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邱双健

作品数:177 被引量:1,312H指数:18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60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 5篇科技成果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171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88篇肝癌
  • 86篇细胞
  • 58篇肝细胞
  • 44篇术后
  • 42篇肝移植
  • 41篇肿瘤
  • 32篇切除
  • 30篇细胞癌
  • 29篇肝细胞癌
  • 25篇静脉
  • 23篇门静脉
  • 23篇癌栓
  • 21篇预后
  • 21篇门静脉癌栓
  • 21篇静脉癌栓
  • 20篇肝切除
  • 18篇移植术
  • 18篇切除术
  • 17篇复发
  • 16篇移植术后

机构

  • 153篇复旦大学
  • 21篇上海医科大学...
  • 4篇匹兹堡大学
  • 3篇上海医科大学
  • 2篇福建医科大学
  • 2篇川北医学院附...
  • 2篇石家庄市第一...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复旦大学附属...
  • 1篇上海市肿瘤研...
  • 1篇教育部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中国工程院
  • 1篇交通大学

作者

  • 177篇邱双健
  • 146篇樊嘉
  • 107篇周俭
  • 98篇吴志全
  • 92篇汤钊猷
  • 41篇黄晓武
  • 29篇余耀
  • 29篇叶胜龙
  • 21篇肖永胜
  • 21篇刘银坤
  • 20篇孙健
  • 20篇史颖弘
  • 19篇王玉琦
  • 15篇王征
  • 14篇马曾辰
  • 12篇周信达
  • 11篇贺轶锋
  • 10篇王晓颖
  • 10篇周俭
  • 10篇孙惠川

