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田凯兵

作品数:17 被引量:29H指数:4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首都医科大学基础临床合作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4篇脊索
  • 14篇脊索瘤
  • 13篇颅底
  • 11篇颅底脊索瘤
  • 5篇肿瘤
  • 5篇细胞
  • 2篇蛋白
  • 2篇血管
  • 2篇血管母细胞瘤
  • 2篇侵袭性
  • 2篇染色
  • 2篇染色体
  • 2篇误诊
  • 2篇细胞瘤
  • 2篇小脑
  • 2篇小脑血管母细...
  • 2篇临床误诊
  • 2篇颅底肿瘤
  • 2篇母细胞
  • 2篇母细胞瘤

机构

  • 17篇首都医科大学...
  • 8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市神经外...
  • 1篇复旦大学附属...
  • 1篇徐州医学院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市神经外...

作者

  • 17篇田凯兵
  • 17篇吴震
  • 16篇王亮
  • 15篇张俊廷
  • 10篇王科
  • 5篇李达
  • 5篇万虹
  • 4篇郝淑煜
  • 4篇张力伟
  • 3篇张力伟
  • 3篇杜江
  • 2篇贾桂军
  • 2篇历俊华
  • 2篇周辉
  • 2篇李桂林
  • 2篇冯洁
  • 1篇周兵
  • 1篇辛宇
  • 1篇陈学涛
  • 1篇韩正学

