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食管
  • 5篇电视胸腔镜
  • 5篇胸腔
  • 5篇胸腔镜
  • 5篇手术
  • 4篇食管癌
  • 3篇手术治疗
  • 3篇肿瘤
  • 2篇食管癌切除
  • 2篇食管癌切除术
  • 2篇术后
  • 2篇同期手术
  • 2篇同期手术治疗
  • 2篇切除
  • 2篇切除术
  • 2篇纵隔
  • 2篇贲门癌
  • 1篇蛋白
  • 1篇典型类癌
  • 1篇电视胸腔镜手...

机构

  • 13篇苏州大学附属...
  • 1篇江苏大学附属...

作者

  • 13篇王中林
  • 7篇张蕾
  • 6篇张晓膺
  • 6篇陆一民
  • 5篇高克柔
  • 4篇刘宁
  • 3篇汪潜云
  • 2篇俞鹏翼
  • 2篇钱永祥
  • 2篇郑亮
  • 2篇尹勇
  • 1篇蒋波
  • 1篇徐斌
  • 1篇狄冬梅
  • 1篇王志刚
  • 1篇顾海勇
  • 1篇蒋南青
  • 1篇郑亮
  • 1篇王磊
  • 1篇袁茂玲

传媒

  • 2篇世界华人消化...
  • 2篇江苏医药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国胸心血管...
  • 1篇中国微创外科...
  • 1篇苏州大学学报...
  • 1篇江苏大学学报...
  • 1篇中华全科医师...
  • 1篇南通大学学报...
  • 1篇中华肿瘤防治...
  • 1篇第八届华东六...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08
  • 1篇2006
  • 4篇2005
  • 1篇2002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电视胸腔镜同期手术治疗双侧肺大泡被引量:4
2008年
张蕾王中林张晓膺高克柔陆一民汪潜云
关键词:电视胸腔镜手术双侧肺大泡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肺大泡破裂
电视胸腔镜下手术治疗食管癌6例
2005年
张蕾王中林刘宁陆一民高克柔张晓膺
关键词:电视胸腔镜食管癌手术
早期肠内营养对贲门癌患者术后恢复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2014年
目的探讨贲门癌术后早期营养支持对患者术后恢复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贲门癌切除术后6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三组,分别实施肠内营养(EN组)、肠外营养(PN组)和两者结合(EN+PN组)。均于术后24h内开始营养支持;检测术后第1、4、7天的体液免疫指标和手术前后血清白蛋白和肝功能的变化,比较三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EN组患者腹泻、腹胀和恶心的发生率分别为52.9%、64.7%和29.4%,高于EN+PN组的27.8%、16.7%和11.1%(P<0.05);PN组患者导管热的发生率为17.6%,高于EN+PN组的0.05%(P<0.05)。术后第7天,EN组和EN+PN组的IgM、IgG高于PN组(P<0.05),EN+PN组的补体C3和补体C4低于EN组和PN组(P<0.05)。EN组和EN+PN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较PN组提前(P<0.05)。结论贲门癌术后早期EN较PN更有利于促进免疫功能及肠道功能恢复;两者结合可减少EN和PN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俞鹏翼郑亮王中林张蕾
关键词:贲门癌肠内营养肠外营养
DICER基因多态性与食管癌遗传易感性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研究中国汉族人DICER基因rs3742330A〉G多态性与食管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本研究以病例一对照研究为基础,收集2008—10—01—20091130镇江第一人民医院和江苏大学附属人民医院380例食管癌患者和380例非肿瘤患者,采用质谱(MALDI—TOFMS)技术对DICER基因多态性位点rs3742330A〉G进行分型,计算不同基因型与食管癌的发生风险及95%CI。结果:DICER多态性位点rs3742330A〉G基因型AA、AG和GG在食管癌组频率分别为33.9%、51.6%和14.5%,在非肿瘤对照组的频率分别为38.1%、48.4%和13.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相对于AA基因型的个体,AG基因型与食管癌的发病风险无明显相关,OR=1.19,95%CI=0.87~1.62;与AA+AG基因型相比较,GG基因型与食管癌的发病风险无明显相关,OR=1.09,95%CI=0.72~1.65。结论:DICER基因rs3742330A〉G多态性可能不是食管癌发生的危险因素。
