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露英
- 作品数:7 被引量:40H指数:5
- 供职机构:武汉科技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武汉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矿业工程理学更多>>
- 聚硅酸金属盐复合絮凝剂形貌结构及性能研究被引量:3
- 2013年
- 以硅酸钠、硫酸和硫酸盐为原料制备聚硅酸金属盐(PSMS)复合絮凝剂,通过红外光谱研究了金属元素与聚硅酸(PS)的相互作用情况,采用电子显微镜观察了PS、PSMS和相应简单金属盐(MS)的形貌,利用激光粒度分析仪分析了絮体粒径变化及破碎与恢复情况,并考察了PSMS在不同投加量下处理腐植酸模拟废水的效果。结果表明:PSMS的红外光谱图中有M—O—Si振动峰出现,扫描电镜显示PSMS的聚集单元表面异于PS的平滑,为细小不规整的晶体颗粒,并与相应硫酸盐(MS)形貌有一定关联。此外,无论是所形成絮体的粒径还是对腐植酸的去除效果,聚硅酸硫酸铝(PSAlS)和聚硅酸硫酸铁(PSFeS)均优于其它聚硅酸金属盐,PSFeS的絮体虽易破碎但破碎后恢复能力最好,且粒径最大而容易沉降。
- 江露英刘红朱小丽范先媛
- 关键词:形貌结构
- 煤系高岭土微波合成NaA分子筛干燥剂被引量:5
- 2010年
- 本文是以内蒙煤系高岭土为原料,在不同的陈化时间、不同的成核时间、不同的晶化时间以及不同的晶种添加量条件下微波合成NaA分子筛;并通过SEM,XRD测试手段对合成产物的形貌和结晶情况进行了表征,以此对实验结果和各合成因素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四个因素均会影响分子筛静态吸水量,其中晶化时间影响最大;并发现了微波合成需要高岭土充分的溶解;微波加热强度大,易发生转晶。本文合成的NaA分子筛的静态吸水量最高可达28.26wt%。
- 江露英吴丽芳张巍万林郑昆鹏
- 关键词:煤系高岭土微波合成
- 高岭土合成沸石分子筛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 2010年
- 介绍了高岭土的性质,高岭土合成4A型、Y型、X型、P型、ZSM-5型、SAPO-5型等沸石分子筛干燥剂及催化剂的方法,并阐述了微波、原位晶化、非水体系等先进高岭土合成分子筛的方法以及这些分子筛合成过程的机理及其应用现状。
- 郑昆鹏江露英吴丽芳张巍万林
- 关键词:高岭土沸石分子筛
- 聚硅酸稳定性的研究被引量:11
- 2012年
- 聚硅酸作为一种常用的助凝剂,它的网状立体结构和较高的分子量,使其具有较强的粘结能力和吸附架桥作用。但聚硅酸在短时间内容易形成凝胶而失活,限制了它在水处理中的应用。本文以硅酸钠和硫酸为原料制备聚硅酸,研究了pH值、SiO2浓度、Na+浓度、温度对聚硅酸稳定性的影响,并且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了聚硅酸的形貌。结果表明:降低聚硅酸的pH值、SiO2浓度、Na+浓度和保存温度均可提高聚硅酸的稳定性;聚硅酸的浓度对其形貌有较大的影响,聚硅酸的浓度越大,其聚集单元越大且枝杈越密,越容易聚集成为凝胶;形貌与文献中聚硅酸形态演变以及聚硅酸溶胶转化为凝胶的图像一致。同时,研究得出了各影响因素的适用条件,为聚硅酸的实际应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 朱小丽刘红江露英黄青
- 关键词:聚硅酸稳定性形貌
- 煤系高岭土微波加热合成干燥用13X型沸石分子筛被引量:7
- 2010年
- 以内蒙古鄂尔多斯煤系高岭土为原料,微波加热合成吸水用13X型沸石分子筛。采用单因素条件实验,考察了晶化时间、胶化时间、晶种投加量、碱投加量等制备条件对合成13X型分子筛的影响。通过静态饱和吸水量测定,XRD、IR和SEM等表征手段对产品进行表征。发现最佳的反应条件为:微波反应时间为1h,微波胶化时间为16min,晶种投加量为2%,碱投加量R[n(Na2O)/n(Al2O3)]控制在5.3,此时合成的X型分子筛的静态饱和吸水量为32.47%。
- 万林郑昆鹏江露英吴丽芳张巍
- 关键词:煤系高岭土微波加热
- 聚硅酸铝铁复合絮凝剂性能的研究被引量:8
- 2012年
- 利用铝盐和铁盐与聚硅酸形成复合絮凝剂可以优势互补的特点,制备了不同n(Al):n(Fe)摩尔比的聚硅酸铝铁复合絮凝剂(PAFSS),并对其性能进行了研究。当n(Al):n(Fe)=1:3时,PAFSS对腐植酸的絮凝去除率可达92.9%,且形成的絮体粒度最大,其中位粒径为110滋m。PAFSS的红外光谱图中有M(Fe和Al)—O—Si振动峰出现,表明金属盐和聚硅酸成键聚合。通过对腐植酸溶液和絮凝出水的Zeta电位测定,及对PAFSS絮凝腐植酸的絮凝过程中的粒度变化的在线分析,结果表明PAFSS具有较强的电中和性能,且絮体具有较强的抗破碎能力。
- 张钢范先媛朱小丽江露英
- 关键词:复合絮凝剂聚硅酸铝铁絮凝性能
- 碱度变化对复合式厌氧膜生物反应器处理有机废水的影响研究
- 水资源的匮乏和水污染的严峻使得寻求经济高效的水处理工艺与回用技术成为各国学者研究的热点和迫在眉睫需要深入研究解决的课题。 本文首次将附着式厌氧反应器(AGAR)和分置式厌氧膜生物反应器(厌氧MBR)相结合,研制出了一种...
- 江露英
- 关键词:厌氧反应器厌氧膜生物反应器有机废水碱度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