传媒

  • 25篇中华肝胆外科...
  • 22篇中国临床医学
  • 14篇中华医学杂志
  • 12篇中华实验外科...
  • 8篇中华器官移植...
  • 8篇中华肝脏病杂...
  • 7篇中华外科杂志
  • 6篇复旦学报(医...
  • 6篇中华普通外科...
  • 6篇中华消化外科...
  • 4篇世界华人消化...
  • 4篇中国肿瘤生物...
  • 4篇肝脏
  • 3篇中国癌症杂志
  • 3篇外科理论与实...
  • 2篇中华肿瘤杂志
  • 2篇肝胆外科杂志
  • 2篇中华消化杂志
  • 2篇川北医学院学...
  • 2篇医学研究杂志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5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12
  • 5篇2011
  • 8篇2010
  • 8篇2009
  • 17篇2008
  • 25篇2007
  • 16篇2006
  • 19篇2005
  • 15篇2004
  • 12篇2003
  • 2篇2002
  • 10篇2001
  • 6篇2000
  • 11篇1999
17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肝细胞肝癌侵袭性及门静脉癌栓形成与ezrin被引量:6
2005年
目的探讨细胞骨架连接蛋白ezrin在肝癌组织以及肝癌细胞系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侵袭性的关系。方法手术切除肝细胞肝癌标本及其相应癌旁肝组织41例以及同期良性肝病肝组织9例,按照肿瘤大小、有无播散灶及远处转移、有无包膜、有无门静脉癌栓等将肿瘤分为高侵袭和低侵袭两组,分别采用RT-PCR、Western和免疫组化技术检测ezrin的表达。并检测MHCC97L、MHCC97H和LM3三株细胞系的ezrin表达。结果高侵袭肝细胞肝癌组织ezrin表达强度显著高于低侵袭肝细胞肝癌组织(P<0·05),癌栓组织ezrin表达强度更高(P<0·05)。三株细胞系均表达ezrin,其强度随侵袭性增高依次增强。结论Ezrin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增加与肿瘤侵袭及门静脉癌栓的形成相关。Ezrin在MHCC97L、MHCC97H和LM3三株细胞系均表达,其表达强度随侵袭性增强而依次增加。
孙琦蛮樊嘉周俭刘银坤余耀吴志全邱双健肖永胜
关键词:肝细胞EZRIN门静脉癌栓
雷帕霉素对肝移植大鼠皮下移植瘤生长的影响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探讨雷帕霉索对肝移植大鼠皮下移植瘤生长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肝移植模型后实验分为五组,Ⅰ组:以Wistar大鼠作为供体,SD大鼠作为受体,术后不接受任何治疗作为急性排斥对照组。Ⅱ组:以SD大鼠作为供体及受体,术后3d在左肩胛区皮下接种腹水瘤Wlaker-256细胞,生理盐水灌胃作为皮下肿瘤生长的对照组。Ⅲ、Ⅳ、Ⅴ组:均以Wistar大鼠作为供体,SD大鼠作为受体,术后分别服用环孢素(每日20mg/kg体重,灌胃)、他克莫司(每日1mg/kg体重,灌胃)和雷帕霉素(每日1mg/kg体重,灌胃),术后3d在左肩胛区皮下接种腹水瘤Wlaker-256细胞。每周3次记录Ⅱ-Ⅴ组受体大鼠皮下肿瘤生长情况,绘制成瘤曲线;并于皮下接种肿瘤后14d处死大鼠,检测受体大鼠的肝功能、移植肝病理及皮下肿瘤大小。结果与急性排斥大鼠(Ⅰ组)比较,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的各组受体大鼠(Ⅲ~Ⅴ组)均未出现严重的急性排斥反应;同时,与生理盐水灌胃的同基因肝移植术后皮下荷瘤大鼠(Ⅱ组)比较,雷帕霉素明显抑制了大鼠皮下肿瘤的生长[(1.41±0.87)与(3.65±0.87)cm^3,P〈0.05],环孢素及他克奠司则促进了皮下肿瘤的生长[(9.56±2.81)与(3.65±0.87)cm^3,P〈0.01;(8.11±1.69)与(3.65±0.87)cm^3,P〈0.01]。结论雷帕霉素在有效保护移植物的同时抑制了移植受体体内肿瘤的生长;环孢素和他克莫司抑制了机体的排斥反应,但也同时促进了受体体内肿瘤的生长。
王征樊嘉周俭余耀谭长军邱双健
关键词:雷帕霉素肝移植肿瘤
Smad3蛋白在肝细胞癌中的作用被引量:6
2017年
】Smad3是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信号通路中重要的转运蛋白。它负责把TGF-β信号从细胞膜表面转运入细胞核,使TGF-β信号能与核内相关因子结合,调控靶基因的表达。Smad3表达水平及功能状态异常将导致信号转导过程异常,涉及细胞的生长、增殖、发育、分化、迁移、凋亡等基本环节。本文以肝细胞癌和癌旁差异表达的Smad3基因为核心的作用。从Smad3上游信号源、Smad3自身装配成熟、Smad3下游效应三个部分阐述当前Smad3在肝细胞癌中的研究进展,旨在为Smad3在肝细胞疾病中的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陆珠凤黄锦龙甘伟易勇邱双健
关键词:肝细胞癌
肿瘤标志物的蛋白质组学被引量:9
2004年
