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丽稳
- 作品数:11 被引量:90H指数:6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急性主动脉综合征391例临床分析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探讨急性主动脉综合征(acute aortic syndrome,AAS)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相关因素。方法收集北京大学人民医院2000年1月至2015年12月急诊及住院的AAS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征、辅助检查及预后相关因素。结果391例AAS患者的年龄为(52.7±13.3)岁,男女比例4.3:1。其中73.4%的AAS患者存在高血压,约半数未规律口服降压药物或者血压控制不佳;疼痛为AAS患者最常见临床表现,占90.0%以上,疼痛性质以转移性或扩展性疼痛多见,疼痛范围扩大提示夹层进展。91.1%的AAS患者D-二聚体水平升高,且A型AAS患者显著高于B型。超声/超声心动检查诊断AAS的敏感度为88.4%,在A型AAS患者中的敏感度可达99.1%;A型AAS患者的病死率显著高于B型患者(34.3%vs.0.9%,P〈0.01),经手术/支架治疗的AAS患者住院期间的病死率明显下降(11.7%vs.28.0%,P〈0.01)。AAS患者死亡组较存活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ibrinogen degradation product,FDP)及D.二聚体均升高(P均〈0.01),血小板计数(P〈0.05)及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均降低(P〈0.01)。结论疼痛是AAS的特征性临床表现,多为突发,剧烈或撕裂样,呈转移性或扩展性;D-二聚体及超声检查方便宜行,对AAS诊断价值高;AAS死亡组患者较存活者白细胞计数、NLR、FDP及D-二聚体升高,血小板计数及FIB降低。A型AAS患者病死率显著高于B型,手术、支架治疗可显著降低AAS患者住院期间病死率。
- 窦丽稳高伟波吴春波曹宝平朱继红
- 关键词:急性主动脉综合征预后
- 高血压对急性主动脉夹层预后的影响被引量:14
- 2019年
- 目的探讨合并高血压的急性主动脉夹层(acuteaorticdissection,AAD)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预后,并进一步分析AAD预后相关因素。方法收集2000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就诊的AAD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经CT血管造影、主动脉造影或核磁确诊,且发病时间在14d以内者,排除体检发现、临床诊断不明确及资料不完善者,排除存在感染性疾病、血液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及自身免疾病患者。根据患者既往是否存在高血压病分为合并高血压AAD组和不合并高血压AAD组,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再根据AAD患者住院期间的结局分为存活组及死亡组,分析预后相关因素,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AAD患者院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346例AAD患者中合并高血压者237例(68.5%),合并高血压AAD患者的平均年龄高于不合并高血压者,同时该组合并冠心病、糖尿病的比例较高,入院时收缩压及舒张压均显著高于不合并高血压者(均P<0.05)。但两组之间的白细胞数、血小板计数、中性粒/淋巴细胞(NLR)、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肌酐、血脂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高血压AAD患者接受外科治疗的比例较不合并高血压者低(P<0.05),且院内病死率更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Logistic回归分析并未发现高血压是影响AAD患者院内死亡的危险因素,AAD类型、年龄、NLR、血小板计数是影响院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合并高血压AAD患者年龄较大,合并冠心病及糖尿病的比例较大,但并未发现高血压与AAD患者院内死亡独立相关,而AAD的类型、年龄、NLR、血小板计数是影响AAD患者院内死亡率的独立危险因素。
- 窦丽稳高伟波吴春波曹宝平朱继红
- 关键词:急性主动脉夹层高血压预后血小板计数
- 急性主动脉夹层凝血功能及预后因素分析被引量:8
- 2019年
- 目的探讨急性主动脉夹层(acute aortic dissection,AAD)患者的临床特征、凝血功能及预后相关因素。方法收集北京大学人民医院2008年11月至2016年1月急诊及住院的AAD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征、凝血功能及预后相关因素。纳入者均经CT血管造影确诊,且发病时间在14 d以内。收集入院首次血常规、出凝血功能资料,记录手术干预方式、预后等资料。以是否发生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是否存活进行分组,比较组间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院内死亡的影响因素。结果119例AAD患者的年龄为(52.9±14.2)岁,男女比例5.3∶1。疼痛为AAD患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占90.0%以上,疼痛性质以转移性或扩展性疼痛多见。