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樊嘉

作品数:638 被引量:3,641H指数:27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487篇期刊文章
  • 88篇专利
  • 41篇会议论文
  • 14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65篇医药卫生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文化科学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生物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292篇肝癌
  • 234篇细胞
  • 169篇肿瘤
  • 140篇肝细胞
  • 106篇肝移植
  • 105篇切除
  • 91篇术后
  • 83篇细胞癌
  • 68篇手术
  • 68篇肝细胞癌
  • 59篇复发
  • 56篇蛋白
  • 53篇肝切除
  • 52篇预后
  • 51篇静脉
  • 51篇肝肿瘤
  • 49篇外科
  • 48篇切除术
  • 47篇门静脉
  • 44篇癌栓

机构

  • 576篇复旦大学
  • 37篇上海医科大学...
  • 13篇上海医科大学
  • 8篇首都医科大学...
  • 8篇中国医学科学...
  • 8篇浙江大学医学...
  • 8篇北京肿瘤医院
  • 5篇中国人民解放...
  • 4篇北京大学
  • 4篇华中科技大学
  • 4篇山东大学
  • 4篇中国科学院
  • 4篇南京铁道医学...
  • 4篇同济大学附属...
  • 4篇中山大学附属...
  • 3篇杭州市第一人...
  • 3篇东南大学
  • 3篇南京铁道医学...
  • 3篇教育部
  • 3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631篇樊嘉
  • 314篇周俭
  • 182篇汤钊猷
  • 151篇吴志全
  • 146篇邱双健
  • 63篇史颖弘
  • 59篇黄晓武
  • 58篇王征
  • 57篇孙惠川
  • 56篇钦伦秀
  • 46篇肖永胜
  • 46篇叶胜龙
  • 42篇王鲁
  • 41篇刘银坤
  • 39篇杨欣荣
  • 39篇马曾辰
  • 37篇徐泱
  • 35篇叶青海
  • 32篇孙健
  • 30篇余耀

传媒

  • 67篇中国临床医学
  • 45篇中华肝胆外科...
  • 33篇中华实验外科...
  • 28篇中华消化外科...
  • 24篇中华外科杂志
  • 20篇中华肝脏病杂...
  • 19篇中华医学杂志
  • 17篇复旦学报(医...
  • 17篇中国实用外科...
  • 15篇中华器官移植...
  • 14篇肝胆外科杂志
  • 12篇中华普通外科...
  • 9篇上海医学
  • 8篇外科理论与实...
  • 8篇中国普外基础...
  • 7篇大众医学
  • 6篇肝胆胰外科杂...
  • 5篇中华肿瘤杂志
  • 4篇世界华人消化...
  • 4篇临床肝胆病杂...

