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林
- 作品数:17 被引量:32H指数:3
- 供职机构:天津市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天津市科委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天津市卫生局科技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更多>>
- 同种体外猪肝脏灌流中供肝有功能存活的影响因素
- 2006年
- 目的:探讨在体外肝脏灌注(extracorporealliverperfusion,ECLP)中影响供肝功能的因素。方法:实验动物均为健康普通长白猪,随机分为4组。A组(n=4)供肝灌注时保存在35℃~36℃的保存液中;B组(n=4)在ECLP循环中不加入胰岛素和50%高糖;C组(n=4)供肝在进行ECLP循环时仅灌注门静脉;D组(n=7)同时灌注门静脉和肝动脉,ECLP循环中每小时加入胰岛素和50%葡萄糖,而且供肝灌注时保存在38℃~39℃的保存液中。A、B和C组在分组条件以外其他条件均与D组相同。观察供肝一般情况、胆汁生成量、耗氧率、病理变化等指标。结果:各组胆汁生成量和耗氧率均逐渐下降而灌注压力逐渐升高。A组、D组耗氧率和C组、D组胆汁生成量及耗氧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组、D组间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体外肝脏功能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保存温度和灌注方式可能是较重要的因素。
- 李国逊龙刚金中奎王西墨王家林朱劲钢王宏磊王萍李刚张宇龚谨江涛陈实
- 关键词:灌流肝移植
- 蛋白激酶C抑制剂灯盏花提取物免疫抑制作用的实验研究
- 龙刚王西墨张宇朱劲刚王家林
- 器官移植是现今公认的解决终末期患者器官功能衰竭的最佳方案。但移植器官的长期存活,维持一个相对较长的功能期是我们现在要面对的一大难题。器官移植患者需长期服用免疫抑制药物,我国使用的免疫抑制药物大部分来自于国外或者是其改良型...
- 关键词:
- 关键词:灯盏花提取物免疫抑制蛋白激酶C抑制剂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瘦体质量与死亡风险相关性研究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瘦体质量(lean body mass, LBM)与死亡风险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市人民医院血液透析中心符合研究标准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统计患者瘦体质量及其他资料。使用公式计算LBM=0.34×血清肌酐(mg/dl,1mg/dl=88.4μmol/L)+5.58×性别(女性为1,男性为0)+0.30×体质量(kg)+0.67×身高(inch)-0.23×尿素清除率-5.75,1inch=0.1254m。分析患者LBM 与死亡风险的相关性。结果最终入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87 名。分析结果显示较高的LBM与年轻(H=3.273,P=0.049)、男性(χ^2=4.174,P=0.041)、较高的体质量(F=6.438,P=0.027)、体质量指数(F=5.997,P=0.029)、血浆白蛋白(F=3.811,P=0.043)、血清肌酐(F=4.778,P=0.031)、血清磷(F=3.766,P=0.044)、血清甲状旁腺激素水平(F=3.498,P=0.047)相关。根据每20%患者人数将LBM 平均分为5 组(<36.3,36.3~40.7,40.7~44.9,44.9~49.4,>49.4kg),将中间水平LBM 组(40.7~44.9 kg)作为对照组。进行多因素矫正分析发现较高的LBM与较好的生存率相关。与对照组比较,最低LBM组患者死亡风险增加31%(HR=1.31, 95% CI:1.11~1.53,P=0.043),而最高LBM 组患者死亡风险下降15%(HR =0.85,95%CI:0.72~0.95, P=0.038)。结论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较高的LBM 与较低的死亡风险相关,我们可以谨慎的使用LBM来预测这类患者的死亡风险。
- 王家林张敏王少艳龙刚
- 关键词:血液透析体质量指数死亡率营养
- 40例移植肾穿刺活组织检查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探讨移植肾穿刺活组织检查对肾移植术后并发症的诊治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接受同种异体肾移植术并于术后进行移植肾穿刺活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0例患者病理诊断为急性排斥反应共31例,占77.5%;慢性排斥反应5例,占12.5%;其他(包括急性肾小管坏死、肾小管堵塞等)4例,占10%;无超急性排斥反应和加速性排斥反应患者。移植肾组织活检的病理报告与穿刺前临床诊断的符合率在80%以上。结论肾穿刺活组织检查是一种操作简单易行、成功率高、安全性好的诊断方法,对肾移植术后难以根据临床化验资料作出准确判断肾脏损害的并发症及治疗方案的选择有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
