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血液
  • 3篇导管
  • 3篇血液透析
  • 3篇静脉
  • 3篇静脉导管
  • 2篇深静脉
  • 2篇深静脉导管
  • 2篇肝素
  • 1篇涤纶
  • 1篇动静脉
  • 1篇动静脉内
  • 1篇动静脉内瘘
  • 1篇血液净化
  • 1篇血液凝固
  • 1篇用血
  • 1篇鱼精蛋白
  • 1篇置入
  • 1篇肾透析
  • 1篇输注
  • 1篇输注治疗

机构

  • 4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上海长征医院

作者

  • 5篇焦梅
  • 4篇周玉坤
  • 3篇何霞萍
  • 3篇李康峰
  • 3篇成文敬
  • 3篇许贞玉
  • 3篇石平
  • 3篇章亮
  • 2篇汤小芳
  • 1篇严宁
  • 1篇孔若曦
  • 1篇张贵
  • 1篇严连喜
  • 1篇王成双
  • 1篇洪冬梅
  • 1篇张玉强
  • 1篇蒋秋红
  • 1篇李艳慧

传媒

  • 2篇临床肾脏病杂...
  • 1篇海南医学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解放军护理杂...

年份

  • 2篇2014
  • 3篇2011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不同比例的硫酸鱼精蛋白与肝素钠在高危出血倾向患者血液净化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探讨不同比例硫酸鱼精蛋白与肝素钠在高危出血倾向患者连续性血液净化与维持性血液透析中的抗凝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2011年1月至2013年7月,便利抽样法选取在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南京分院血液净化中心治疗的具高危出血倾向的危重病患者18例为研究对象。按入院先后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9例。观察组患者采用硫酸鱼精蛋白与肝素钠1∶1.2的比例进行治疗,而对照组患者采用1∶1的比例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抗凝效果、出血情况、治疗前后患者凝血参数的变化及患者的预后。结果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中和普通透析治疗中,两组患者的凝血级别及凝血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APTT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治疗后APTT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有1例肠癌晚期患者治疗期间排出柏油样大便,其他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发生出血情况。除对照组有1例肠癌晚期患者离世外,其余患者经治疗后均恢复良好。结论对伴高危出血倾向的危重病患者行连续性血液净化及血液透析治疗时,体外局部肝素钠抗凝1∶1.2的效果较好,能满足患者透析的抗凝要求,不增加严重出血的危险性。
焦梅李艳慧李康峰周玉坤
关键词:硫酸鱼精蛋白肝素钠出血血液净化
不同血液透析用血管通路再循环的测定及意义被引量:4
2011年
血管通路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质量的重要保障,被誉为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近年来,对于血管通路的研究发现:血管通路再循环,影响透析效率,降低透析充分性[1].因而血管通路再循环的测定对血液透析治疗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通过葡萄糖注射法(glucose infusion test,GIT)[2]测定新型带涤纶环的长期深静脉导管及自体动静脉内瘘两种血管通路的再循环,观察透析充分性及对临床选择的指导意义.
李康峰周玉坤汤小芳石平章亮何霞萍焦梅许贞玉成文敬
关键词:自体动静脉内瘘透析充分性透析治疗深静脉导管
高浓度枸橼酸钠抗凝在维持性血液透析中的安全性探讨被引量:8
2011年
目的观察局部运用高浓度枸橼酸钠抗凝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有出血倾向患者组以30%枸橼酸钠体外抗凝透析,常规治疗组以低分子肝素抗凝透析作为对照,记录透析前、后实验室检查指标,计算尿素清除指数值,并观察透析器及管路凝血情况。结果枸橼酸钠抗凝组透析前、后Na^+变化存在统计学差异,两组透析前、后Ca^2+、pH、HCO3^-变化也存在差异,两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变化及尿素清除指数值无统计学差异。枸橼酸钠抗凝组未出现低钙、高钠及严重碱血症,且透析器、管路未发生I级以上凝血。结论局部高浓度枸橼酸钠运用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是安全有效的抗凝方法。
李康峰周玉坤章亮汤小芳石平何霞萍焦梅许贞玉成文敬张贵
关键词:肾透析肝素血液凝固
尿激酶输注治疗带卡夫深静脉导管功能不良的观察及护理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观察尿激酶对血液透析患者长期深静脉留置导管功能不良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以尿激酶持续输注治疗12例功能不良的带卡夫深静脉导管,经导管护理并记录治疗前后患者的实验室检查指标,观察临床效果、不良反应。结果 12例患者经尿激酶持续输注治疗后导管功能不良得以纠正,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尿激酶用于功能不良的带卡夫深静脉导管作用确切,不良反应少。
章亮蒋秋红成文敬焦梅许贞玉何霞萍
关键词:尿激酶血液透析
颈外静脉切开置入带涤纶套中央静脉导管在特殊患者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 探讨颈外静脉切开置入带涤纶套中央静脉导管在特殊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及评估其安全性.方法 将42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DK)5期并欲行带涤纶套中央静脉导管置入术的患者设为A组,以颈外静脉切开方法置管;同期选取36例已行右颈内静脉置入术的患者设为B组,置管方法为经皮穿刺右颈内静脉经撕脱鞘置入带涤纶套中央静脉导.观察术中、术后并发症.记录透析前后血肌酐、尿素氮变化以及透析中血流量、回血静脉压指标,计算尿素清除指数(Kt/V)值并比较.A组42例患者行颈外静脉切开置管患者根据原发病:糖尿病肾脏疾病、Ⅱ型心肾综合征进展至终末期肾脏疾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慢性肾小球肾炎、强直性脊柱炎肾损害进展至终末期肾脏疾病、急性肾损伤,比较导管留存时间、导管中位留存时间.结果 2组患者Kt/V值均达标,血流量、回血静脉压无统计学差异(P>0.05),且透析前后血肌酐、尿素氮水平变化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2组手术后未出现出血、血流量不佳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等并发症.A组中心肾综合征及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患者导管留存时间与糖尿病肾脏疾病相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尽管带涤纶套中央静脉导管置入方法推荐首选经典撕脱鞘置管,该方法安全成功率高,术后并发症少,但是经颈外静脉切开置入带涤纶套中央静脉导管术式在特殊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中手术安全,能够保证透析充分性,并发症少,临床值得推荐.
周玉坤严连喜石灵丽王成双孔若曦石平严宁洪冬梅焦梅张玉强
关键词:血液透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