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永红

作品数:7 被引量:47H指数:4
供职机构:武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4篇病毒
  • 3篇手足
  • 3篇手足口
  • 3篇手足口病
  • 2篇手足口病病原
  • 2篇流行病
  • 2篇流行病学
  • 2篇柯萨奇
  • 2篇柯萨奇病毒
  • 2篇检出
  • 1篇调味
  • 1篇调味品
  • 1篇毒性肝炎
  • 1篇沙门菌
  • 1篇沙门氏菌
  • 1篇生食
  • 1篇生食蔬菜
  • 1篇食品
  • 1篇食品卫生
  • 1篇市售

机构

  • 7篇武汉市疾病预...
  • 1篇武汉市第一医...
  • 1篇武汉市妇女儿...

作者

  • 7篇王永红
  • 4篇孔德广
  • 3篇周璇
  • 3篇王远虹
  • 3篇汪鹏
  • 3篇庞蓓蓓
  • 2篇余军
  • 2篇郑华英
  • 2篇余滨
  • 2篇方敏
  • 2篇李秋玲
  • 1篇罗同勇
  • 1篇蒋涛
  • 1篇陈邦华
  • 1篇杜虹
  • 1篇刘传楠
  • 1篇陈汛芳
  • 1篇林新明
  • 1篇刁平
  • 1篇刘玉

传媒

  • 1篇中国卫生检验...
  • 1篇现代预防医学
  • 1篇中国食品卫生...
  • 1篇公共卫生与预...
  • 1篇中华疾病控制...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1
  • 1篇2008
  • 1篇2006
  • 1篇2004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从直接食用的生葱中检出沙门氏菌的报告被引量:2
2004年
为提高食品卫生水平 ,1999年~ 2 0 0 1年对佐料卫生状况进行调查 ,共检样 12 0件 ,自调味品小葱中分离出肠道致病菌鼠伤寒沙门氏菌、纽波特沙门氏菌各 1株。由此提示引起食源性传染病的食品是多样化的。
郑华英刁平朱焰孙敏方敏陈汛芳李秋玲王永红余军
关键词:沙门氏菌食品卫生调味品卫生调查
2014年至2016年6月武汉市手足口病病原监测与分析
目的分析武汉市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病原构成和流行趋势,为手足口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每月收集各城区手足口病咽拭和肛试样本,采用PC...
庞蓓蓓王远虹周璇孔德广王永红汪鹏
关键词:手足口病
文献传递
2004-2009年武汉市甲、戊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被引量:18
2011年
目的分析2004-2009年武汉市甲、戊型病毒性肝炎的发病情况和变化趋势。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4-2009年武汉市甲型、戊型病毒性肝炎报告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统计学方法采用χ2检验、Pearson列联系数、集中度M值。结果 2004-2009年武汉市报告甲肝1 376例、戊肝4 044例,年平均发病率分别为2.81/10万和8.25/10万。甲肝发病率较低,呈逐年下降趋势;戊肝发病率较高,有下降趋势。甲肝和戊肝呈常年散发,无明显季节性分布。年平均发病率方面,甲肝中心城区低于远城区,戊肝中心城区高于远城区(均有P〈0.001);甲肝、戊肝发病率均随年龄增加而上升(甲肝:χ2=282.85,P〈0.001,r=0.28,P〈0.001;戊肝:χ2=320.37,P〈0.001,r=0.30,P〈0.001),50~79岁较高,男性高于女性(P〈0.001)。职业分布上,甲肝以农民为主,占31.32%;戊肝以离退休人员为主,占29.35%。结论武汉市近年来甲肝发病率较低,且呈逐年下降趋势,远城区是高发区;戊肝发病率较高,中心城区是高发区。男性、50岁以上老年人是甲、戊肝发病的重点人群。
孔德广罗同勇余滨胡权李秋玲杜虹王永红
关键词:发病率流行病学研究
武汉市2006~2007年度流感监测被引量:9
2008年
[目的]了解武汉市2006~2007年度流感流行状况,为流感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流行病学、病原学和血清学监测,对武汉市近年的流感流行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在1772550例门诊病例中监测到流感样病例185971例,ILI就诊比例为10.5%;共采集流感样病例咽拭标本933份,分离到不同型别的流感病毒294株,其中H1N1型占37.8%,H3N2型占25.5%,B型Victoria系18.0%,B型Yamagata系19.0%;人群中H3N2的血清抗体水平最高;武汉市流感流行状况呈双峰型,流感样病例就诊比例变化与病毒分离率相一致,两年来流感流行优势株由H1N1亚型变为H3N2亚型。[结论]武汉市仍应加强对各型流感病毒的监测,以预防、控制流感的流行。
周玉林新明余滨陈邦华王永红王菊华刘玉刘传楠朱洪浩
关键词:流感病毒分离流感样病例
自市售生食蔬菜胡萝卜中检出沙门菌报告被引量:9
2006年
方敏郑华英郭爱玲蒋涛余军王永红
关键词:生食蔬菜胡萝卜沙门菌
2014—2016年武汉市手足口病病原监测分析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分析2014—2016年武汉市手足口病病原构成和流行特征,为该病的防控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武汉市各城区临床诊断病例咽拭和肛试样本,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RT-PCR检测肠道病毒(EVs),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VA16);对其他肠道病毒进行核酸序列测定并用在线分型工具比对病毒型别。结果 2 520病例中EVs、EV71和CVA 16检出率分别为68.65%(1 730/2 520),11.98%(302/2 520)和22.06%(556/2 520);4岁及以下患儿占92.72%(1 604/1 730);夏季和冬季为检出高峰。重症病例中EV71检出率为56.14%(32/57)。序列分析表明其他肠道病毒病原为CVA6 91.08%(296/325),Rhino 2.46%(8/325),Echo9 1.54%(5/325),CVA4 1.23%(4/325)等共9个型。CVA6,CVA10,CVA2,CVA5和CVA9与温州流行株核酸同源性>96.00%;Rhino,CVA4,Echo9和Echo24与济南,上海,山东,云南,江苏,澳大利亚流行株同源性>97.00%。2014年和2016年优势病原为CVA16,2015年优势病原为CVA6。结论 CVA16和CVA6作为2014—2016年武汉市手足口病的优势病原交替流行。应适当调整检测策略,加强非EV71非CVA16肠道病原尤其是CVA6的检测和监测。
庞蓓蓓孔德广周璇王永红汪鹏王远虹
关键词:手足口病病原流行病学
2014年-2016年6月武汉市手足口病病原构成和分析
庞蓓蓓王远虹孔德广周璇王永红汪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