- 王家林朱劲刚龙刚
- 关键词:肾移植肾穿刺病理诊断
- 大肠癌患者检测围手术期D-二聚体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探讨进展期大肠癌患者围手术期的凝血功能状态变化相关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分组对照方法检测10例良性手术和10例进展期大肠癌患者手术治疗前后DD含量。结果围手术期血浆DD水平呈动态变化。手术后,2组DD含量比手术前均明显上升,良性手术组于1周左右恢复,大肠癌手术组未恢复(P<0.05)。结论动态监测血浆DD水平,寻找有效手段控制凝血功能异常,对术后肿瘤复发有一定的预测和控制作用。
- 朱劲刚王家林
- 关键词:大肠癌D-二聚体
- 重金属暴露与肾功能的关联性研究:基于代谢综合征人群的横断面研究证据被引量:3
- 2024年
- 探索代谢综合征人群中重金属暴露与肾功能的相关性,为特定人群中慢性肾脏病的诊治提供新思路。基于2011—2018年美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纳入2 474名代谢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四种血液金属元素(包括镉、铅、硒、锰)对肾功能的影响。肾功能主要通过慢性肾病(CKD)、估计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UACR)和尿酸(UA)评估。通过加权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及线性回归模型分析血液中金属元素水平与肾功能的关系。进一步按照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MI)、是否患高血压、糖尿病及血脂异常进行亚组分析。研究发现血液中镉、铅水平与CKD的发生呈正相关,与eGFR呈现负相关。血硒与CKD的发生存在负向关联,而血锰与eGFR水平存在正相关(P<0.05)。而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女性及老年代谢综合征患者对于金属暴露的效应更为敏感。代谢综合征人群中重金属暴露与肾功能存在关联,铅、镉暴露可能会导致肾功能受损,而硒、锰暴露则可能会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 张皓文王家林朱劲刚李彦君钟旭龙刚孙广东张敏
- 关键词:重金属代谢综合征慢性肾病
- 氧化应激诱导的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治疗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20年
- 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是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制较复杂,与多种因素有关。氧化应激诱导与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具有密切联系,主要通过产生活性氧,影响糖尿病患者肾组织结构及功能。现代临床研究主要通过调控患者血脂、血压及抗炎等方式进行治疗。中医认为糖尿病肾病始于气阴两虚,属“肾劳、消渴、水肿”范畴,导致脾肾两虚,以虚证为本,淤血、气滞、痰湿、湿毒为表。中药治疗包括内服、灌肠、针刺等方法。针对中西治疗方式探究氧化应激诱导的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治疗进展。
- 王家林龙刚
-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氧化应激发病机制
- 慢性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睡眠质量差的多因素分析及与生活质量、死亡率的相关性研究
- 王家林张敏龙刚
- 非心脏手术围手术期急性肾损伤病理生理机制及治疗进展被引量:3
- 2020年
- 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是非心脏手术围手术期重要并发症,发病率和死亡率不断升高,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独立因素。目前认为非心脏手术围手术期AKI主要的病理生理机制为血流动力学改变、缺血—再灌注损伤、内外源性肾毒性药物、炎症及氧化应激等。目前没有药物可以确切预防和治疗AKI,针对其发病易感因素、病生理机制等,目前主要防治手段包括基于目标导向治疗的液体管理及选择合适的血管活性药物等。
- 王家林龙刚
- 关键词:急性肾损伤非心脏手术围手术期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基线瘦体重与死亡风险存在逆向相关性:一个单中心5年回顾性分析
-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瘦体重与死亡风险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血液透析中心 2012 年 1 月至 2017 年 1 月符合研究入选条件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主要计算并记录患者基线瘦体重(LBM)水平,同时观...
- 王家林龙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