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家林

作品数:15 被引量:28H指数:3
供职机构:天津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天津市科委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天津市卫生局科技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血液
  • 4篇血液透析
  • 3篇血液透析患者
  • 3篇睡眠
  • 3篇睡眠质量
  • 3篇透析患者
  • 3篇维持性
  • 3篇维持性血液
  • 3篇维持性血液透...
  • 3篇维持性血液透...
  • 3篇灌流
  • 2篇肾病
  • 2篇生活质量
  • 2篇手术
  • 2篇死亡率
  • 2篇糖尿
  • 2篇糖尿病
  • 2篇糖尿病肾病
  • 2篇猪肝脏
  • 2篇围手术

机构

  • 15篇天津市人民医...
  • 4篇华中科技大学
  • 3篇北京世纪坛医...
  • 1篇中南大学湘雅...

作者

  • 15篇王家林
  • 14篇龙刚
  • 5篇张宇
  • 5篇王西墨
  • 5篇朱劲刚
  • 4篇张敏
  • 4篇李国逊
  • 4篇江涛
  • 4篇王宏磊
  • 4篇陈实
  • 4篇李刚
  • 4篇金中奎
  • 4篇王萍
  • 3篇朱劲钢
  • 3篇龚谨
  • 1篇赵永恒
  • 1篇王少艳
  • 1篇龚瑾
  • 1篇毕会
  • 1篇宫念樵

传媒

  • 2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中华肝胆外科...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国际医药卫生...
  • 1篇内蒙古中医药
  • 1篇医学理论与实...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国普外基础...
  • 1篇天津医药
  • 1篇中国血液净化
  • 1篇中国工程院医...
  • 1篇中华医学会肾...