发生显性DIC 13例(10.9%),7例死亡(53.8%);DIC组与非DIC组比较,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NLR)、血小板(platelet,PLT)、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ibrinogen degradation products,FDP)、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以及病死率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16例(13.4%)均为A型AAD,其中DIC 7例(43.8%);死亡组与存活组比较,在NLR、PLT、Fib、D-二聚体、FDP、PT、APTT,以及DIC比例和手术治疗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NLR、血小板计数是影响院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D-二聚体对AAD具有较高的诊断及预后价值,PLT活化和消耗量增加,则病死率增加,一旦发生DIC,预后极差;NLR、血小板计数是影响AAD患者院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 高伟波窦丽稳石茂静张海燕吴春波朱继红
- 关键词:急性主动脉夹层D-二聚体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 110例急性肺栓塞溶栓患者临床分析被引量:25
- 2020年
- 目的对110例急性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溶栓患者的临床特征、危险分层、溶栓治疗效果及预后进行临床分析,旨在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收集北京大学人民医院2009年5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110例肺栓塞溶栓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性别、症状体征、血压、血气分析、出凝血、影像学)。纳入标准:符合高危、中高危诊断标准,患者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中低危及低危组,患者临床资料不完整。依据入院时危险分层、出院时预后分组,采用χ^2检验、t检验或非参数检验,分析临床特征、血气分析、出凝血、出血并发症的组间差异,分析溶栓后影像学变化情况。结果110例患者中,男性49例,女性61例,年龄(65±16)岁。高危组12例,中高危组98例,高危组呼吸频率更快,血压、溶栓前PO2、SaO2更低(P<0.05)。109例患者予静脉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ecombinant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rtPA)溶栓治疗,70例采用50 mg,39例采用100 mg。1例因阴道活动性出血,直接介入局部溶栓;另有5例行介入治疗,为溶栓后症状缓解不佳,行补救性介入治疗。存活102例,死亡8例(7.3%),其中高危组死亡3例(25.0%),中高危组死亡5例(5.1%);死亡组年龄高于存活组,心率、呼吸更快,溶栓前PO2、溶栓后PCO2更低。共发生22例溶栓相关出血,18例为轻微出血,4例为中重度出血,分别是脑出血、腹腔出血、消化道出血、阴道出血。rtPA 50 mg组出血13例/70例,rtPA100 mg组出血9例/39例,低剂量组出血比例显著较低(P<0.05)。结论溶栓治疗是急性高危PE的重要治疗方法,对于中高危PE溶栓疗效确定,中重度出血发生率低,安全性好。
- 高伟波石茂静窦丽稳张海燕杜昌郭杨朱继红
- 关键词:肺栓塞急性溶栓
- TAFRO综合征六例临床特征及诊疗分析被引量:7
- 2020年
- 目的:探讨TAFRO综合征的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方法:收集2011年12月至2019年4月间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病理明确诊断Castleman病患者31例,分析其中符合TAFRO综合征的6例病例的临床资料,结合国内外文献,总结该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病理学特点、治疗方案及预后。结果:纳入TAFRO综合征诊断的患者6例(男5例),平均年龄41.5岁(27~59岁)。患者表现为急性或亚急性起病,发热、血小板减少、多浆膜腔积液、器官肿大和(或)全身水肿、肾功能损害。1例合并噬血细胞综合征,1例合并甲状腺功能低下,6例(6/6)白细胞介素6均升高,4例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检查均升高,6例HIV均阴性,4例行人类疱疹病毒8检查均阴性,6例病理诊断中浆细胞型3例,混合型2例,透明血管型1例。2例患者行肾脏活检,1例符合血栓性微血管病肾损害伴亚急性肾小管间质肾炎,另1例为继发性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2例行CHOP方案化疗,1例糖皮质激素治疗,3例糖皮质激素联合单抗类药物治疗,其中1例5年后死于病情进展,另5例患者病情稳定。结论:TAFRO综合征发病罕见,临床表现为多系统受累,早期识别并及时给予针对性的治疗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
- 吴春波张海燕邵诗幻窦丽稳周倩云刘扬高伟波朱继红
- 关键词:CASTLEMAN病白细胞介素6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 一种可限定注射容量和注射深度的微量注射器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可限定注射容量和注射深度的微量注射器,包括注射器主体以及固定在注射器主体底端的针座,所述针座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针头,所述注射器主体中滑动设置有注射推杆,所述注射推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把手,可通过旋拧第一旋钮...
