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室间隔
  • 5篇室间隔缺损
  • 5篇缺损
  • 5篇间隔缺损
  • 4篇心脏
  • 4篇手术
  • 4篇先天性
  • 3篇心脏病
  • 3篇先天
  • 3篇介入
  • 3篇封堵
  • 2篇新生儿
  • 2篇婴幼
  • 2篇婴幼儿
  • 2篇随访
  • 2篇体外循环
  • 2篇外循环
  • 2篇先天性心脏
  • 2篇先天性心脏病
  • 2篇膜周部

机构

  • 10篇青岛大学
  • 1篇青岛市市立医...
  • 1篇吉林省人民医...

作者

  • 10篇武钦
  • 9篇邢泉生
  • 4篇曹倩
  • 4篇任悦义
  • 3篇荣佑宝
  • 2篇纪志娴
  • 2篇邸勇
  • 1篇泮思林
  • 1篇沈磊
  • 1篇侯可峰
  • 1篇张学勤
  • 1篇段书华
  • 1篇王平善
  • 1篇孙龙
  • 1篇刘玮
  • 1篇陈瑞

传媒

  • 7篇中华胸心血管...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国实验动物...
  • 1篇临床小儿外科...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3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07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心脏间隔缺损生物可降解封堵器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7年
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和动脉导管未闭等心脏间隔类缺损是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传统治疗方法为外科开胸手术.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应用封堵器经皮介入治疗间隔类缺损在国内外广泛开展起来,近中期随访效果良好.2007年国内学者在国内外率先开展经胸微创封堵治疗膜周部室间隔缺损并取得成功,短时间内在国内外迅速推广开来.目前临床上使用的封堵器均为以镍钛合金丝为主体支架、内衬阻流膜而成.越来越多的随访资料显示,有些患者的中远期并发症与植入的金属封堵器密切相关.自本世纪初,心血管病医学专家和材料学专家开始转向应用生物可降解材料制作心脏间隔类缺损封堵器方面的研究.本文就近10余年来生物可降解心脏间隔类缺损封堵器的研究进展和未来方向进行综述.
邢泉生武钦
关键词:心脏间隔缺损生物可降解封堵器膜周部室间隔缺损经皮介入治疗开胸手术
青岛地区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的发病率及危险因素
2023年
目的分析青岛地区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VSD)的发病率及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设计,纳入2018年8月至2020年6月在青岛地区行产前筛查的孕妇(青岛地区全人口全覆盖)。根据经皮血氧饱和度+心脏听诊诊断产后新生儿VSD,并依据筛选7 d内VSD阳性新生儿的超声心动图进行最终诊断。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VSD的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115238名活产儿,其中388例诊断为VSD,发病率为3.3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母亲研究生学历(与初中及以下相比)(OR=1.61,95%CI:1.00~2.58,P=0.049)、早产史(OR=2.90,95%CI:1.47~5.70,P=0.002)、先天性心脏病孕育史(OR=5.98,95%CI:2.63~14.73,P<0.001)为新生儿VSD的危险因素;与女性新生儿相比,男性新生儿VSD的总体发病风险较低(OR=0.74,95%CI:0.60~0.91,P=0.005)。结论青岛地区VSD发病率为3.37‰;母亲文化程度高、先天性心脏病孕育史和早产史是新生儿VSD的危险因素,男性新生儿VSD的总体风险较低。
晁聪李国菊汪国兰武钦倪伟邢泉生
关键词:室间隔缺损发病率队列研究
