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稻蝗
  • 2篇中华稻蝗
  • 2篇核型
  • 2篇分类学
  • 1篇日本稻蝗
  • 1篇体型
  • 1篇染色
  • 1篇染色体
  • 1篇染色体C带核...
  • 1篇染色体核型
  • 1篇种群
  • 1篇种群分化
  • 1篇细胞
  • 1篇细胞分类学
  • 1篇均一性
  • 1篇蝗科
  • 1篇斑腿蝗科

机构

  • 3篇山西大学

作者

  • 3篇白贵荣
  • 3篇马恩波
  • 3篇郭亚平
  • 2篇任竹梅
  • 1篇金晓弟
  • 1篇段毅豪

传媒

  • 2篇Curren...

年份

  • 2篇2001
  • 1篇2000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三种稻蝗染色体C带核型及其细胞分类学关系
本文对中国境内分布的山稻蝗 Oxya agavisa Tsai、日本稻蝗O.japonica(Thunberg)以及中华稻蝗 O.chinensis(Thunberg)进行了较为广泛的采集调查,并对其染色体核型和C带带型...
马恩波郭亚平任竹梅白贵荣
关键词:日本稻蝗中华稻蝗染色体C带核型细胞分类学
文献传递
中华稻蝗 (Oxya chinensis)种群间体型分化与染色体核型均一性研究(英文)
2001年
本文研究了 16个具有地理隔离的中华稻蝗 (Oxyachinensis)种群形态特征和染色体核型关系。种群标本采集地北自嫩江 (4 8°N ,12 5°0 8′E) ,南至福州 (2 6°N ,119°12′E)。这 16个中华稻蝗种群的个体大小有显著差异 ,以在北纬 4 0°附近为界可将这 16个种群分为两组。南方组 (体长LB (♀ ) =35 39±11 61mm ,LB (♂ ) =2 8 86± 8 0 0mm)中华稻体长显著大于北方组 (LB (♀ ) =2 5 81± 5 61mm ,LB (♂ ) =2 1 2 4± 5 81mm )。与种群间体长分化相反 ,其染色体特征显示高度均一性。染色体数目、相对长度和着丝点位置均无明显区别。核仁组织者 (NORs)均位于M8和S10 两条染色体。在L1、L2 、S10 染色体各有一条C 带端带 ,另在M8有一条居间带。雄性外生殖器形态亦显示出高度一致性。本研究结果表明中华稻蝗群体间体型大小分化应为种内变异。
郭亚平段毅豪白贵荣马恩波
关键词:中华稻蝗种群分化染色体核型
斑腿蝗科精小管形态及其分类学意义探讨被引量:14
2001年
首次对斑腿蝗科 3 5属 4 6种的精小管形态进行了度量描记 ,并应用SPSS软件对上述种类的精小管量度作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 ,斑腿蝗科精小管形态在属内种间具有稳定性 ,在亚科级阶元具有其各自的特征 ,可作为亚科间比较的一项有用指标。其中 ,稻蝗亚科精小管较短小 ,接近于蚱总科及蝗总科癞蝗科等原始类群 ,显示其原始性 ;板胸蝗亚科较为进化并与秃蝗、裸蝗亚科具较近亲缘关系。斑腿蝗亚科各属间精小管形态变异较大 ,但以梭形至杆状为主 ,显示其较进化的特点。本文结果初步表明 :作为一个方面的分类学性状 ,蝗虫精小管形态可以作为属上高级阶元的比较特征。
马恩波白贵荣郭亚平任竹梅金晓弟马拉仙
关键词:斑腿蝗科分类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