随着蛋白质组学概念的提出及其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可以从细胞蛋白整体水平研究肿瘤的发病机制,寻找肿瘤诊断和预后的特异性标志.蛋白质组学表达模式研究的技术包括用于蛋白质分离的双向凝胶电泳,用于鉴定的质谱分析及用于蛋白质对比研究的数据库,这些技术正应用于肿瘤标志物的寻找和鉴定.人们已在肾细胞癌中找到相关的诊断标志,并建立了膀胱癌相关蛋白数据库;在肝癌研究中也发现了大量可能用于早期诊断和肿瘤分型的蛋白;在肺癌早期可检测“恶性”蛋白信号,预测肿瘤发生和观察化疗效果; 在卵剿忡瘤中联合应用筛选的肿瘤标志和CA125可明显提高肿瘤的检出率;另外蛋白质组学方法在乳腺癌、结肠癌、白血病等疾病研究中的应用也日益广泛.尽管这项技术仍有不足,但他在不断完善,使我们能发现更多敏感、特异的肿瘤标志物.
翁永强邱双健刘银坤汤钊猷
关键词:肿瘤标志物蛋白质组学化疗免疫荧光
血清蛋白质组学研究中高丰度蛋白的去除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建立血清蛋白质组学研究中高丰度蛋白的去除方法并观察其去除效果。方法应用Agilent公司去除人14种高丰度蛋白的多重亲和排除系统(Human 14 Multiple Affinity Removal System),去除血清中白蛋白、IgG和抗胰蛋白酶等14种高丰度蛋白,并用SDS.PAGE评价去除的效果。结果建立血清中高丰度蛋白的去除方法,可去除白蛋白等14种高丰度蛋白。SDS—PAGE图谱中去除高丰度蛋白后条带更清晰,部分低丰度蛋白得以显现。结论成功建立血清中高丰度蛋白的去除方法,可为下游的蛋白质组学技术奠定基础。
杨国欢於雷樊嘉邱双健代智刘盛东贺轶锋刘银坤周俭
关键词:血清蛋白质组学高丰度蛋白
围手术期肝功能对肝癌根治术后病人预后的影响被引量:12
2003年
目的 阐明围手术期肝功能对肝癌根治术后病人预后的影响。方法 对 96例病人围手术期肝功能和其他临床病理特征进行生存率的比较 (单因素分析 ) ,并通过Cox多因素分析得到有独立意义的肝功能预后指标。结果 单因素分析示在肝功能指标中 :围手术期白 /球蛋白比 (A/G)、碱性磷酸酶 (AKP)、术前白蛋白、γ 谷氨酰转肽酶 (GGT)、术后一周胆汁酸浓度 (SBA)、丙氨酸转氨酶(ALT)与生存率相关 (P <0 0 5 )。Cox多因素分析示 :术后一周ALT是与生存相关的独立预后因素。另外单因素分析示术前A/G、GGT、AKP、术后一周SBA与无瘤生存率相关。多因素分析示术后一周胆汁酸浓度是与无瘤生存相关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围手术期肝功能对估计肝癌病人预后有一定作用 。
贺轶锋吴志会樊嘉邱双健周俭
关键词:围手术期肝功能肝癌术后预后因素
肝脏树突状细胞与肝细胞癌被引量:1
2006年
近年来随着对肝脏DC免疫生物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更深入地了解了肝脏DC的免疫学特性及其与肝脏疾病尤其是肝细胞癌(hepatoc ellular carcinoma,HCC)的关系,并据此设计有针对性的治疗策略。在肝脏微环境的作用下,肝脏DC处于非成熟状态,具有数量相对不足、显著的异质性、抗原摄取能力及T细胞活化能力低下等特点,它可表达特殊的CC和CCR。上述因素使肝脏DC在肝脏免疫调节中起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大量肝脏非成熟DC无法活化T细胞,尤其在肝细胞癌的状态下,非成熟肝脏DC进一步增加,伴随着免疫活化因子IL-12分泌的减少,不利于机体抗肿瘤免疫的产生,而肝细胞癌自身可通过AFP、IL-10、IL-8及HBV/HCV的作用抑制肝脏DC。但也有观点认为,肝脏DC为成熟状态,可通过调节T细胞活化的途径最终引起肝脏免疫耐受的产生。
居旻杰邱双健黄晓武
关键词:肝细胞癌免疫调节
逆行法肝切除术在肝癌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8
2007年
目的探讨逆行法肝切除术的切除率及其安全性。方法1994年6月至2005年12月同一手术组共切除难切性肝癌574例,其中用逆行法切除543例(甲组),用传统方法切除31例(乙组)作为对照。结果两组均无围手术期死亡,甲组术中失血量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乙组(P〈0.01)。结论难切性肝癌行逆行肝切除术可明显提高切除率和安全性。
吴志全樊嘉周俭邱双健汤钊猷
关键词:肝细胞癌肝切除术逆行
低表达RKIP是原发性肝癌患者术后不良预后因素
目的研究RKIP在肝癌中的表达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2002年至2006年期间240例行手术切成的原发性肝癌患者,构建肝癌组织芯片,免疫组化分析肝癌和癌旁组织内RKIP的表达水平,定量PCR法检测了对应的冰冻组织标本R...
徐永锋易勇邱双健樊嘉
STAT3在肝癌中发挥致癌和抑癌双重作用被引量:3
2012年
研究发现,在不同类型肿瘤中均存在STAT信号通路的过度激活。在STAT信号通路中,通过细胞外配体包括细胞因子、激素和生长因子,特异性结合受体,进而激活Janus酪氨酸激活酶(包括Jak1,Jak2,Jak3和Tyk2)。酪氨酸激活酶可对每个Stat蛋白酪氨酸的残端磷酸化。同样,非受体激活型酪氨酸激活酶(例如c-ABL和c-SRC),可不通过受配体信号的激活,
王嘉兴邱双健
关键词:STAT3蛋白酪氨酸抑癌致癌肝癌结合受体
共18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