新生儿婴幼儿主动脉弓中断Ⅰ期手术治疗经验、随访结果和后续治疗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探讨新生儿婴幼儿期主动脉弓中断(IAA)I期矫治的手术经验和随访结果,提示关注后续治疗。方法2010年9月至2014年12月,单一手术组连续收治38例IAA患儿,男26例,女12例;年龄1天~5个月,中位值11天;体质量1.8~5.8kg,中位值4.1kg。解剖学分型:A型24例(63.16%),B型13例(34.21%),C型1例(2.63%)。2例单纯IAA合并动脉导管未闭(PDA),36例合并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VSD)和PDA,其中7例合并左心室流出道梗阻(LVOTO)(4例为瓣下狭窄,2例为瓣膜狭窄,1例为瓣下+瓣膜狭窄),1例合并左肺动脉异常起源于主动脉,1例合并永存动脉干(Ⅱ型)。28例术前行CT造影并气管三维重建,合并气管狭窄5例。38例均有明显差异性发绀。2例术前死亡,36例行I期矫治。35例合并心内畸形患儿均经正中切口,体外循环采用升主动脉及动脉导管双插管灌注并将体温降至18℃~23℃,选择性脑灌注(21例)或停循环(14例)。完整切除导管组织,予7/0(或8/0)prolene线对端吻合主动脉弓。1例B型患儿因预期吻合口张力过大,切断左锁骨下动脉松解主动脉弓。合并心内畸形降温或复温过程中矫治。16例延迟关胸。1例A型单纯IAA经标准左后外侧切口矫治。制订严格的随访计划,密切注意主动脉弓再狭窄、LVOTO、气管狭窄等并发症,必要时给予再次手术或内科介入治疗。结果本组术前死亡2例,1例为C型IAA+VSD+PDA,另1例为单纯B型IAA。围术期死亡2例。随访过程中猝死1例。体外循环105—208min,中位值138min;选择性脑灌注或停循环16-35min,中位时间24min。1例术后即刻发生肺动脉高压危象死亡。呼吸机支持2~25天,其中1例气管重度狭窄患者,呼吸机撤机困难,继发感染和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其余患者顺利出院,出院时上、下肢血压差均小于20mmHg�
邢泉生邸勇王葵亮任悦义武钦
关键词:心脏病先天性主动脉弓中断新生儿
经胸微创非体外循环下封堵室间隔缺损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1
2011年
室间隔缺损(VSD)是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之一。体外循环(CPB)下手术修补和经导管介入封堵是目前主要治疗方法。但两者均存在明显的局限性。传统手术需要借助CPB,不但有CPB创伤和潜在并发症的危险、需要输注血液制品,而且手术瘢痕也直接影响美观,
邢泉生武钦
关键词:室间隔缺损非体外循环介入封堵微创潜在并发症手术修补
自体内皮前体细胞移植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微血管新生及心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外周血来源的内皮前体细胞自体移植,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后微血管新生与心功能的影响。方法抽取SD大鼠外周动脉血,应用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取单个核细胞。应用含有VEGF和bFGF的特定培养基体外培养,得到内皮前体细胞;结扎SD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建立急性心肌梗死模型;然后将得到的自体内皮前体细胞植入缺血心肌局部区域。对照组动物注入细胞培养液。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细胞移植组大鼠心功能明显改善,心肌收缩力显著优于对照组;梗死心肌微血管新生更为明显。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心肌局部移植外周血来源的自体内皮前体细胞,能够促进血管新生;对局部梗死心肌组织结构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并可在不同时点不同程度恢复心肌收缩力,显著改善心功能。
泮思林邢泉生孙龙荣佑宝曹倩纪志娴武钦
关键词:内皮前体细胞细胞移植心肌收缩
PS-SOD脂质体对乳猪体外循环肺保护作用的研究
2007年
