸形血管与邻近结构的关系。MRI平扫可见髓内异常信号,T1WI呈低或等信号,T2WI呈高信号,椎管内外可见大量流空信号,呈迂曲状;肌肉和皮下软组织内可见相似病灶,增强后病变明显强化。DSA行选择性双侧椎动脉、甲状颈干和/或相应节段的肋间动脉及腰动脉造影,可清楚显示病变节段内畸形血管团、增粗扩张的供血动脉和粗大的引流静脉。结论:多排螺旋CT血管造影和MRI能无创、准确地显示Cobb综合征髓内、椎管内外、椎体和软组织内病变的形态及范围,结合皮肤表现可对该病做出确定诊断。
杨延辉刘亚欧李坤成杜祥颖高艳曹丽珍刘佳宾
关键词:脊髓血管畸形COBB综合征磁共振成像血管造影术
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对Cobb综合征的诊断价值
目的:通过对比DSA,分析评价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对Cobb 综合征的诊断价值。方法:4例患者中女性2例,男性2例,平均年龄 20岁。临床症状为...
刘亚欧杨延辉李坤成杜祥颖高艳曹丽珍
文献传递
无症状中央变异型后部可逆性脑病综合征临床分析(附4例报告)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无症状中央变异型后部可逆性脑病综合征(posterior reversible encephalopathy syndrome,PRES)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4月至2017年4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4例无症状中央变异型PRES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 4例患者中男性3例,女性1例。合并高血压病4例,慢性肾功能不全2例,糖尿病1例,类风湿关节炎1例,急性脑梗死1例,饮酒史2例。4例患者行头颅MRI检查,均可见明显脑干异常信号,而无脑干病变相关临床症状。结论无症状中央变异型PRES早期诊断非常重要,及时治疗预后良好。
宋旸杨延辉卫华矫黎东
关键词:后部可逆性脑病综合征磁共振成像
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对Cobb综合征的诊断价值
2007年
目的通过对比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分析评价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MDCTA)对Cobb综合征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4例临床症状为双下肢无力或瘫痪,体检主要见皮肤血管瘤和下肢肌力减退。4例均行MDCTA和DSA检查。结果4例血管畸形,2例位于颈胸段,1例位于胸段,1例位于胸腰段,3例有皮肤和皮下病灶。椎体、椎管内、脊髓及软组织内的血管畸形MDCTA均可显示,供血动脉主要包括甲状颈干、肋颈干的分支及肋间动脉,增粗迂曲的引流静脉也在MDCTA的图像中清晰显示,且与DSA所见一致。结论MDCTA可以快速、无创、全面地显示Cobb综合征几乎所有的病变,在诊断和协助制订治疗方案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刘亚欧杨延辉李坤成杜祥颖高艳曹丽珍
关键词:COBB综合征脊髓血管畸形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血管造影术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