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笪倩

作品数:14 被引量:29H指数:3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病理
  • 6篇临床病理
  • 5篇文献复习
  • 5篇复习
  • 4篇免疫
  • 4篇病理学
  • 3篇细胞
  • 2篇人肝
  • 2篇人肝癌
  • 2篇人肝癌细胞
  • 2篇人肝癌细胞系
  • 2篇人肝癌细胞系...
  • 2篇肿瘤
  • 2篇组织化学
  • 2篇细胞系
  • 2篇腺癌
  • 2篇临床病理学
  • 2篇临床病理学特...
  • 2篇慢病毒
  • 2篇免疫组化

机构

  • 12篇上海交通大学...
  • 3篇上海市松江区...
  • 2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军事医学科学...

作者

  • 14篇笪倩
  • 5篇许海敏
  • 3篇王朝夫
  • 3篇张黎
  • 2篇金晓龙
  • 2篇孙玮玮
  • 1篇倪亚平
  • 1篇吴华成
  • 1篇刘欢欢
  • 1篇袁菲
  • 1篇陈晓炎
  • 1篇乐飞
  • 1篇赵肖庆
  • 1篇林谋斌
  • 1篇潘睿俊
  • 1篇王明亮
  • 1篇于淼
  • 1篇郑民华
  • 1篇杨晓明
  • 1篇汪思应

传媒

  • 4篇诊断学理论与...
  • 2篇诊断病理学杂...
  • 2篇外科理论与实...
  • 2篇临床与实验病...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中华病理学杂...

