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燕庆

作品数:24 被引量:170H指数:8
供职机构:辽宁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沈阳市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2篇医药卫生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7篇肿瘤
  • 6篇肠癌
  • 5篇直肠
  • 5篇结直肠
  • 4篇直肠癌
  • 4篇黏膜
  • 4篇淋巴
  • 4篇结直肠癌
  • 3篇蛋白
  • 3篇氧化苦参
  • 3篇氧化苦参碱
  • 3篇胰腺
  • 3篇胰腺炎
  • 3篇手术
  • 3篇重症
  • 3篇重症急性
  • 3篇重症急性胰腺
  • 3篇重症急性胰腺...
  • 3篇细胞
  • 3篇腺炎

机构

  • 20篇辽宁省人民医...
  • 2篇东北大学
  • 2篇大连医科大学
  • 2篇中国医科大学...
  • 2篇沈阳市第五人...
  • 1篇复旦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第二医科...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24篇王燕庆
  • 9篇柳青峰
  • 7篇董齐
  • 5篇荣大庆
  • 5篇张志强
  • 4篇耿宣
  • 4篇刘峥嵘
  • 3篇王红岩
  • 3篇赵鸿梅
  • 3篇吴洁
  • 2篇耿丹
  • 2篇李胜昔
  • 2篇崔建春
  • 2篇李国胜
  • 2篇杨莉
  • 2篇潘林虎
  • 2篇景士兵
  • 2篇富永明
  • 2篇高昕
  • 2篇吴小利