年份

  • 3篇2024
  • 12篇2023
  • 23篇2022
  • 16篇2021
  • 10篇2020
  • 13篇2019
  • 8篇2018
  • 21篇2017
  • 9篇2016
  • 23篇2015
  • 19篇2014
  • 24篇2013
  • 34篇2012
  • 27篇2011
  • 32篇2010
  • 43篇2009
  • 41篇2008
  • 54篇2007
  • 39篇2006
  • 43篇2005
6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肝细胞肝癌的自身抗体7-AAb检测panel及其应用
本发明属于肝癌的筛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诊断肝细胞肝癌的自身抗体7‑AAb检测panel及其应用。本发明检测了561例肝细胞肝癌患者和592例对照(包括343例正常人NC和249例肝硬化患者LC)样本,通过10‑fol...
樊嘉高强张舒毕利军李阳刘羽鸣杨思贤刘诚喜
文献传递
肝细胞癌根治术后行辅助性肝动脉化疗栓塞对近期复发的作用被引量:20
2010年
目的观察辅助性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对肝细胞癌根治术后近期(〈2年)复发的作用。方法回顾性收集自2000年11月至2007年12月问2591例接受根治性手术切除的肝细胞癌患者的资料。根据术后是否行辅助性TACE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再根据肿瘤直径、数目以及有无镜下癌栓将入选病例分为肿瘤直径≤5em的残癌低危、高危组以及肿瘤直径〉5cm的残癌低危、高危组。其中残癌低危定义为肿瘤单个且无镜下癌栓;残癌高危为肿瘤数目2~3个和(或)有镜下癌栓。分析辅助性TACE对近期复发的影响。结果对照组与干预组比较,术后3个月内的复发率在肿瘤直径≤5cm的残癌低危组和高危组分别为1.34%比4.14%(P=0.002)和3.17%比8.15%(P=0.011),肿瘤直径〉5cm的残癌低危组和高危组分别为5.33%比12.88%(P=0.002)和8.43%比14.29%(P=0.045);6个月内的复发率在肿瘤直径≤5cm的残癌低危组和高危组分别为4.63%比6.71%(P=0.133)和8.73%比13.48%(P=0.070),肿瘤直径〉5em的残癌低危组和高危组分别为11.50%比21.02%(P=0.052)和19.64%比23.94%(P=0.070)。那些6个月内未发生复发的患者,其术后9、12、18、24个月内的复发率在各亚组的对照组与干预组间均无明显差异。结论术后辅助性TACE治疗本身并不能预防近期复发,但其操作过程有助于早期发现术后残癌和复发灶。
陈晓泓张博恒殷欣邱双健樊嘉任正刚夏景林王艳红叶胜龙干育红
关键词:肝细胞肝动脉化疗栓塞
紫杉醇抑制大鼠原位肝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机制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探讨紫杉醇抑制大鼠原位肝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机制。方法建立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Lewis-BN),将大鼠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A组),紫杉醇低剂量干预组(B组),高剂量干预组(C组)检测病理组织学改变,细胞免疫学指标。结果紫杉醇明显延长术后生存(A组与B组,Log Rank=9.06,B组与C组,Log Rank=7.81,P均<0.05),减轻肝脏病理组织学改变,降低外周血单核细胞特异的Th前体细胞的比率(t=8.9和11.8,P均<0.05),促进脾CD4^+的淋巴细胞凋亡(x^2 =27.49和93.4,P均<0.05),同时使Th1/Th2细胞平衡向Th2移动(t=4.93和5.92,P值均<0.05)。结论紫杉醇能够有效减轻肝移植大鼠的急性排斥反应,其机制可能与诱导活化的CD4^+Th细胞凋亡,从而降低受体对供体细胞的反应,并促使Th1/Th2细胞平衡向Th2移动有关。
谭长军樊嘉周俭荚卫东王征
关键词:紫杉醇脱噬作用肝移植免疫抑制
“癌症之王”可防可治
2006年
肝癌是我国最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死亡率仅次于胃癌,是我国第二位癌症“杀手”;在部分肝癌高发区已跃居第一位。全国每年至少有11万人被肝癌夺去生命.占全世界肝癌死亡人数的45%。肝癌常见于中年男性。因其恶性程度高、病情进展快.患者早期一般没有什么特殊不适,一旦出现症状后再就诊。
樊嘉孙健
关键词:癌症肝癌高发区中年男性恶性程度病情进展死亡率