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超氧化物岐化酶(PS-SOD)脂质体在乳猪体外循环中的肺保护作用。方法选用2~3周龄乳猪30头,随机分为对照组、PS 组、SOD 组、PS+SOD 组、PS-SOD 脂质体组5组。常规建体外循环,转流150min,主动脉阻断60min。分别在气管插管后、主动脉开放前2个时点经气管插管向肺内均匀注入生理盐水、PS、SOD、PS+SOD、PS-SOD 脂质体。于术前、术毕、术后2、6和12h 5个时点检测乳猪肺顺应性(Cdyn)、氧合指数。测定术后肺组织中丙二醛(MDA)、髓过氧化物酶(MPO)、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含量,并行肺组织形态学观察。结果 PS-SOD 脂质体组术后 Cdyn 与 PS 组及 PS+SOD 组比较无明显改变(P>0.05),与 SOD 组比较明显改善(P<0.05)。与术前比较,PS 组 SOD 组和 PS+SOD 组氧合指数均明显下降且回升不明显,而 PS-SOD 组下降不明显且术后迅速回升。PS+SOD 组与 SOD组比较,MPO、MDA 无明显下降,GSH-PX 无明显升高(P>0.05)。PS-SOD 脂质体组与 SOD、PS+SOD 组比较,MPO、MDA 明显下降,GSH-PX 明显升高(P<0.01)。PS+SOD 组肺病理形态学定量评估与 PS 组及 SOD组比较无明显减轻(P>0.05)。PS-SOD 脂质体组肺病理形态学定量评估与 PS、SOD、PS+SOD 相比较则明显减轻(P<0.05)。结论单纯应用 PS 或 SOD 均有一定的肺保护作用,但二者混合应用并未提高作用效果,PS-SOD 脂质体表现出更良好的肺保护效应。
武钦邢泉生曹倩荣佑宝沈磊
关键词:肺表面活性剂体外循环肺损伤
心脏跳动下无人工材料一期改良心外Fontan手术3例被引量:4
2012年
Fontan类手术是“单心室”外科治疗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主要方法,目前最常用的改良Fontan术为体外循环(CPB)下心外管道全腔静脉一肺动脉吻合术(Total cavopulmonary anatomosis,TCPA)。大量的实验室及临床研究证实,心外管道Fontan循环有通路顺畅、循环阻力小、血流能耗低等优点,但是静脉系统的人工材料有早期形成血栓,造成人工血管栓塞的危险。
邢泉生武钦荣佑宝王平善任悦义
关键词:FONTAN手术心脏跳动改良FONTAN术复杂先天性心脏病良心心外管道
一期手术根治新生儿早产儿有症状法洛四联症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 总结TOF新生儿期一期根治手术的临床经验并探讨手术时机和影响成功率的因素.方法 2011年0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19例新生儿和早产儿TOF,占同期收治所有TOF患婴的7.20%.其中男12例,女7例,年龄12~ 28天,平均(17.3±5.5)天,体质量2.1~4.3 kg,平均(2.9±0.7) kg.术前所有患婴均有发绀、气促等明显临床症状,静息经皮血氧饱和度0.48~0.92,平均0.79±0.12.5例术前需机械通气,2例术前静脉持续泵入前列腺素E1(PGE1)保持动脉导管开放;7例实验室检查示中-重度贫血(血红蛋白55~ 87 g/L).术前均行超声心动图、X线胸片及心电图明确诊断,未行心导管检查,术前超声McGoon比值0.8~1.6,平均1.09 ±0.30,Nakata指数63~ 212 mm2/m2,平均(135.5 ±54.2)mm2/m2.本组除1例早产儿行分期手术外,其余18例均行一期根治.室间隔缺损(VSD)经右心室流出道(RVOT)切口或(和)三尖瓣口连续缝合修补,以经戊二醛处理自体心包片跨或不跨环扩大RVOT或(和)肺动脉,部分患婴保留房间隔交通,均行术中平衡超滤加术后改良超滤.术后严格随访,行超声心动图、心电图和X线胸片检查,关注右心功能和心律失常等情况.对比本组患婴与同期其他TOF一期根治患儿在手术时间、呼吸机支持时间、监护室滞留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费用等方面的不同.结果 全组18例一期根治患儿手术均成功,另1例分期手术早产儿,6个月后成功行根治手术,所有患婴无严重并发症.18例一期根治手术体外循环转流时间76~153min,平均(111.5 ±31.6) min;主动脉阻断59~89 min,平均(73.3±11.6) min.VSD修补经RVOT切口途径10例(55.6%),经三尖瓣口途径6例(33.3%),联合途径2例(11.1%).RVOT跨环补片12例(66.7%),单纯RVOT补片4例(22.2%),RVOT跨环补片加左肺动脉补片2例(11.1%).保留房间隔交通15例(83.3%).术后呼�
邢泉生武钦刘玮任悦义曹倩
关键词:新生儿早产儿法洛四联症根治手术