郑亮顾海勇张蕾王中林
关键词:DICER基因型食管肿瘤疾病易感性
电视胸腔镜下食管癌切除术被引量:4
2005年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VATS)下微创手术治疗食管癌的适应证及操作特点.方法回顾分析在VATS下完成13例Ⅰ~Ⅲ期食管中、下段癌手术中操作方法、手术效果及手术后并发症.结果成功完成12例VATS下食管癌手术,1例辅助切口完成手术.VATS平均操作时间90min,手术平均出血225 ml.共清除淋巴结95个.术后并发乳糜胸1例,吻合口漏1例,无手术死亡.随访4~14个月,患者全部健在.结论VATS下微创手术治疗食管癌,手术创伤明显减轻,为高龄、肺功能差的患者增加了手术机会,也为早期食管癌患者缩短了术后恢复时间.
王中林张蕾刘宁陆一民高克柔张晓膺
关键词:电视胸腔镜食管癌
原发性纵隔肿瘤的诊断和外科治疗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探讨纵隔肿瘤的临床特点和安全、有效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我院自2003年1月~2008年6月住院纵隔肿瘤的105例临床病例资料。结果:完全肿瘤切除101例,切除率96.2%,其中使用电视胸腔镜(VATS)或辅助小切口(VAMT)行完全肿瘤切除39例,使用率达37.1%,4例行纵隔肿瘤部分切除或者活检术。总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5.7%。结论:原发纵隔肿瘤的诊断主要依赖胸部X线和胸部CT检查。手术治疗是其首选治疗方法,包括传统开胸手术和电视胸腔镜或辅助小切口,安全可靠,同时注意手术并发症的防治。
王志刚张晓膺狄冬梅王中林钱永祥蒋南青
关键词:纵隔肿瘤电视胸腔镜外科治疗
纵隔镜辅助手术治疗早期食管鳞状细胞癌的远期结局:180例回顾性研究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纵隔镜辅助手术治疗早期食管鳞状细胞癌的远期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2月~2014年12月180例早期食管鳞状细胞癌接受纵隔镜辅助食管癌切除术的临床资料,通过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和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分析患者远期生存情况。结果均无术后30、90 d内死亡发生。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0.6%(55/180),按发生率由高到低分别为吻合口漏15.6%(28/180),肺不张7.8%(14/180),肺部感染5.0%(9/180),声带麻痹2.8%(5/180),切口裂开2.2%(4/180),肠梗阻1.1%(2/180),乳糜胸1.1%(2/180),膈疝0.6%(1/180)。术后吻合口/残胃复发率10.6%(19/180),术后转移部位前2位分别为淋巴结转移率16.7%(30/180)、肺转移率5.6%(10/180)。3年PFS为74.4%,OS为81.1%;5年PFS为70.6%,OS为71.7%。结论纵隔镜辅助食管癌切除术是治疗早期食管癌的有效手段。
郑亮包亚飞徐斌蒋波汪潜云王中林张蕾
关键词:纵隔镜食管鳞状细胞癌食管癌切除术
肺不典型类癌五例临床分析
2016年
回顾分析2000年1月至2015年12月诊治、病理确诊的5例不典型类癌患者的临床资料。5例中,男2例,女3例,年龄39~76岁;体检发现2例,刺激性干咳2例,胸痛1例,咯血1例,痰中带血1例,均无类癌综合征表现。血癌胚抗原水平偏高1例;CT 检查均提示占位病变;痰细胞学检查均阴性;4例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阳性。均行手术治疗,2例辅以化疗。术后随访24~58个月,1例术后1年发现前列腺癌骨转移,带瘤生存,4例无瘤生存。提示,肺不典型类癌临床少见,术前诊断较为困难,术后病理是确诊的主要方法,手术是治疗肺不典型类癌的有效方法,术后需要长期随访。
王磊袁茂玲彭妍俞鹏翼汪潜云王中林
关键词:神经内分泌瘤
高龄食管癌、贲门癌的围手术期处理被引量:1
2002年
分析 93例高龄食管癌、贲门癌患者的术前准备、术中及术后处理。结果手术切除率 94.6% ,并发症发生率 3 7.6% ,病死率 1.0 8% ,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提示合理周全的围手术期处理可降低高龄食管癌。
钱永祥高克柔张晓膺王中林刘宁
关键词:食管癌贲门癌围手术期老年人
电视胸腔镜同期手术治疗双侧肺大疱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VATS)同期手术治疗双侧肺大疱的疗效。方法:患者术前胸部CT扫描。手术操作方法:全麻双腔插管,平卧位,胸背部抬高约6-7cm,双臂置于手术台侧支架上并向上向外展约15度;借助手术床侧翻使术侧抬高。...
张蕾王中林刘宁陆一民高克柔张晓膺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