年份

  • 2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3
  • 2篇2011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甲状腺转移性透明细胞肾细胞癌1例被引量:1
2021年
患者男性,50岁,3年前无意间触及颈部前侧有一花生粒大小肿物,无其他不适。患者于2019年11月至上海市松江区中心医院检查,颈部彩超示:甲状腺右叶结节,TI-RADS 4a类。甲状腺增强CT示甲状腺右叶、左叶占位,考虑腺瘤可能。临床考虑甲状腺肿瘤收入院,行右侧甲状腺切除术,手术切除标本送病理检查。
王梦慧张黎笪倩黄清洁张艳琼
关键词:甲状腺肿瘤肾透明细胞癌病例报道
混合性A型胸腺瘤与伴有淋巴样间质的微结节型胸腺瘤1例临床病理分析及文献复习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探讨混合性A型胸腺瘤与伴有淋巴样间质的微结节型胸腺瘤(MAMNT)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及组织起源。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MAMNT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及病理形态学和免疫表型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男性,63岁。胸部CT示前纵隔肿物。巨检:肿物大小4.5 cm×3.5 cm×2.0 cm,似有包膜,切面大部分区域呈实性分叶状,灰白灰黄色,质韧,周边部分区域灰褐色,质中,可见大小不等的囊腔。镜检:肿瘤界限清楚,有纤维性假包膜,由厚薄不均纤维组织分隔呈分叶状,伴硬化性间质。肿瘤组织包括A型胸腺瘤及伴有淋巴样间质的微结节型胸腺瘤(MNT)两种成分。前者由实性区及大小不等的囊腔构成,囊腔内瘤细胞形成乳头结构,后者为伴有淋巴滤泡的淋巴样间质中散在多个上皮性微结节,二者之间有过渡,且瘤细胞形态相似。免疫表型:瘤细胞AE1/AE3、CK7、CK19、CK5/6、CK14、p63、p40、Bcl-2及Galectin-3,Ki-67约10%;上皮性微结节内可见S-100、CD1a及Langerin阳性的Langerhans细胞;淋巴细胞表达CD20、CD3、CD5、bcl-2,少量表达TdT,滤泡生发中心Bcl-2阴性。EB病毒原位杂交阴性。Ig基因重排为多克隆性重排。结论 MAMNT罕见,目前国内外仅5例报道(包括本例),其诊断与鉴别诊断主要依据MNT与A型胸腺瘤两种成分的病理形态学及免疫表型,虽然两者组织学结构不同,但细胞学形态及免疫表型相似且有相互移行过渡,提示两者有共同组织学起源或前者可能起源于后者。
倪亚平笪倩袁菲柳蒋书顾斌陈晓炎
关键词:免疫组化
恶性雀斑样痣4例临床及病理分析
2022年
恶性雀斑样痣(lentigo maligna,LM),又称Hutchinson黑素性雀斑,于1890年由Hutchinson首次报道。恶性雀斑样痣最常见于老年人曝光部位的皮肤。由于恶性雀斑样痣发病率较低,国内报导仅10余例[1-2],易误诊或漏诊。本文收集4例恶性雀斑样痣患者,分析其临床病理学、免疫表型、诊断及鉴别诊断,并复习相关文献,充分了解以上内容,并了解治疗、预后等,旨在提高对该病的认识。1材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收集2015⁃01—2020⁃10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和上海市松江区中心医院确诊的4例恶性雀斑样痣病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61~70岁,中位年龄65岁;其中3例位于面部,1例位于手背;肿瘤均为边界不清的褐色及黑褐色斑片,表面光滑或粗糙,直径0.8~2.0 cm(图1);病程2~7年,其中一例为激光治疗后复发(表1)。
孙玮玮赵肖庆张黎笪倩
关键词:恶性雀斑样痣免疫组织化学
原发性颅内Rosai Dorfman病1例报道及文献复习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原发性颅内Rosai Dorfman病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诊断水平。方法:分析1例原发性颅内Rosai Dorfman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病理形态特征及免疫组织化学表现,并结合文献进行探讨。结果:患者为中年男性,主要临床表现为渐行性加重的视物模糊。脑部MRI检查提示前颅底、筛窦、蝶窦、额窦、双侧上颌窦、鼻腔内广泛占位,伴双侧视神经入眶段侵犯、双侧额叶及基底节区水肿灶;病理示组织细胞增生,细胞质内可见吞噬的淋巴细胞和其他细胞成分;免疫组化显示组织细胞S-100(+)、PGM-1(+)、Kappa(+)、Lamda(+),MIB-1(<1%,+)。结论:原发性颅内Rosai Dorfman病患者的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均缺乏特征性,团片状异常信号影伴增强后病灶明显强化为其主要特点,明确诊断依赖于手术标本的病理诊断。
笪倩吴华成许海敏金晓龙
关键词:临床病理免疫组化
一种病理切片用包埋框
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病理切片用包埋框,其包括内框和外框,所述内框和所述外框用于储存规格不一的组织块;所述内框和所述外框活动相连,且所述外框设有嵌槽,所述内框嵌设于所述嵌槽内。本申请的目的是能够同时适...
笪倩王朝夫易红梅许海敏杨春雪邓仕杰
腹腔镜外科在Castleman病诊疗中的应用价值
2013年
Castleman病(Castleman’s disease,CD)是少见且病因不明的慢性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以淋巴结肿大为特征.Castleman等于1954年首次发现.
乐飞笪倩刘欢欢林谋斌王明亮郑民华
关键词:腹腔镜CASTLEMAN病
MCFP对肝癌细胞生物行为学影响初步研究
真核细胞线粒体是能量代谢的主要场所,线粒体的功能主要依赖于内膜上各种可溶性物质的跨膜转运,这种转运工作主要由可溶性物质载体(solute carrier,SLC)完成的。这些可溶性物质载体定位于线粒体内膜,组成了转运蛋白...
笪倩
关键词:慢病毒RNA干扰人肝癌细胞系HEPG2
文献传递
胃肝样腺癌9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2015年
目的 :探讨胃肝样腺癌(adenocarcinoma of stomach,HAS)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以提高医师对该病的认识及诊断水平。方法:分析9例HAS患者的临床表现、病理形态特征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并结合文献进行探讨。结果:9例HAS患者中,8例为男性,1例女性;平均为(64±10)岁,临床主要表现为上腹部隐痛、黑便或进餐时呕吐。8例患者术前行血清甲胎蛋白(α-fetoprotein,AFP)检测,其中6例升高。病理检查结果显示,HAS在组织形态学上具有肝细胞癌的分化特征,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显示存在不同程度的AFP表达。结论:HAS罕见,且易发生淋巴结及肝脏转移,及早诊断有助于改善患者的临床预后。
笪倩吴华成何燕燕潘睿俊许海敏金晓龙
关键词:胃肝样腺癌甲胎蛋白临床病理免疫组织化学
数字化智慧病理科建设中数字病理扫描仪的选择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分析6台国内外不同制造商的数字病理扫描仪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简称瑞金医院)病理科的实际应用情况。方法收集瑞金医院病理科存档的不同类型切片232张,比较不同扫描仪的机械性能及图像质量等。建立识别胃镜活检良恶性的人工智能初步模型,比较不同扫描仪生成全切片数字化图像(whole slide image,WSI)对模型的影响。结果扫描仪生成的WSI符合日常显微镜下阅片习惯;但不同扫描仪之间的机械性能及WSI质量等存在差异,且制造商提供的扫描仪规格参数不足以全面评价其性能。基于单一扫描仪生成的WSI建立的算法模型,在其他扫描仪生成的WSI中进行验证,其AUC评分均出现不同程度下降。结论病理科需结合数字化工作流程的现状评估扫描仪性能,综合选择适合科室发展的数字病理扫描仪。
邓仕杰刘蘅安杨春雪王朝夫笪倩
关键词:扫描仪人工智能
胃底腺型腺癌六例临床病理学特征被引量:20
2020年
目的:探讨胃底腺型腺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诊断水平。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9年5月上海市松江区中心医院收治的6例胃底腺型腺癌,分析6例患者的内镜特征、病理形态特征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并结合文献进行探讨。结果:6例胃底腺型腺癌患者中,男性3例,女性3例,平均年龄66岁;临床主要表现为上腹部不适或阵发性隐痛;胃镜检查在胃体部发现隆起或平坦病灶,直径0.4~1.0 cm;病理检查结果显示肿瘤主要由主细胞构成,但也有散在混杂的壁细胞,排列成不规则管状或条索状结构并形成吻合支;免疫组织化学标记结果显示肿瘤细胞表达主细胞标志物MUC6、Pepsingon 1。结论:胃底腺型腺癌是分化好的腺癌的一种罕见类型,是一种新的独立的实体类型,发病率低且目前对其认识不足,容易误诊及漏诊;掌握其内镜特点和组织学形态对提高临床医师的诊断及鉴别诊断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孙玮玮张黎顾敏敏张艳琼邱承敏笪倩
关键词:胃肿瘤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