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晓敏
- 作品数:24 被引量:125H指数:8
- 供职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健脾益肺化痰方通过抑制TNF-α信号通路改善COPD大鼠气道黏液高分泌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3
- 2016年
- [目的]探讨健脾益肺化痰方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气道黏液高分泌的改善机制。[方法]采用烟熏法建立COPD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健脾益肺方组、化痰方组、健脾益肺化痰方组及羧甲司坦组。正常组、模型组灌胃生理盐水,各给药组灌胃相应药物,连续28 d。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肺泡灌洗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肺组织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和丝氨酸苏氨酸激酶(AKT)磷酸化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TNF-α含量升高,EGFR、PI3K和AKT磷酸化增强(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TNF-α含量显著下降(P<0.01或P<0.05),EGFR、PI3K和AKT磷酸化显著下降(P<0.01)或有下降趋势。[结论]健脾益肺化痰方改善COPD大鼠气道黏液高分泌,与抑制TNF-α等信号分子有关,且"标本兼治"的作用优于单一"治本"、"治标"。
- 杨晓敏赵娜妹刘娟邓秀兰王青青张晓晶潘霏李配钟相根
- 关键词:黏液高分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 葛根素、大豆素、槲皮素及芦丁体外抗氧化活性与构效关系研究被引量:11
- 2015年
- 目的比较大豆素、葛根素、槲皮素及芦丁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初步探讨类黄酮化合物的构效关系。方法体外培养RAW264.7细胞,分别加入大豆素、葛根素、槲皮素和芦丁对细胞进行处理,4h后加入脂多糖刺激细胞,采用DCFH-DA探针法检测细胞内总活性氧水平,采用Griess试剂法检测细胞上清中NO、MDA的水平。结果 4种类黄酮化合物处理的RAW264.7细胞均可见细胞内总活性氧水平下降,以槲皮素处理效果最为显著;槲皮素可显著降低NO、MDA水平(P<0.01),葛根素可显著降低NO水平(P<0.01),芦丁可显著降低MDA水平(P<0.01),而大豆素对两者均无明显影响。结论在4种类黄酮化合物中,槲皮素的抗氧化能力强于大豆素、葛根素和芦丁,这可能与槲皮素含羟基数目多、且羟基未成苷的结构特点有关。
- 杨晓敏张天娇许可嘉赵福建牛建昭李健
- 关键词:抗氧化构效关系
- 心肌L型钙通道及其调节
- 电压依赖性钙通道(L-type voltage-dependent Ca2+ channel, LVDCC)是心肌细胞正常兴奋和兴奋-收缩偶联中允许钙内流的多亚单位跨膜蛋白。它由α1、α2、β、δ等亚单位构成。LVDCC...
- 杨晓敏
- 关键词:心肌疾病发病机制L型钙通道跨膜蛋白免疫调节
- 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模式与课程评价体系改革研究被引量:14
- 2016年
- 生物化学实验是培养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手段。我们从教学实践出发,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通过改进教学模式、完善课程评价体系等措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综合能力,取得良好效果。
- 屠蘅菁杨晓敏
- 关键词: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教学模式
- 胰岛β细胞特异性转基因小鼠模型在2型糖尿病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14年
- 2型糖尿病(T2DM)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其发生发展受环境因素和多种基因的共同调控.研究发现,胰岛β细胞功能损伤是糖尿病的共同特征[1].动物模型研究表明,多数情况下,β细胞有足够的功能通过增加细胞群和胰岛素分泌来维持血糖水平,甚至在肥胖和胰岛素抵抗下也同样如此[2].只有当这种补偿不足时,才会发展成糖尿病.在糖尿病动物模型中会发现本来高表达的基因[如胰岛素(insulin),葡萄糖转运子2(GLUT2)和胰十二指肠同源盒1(PDX-1)]表达降低,相反一些正常情况下低表达的基因[如乳酸脱氢酶A(LDH-A),己糖激酶Ⅰ和葡萄糖-6-磷酸酶]表达量增加[3-4]。
- 杨晓敏沙敏韩晓
- 关键词:转基因小鼠模型2型糖尿病胰岛Β细胞细胞特异性葡萄糖-6-磷酸酶胰岛素分泌
- 葛根素、大豆素、槲皮素及芦丁对CCl_4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保护作用的比较研究被引量:8
- 2015年