传媒

  • 2篇世界华人消化...
  • 2篇实用肿瘤学杂...
  • 2篇中华检验医学...
  • 2篇腹腔镜外科杂...
  • 1篇中国内镜杂志
  • 1篇中华消化杂志
  • 1篇中国普外基础...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中华普通外科...
  • 1篇大连医科大学...
  • 1篇实用药物与临...
  • 1篇国际外科学杂...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第十二届全国...
  • 1篇第四届中国临...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 7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09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2篇1993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乳腺癌及癌旁组织中CD44^+/CD24^-表达的差异及临床意义被引量:3
2013年
收集我院经手术治疗、有明确病理诊断的初治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的石蜡标本(112例),免疫组织化学检测CD44+/CD24-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发现CD44+/CD24-在乳腺癌组织的表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其表达情况与组织学分级有关(P<0.05),与月经状况、年龄、脉管癌栓、肿瘤大小、分期、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HER-2、P53、Ki67表达无关(P>0.05)。因此认为CD44+/CD24-在乳腺癌组织的表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其表达情况与组织学分级有关,而与其他临床病理特征无关。
耿丹柳青峰景士兵王燕庆
关键词:乳腺癌干细胞
肝脏穿刺活检在诊断移植肝病理改变中的价值被引量:8
2005年
目的研究肝移植术后肝穿刺活检标本的病理变化与特征。方法回顾分析从2004年10月至2005年4月间39例肝脏移植术后患者53例次诊断性肝脏穿刺活组织检查。用HE染色方法显示其病理形态学的改变。结果采用Banff国际排斥反应病理诊断标准及参照临床检查和治疗结果,53例次肝脏穿刺检查分别被诊断为急性排斥16例次、保存性灌注再损伤12例、胆道并发症9例次、药物性肝脏损伤11例次、慢性排斥3例次、急性肝坏死2例。结论保存性肝脏损伤时肝内的小灶性坏死、肝细胞气球样变性及药物损伤所诱导的多形态肝细胞变性是区别急性排斥反应的重要病理特征。早期胆道狭窄通常显示为小胆管的反应性增生和伴有轻度肝细胞损伤的微胆管胆汁淤积。
王燕庆夏强张建军朱建善陈小松张明罗毅沈丛欢邢天宇
关键词:肝移植
分站式'杂交手术'治疗结直肠癌性肠梗阻
目的 肠梗阻是进展期、晚期结直肠癌常见的并发症,外科手术治疗是解除肠梗阻最重要的治疗手段.减少手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是分站式'杂交手术'治疗结直肠癌肠梗阻的目的.方法 2010年1月至2013年3月辽宁省人民医院...
王燕庆刘峥嵘宫本松王红岩赵晓丹潘林虎李国胜
肝移植治疗进展期肝癌的展望被引量:3
2006年
王燕庆张凤春
关键词:进展期肝癌肝移植治疗难治性恶性肿瘤LIVER癌生长手术根治
结直肠癌肝转移的腹腔镜微创治疗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8-2014年收治的62例结直肠癌并肝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5例行腹腔镜切除结直肠癌同期行肝转移癌切除(手术组),47例患者采用腹腔镜切除结直肠癌同期行肝转移癌射频消融(radio frequency ablation,RFA)。结果:手术组手术时间平均(4.6±1.1)h,术中出血量平均(610±275)ml。RFA组手术时间平均(4.1±1.3)h,术中出血量平均(410±115)ml。两组3个月肝转移癌复发率相近,约1/3,手术组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53%、50%、50%,RFA组分别为49%、48%、45%。结论:腹腔镜结直肠癌切除同期行肝转移癌切除及射频消融术患者创伤小、康复快,手术安全、有效,可避免二期手术的创伤,延长结直肠癌晚期患者的生存时间。
吴洁柳青峰张志强荣大庆李睿朱加彬毛屏王燕庆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肝转移腹腔镜检查
氧化苦参碱保留灌肠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被引量:14
2014年
目的探讨氧化苦参碱(Oxymatrine,OM)保留灌肠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的治疗作用及效果。方法选择SAP患者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5例)、OM灌肠组(15例)。对照组:确诊后每12 h应用温盐水500 mL灌肠清理肠道后,盐水100 mL保留灌肠;OM灌肠组:确诊后每12 h应用温盐水500 mL灌肠清理肠道后,OM溶液100 mL(OM 200 mg)保留灌肠。对照组和OM灌肠组确诊前1 d(D0)及确诊后第1、2、3天(D1、D2、D3)抽取静脉血,测定血浆D-乳酸、内毒素浓度。结果对照组与OM灌肠组D0及D1时,血浆D-乳酸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2、D3时,OM灌肠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浆D-乳酸浓度显著下降(P<0.01)。对照组与OM灌肠组D0及D1时,血浆内毒素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2、D3时,OM灌肠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浆内毒素浓度显著下降(P<0.05)。结论 OM保留灌肠治疗SAP,不但能减少肠内细菌含量,还能对肠黏膜屏障的损伤及细菌移位起到治疗作用。
吴洁荣大庆柳青峰耿宣张志强董齐王燕庆
关键词:重症急性胰腺炎氧化苦参碱肠粘膜屏障
大肠癌淋巴结转移的logistic回归分析
目的 淋巴系统转移是大肠癌最常见的肿瘤转移途径,其影响大肠癌手术的预后及患者的生存期.由此可知、分析大肠癌淋巴转移的影响因素对大肠癌患者的诊断与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定有着重要的意义.方法 以辽宁省人民医院胃肠外科2012年...
王燕庆郭胜男邢伟
IGF-I与IGFBP-3在结直肠癌患者血清中表达的临床意义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 探讨血清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I(IGF-I)、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 (IGFBP-3)的表达与结直肠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14年7月至2016年3月就诊于辽宁省人民医院的113例结直肠癌患者作为结直肠癌(CRC)组,良性对照(N-CRC)组为同期37例结直肠良性病患者,健康对照(normal control,NC)组为同期76名健康体检者.对CRC组进行了有/无淋巴转移(M-CRC/NM-CRC)分亚组和TNM分期.通过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中IGF-I、IGFBP-3含量并计算其比值.两组间采用SNK检验,不同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结果 在IGF-I浓度方面,NC、N-CRC、CRC组间呈小幅递减趋势,M-CRC与NM-CRC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343,P=0.559),T4期低于T1+T2期、T3期(F=6.279,P=0.003).IGFBP-3浓度方面,CRC组(3.13 ±1.57)μg/ml与N-CRC组(3.42 ±1.32)μg/m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3.04,P=0.09),但CRC组显著低于NC组(4.62 ±1.10)μg/ml(F=10.88,P=0.001),M-CRC亚组高于NM-CRC亚组(F=4.44,P〈0.05).IGF-I/IGFBP-3比值方面,CRC组为48.85 ±29.14显著高于N-CRC 组(42.38 ±12.58)(F=5.05,P=0.02)和NC 组(42.46 ±16.24)(F=5.68,P=0.02).IGF-I 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63(95% CI 0.56~0.70),诊断价值较低,以102.5作为IGF-I诊断临界值时灵敏度为85.8%,特异度为40.7%;IGFBP-3 ROC 曲线下面积(AUC)为0.72 (95%CI 0.64~0.78),诊断价值中等,以3.33作为IGFBP-3诊断临界值时灵敏度为78.8%,特异度为62.8%.结论 IGF-I和IGFBP-3在结直肠癌患者血清中均呈低表达,同时与淋巴结转移、TNM分期相关.
吴小利高昕刘晗陈琳凤王燕庆赵鸿梅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
基于平滑削边绝对偏离惩罚技术对大肠癌术前淋巴结转移因素的回顾性分析
2015年
目的应用基于平滑削边绝对偏离(SCAD)惩罚方法揭示大肠癌术前淋巴结转移因素。方法对252例大肠癌患者入院检查各项常规指标进行回顾性分析,应用SCAD惩罚方法筛选出影响淋巴结转移的主要因素,并推算出模型参数。结果统计结果显示腹痛、血便、癌胚抗原以及血清总胆汁酸4项数据异常对大肠癌淋巴转移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进而可以根据模型推算大肠癌患者的淋巴结转移概率。结论 SCAD统计学研究的结果可在临床上用于手术前评估大肠癌患者淋巴结转移发生的概率,指导手术前的干预治疗。
邢伟孙驰邹琼琼王燕庆柳青峰
关键词:大肠癌淋巴结转移
肠梗阻导管在结直肠癌性肠梗阻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34
2009年
目的探讨肠梗阻导管治疗结直肠癌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05年12月至2008年12月期间收治的32例结直肠癌性肠梗阻患者先行经鼻和经肛两种途径置入肠梗阻导管,通过导管减压、引流等治疗后,再行一期根治切除吻合术。结果32例患者中19例经鼻及经肛型肠梗阻导管双侧同时性置入成功,另13例仅完成经鼻型肠梗阻导管置入。置管12~36 h后所有患者腹痛、腹胀症状明显缓解;26例于48~96 h后腹痛、腹胀症状完全消失。比较所有患者置管前、后腹围缩小程度,置管24 h后为(81.3±19.6)%,明显小于置管前的100%(t=3.586,P=0.02)。32例患者经肠梗阻导管治疗5~7 d后,均成功施行一期根治切除吻合术,术后无腹腔感染、吻合口漏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经肠梗阻导管减压、引流等治疗后再行一期根治切除吻合术,是治疗结直肠癌性肠梗阻的有效方法。
王红岩董齐柳青峰李胜昔刘峥嵘王燕庆富永明
关键词:肠梗阻导管结直肠癌肠梗阻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