传媒

  • 10篇中华神经外科...
  • 2篇国际神经病学...
  • 1篇医学综述
  • 1篇实用心脑肺血...
  • 1篇中国微侵袭神...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5
  • 4篇2014
  • 4篇2013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临床误诊的50例原发颅底脊索瘤病例分析
王亮田凯兵吴震张力伟张俊廷
嗅沟脑膜瘤的临床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14年
本文对嗅沟脑膜瘤的临床研究进展做一综述。着重介绍了嗅沟脑膜瘤患者临床表现及肿瘤影像学表现、手术治疗、预后几个方面。分析表明嗅沟脑膜瘤早期临床表现多不典型以嗅觉障碍为主,后期肿瘤巨大可表现为头痛、癫痫、精神症状、视力障碍、Foster-Kennedy综合征等。可采取的手术入路众多,常用的有额下入路、翼点入路、眶上入路,近年来内镜技术也应用于嗅沟脑膜瘤的切除,各种手术入路均有其优点和缺点,长期效果尚需进一步研究。
田凯兵郝淑煜吴震张俊廷
关键词:脑膜瘤手术入路颅底重建
颅底脊索瘤中突变型p53相关的临床和细胞水平研究
2022年
目的探讨突变型p53在颅底脊索瘤中的表达与患者预后及临床特点的关联,并在细胞层面验证突变型p53在颅底脊索瘤中的功能。方法纳入2005年1月—2014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颅底脊索瘤患者49例,应用石蜡切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突变型p53表达与颅底脊索瘤患者预后及临床特点的关系。应用siRNA敲降脊索瘤细胞系UCH-1中的p53基因,分析敲降前后细胞功能的变化。结果在蛋白水平,突变型p53表达水平是肿瘤术后进展的风险因素,随突变型p53表达水平升高,肿瘤进展风险增加(OR:1.040,95%CI:1.007~1.073,P=0.016);另外,骨质浸润型肿瘤较非浸润型中突变型p53表达升高(t=3.319,P=0.002),质地硬的较质地软的肿瘤突变型p53表达升高(t=-3.503,P=0.001),血供丰富型较不丰富型肿瘤突变型p53表达升高(t=2.081,P=0.043)。细胞水平,与对照组相比,p53敲降组的细胞活力在不同时间点间有差异(F=305.715,P=0.000);p53敲降组细胞凋亡率低于对照组(t=-3.961,P=0.017);与对照组相比,p53敲降组在第6(t=-5.232,P=0.014)、12(t=4.778,P=0.017)及24(t=-9.303,P=0.003)小时穿透至下室的肿瘤细胞均增多。结论颅底脊索瘤中突变型p53表达升高可导致术后肿瘤进展风险增加,其表达与肿瘤质地、侵袭性和血供情况相关;突变型p53表达受抑制后脊索瘤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提高,凋亡减少。
田凯兵王亮马骏鹏杜江姚博瀚李达张俊廷吴震
关键词:颅底脊索瘤突变型P53
颅底脊索瘤原发和局部复发阶段的病理学变化特点及其预后意义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探讨颅底脊索瘤在原发和局部复发阶段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及变化趋势,进而分析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的方法,回顾性收集2005年2月至2014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收治并经病理学确诊的38例(89例次)颅底脊索瘤原发及局部复发肿瘤的组织样本。苏木素-伊红染色后分析核异型性、核分裂、基质比例、坏死、骨质侵袭以及病理亚型等病理学特点;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p53、Ki-67、EGFR、VEGFR、TRAF6的表达水平,比较原发及局部复发颅底脊索瘤不同阶段病理指标的变化;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原发肿瘤中各病理指标的特点对患者无进展生存期的影响;单因素Cox回归分析复发肿瘤中各病理指标的变化对患者总生存期的影响。结果38例患者中,28例经典型脊索瘤复发后,其中有10例(35.7%)病理亚型转变为去分化型,而6例软骨型脊索瘤复发后均未转化为去分化型。有31.6%(12/38)的肿瘤复发后出现坏死;在73.5%(25/34)的原发肿瘤中TRAF6呈高表达;50.0%(19/38)的肿瘤复发后TRAF6表达强度下调;p53、EGFR在肿瘤复发过程中分别有42.1%(16/38)和39.5%(15/38)表达上调。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原发肿瘤中存在坏死(HR=7.1,95%CI:1.4~37.1,P=0.006)、去分化型(HR=3.9,95%CI:1.2~7.2,P=0.040)及TRAF6≥3级(HR=0.2,95%CI:0.1~0.5,P<0.001)可影响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其中TRAF6≥3级(HR=0.2,95%CI:0.1~0.5,P<0.010)是患者无进展生存期的独立保护因素。上述病理指标的变化趋势对肿瘤复发患者总生存期的影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经典型脊索瘤局部复发后可向恶性程度更高的去分化型发生恶性转化,未发现软骨型脊索瘤复发后发生恶性转化的情况。TRAF6随着肿瘤复发其表达强度逐渐减低,其在原发肿瘤中的高表达是患者无进展生存期的独立保护因素。
王亮田凯兵马骏鹏霍续磊张俊廷张力伟吴震李桂林杜江
关键词:脊索瘤颅底肿瘤病理学预后