肝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性肺炎并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早期诊断和处理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性肺炎合并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早期诊断和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4月至2004年5月期间8例肝移植患者术后出现巨细胞病毒性肺炎合并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资料。8例患者均给予更昔洛韦5mg/kg静脉滴注,2次/d;减少他克莫司(FK506)或环孢素A(CsA)1/3~1/2的用量,停用霉酚酸酯(MMF)和泼尼松;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同时加强支持治疗。结果8例患者中5例痊愈,3例死亡。无1例发生急性排斥反应。结论胸部X线、CT检查及临床表现是早期诊断的关键。抗巨细胞病毒治疗、调整免疫抑制剂用量、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及有效的营养支持均是改善肝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性肺炎合并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有力措施。
袁周樊嘉吴志全周俭邱双健王玉琦
关键词:肝移植肺炎呼吸窘迫综合征巨细胞病毒性肺炎肝移植术后呼吸机辅助呼吸肝移植患者
原发性肝癌的分子靶向治疗新进展被引量:4
2009年
肝癌是常见的恶性疾病,起病隐匿,明确诊断时常常已到晚期,且多合并肝硬化等,丧失了手术切除肿瘤的机会,病死率高。近年来,随着对肝癌发生发展分子机制认识的不断深入,分子靶向治疗成为肝癌治疗的一个新手段。一些分子靶向药物有望在延长肿瘤无进展期、提高生存质量方面使患者获益。
於雷代智周俭樊嘉
关键词:肝肿瘤分子靶向治疗
肝癌根治术后区域化疗预防复发的价值被引量:31
1999年
目的评价肝脏区域化疗预防肝癌根治术后复发的作用。方法1995年1月至1997年12月行肝癌根治性切除105例。全部病例均在术后4~6周经肝动脉或联合门静脉行术后肝脏区域化疗,此后每隔2~4个月重复一次。结果随访4~40(x=22.7±9.7)个月。105例中2例分别于术后12、13个月时死于重症肝炎,但无肝癌复发。103例存活者13例复发,其中余肝复发11例,肺和腹腔转移各1例。术后1、2、3年的累积复发率分别为1%、15%和18%。复发距手术时间为10—22(X=15.3±2.9)个月。结论术后肝脏区域化疗可明显降低肝癌根治术后复发高峰期的复发率。
吴志全樊嘉邱双健周俭汤钊猷
关键词:肝癌复发术后区域化疗
结直肠癌肝转移灶手术指征拓展临床应用评价--中国《结直肠癌肝转移诊断和综合治疗指南(V2010)}应用体会被引量:33
2013年
目的评价中国《结直肠癌肝转移诊断和综合治疗指南(V2010)》中关于肝转移灶手术指征扩大后安全性和对病人生存的影响。方法将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2000-2010年收治的530例行结直肠癌肝转移灶手术切除的病人,按采用的肝转移灶手术指征不同将病人分为2000-2004年和2005-2010年两组,回顾性评价和分析两组病人的临床资料和生存状况。结果 2005-2010年肝转移灶手术指征扩大后,手术切除率从2000-2004年的25.1%升至35.1%(P<0.05);病人术前血清CEA和CA19-9水平明显升高;围手术期病死率(2.2%vs.0.9%)和并发症发生率(20.9%vs.29.8%)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并发症发生率有一定升高趋势。两组病人术后复发率分别为27.5%和36.7%,5年总体存活率分别为43%和49%,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43.7个月和55.7个月,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国《结直肠癌肝转移诊断和综合治疗指南(V2010)》中关于肝转移灶的手术指征安全可行,显著提高了手术切除率,使更多病人获得了治愈的希望,值得推广。
钟芸诗朱德祥韦烨任黎梁立潘向欧翟升永樊嘉叶青海许剑民秦新裕
关键词:结直肠癌肝转移手术适应证
MAP3K4的突变或缺失促进肝内胆管细胞癌侵袭转移
<正>目的研究MAP3K4在肝内胆管细胞癌(ICC)中的突变和表达,阐明其在肝内胆管细胞癌侵袭转移中的作用和分子机制。方法应用常规的Sanger测序技术检测ICC癌及癌旁组织中MAP3K4外显子区域的突变情况,软件分析突...
杨柳晓高强施杰毅王智超王晓颖周俭邱双健樊嘉
文献传递
肝星状细胞与肝癌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12年
原发性肝癌(以下简称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尽管在最近几十年对其的研究取得了可喜的进展,但肝癌的5年生存率仍只有59/6左右。肝癌是在环境序贯作用下由一群正常细胞转化而来的遗传不均一的细胞群,肝癌细胞和间质成分构成的微环境在肝癌研究中日益被重视[1-2]。正确认识肝癌微环境并把握肝癌细胞与间质相互作用的机制,对于认识肝癌起始、演进和转移的全过程具有重要意义[3]。在我国,大多数肝癌患者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慢性肝炎、肝纤维化和肝硬化是肝癌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
徐向南肖永胜樊嘉
关键词:肝星状细胞乙型肝炎病毒感染间质成分肝癌细胞微环境
共6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