年份

  • 3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4
  • 2篇2012
  • 1篇2010
  • 4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同种体外猪肝脏灌流中供肝有功能存活的影响因素
2006年
目的:探讨在体外肝脏灌注(extracorporealliverperfusion,ECLP)中影响供肝功能的因素。方法:实验动物均为健康普通长白猪,随机分为4组。A组(n=4)供肝灌注时保存在35℃~36℃的保存液中;B组(n=4)在ECLP循环中不加入胰岛素和50%高糖;C组(n=4)供肝在进行ECLP循环时仅灌注门静脉;D组(n=7)同时灌注门静脉和肝动脉,ECLP循环中每小时加入胰岛素和50%葡萄糖,而且供肝灌注时保存在38℃~39℃的保存液中。A、B和C组在分组条件以外其他条件均与D组相同。观察供肝一般情况、胆汁生成量、耗氧率、病理变化等指标。结果:各组胆汁生成量和耗氧率均逐渐下降而灌注压力逐渐升高。A组、D组耗氧率和C组、D组胆汁生成量及耗氧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组、D组间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体外肝脏功能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保存温度和灌注方式可能是较重要的因素。
李国逊龙刚金中奎王西墨王家林朱劲钢王宏磊王萍李刚张宇龚谨江涛陈实
关键词:灌流肝移植
蛋白激酶C抑制剂灯盏花提取物免疫抑制作用的实验研究
龙刚王西墨张宇朱劲刚王家林
器官移植是现今公认的解决终末期患者器官功能衰竭的最佳方案。但移植器官的长期存活,维持一个相对较长的功能期是我们现在要面对的一大难题。器官移植患者需长期服用免疫抑制药物,我国使用的免疫抑制药物大部分来自于国外或者是其改良型...
关键词:
关键词:灯盏花提取物免疫抑制蛋白激酶C抑制剂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瘦体质量与死亡风险相关性研究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瘦体质量(lean body mass, LBM)与死亡风险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市人民医院血液透析中心符合研究标准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统计患者瘦体质量及其他资料。使用公式计算LBM=0.34×血清肌酐(mg/dl,1mg/dl=88.4μmol/L)+5.58×性别(女性为1,男性为0)+0.30×体质量(kg)+0.67×身高(inch)-0.23×尿素清除率-5.75,1inch=0.1254m。分析患者LBM 与死亡风险的相关性。结果最终入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87 名。分析结果显示较高的LBM与年轻(H=3.273,P=0.049)、男性(χ^2=4.174,P=0.041)、较高的体质量(F=6.438,P=0.027)、体质量指数(F=5.997,P=0.029)、血浆白蛋白(F=3.811,P=0.043)、血清肌酐(F=4.778,P=0.031)、血清磷(F=3.766,P=0.044)、血清甲状旁腺激素水平(F=3.498,P=0.047)相关。根据每20%患者人数将LBM 平均分为5 组(<36.3,36.3~40.7,40.7~44.9,44.9~49.4,>49.4kg),将中间水平LBM 组(40.7~44.9 kg)作为对照组。进行多因素矫正分析发现较高的LBM与较好的生存率相关。与对照组比较,最低LBM组患者死亡风险增加31%(HR=1.31, 95% CI:1.11~1.53,P=0.043),而最高LBM 组患者死亡风险下降15%(HR =0.85,95%CI:0.72~0.95, P=0.038)。结论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较高的LBM 与较低的死亡风险相关,我们可以谨慎的使用LBM来预测这类患者的死亡风险。
王家林张敏王少艳龙刚
关键词:血液透析体质量指数死亡率营养
40例移植肾穿刺活组织检查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移植肾穿刺活组织检查对肾移植术后并发症的诊治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接受同种异体肾移植术并于术后进行移植肾穿刺活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0例患者病理诊断为急性排斥反应共31例,占77.5%;慢性排斥反应5例,占12.5%;其他(包括急性肾小管坏死、肾小管堵塞等)4例,占10%;无超急性排斥反应和加速性排斥反应患者。移植肾组织活检的病理报告与穿刺前临床诊断的符合率在80%以上。结论肾穿刺活组织检查是一种操作简单易行、成功率高、安全性好的诊断方法,对肾移植术后难以根据临床化验资料作出准确判断肾脏损害的并发症及治疗方案的选择有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
王家林朱劲刚龙刚
关键词:肾移植肾穿刺病理诊断
大肠癌患者检测围手术期D-二聚体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进展期大肠癌患者围手术期的凝血功能状态变化相关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分组对照方法检测10例良性手术和10例进展期大肠癌患者手术治疗前后DD含量。结果围手术期血浆DD水平呈动态变化。手术后,2组DD含量比手术前均明显上升,良性手术组于1周左右恢复,大肠癌手术组未恢复(P<0.05)。结论动态监测血浆DD水平,寻找有效手段控制凝血功能异常,对术后肿瘤复发有一定的预测和控制作用。
朱劲刚王家林
关键词:大肠癌D-二聚体
氧化应激诱导的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治疗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0年
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是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制较复杂,与多种因素有关。氧化应激诱导与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具有密切联系,主要通过产生活性氧,影响糖尿病患者肾组织结构及功能。现代临床研究主要通过调控患者血脂、血压及抗炎等方式进行治疗。中医认为糖尿病肾病始于气阴两虚,属“肾劳、消渴、水肿”范畴,导致脾肾两虚,以虚证为本,淤血、气滞、痰湿、湿毒为表。中药治疗包括内服、灌肠、针刺等方法。针对中西治疗方式探究氧化应激诱导的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治疗进展。
王家林龙刚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氧化应激发病机制
慢性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睡眠质量差的多因素分析及与生活质量、死亡率的相关性研究
王家林张敏龙刚
非心脏手术围手术期急性肾损伤病理生理机制及治疗进展被引量:3
2020年
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是非心脏手术围手术期重要并发症,发病率和死亡率不断升高,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独立因素。目前认为非心脏手术围手术期AKI主要的病理生理机制为血流动力学改变、缺血—再灌注损伤、内外源性肾毒性药物、炎症及氧化应激等。目前没有药物可以确切预防和治疗AKI,针对其发病易感因素、病生理机制等,目前主要防治手段包括基于目标导向治疗的液体管理及选择合适的血管活性药物等。
王家林龙刚
关键词:急性肾损伤非心脏手术围手术期
中医分期辨证论治糖尿病肾病综述
2020年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活水平及生活质量得到了有效的提高。然而生活环境、生活方式的改变,导致肥胖率明显升高,这种情况下,糖尿病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糖尿病在发展的过程中会合并多种疾病,尤其是后期,会引发糖尿病肾病(DN),该病具有较大的危害,不仅威胁生命健康安全,还给社会带来了较大的压力。当前,无论是国内医学界,还是国外医学界,都对该病提高了重视,加强了治疗方法的研究。众所周知,我国的中医文化博大精深,在许多疾病的治疗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针对糖尿病肾病,中医药界尝试以中医药对该病进行治疗,但是,由于不同的理论依据和不同的实践方式,在该病的治疗中使用的方法各有不同。本次研究收集了多种资料和文献,并进行了详细的统计和分析,致力于将糖尿病肾病理论与实践上的治疗思路及方法理清,为中医药治疗效果的提升奠定基础。
王家林龙刚
关键词:中医药治疗分期辨证
急性肝功能衰竭猪应用同种体外肝脏灌注技术支持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评价体外肝脏灌注(extracorporealliverperfusion,ECLP)技术应用于急性肝功能衰竭(acuteliverfailure,ALF)短暂替代治疗的疗效和可行性。方法实验动物均为健康普通长白猪,体重20~30kg。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3组:肝衰组(n=5),通过结扎肝脏血供和门体分流制备肝衰模型,肝衰模型制成8h后处死取标本;肝衰+ECLP组(n=5),受体为肝衰猪,供肝阻断血供后迅速切取,连接ECLP开始灌注,ECLP灌注时间为4h,肝衰模型制成8h后处死取标本;正常肝+ECLP组(n=4),受体为正常猪,灌注方法同肝衰+ECLP组。观察受体一般情况、肝脏和脑组织病理变化,检测受体血常规、血生化、血凝、血氨和TNF等指标。结果肝衰组PT、AST、TNF、血氨、RBC和HCT值明显高于肝衰+ECLP组(P<0.05);正常肝+ECLP组的FIB、AST、TNF和血氨的变化明显低于肝衰+ECLP组(P<0.05)。病理学检查显示,肝衰组受体的脑组织出现广泛的脑水肿,表现为神经元细胞间隙明显增宽,并有多数神经元细胞死亡;肝衰+ECLP组受体的脑组织也出现有脑水肿的表现,并有少数神经元细胞死亡,但较肝衰组轻;正常肝+ECLP组的脑组织病理检查基本正常。肝衰组和肝衰+ECLP组的受体肝脏病理检查可见大片肝细胞坏死,而正常肝+ECLP组受体的肝脏病理检查基本正常。结论同种ECLP能有效地改善肝衰受体的体内环境,缓解症状,尤其是这种技术能缓解肝衰受体的脑水肿,而脑水肿可能是肝衰受体最主要的致死原因,但ECLP也有其自身的并发症存在。总之,同种ECLP技术是一种有效而且可行的ALF短暂替代治疗方案。
李国逊赵永恒王西墨龙刚金中奎朱劲钢王家林王宏磊王萍李刚张宇龚谨江涛陈实
关键词:急性肝功能衰竭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