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武海龙

作品数:10 被引量:40H指数:4
供职机构:石家庄市第三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4篇血肿
  • 4篇脑膜
  • 3篇胰岛
  • 3篇胰岛素
  • 3篇胰岛素样
  • 3篇胰岛素样生长...
  • 3篇硬膜
  • 3篇硬膜下
  • 3篇硬膜下血肿
  • 3篇增殖
  • 3篇人脑
  • 3篇人脑膜瘤
  • 3篇细胞
  • 3篇慢性
  • 3篇慢性硬膜下
  • 3篇慢性硬膜下血...
  • 3篇膜下
  • 3篇膜下血肿
  • 3篇脑膜瘤
  • 3篇抗原

机构

  • 10篇石家庄市第三...
  • 2篇石家庄市第五...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作者

  • 10篇武海龙
  • 9篇姚志刚
  • 9篇孙晓立
  • 7篇贾文志
  • 6篇赵凤鸣
  • 5篇刘宏雷
  • 3篇郝亮
  • 3篇李鹏
  • 2篇苏瑞红
  • 2篇赵金超
  • 1篇贾蔚娴
  • 1篇孙晓东
  • 1篇张娜娜
  • 1篇张宁
  • 1篇石力涛
  • 1篇靳洪波
  • 1篇高文生
  • 1篇何继军
  • 1篇吴思展
  • 1篇张建辉

传媒

  • 3篇山东医药
  • 2篇河北医药
  • 1篇脑与神经疾病...
  • 1篇中国微侵袭神...
  • 1篇中国临床神经...
  • 1篇中西医结合心...

