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潘春孚

作品数:12 被引量:81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石油与天然气...
  • 5篇天文地球

主题

  • 7篇盆地
  • 6篇层序
  • 3篇储层
  • 2篇地层
  • 2篇断陷
  • 2篇盐岩
  • 2篇碳酸
  • 2篇碳酸盐
  • 2篇碳酸盐岩
  • 2篇体系域
  • 2篇前陆
  • 2篇前陆盆地
  • 2篇陆盆
  • 2篇胶莱盆地
  • 2篇格架
  • 2篇古龙
  • 2篇北部
  • 2篇层序地层
  • 1篇地层格架
  • 1篇地层学

机构

  • 9篇中国石油天然...
  • 8篇中国石油大学...
  • 2篇东北石油大学
  • 2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同济大学
  • 1篇中国地质科学...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西部钻探工程...
  • 1篇中国石油规划...
  • 1篇中国石油

作者

  • 12篇潘春孚
  • 7篇纪友亮
  • 3篇代春萌
  • 3篇高志勇
  • 3篇郭晓龙
  • 3篇周勇
  • 3篇李璇
  • 2篇卢春红
  • 2篇张善文
  • 2篇朱如凯
  • 1篇潘杨勇
  • 1篇邹憬
  • 1篇林晓华
  • 1篇田继先
  • 1篇欧阳永林
  • 1篇敬兵
  • 1篇边海军
  • 1篇苗忠英
  • 1篇曾庆才
  • 1篇俞国鹏

传媒

  • 2篇天然气地球科...
  • 1篇大庆石油地质...
  • 1篇中国地质
  • 1篇同济大学学报...
  • 1篇沉积学报
  • 1篇断块油气田
  • 1篇特种油气藏
  • 1篇石油地球物理...
  • 1篇科学技术与工...
  • 1篇古地理学报