- 目的:研究葛根素等4种类黄酮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并探讨其构效关系。方法:用4种具有代表性分子结构的类黄酮化合物(大豆素、葛根素、槲皮素和芦丁)分别灌胃小鼠,7天后腹腔注射CCL4,建立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禁食18 h后,取肝组织进行石蜡切片、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组织形态,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各组小鼠血清肝酶类成分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谷酰转肽酶(GGT)和碱性磷酸酶(ALP)的含量,并采用匀浆法检测肝组织中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含量。结果:肝组织病理学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4种药物干预组小鼠肝组织损伤程度均减轻,但各干预组间未见显著性差异。血清生化分析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葛根素干预组和槲皮素干预组小鼠血清中ALT、AST和GGT含量均明显下降(P<0.05或P<0.01),ALP含量无明显变化;大豆素干预组小鼠血清中仅ALT、AST含量明显下降(P<0.05或P<0.01);芦丁干预组小鼠血清中各酶活性均无明显变化。肝组织匀浆检测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槲皮素干预组和芦丁干预组小鼠肝组织MDA含量明显下降(P<0.05),SOD和GSH-Px含量明显上升(P<0.05或P<0.01),而大豆素干预组和葛根素干预组仅可见GSH-Px含量明显上升(P<0.05或P<0.01)。结论:槲皮素的综合抗氧化能力优于大豆素、葛根素和芦丁,这可能与其结构特点有关。与其他3种化合物相比,槲皮素具有多羟基、羟基未成苷的结构特点,提示槲皮素的结构特点可能与其抗氧化活性密切相关。
- 杨晓敏张天娇许可嘉赵福建牛建昭李健
- 关键词:葛根素槲皮素芦丁构效关系
- 给学生自学的机会
- 生物化学作为高等中医药院校一门较难掌握的专业基础课,教学安排上以教师讲解为主导,但是在实施过程中不可忽视学生自学的重要性。恰当利用之可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 杨晓敏续洁琨孙丽萍刘连起唐炳华
- 关键词:生物化学中医药院校教学效果
- 复方当归注射液对大鼠缺血性脑损伤模型的影响被引量:9
- 2015年
- 目的观察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损伤后神经功能、脑梗死体积、脂质过氧化的变化及复方当归注射液的干预作用。方法以线栓法构建SD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致局灶性脑缺血损伤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复方当归注射液组(药物组)和阳性对照组。造模后1 h,假手术组和模型组予生理盐水腹腔注射,药物组和阳性对照组分别给予复方当归注射液和依达拉奉注射液腹腔注射,连续7 d,通过神经行为学评分判断大鼠神经功能变化,四氮唑红染色方法测定脑组织梗死体积,硫代巴比妥酸方法检测缺血侧脑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结果脑缺血7 d后,药物组脑梗死体积比及神经功能指标均较模型组显著改善(P<0.05),MDA含量较模型组有一定下降趋势。结论复方当归注射液能显著改善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的神经行为学功能、减小脑梗死体积,并可能有减轻脂质过氧化的作用。
- 汤轶波朱春燕袁伟畅张赛张林朋张玮牟天龙王旭杨晓敏何雪飞潘彦舒
- 关键词:复方当归注射液缺血性脑损伤神经功能脑梗死体积丙二醛
- 当归补血汤对阿霉素心肌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及对心肌细胞自噬的影响被引量:7
- 2021年
- 目的:探究当归补血汤对使用阿霉素小鼠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通过PI3K介导通路对心肌细胞自噬的影响。方法:取40只雄性ICR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阿霉素组(ADR组)、阿霉素+巴佛洛霉素A1组(ADR+Baf组)、当归补血汤干预阿霉素+巴佛洛霉素A1组(DBD+Baf组)、当归补血汤干预阿霉素组(DBD组),每组8只,予相应药物,实验周期28d,记录小鼠一般状况、体质量变化,测量心功能、血清学指标、心肌组织形态学改变及自噬相关蛋白LC3B、PI3K水平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DR两组活动能力弱,体质量显著降低(P<0.01),心肌组织细胞排列紊乱,细胞内出现水肿、空泡变性,左室射血分数(EF%)、短轴缩短率(FS%)、左室后壁舒张末厚度(LVPWd)、左室后壁收缩末厚度(LVPWs)均降低,左室舒张末内径(LVIDd)、左室收缩末内径(LVIDs)增高,血清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升高(P<0.05,P<0.01),LC3B-Ⅱ/LC3B-Ⅰ升高,PI3K蛋白水平降低(P<0.01)。与ADR两组比较,DBD两组一般状况改善,体质量提高(P<0.05),心肌组织细胞病理改变较轻,EF%、FS%升高,LVIDs降低,CK-MB降低(P<0.05,P<0.01)。ADR组与DBD组、ADR+Baf组与DBD+Baf组比较,LC3B-Ⅱ/LC3B-Ⅰ均降低,PI3K蛋白水平均升高(P<0.05)。结论:当归补血汤对使用阿霉素小鼠心肌损伤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激活PI3K介导通路,抑制心肌细胞自噬有关。
- 毛启远刘兰椿王瑾琨曹康迪张雨薇高鹏荣杨晓敏王勇
- 关键词:当归补血汤细胞自噬
- 心肌L型钙通道结构、调节及与心脏疾病关系被引量:1
- 2015年
- 心肌L型钙通道CaV1.2是维持心肌细胞兴奋和兴奋.收缩偶联的多亚基跨膜蛋白。多种信号通路参与CaV1.2的调节,其中主要包括蛋白激酶A、蛋白激酶G和蛋白激酶C途径。CaV1.2基因突变或调节异常导致心律失常、心肌肥大和心衰等心脏疾病的发生。
- 杨晓敏赵俊云屠蘅菁汤轶波王勇
- 关键词:L型钙通道蛋白激酶A蛋白激酶G蛋白激酶C心脏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