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红
- 作品数:17 被引量:302H指数:8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DDI评分系统预测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结局被引量:17
- 2008年
- 瞿红张震宇刘崇东郭淑丽史秀婷
- 关键词:子宫肌瘤腹腔镜检查肌瘤剔除术
- DDI评分系统预测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结局
- 目的用 DDI 评分系统预测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177例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病例,利用该评分对手术时间和术中失血量进行评价。结果依据该评分系统将患者分为三个组,三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包括年龄、术前孕产次...
- 瞿红张震宇刘崇东郭淑丽李淑红史秀婷
- 关键词:子宫肌瘤剔除术
- 文献传递
- 早产分娩时机及分娩方式的选择
- 妊娠在孕28周至37周之间终止者称为早产。早产分娩通常包括自然早产或自然破膜而发生的分娩,以及为了母体或围产儿的需要产生的医源性早产。早产的的发生率约在5-15%之间。本文介绍了早产分娩时机的选择和早产分娩方式的选择。
- 瞿红
- 关键词:病理妊娠早产分娩分娩时机分娩方式
- 文献传递
- HDAC3通过调控HE4表达增强上皮性卵巢恶性肿瘤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研究组蛋白去乙酰化酶3(HDAC3)与人附睾蛋白4(HE4)在卵巢恶性肿瘤中的关系,探究其对恶性肿瘤生物学行为影响的机制。方法:用免疫组化、Western blot法和Real-time PCR法测定HDAC3在卵巢恶性肿瘤组织中的表达。转染慢病毒敲降或过表达HDAC3蛋白,比较卵巢癌细胞增殖、侵袭及迁移能力的变化。免疫组化检测HDAC3和HE4蛋白在卵巢上皮组织中的表达。结果:HE4是HDAC3的相关蛋白,HDAC3通过促进HE4表达使卵巢癌细胞的增殖、侵袭及迁移能力提高。卵巢癌组织中HDAC3和HE4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卵巢组织及良性卵巢病变组织(P<0.05)。结论:HDAC3在卵巢癌中高表达,通过调控HE4表达促进卵巢癌细胞的增殖、侵袭及迁移能力。阻断HDAC3与HE4之间的联系,可能会作为卵巢恶性肿瘤治疗的潜在方法。
- 庄慧宇娄彤路军丽张志强瞿红李艳芳刘崇东张震宇
- 关键词:卵巢恶性肿瘤增殖
- PBL结合CBL教学法在妇产科临床见习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6
- 2018年
- 目的探讨PBL结合CBL教学法在妇产科临床见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比较2016年3—11月在我院妇产科进行临床见习的六组本科生的见习效果,见习内容均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按照教学方法分为传统教学组和PBL结合CBL教学组。通过调查问卷了解见习活动结束后学生体会及各方面能力的提升情况。结果 PBL结合CBL教学组中,96.6%学生认为对疾病认识以及团队合作显著提高,100%感到对重点知识的掌握与融会贯通显著提高,93.1%认为分析理解、交流表达等能力得到显著提高。而传统教学组中,学生认为各方面能力仅轻微提高。结论相较于传统教学方法,PBL结合CBL教学法对于培养并提高学生临床分析、自主学习和团队协作能力具有显著作用。
- 瞿红刘崇东鲁琦张震宇
- 关键词:PBL教学CBL教学妇产科见习
- 普贝生用于足月引产132例临床分析被引量:8
- 2009年
- 目的:观察普贝生阴道放置24h的引产效果和安全性。方法:记录并分析132例孕足月因医学指征行普贝生引产病例(实验组)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催产素引产的63例(对照组)孕妇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同时将仅用普贝生引产成功组55例新生儿产后3天的皮测胆红素与同期未加任何催引产药物自然分娩的48例新生儿产后3天的皮测胆红素进行比较。结果:普贝生阴道放置24h促宫颈成熟的有效率为91.67%;阴道放置达24h者37例,阴道放置12h时宫颈Bishop评分为(5.2±1.2)分、24h时宫颈Bishop评分平均为(6.8±1.5)分,用药24h的宫颈Bishop评分较12h的评分明显增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催产素促宫颈成熟总有效率为20.63%,用药后24h未临产的57例,引产前、12h与24h的Bishop评分分别为(4.2±0.9)分、(4.7±0.8)分、(5.1±1.7)分,用药后24h的Bishop评分较12h的评分无明显增高(P>0.05)。普贝生阴道放置24h无1例产褥感染,普贝生引产未增加新生儿黄疸的发生。结论:普贝生阴道放置24h安全有效,可提高效价比。
- 李艳芳张志强赵耘刘浩桑翠琴蒋英瞿红龚丽云
- 关键词:普贝生引产分娩
- 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复发危险因素的分析被引量:46
- 2007年