年份

  • 1篇2019
  • 3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双侧慢性硬膜下血肿微创治疗研究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通过对双侧慢性硬膜下血肿的微创治疗分组对比,总结微创浣洗术与持续引流术的优缺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双侧慢性硬膜下血肿行微创穿刺手术患者88例。双侧血肿经额钻孔穿刺行微孔导管浣洗术56例(浣洗组),行常规双顶结节钻孔穿刺引流术32例(引流组)。术后浣洗组不做持续引流,每日浣洗血肿,引流组头低位持续引流,并复查头颅CT,据CT结果适时拔管。术后据GOS评分评估治疗效果。结果浣洗组一次性治愈48例(85. 7%),好转8例(14. 3%),有效率100%。引流组一次性治愈18例(56%),好转8例(25%),加重6例(19%),总有效率81. 25%。2组治愈率、血肿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双侧慢性硬膜下血肿因其自身特点,浣洗组较引流组效果更好,复发率低,并发症少。
赵凤鸣张娜娜武海龙姚志刚孙晓立苏瑞红刘宏雷贾文志郝亮
关键词:双侧慢性硬膜下血肿持续引流微创治疗
HIF-1α在垂体腺瘤中的表达及与垂体腺瘤侵袭性的关系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研究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人垂体腺瘤中的表达,探讨其表达水平与垂体腺瘤侵袭性的关系。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60例垂体腺瘤组织中HIF-1α蛋白的表达,结合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HIF-1α蛋白在垂体腺瘤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侵袭组HIF-1α蛋白的表达较非侵袭组显著增高(P<0.01);HIF-1α蛋白在Hardy-wilson分级为Ⅲ+Ⅳ级的垂体腺瘤中的阳性率显著高于Ⅰ+Ⅱ级(P<0.01);HIF-1α蛋白的表达与垂体腺瘤的大小呈正相关(r=0.487,P<0.01)。结论 HIF-1α可能是垂体腺瘤侵袭过程中的重要调控因子,与垂体腺瘤的大小、分级及侵袭性密切相关,其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贾蔚娴吴思展贾文志孙晓立姚志刚张建辉石力涛郑中会郝亮刘宏雷武海龙
关键词:垂体腺瘤缺氧诱导因子-1Α侵袭性
凝血酶抑制剂nexin-1尾状核注射对大鼠脑出血后脑水肿的治疗作用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观察凝血酶抑制剂nexin-1尾状核注射对大鼠脑出血后脑水肿的治疗作用。方法将9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干预组各30只。模型组、干预组尾状核注射自体动脉血制备脑出血大鼠模型,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对照组、模型组术后于大脑尾状核部位注射10μL生理盐水,干预组注射10μL凝血酶抑制剂nexin-1。各组大鼠在给药后12、24、36 h分别进行脑组织形态学观察、脑组织凋亡神经细胞检测、脑组织含水量检查和脑组织血脑屏障通透性检测。结果干预组脑神经细胞排列有轻微紊乱,形态结构异常程度较轻,细胞核有胞核固缩和胞质凝集的现象,但程度较模型组轻。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各时间点凋亡神经细胞数多、脑组织含水量高、血脑屏障通透性高(P均<0.05)。与模型组相比,干预组各时间点凋亡神经细胞数少、脑组织含水量低、血脑屏障通透性低(P均<0.05)。结论凝血酶抑制剂nexin-1尾状核注射对大鼠脑出血后脑水肿具有治疗作用。
贾文志赵金超武海龙李鹏赵凤鸣姚志刚孙晓立
关键词:凝血酶抑制剂脑出血脑水肿
脑膜瘤组织中IGF-1、FⅧ-RAg的表达变化及意义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观察脑膜瘤组织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和第八因子相关抗原(FⅧ-RAg)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Ⅰ、Ⅱ、Ⅲ级脑膜瘤组织及正常硬脑膜组织中IGF-1、FⅧ-RAg,并分析两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Ⅰ、Ⅱ、Ⅲ级脑膜瘤组织(A、B、C组)及正常硬脑膜组织(D组)IGF-1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6.1%±12.1%、48.2%±12.1%、63.1%±12.2%、0,两两比较,P均<0.05;FⅧ-RAg在相对应组别中的微血管密度(MVD)值分别为16.6±6.2、21.5±6.5、27.8±6.2、5.6±0.8,C组与其他各组比较,A、B组与D组比较,P均<0.05。MVD与IGF-1表达呈正相关(r=0.794 3,P<0.05)。结论不同病理分级脑膜瘤中IGF-1、FⅧ-RAg的表达强度不同,IGF-1有促脑膜瘤血管生成的活性,在脑膜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一定作用。
武海龙李鹏孙晓立姚志刚贾文志赵凤鸣
关键词: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第八因子相关抗原
微孔导管灌洗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38例疗效观察被引量:6
2015年
慢性硬膜下血肿是神经外科常见病,一般指外伤3周后出现硬膜下出血,血液及其分解产物在硬膜下积聚逐渐增多,并引起临床症状的颅内血肿[1]。目前,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手术治疗方法有常规开颅手术,大骨孔置管引流等,手术创伤相对较大,并发症多,恢复期较长。2009年2月-2014年1月,我们采用微孔导管灌洗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38例,现报告如下。
赵凤鸣张庚申武海龙孙晓立姚志刚
关键词:慢性硬膜下血肿灌洗术开颅手术分解产物颅内感染
IGF-1表达与人脑膜瘤细胞增殖活性关系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探讨IGF-1在人脑膜瘤中的表达与脑膜瘤细胞增殖活性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2例脑膜瘤组织、7例正常硬脑膜中IGF-1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情况,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IGF-1在正常硬脑膜组、WHO I、II和III级脑膜瘤组的表达强度不等,分别为0%、(15.7±12.8)%、(47.2±11.7)%和(62.9±12.9)%,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CNA在同样四个组别中的PCNA-LI值分别为0%、9.6±5.4%、30.6±5.6%和48.7±15.1%,其差异亦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结果显示:IGF-1与PCNA-LI两者呈正相关(r=0.8594)。结论 IGF-1表达强度与脑膜瘤细胞增殖活性有关,二者在脑膜瘤的发生、增殖和恶化过程中可能起协同作用,其详细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武海龙高文生张宁靳洪波何继军孙晓东
关键词:脑膜瘤免疫组织化学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增殖细胞核抗原
人脑膜瘤IGF-1表达及其意义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人脑膜瘤组织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收集人脑膜瘤标本110例,其中WHOⅠ、Ⅱ和Ⅲ级分别为70、22和18例;另收集正常脑膜标本12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分析IGF-1、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第Ⅷ因子相关抗原(FⅧ-RAg)表达情况。结果脑膜瘤组织中IGF-1、PCNA、FⅧ-RAg表达水平较正常硬脑膜组织明显增高(P<0.05);随着脑膜瘤WHO级别增高,IGF-1、PCNA、FⅧ-RAg表达水平亦明显增高(P<0.05)。同一级别脑膜瘤组织中,IGF-1、PCNA、FⅧ-RAg两两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人脑膜瘤组织中IGF-1的表达强弱与脑膜瘤血管生成、细胞增殖活性有关。
武海龙孙晓立史荣李鹏刘宏雷姚志刚赵凤鸣
关键词:脑膜瘤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增殖细胞核抗原
脑出血后血肿液凝血酶与脑水肿、神经功能缺损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5
2016年
目的分析高血压脑出血后血肿液凝血酶与神经功能缺损以及脑水肿的相关性。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选择2008年5月—2014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病人94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45例,采用常规治疗;B组49例,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检测两组血肿液凝血酶浓度、脑水肿比值,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分析凝血酶与脑水肿、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相关性。结果两组治疗第3天、第5天血肿液凝血酶浓度显著高于第1天、第7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第1天与第7天血肿液凝血酶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第3天、第5天脑水肿比值显著高于第1天、第7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第1天、第7天脑水肿比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第3天、第5天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显著高于第1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治疗第7天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低于第1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肿凝血酶浓度与脑水肿比值、神经功能缺损分评分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624、0.547,P<0.05)。结论血肿液凝血酶可能影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导致脑水肿形成。
贾文志孙晓立赵金超姚志刚武海龙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神经功能缺损脑水肿
微孔导管浣洗术在慢性硬膜下血肿的应用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微孔导管浣洗术在慢性硬膜下血肿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128例慢性硬膜下血肿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分为研究组(n=86)和对照组(n=42)。研究组行微孔导管浣洗术,对照组行YL-1硬通道穿刺引流术,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随访1~12个月,研究组有效率为100%,对照组为88%,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YL-1穿刺引流术相比,微孔导管浣洗术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复发率低等优点,是一种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较好的微创方法。
赵凤鸣张娜娜武海龙姚志刚孙晓立苏瑞红刘宏雷贾文志郝亮
关键词:显微外科手术
IGF-1表达与人脑膜瘤细胞增殖及血管生成活性关系
武海龙孙晓立刘宏雷贾文志姚志刚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IGF-1、PCNA和第FVⅢ-RAg在脑膜瘤中表达变化,用微血管密度(MVD)测定肿瘤血管生成,以PCNA标记指数(PCNA-LI)表示脑膜瘤细胞的增殖活性。结果表明:脑膜瘤组织中存在IGF-1...
关键词:
关键词:脑膜瘤细胞增殖血管生成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