超声引导下经胸微创封堵治疗先心病的远期随访结果分析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总结超声引导下经胸微创封堵治疗儿童先心病的临床经验及随访结果,探讨其远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3月至2017年12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心脏中心行食道超声引导下经胸微创外科封堵术治疗的先心病患儿临床资料,并进行长期随访。随访截至2020年12月,随访内容包括超声心动图、心电图、临床症状、并发症处理、预后情况。将室间隔缺损病例按照年龄、体重及封堵器类型进行分组,对常见并发症(如新发主动脉瓣反流、三尖瓣反流及右束支传导阻滞)的发生率进行组间比较。结果本研究共纳入752例患儿,其中室间隔缺损727例,封堵成功691例(95.05%);房间隔缺损19例及联合畸形6例均封堵成功。684例获随访,随访率为95.7%,随访时间3~13年,期间无一例死亡。室间隔缺损患儿随访结果:53例残余分流中,48例自愈;8例新发主动脉瓣轻微或轻度反流中,2例好转;1例迟发性心包积液;新发三尖瓣轻度反流或由轻度进展至中度反流的34例患儿中,13例恢复正常,2例由轻度反流进展至中度反流;1例新发间歇性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患儿仍在随访中,2例一过性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已恢复;2例新发左束支传导阻滞的患儿中,1例恢复;38例新发右束支传导阻滞患儿中,5例恢复正常。偏心型及鞍型封堵器更易出现主动脉瓣反流(P<0.05),而不同封堵器类型中,三尖瓣反流与右束支传导阻滞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不同体重组中常见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合畸形中,1例新发主动脉瓣轻度反流并在1年后恢复正常。结论先心病经胸微创封堵技术结合了体外循环手术和导管介入手术治疗的优势,远期随访提示安全、有效,但需进行全生命周期随访和健康管理。
吕蓓陈瑞任悦义侯可峰段书华纪志娴曹倩邸勇武钦邢泉生
关键词:室间隔缺损随访研究
经胸封堵与右腋下小切口直视修补婴幼儿膜周部室间隔缺损的结果对比被引量:25
2015年
目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经胸微创封堵与右腋下小切口直视修补治疗婴幼儿膜周部室间隔缺损(PmVSD)的疗效和随访结果。方法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530例限制性PmVSD患儿纳入研究,年龄〈3岁,体质量〈15kg。应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微创封堵组265例,采用胸骨下端小切口非体外循环经食管超声(TEE)引导,穿刺右心室游离壁,应用改良封堵器直接闭合VSD;右腋下小切口直视修补组265例,在常规体外循环(CPB)下采用右腋下小切口直视修补VSD。对比两组患儿手术成功率、手术时间、用血量、失血量、呼吸机辅助时间、ICU滞留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和医疗费用等指标。结果两组患儿全部得到有效治疗,均无死亡和危及生命的严重并发症。微创封堵组中10例(3.77%)封堵失败,适当延长原切口后中转常规直视手术成功修补;255例(96.23%)一次性封堵成功者中术后发生心律失常30例(11.76%),包括不完全左支传导阻滞(ILBB)3例(1.18%)、完全右束支传导阻滞(CRBB)3例(1.18%)、不完全右束支传到阻滞(IRBB)16例(6.27%)、Ⅰ度房室传导阻滞(AVB)8例(3.14%),微到少量残余分流(RS)18例(7.06%),新增三尖瓣少量反流(TR)29例(11.37%)。右腋下小切口直视修补组患儿全部成功(100%),术后心律失常116例(43.77%),包括CRBB61例(23.02%)、IRBB52例(19.62%)、临时性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CAVB)和ILBB各2例(0.75%)、交界性异位心动过速(JET)1例(0.38%);微到少量RS16例(6.04%),新增少量TRll例(4.15%),心功能不全17例(6.42%)。所有患儿随访12个月以上,无新增或加重的瓣膜反流,无迟发的CAVB以及其他并发症。两组比较,最终疗效相仿。微创封堵组住院天数、手术时间
张学勤邢泉生武钦
关键词:室间隔缺损封堵婴幼儿心肺转流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