- 李明王传林郭维陈博刘中砥窦丽稳金宗学黄伟朱凤雪王天兵
- 文献传递
- 新型口服抗凝药物急诊应用指导被引量:1
- 2017年
- 抗凝药物是预防及治疗血栓栓塞性疾病的重要药物,华法林是目前临床最为常用的口服抗凝药,但存在治疗窗窄、起效慢、作用时间长、需频繁监测国际标准化比值等诸多临床问题。新型口服抗凝药物(NOACs)因安全、有效、使用方便,使其成为除华法林以外的首选药物,目前已应用于非瓣膜性心房颤动及静脉血栓栓塞症患者的栓塞事件预防。急诊是患者24 h入院的门户,急诊医生更多的面临NOACs所致出血等急症,本文为NOACs的安全应用及急诊医生的临床决策提供参考,对NOACs的种类、适应证、禁忌证及药物相互作用、出血风险评估及急诊处理方法等方面进行综述。
- 窦丽稳高伟波朱继红
- 关键词:抗凝药急诊处理血栓栓塞
- 左心室假性室壁瘤77例文献回顾分析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分析中国内地左心室假性室壁瘤(LVPA)的临床特点与转归。方法检索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及Pubmed数据库,分析1986年1月至2012年4月中国内地报道的LVPA患者的临床、影像、治疗和转归。结果检索到符合要求的文献65篇,报告患者77例,LVPA77个(5例与真性室壁瘤并存)。男性56例(72.7%),中位年龄48岁(5~82岁)。最常见的病因是心肌梗死(40/77,51.9%),常见症状是气短或呼吸困难(33/74,44.6%)、胸闷和胸痛(31/74,41.9%),10.8%的患者无症状。无合并血栓栓塞事件的报道。有相关检查资料者中,86.4%(38/44)的患者有心电图异常,91.4%(32/35)者有胸片异常。经胸超声心动图是最常用的检查,其诊断LVPA的准确性约85.7%(60/70)。77例中19例(24.7%)瘤体自发破裂,15例(19.5%)患者死亡,最常见的死因是心包填塞和猝死。结论LVPA少见、高危而又缺乏特异的临床表现,有冠心病或心力衰竭症状的患者应提高警惕避免漏诊,一旦发现应急诊手术。
- 孔令云郭继鸿朱天刚窦丽稳
- 关键词:心脏室壁瘤心室
- 消化道出血后的抗栓治疗策略被引量:9
- 2019年
- 消化道出血是急诊常见的急危重症之一,近年来为了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口服抗血小板或抗凝药物的患者不断增多,使此类消化道出血比例增加。一项包括14个临床试验的Meta分析发现,每天口服75~300mg阿司匹林的患者消化道出血的风险每年增加0.12%,使用双联抗血小板药物的患者消化道出血发生率为1.3~2.7%。口服华法林者每年5~8/1000人(较普通人群增加了3倍)出现消化道出血。
- 窦丽稳高伟波朱继红
- 关键词:消化道出血抗栓治疗抗血小板药物急危重症抗凝药物
- 快速反应小组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4
- 2018年
- 院内危重症或病情不稳定的患者大都收住在ICU,但大部分意外死亡事件却经常发生在ICU之外,即普通病房或门急诊。患者在心脏骤停或转入ICU前数小时往往已经出现病情不稳定的预警信号,但经常由于医务人员未监测到或未能及时转运而发生院内不良事件。
- 窦丽稳高伟波朱继红
- 关键词:ICU普通病房预警信号心脏骤停医务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