年份

  • 1篇2015
  • 4篇2013
  • 4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8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逆冲活动对准南前陆盆地层序构成的影响及意义被引量:4
2011年
新近纪准噶尔盆地南缘是在北天山强烈逆冲构造背景下发育的前陆盆地.其新近系沙湾组-塔西河组可划分为1个二级层序,2个三级层序,均由角度不整合、平行不整合或沉积环境转换面所分隔.整个二级层序的沉积构成反映了从前陆逆冲挠曲沉降到回弹隆升的演化过程,层序1沉积构成明显受逆冲构造活动控制,而回弹隆起影响了构造相对宁静期的层序2内部沉积构成.新近纪逆冲构造活动阶段的内部演化,制约了同期的冲积扇-扇三角洲沉积体系.受逆冲构造活动影响,层序1(沙湾组)扇三角洲砂体不断向盆地推进,侧向连片,垂向上相互叠置形成厚度可观的储集体,其下伏前期深湖相烃源岩,离生烃中心近,上覆层序2(塔西河组)发育的大量细粒沉积物作为良好的盖层,易形成大型油气田.
纪友亮潘春孚高志勇朱如凯
关键词:前陆盆地层序
古龙—常家围子断陷区深层层序地层学研究
本文以地震、测井、钻井资料为基础,以层序地层学理论为指导,在古龙-常家围子断陷区深层开展层序地层学研究。研究的目的层段包括火石岭组、沙河子组、营城组和登娄库组地层,重点研究沙河子组和登娄库组地层,对火石岭组和营城组一段火...
潘春孚
关键词:层序地层学层序地层格架地震相
文献传递
松辽盆地北部深层层序地层格架建立与模式研究——以古龙—常家围子断陷沙河子组为例被引量:12
2010年
松辽盆地北部徐家围子等地区深层勘探相继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但由于古龙—常家围子断陷深层地质认识程度较低,该区还处于深层勘探初期阶段。古龙—常家围子断陷区沙河子组充填了一套扇三角洲和湖泊沉积,是该区重要的储层和生油层。综合利用测井、钻井、地震等资料,将层序地层学原理应用于陆相断陷湖盆沉积,识别出沙河子组三级层序顶底界面,将其划分为2个三级层序,并在层序内部识别出高水位体系域、水进体系域、低水位体系域,建立了该区高精度的等时层序地层格架。根据沙河子组地质结构和地层发育的构造背景,建立了沙河子组层序地层模式:双向多断阶层序模式、双箕状不对称层序模式。
潘春孚纪友亮
关键词:层序体系域层序格架
山东省胶莱盆地东北部下白垩统莱阳组震积岩特征及地质意义被引量:23
2011年
胶莱盆地为中生代残留盆地,受郯庐断裂带、牟—即断裂带活动的影响,盆地南部、东北部地震活动强烈,发育一系列与地震作用有关的地震事件沉积构造。利用大量的岩心、野外露头资料,在胶莱盆地东北部下白垩统莱阳组砂泥质沉积物中可识别出两大类地震事件沉积构造:软沉积物变形构造(液化变形构造、拉伸变形构造、挤压变形构造)和硬岩层脆性变形构造,共计9小类,并对其成因机制进行了分析。盆地东部的牟—即断裂带是一条重要的控盆边界断裂带,在莱阳组沉积时期以NW-SE向伸展构造活动为主,致使盆地东北部地震活动频发,盆地内早期沉积的莱阳组以普遍发育震积岩为特征,且以软沉积物液化变形为主,反映地震强度为5
周勇纪友亮万璐潘春孚
关键词:地质意义胶莱盆地
漠河盆地生物气形成条件及存在证据被引量:3
2013年
生物气不仅能以常规生物气藏的形式存在,而且还能以水合物、页岩气或煤层气等非常规形式存在,是非常重要的天然气资源。通过分析漠河盆地微生物生存所需的温度、盐度、酸碱度、生存空间和营养底物来源等条件,并结合微生物生命活动的证据认为:①漠河盆地地层水盐度不高、酸碱度适中、营养底物充足,具备微生物生命活动所需的基本条件;②饱和烃气相色谱出现"鼓包"现象,检测出25-降藿烷、乙烯和丙烯,δ13C1值小于-60‰,以及相邻地区发现生物气等现象是该区存在生物气的证据;③第四系受季节变换的影响,可周期性生成乙酸发酵型原生生物气;上侏罗统微裂缝发育段可形成CO2还原型次生生物气。生物气不仅是漠河盆地重要的天然气资源类型,也是天然气水合物潜在的气源之一。
苗忠英王晶潘春孚何大祥赵兴齐
关键词:生物气营养底物地球化学生烃模式漠河盆地
塔中地区鹰山组储层分布规律与地震预测被引量:9
2015年
塔中气田以往以"串珠"作为钻探目标,早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在气田开发中发现"串珠"并不是含气储层的主要特征,需要对塔中气田鹰山组储层分布规律重新认识。研究认为,鹰山组受差异溶蚀和走滑断层分割双重因素控制,储层在地震剖面上表现为"层状",平面上为"块状"分布特点,而不是呈孤立分布的"串珠"。鹰山组气层、水层在常规地震剖面上振幅差异小,传统的"亮点"技术无法对含气储层有效识别。通过实际测井资料进行多参数交会分析和AVO模型正演说明,泊松比为鹰山组储层含气性最敏感的弹性参数,气层地震反射属于第三AVO类型,用AVO近远道表征和主振幅主频率地震预测技术可以有效预测鹰山组气层,在研究区见到很好的效果,并得到了钻井的证实。
欧阳永林曾庆才郭晓龙代春萌潘春孚李璇包世海李新豫
关键词:碳酸盐岩泊松比
塔中气田奥陶系碳酸盐岩岩溶储层预测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岩溶储层具有埋藏深、地震资料分辨率及信噪比不高、非均质性强等特点。为此,利用古地貌、古水流和古断裂等地质主控因素方法与多地震属性信息融合技术相结合的解决思路,对研究区奥陶系鹰山组碳酸盐岩岩溶缝洞型储层进行了分析和预测,刻画了不同类型岩溶储层的分布规律。该方法既降低地震信息的多解性、提高了储层预测的精度,又符合地质规律,研究成果为研究区的勘探生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潘春孚潘杨勇代春萌敬兵郭晓龙李璇康敬程邹憬
关键词:碳酸盐岩岩溶储层地震多属性
准噶尔盆地南缘新近系层序类型与发育模式研究被引量:12
2011年
准噶尔盆地南缘第三纪—第四纪为前陆盆地再生阶段。在前人对准噶尔盆地南缘层序地层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充分利用野外露头、钻测井等资料,将准噶尔南缘新近系沙湾组和塔西河组地层划分为1个二级层序,2个三级层序。依据准噶尔南缘前陆盆地构造演化的不同阶段及其形成机制,将2个三级层序分别归纳为构造层序和气候层序2种类型,每类层序内部均可划分为低水位体系、湖侵体系域和高水位体系域。构造层序发育受逆冲构造作用影响明显,气候层序发育主要受气候引起的相对湖平面变化影响。依据2种层序内部结构发育的特点结合山前带所处盆地的特殊构造部位及层序发育演化阶段的不同,将准噶尔盆地南缘新近系层序发育模式总结为陡坡型和气候型。
潘春孚纪友亮高志勇朱如凯朱健湖俞国鹏胥猛
关键词:构造层序准噶尔盆地南缘
频谱分解技术在勘探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13年
基于频谱分解方法的认识和应用研究,综述了频谱分解技术在层序地层分析、沉积储层预测、小断层解释及烃类检测和时移地震监测研究中的应用。在国内外地质勘探实例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在研究层序地层分析、沉积储层预测、烃类检测及时移地震监测领域中应用的频谱分解技术方法。研究分析表明:频谱分解在不同的频带上显示不同级别地质现象,是研究层序地层、沉积储层及小断层解释的有效手段;频谱分解在不同频带显示对烃类不同的响应,是实现烃类检测和时移地震监测的重要手段。随着勘探精度、流体检测和剩余油气挖潜的形势需求,提高频谱分解方法的精度和分辨率以及在各种地质情况下的应用试验,将会不断促进方法研究和实际应用效果改善。
潘春孚郭晓龙代春萌李璇田继先耿晶边海军
关键词:频谱分解层序地层烃类检测
准噶尔南缘前陆盆地物源体系演化规律被引量:4
2013年
通过分析准噶尔盆地南缘古近纪逆冲构造幕内不同构造活动阶段砂岩重矿物变化特征及砂地比,探讨了逆冲构造幕内的物源体系演化规律。研究表明:准噶尔盆地南缘前陆盆地同一逆冲构造幕内由强烈活动早期到高峰期发育的物源数量逐渐增多,距离物源越来越近;由强烈活动高峰期到构造活动宁静期发育的物源体系数量逐渐减少,逐渐远离物源,沉积物供给逐渐减少。
潘春孚张常久纪友亮高志勇卢哲
关键词:前陆盆地物源体系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