-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对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251例患者,进行定期随访并记录检查结果,分析定期随访并资料齐全的234例患者资料。结果:①两组患者共54例(23.1%,54/234)复发。腹腔镜组复发44例(24.2%,44/182),经腹手术组复发10例(19.2%,10/52),两组复发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②单因素分析显示子宫大小、肌瘤大小和数目是复发的相关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复发的3个相关危险因素为:肌瘤≥10 cm(P=0.004);多发肌瘤(P=0.001);肌壁间肌瘤(P=0.021)。复发患者中3例再次接受手术治疗(5.6%,3/54),2例行全子宫切除术,1例行肌瘤剔除术。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后不增加复发机会,复发的3个危险因素是肌瘤≥10 cm、多发肌瘤以及肌壁间肌瘤。
- 瞿红张震宇刘崇东郭淑丽李淑红
- 关键词:子宫肌瘤肌瘤剔除术复发
- 克霉唑乳膏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随机多中心前瞻性临床研究被引量:13
- 2020年
- 目的探讨克霉唑乳膏与克霉唑阴道片剂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的临床效果,为VVC的规范化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根据非劣效界值为15%计算有效样本量,选取2016年3月至2019年3月北京协和医院、北京朝阳医院、中日友好医院门诊就诊女性按随机对照表随机入组,设定研究组与对照组各入组158例。研究组使用克霉唑乳膏治疗,对照组使用克霉唑阴道片剂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轻度VVC者的治疗痊愈率研究组为73.6%(78/106),对照组为69.0%(80/116);重度VVC者的治疗痊愈率研究组为68.8%(33/48),对照组为72.2%(26/36)。结论克霉唑乳膏可有效治疗轻度VVC,且更易融化、吸收,不良反应少;片剂更适合重症患者。
- 张紫寒史宏晖郎景和徐涛熊巍李晓燕桂婷陶陶瞿红詹宇新刘崇东程素敏孙霭萍邹杰李茜程娇影潘红炬廖志刚
- 关键词: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克霉唑乳膏
- 妇科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及肺栓塞预防专家共识被引量:138
- 2017年
- 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和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是围手术期威胁患者生命安全的首要因素。妇科手术后的VTE并不少见,但是在我国仍未引起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的广泛关注,更未形成相应的预防指南。
- 郎景和王辰瞿红张震宇宋磊狄文李力翟振国张玉泉崔恒张军向阳李拥军郝敏黄向华刘崇东王泽华吴玉梅薛翔薛敏臧荣余张国楠陈捷陈春林程文俊林蓓门剑龙苗娅莉赵小峰
- 关键词: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妇科手术后肺栓塞静脉血栓栓塞症生命安全
- 间歇性气囊加压与低分子肝素预防妇科良性病变手术治疗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对比研究被引量:30
- 2016年
- 目的:比较间歇性气囊加压和低分子肝素对预防妇科良性病变手术治疗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方法:将157例患者随机分为间歇性气囊加压(IPC)预防组(79例)与低分子肝素(LMWH)预防组(78例),术后1周内采用加压超声检查诊断深静脉血栓(DVT),比较患者手术前后的血常规、凝血检查等数据,并记录术中、术后并发症。结果:共发生4例DVT(2.5%),1例PE(0.6%)。IPC组2例DVT;LMWH组2例DVT,其中1例合并PE。4例DVT患者年龄均在60岁以上。两组患者的术后血红蛋白(Hb)、血小板(PLT),凝血酶时间(TT)均较术前显著减少(均为P<0.001),D二聚体(Ddimer)、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和纤维蛋白原(Fbg)均显著增加(P<0.01)。IPC组和LMWH组的抗凝血酶III(Anti-thrombin III,AT-III)手术前后变化无显著差异(P=0.686,P=0.061)。IPC与LMWH两组间手术前后Hb、PLT、D-dimer、PT、APTT、Fbg、TT、AT-III无显著差异。IPC组发生术后出血1例(1.7%),LMWH组发生术后出血7例(9.0%)。结论:对于因良性疾病行妇科手术的患者,应采取措施预防DVT,尤其是60岁以上的患者。IPC或LMWH均可有效减少术后DVT发生率,且IPC可取得与LMWH一致的血栓预防效果,并有较低的术后出血率。
- 瞿红吕静敏张震宇桑翠琴
- 关键词:深静脉血栓血栓预防妇科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