Galectin-3基因多态性与颅底脊索瘤易感性关联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Galectin-3基因多态性与颅底脊索瘤发病风险的关联。方法运用PCR和直接测序法对5l例颅底脊索瘤患者和102例健康人的Galectin-3基因中rs4644、rs4652位点进行基因分型,比较颅底脊索瘤患者与健康人之间Galectin-3基因中rs4644、rs4652位点基因型、等位基因频率分布的差异,并根据性别、年龄进行分层分析。结果Galectin-3基因中rs4652位点基因型在颅底脊索瘤组和对照组之间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6)。按性别分层,在女性群体中,rs4652位点基因型在颅底脊索瘤组和对照组之间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共显性模型,CC/AC/AA,P=0.020;显性模型,CC+AC/AA,P=0.009),携带CC和AC基因型的群体患颅底脊索瘤的发病风险增加(OR=4.5;95%CI=1.365~14.833)。结论Galectin-3基因中rs4652位点基因多态性与颅底脊索瘤发病风险相关联,在女性群体中,携带CC和AC基因型者患颅底脊索瘤的风险增高。
田凯兵王亮冯洁郝淑煜王科李达万虹吴震张俊廷
关键词:颅底脊索瘤GALECTIN-3基因多态性
建立人颅底脊索瘤细胞系HBC2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建立人脊索瘤细胞系,为今后深入开展脊索瘤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手术获得新鲜人脊索瘤组织标本,经机械法和反复贴壁法进行原代培养和细胞纯化,接种到DMEM/F-12的培养基中进行传代培养,稳定传代15代。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形态变化,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器特点,免疫组化S100、Galectin-3、Fascin-1、Brachyury染色检测脊索瘤特异性标准蛋白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吉姆萨染色体核型分析,裸鼠皮下注射验证细胞的成瘤性。结果相差显微镜下细胞内可见大量空泡状结构,电镜下胞质内为大量低电子密度的黏液空泡,免疫组化染色S100、Galectin-3、Fascin-1、Brachyury蛋白均呈阳性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各时相的百分率分别为G1期51.3%、S期23.6%、G2-M期25.0%、G2/G1≈2,染色体核心分析细胞为异倍体核型,细胞注入裸鼠皮下有肿瘤形成。结论成功建立脊索瘤细胞系HBC2,长期传代后仍能保持脊索瘤细胞特性。
王亮冯洁历俊华王科田凯兵陈学涛吴震万虹张俊廷
关键词:脊索瘤颅底细胞系染色体核型分析成瘤性
原发颅底脊索瘤的临床误诊病例分析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探讨原发颅底脊索瘤临床误诊的临床特点及影像学特征,以期提高原发颅底脊索瘤的临床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纳入2005年2月至2014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连续收治的155例颅底脊索瘤患者。测量磁共振他加权和T1增强序列中肿瘤信号强度与脑干信号强度的比值(RT2和REN),比较误诊组(50例)和对照组(105例)患者的一般资料、影像学及病理学特征,进而依据肿瘤的部位和常见的误诊肿瘤特征进行横向比较分析。结果误诊组的50例颅底脊索瘤中,19例误诊为神经鞘瘤,12例误诊为表皮样囊肿,8例误诊为岩斜脑膜瘤,5例误诊为其他骨肿瘤,3例误诊为垂体腺瘤,3例误诊为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畸形。误诊组的RT2和REN中位数(四分位间距)分别为2.49(0.79)和0.99(0.77),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元统计学意义(P>0.05);但误诊组和对照组间肿瘤的部位和骨质浸润程度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与蝶枕部相比,蝶岩部(P=0.001)和岩枕部(P=0.008)的脊索瘤易导致误诊;与弥散内生型相比,外生型脊索瘤更容易导致误诊(P<0.001)。结论颅底脊索瘤的影像学表现异质性较大,发生于侧颅底和外生型脊索瘤容易被临床误诊,最常见的易混淆肿瘤为侧颅底神经鞘瘤和环池表皮样囊肿。磁共振信号强度比值可以提供定量参考,但其在脊索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意义仍需进一步探索。
王亮田凯兵马骏鹏杜江李达张力伟张俊延吴震
关键词:脊索瘤颅底肿瘤误诊信号强度比
老年小脑血管母细胞瘤二例并文献复习
2013年
中枢神经系统血管母细胞瘤(hemangioblastma,HB)系血管源性良性肿瘤,约占颅内肿瘤的2%,占后颅窝肿瘤的9%~10%,小脑半球是其最常见的好发部位。其好发于成年人,年龄超过75岁的老年血管母细胞瘤手术病例少见,国内文献鲜有报道。我们成功手术治疗2例老年小脑血管母细胞瘤,现报告如下,并结合文献复习。
周辉吴震贾桂军王亮郝淑煜王科田凯兵张力伟张俊廷
关键词:小脑血管母细胞瘤文献复习老年中枢神经系统血管母细胞瘤后颅窝肿瘤血管源性
颅底脊索瘤多学科诊疗专家共识被引量:1
2023年
脊索瘤是一种罕见的、生长缓慢的、具有局部侵袭性及破坏性的恶性骨肿瘤[1-3]。脊索瘤好发于颅底和脊柱等中轴骨骼,约30%原发于颅底。由于颅底脊索瘤具有解剖位置深在、侵袭范围广、周围神经血管复杂脆弱、对常规放疗欠敏感及易复发等特点,诊治需要神经外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口腔颌面外科、整形外科、放疗科、肿瘤科、病理科及影像科等多学科医生合作。但在临床实践中,相关学科医生对其认识尚存不足,诊疗呕待规范。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颅底外科学分会欧美同学会医师协会颅底外科分会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神经外科分会吴震周兵马骏鹏田凯兵王亮韩正学孔琳杨雪李文斌梁宇超辛宇
关键词:口腔颌面外科脊索瘤恶性骨肿瘤放疗科局部侵袭性
颅底脊索瘤影像学分型系统的建立
田凯兵王亮马骏鹏王科吴震张俊廷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