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管军

作品数:88 被引量:510H指数:13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上海市卫生局中医药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理学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8篇期刊文章
  • 30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9篇医药卫生
  • 3篇机械工程
  • 2篇建筑科学
  • 2篇理学
  • 1篇水利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5篇心肺
  • 15篇心肺复苏
  • 9篇预后
  • 9篇重症
  • 8篇衰竭
  • 8篇脓毒
  • 8篇脓毒症
  • 8篇骤停
  • 7篇通气
  • 7篇肺炎
  • 7篇ICU
  • 6篇耐药
  • 6篇呼吸机
  • 6篇呼吸机相关
  • 6篇急诊
  • 5篇血清
  • 5篇重症监护
  • 5篇监护
  • 5篇病房
  • 5篇病情

机构

  • 86篇第二军医大学
  • 6篇苏州大学附属...
  • 3篇安徽医科大学
  • 3篇解放军第四一...
  • 2篇上海第二医科...
  • 2篇国家工程研究...
  • 2篇南京军区杭州...
  • 2篇太仓市中医医...
  • 1篇江西医学院第...
  • 1篇济南军区总医...
  • 1篇上海长征医院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无锡市第三人...
  • 1篇上海市静安区...
  • 1篇上海市浦东新...
  • 1篇上海市嘉定区...

作者

  • 88篇管军
  • 53篇林兆奋
  • 27篇杨兴易
  • 26篇李文放
  • 21篇许永华
  • 20篇赵良
  • 17篇陈德昌
  • 13篇单红卫
  • 12篇郭昌星
  • 12篇瞿金龙
  • 8篇马林浩
  • 7篇刁孟元
  • 7篇张浙
  • 7篇肖盐
  • 7篇刘雪峰
  • 7篇严鸣
  • 6篇单怡
  • 6篇常亮
  • 6篇刘军英
  • 5篇王玺

传媒

  • 15篇中国急救医学
  • 6篇中华急诊医学...
  • 6篇中华医学会急...
  • 3篇第二军医大学...
  • 3篇中华医学会急...
  • 2篇中华医院感染...
  • 2篇中华物理医学...
  • 2篇中华航海医学...
  • 2篇中华创伤杂志
  • 2篇中华危重病急...
  • 2篇中华医学会急...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肠外与肠内营...
  • 1篇内科急危重症...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临床误诊误治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临床神经病学...

年份

  • 2篇2017
  • 6篇2016
  • 8篇2015
  • 17篇2014
  • 5篇2013
  • 7篇2012
  • 6篇2011
  • 5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3篇2004
  • 8篇2003
  • 5篇2002
  • 6篇2001
  • 1篇2000
  • 5篇1999
8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颈部快速诱导脑部低温对 CPR 兔的脑保护作用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比较心肺复苏( CPR)同时即刻降温与常规复苏和复苏后降温治疗对复苏成功率、存活率、神经系统功能等的影响。方法24只健康雄性新西兰家兔采用4 min室颤模型,随机分为三组,每组8只。常温复苏( normothermia theat, NT)组:常规致颤复苏,不行降温干预。复苏中降温( intra-arrest therapeutic hypothermia, IATH)组:于CPR同时启动颈部快速降温,目标脑温为34℃,以后维持目标脑温至自主循环恢复( ROSC )后4 h。复苏后1 h降温( post -arrest therapeutic hypothermia, PATH )组:于CPR后1 h 启动颈部快速降温,目标脑温为34℃,余同IATH组。观察复苏成功率,4 h内脑温、肛温、血流动力学及呼吸功能的变化,24 h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NDS)评分。结果 IATH组有7只、NT组和PATH组分别有4只和5只复苏成功;在诱发室颤4 min后,各组肛温、脑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过4 min CPR,IATH组、NT组、PATH组脑温分别为(37.4±0.7)℃、(38.2±0.3)℃、(38.1±0.5)℃,IATH组与另外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肛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CPR 4 min内,IATH 组舒张压从5.2 mm Hg升至32.0 mm Hg,而NT组从5.7 mm Hg增高至22.0 mm Hg,PATH组从5.4 mm Hg增高至21.0 mm Hg(P<0.05);复苏期间各组收缩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IATH组48 h存活率明显高于NT组(P<0.05)。复苏后24 h NDS评分各组均较差,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颈部降温组的评分还是好于NT组。结论在CPR同时早期选择颈部降温不仅能降低脑温还能提高复苏时舒张压,进而提升复苏时的冠状动脉灌注压,提高CPR成功率和48 h生存率。
肖盐林兆奋管军张浙刁孟元
关键词:心肺脑复苏
不同培训方法在规范化培训医师心肺复苏急救培训效果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近年来,心肺复苏培训也越来越得到医院和社会的重视[1-4]。作为临床一线重要力量,有必要接受全面的心肺复苏术及相关技术的培训。从2010年开始,上海的医学毕业生必须参加规范化的培训才能正式参加工作。作者科室负责对专业医学生进行急诊急救相关技能的培训,通过培训医学生心肺复苏技能,理论结合实际,要求第三个月至急诊抢救室轮转,在轮转期间对急救掌握的程度进行打分来评价相关技能培训的效果,研究如何更好的提高心肺复苏术。
瞿金龙王玺管军李文放
关键词:心肺复苏
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新方法——液体通气
1999年
液体通气90年代起用于临床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液体通气可显著提高肺顺应性,改善换气功能,降低气压伤发生率,并有局部直接消炎作用,是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极有前景的治疗手段之一。
管军
关键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氟碳化合物液体通气
大黄与纳络酮对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患者血浆内皮素-1及其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目的探讨大黄和纳络酮对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患者血浆内皮素-1(ET-1)水平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应用随机、前瞻性研究方法,将11例健康人作为正常组,19例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组)和治疗组(常规...
张希洲陈学云景炳文赵良杨兴易管军单红卫严鸣何克满
文献传递
ICU心搏骤停综合征患者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调查分析心肺复苏成功后综合征,影响患者死亡预后及神经系统恢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2003~2010年院内外复苏成功后,转入ICU治疗病例42例.复苏后28天存活与否分死亡组和存活组;神经功能预后CPC评分,分...
余鹏杨兴易管军李文放单红卫林兆奋
关键词:病理机制临床预后
文献传递
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医院和社区获得性葡萄球菌感染的临床观察
2005年
目的探讨综合性重症监护病房(GICU)患者医院获得性(HAI)和社区获得性(CAI)葡萄球菌感染的特点。方法回顾性调查GICU内68例葡萄球菌感染患者感染的危险因素、耐药谱以及临床表现。结果①与CAI组相比,HAI组患者感染前接受三代头孢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和有创操作的机会多。②二组感染患者青霉素、红霉素的耐药率均较高,利福平的耐药率均较低,未发现万古霉素耐药的葡萄球菌(VRS);苯唑西林耐药葡萄球菌(ORS)检出率是62.7%(89/142),但甲氧西林耐药葡萄球菌(MRS)的比率HAI组显著高于CAI组(74.11%vs 45.61%);替考拉宁在CAI组未发现耐药株,HAI组的耐药率也较低(30.9%);其他抗生素的耐药率HAI组显著高于CAI组。③菌群交替的发生率和死亡率HAI组显著高于CAI组。结论①感染前有创操作多可能是HAI组患者MRS分离株高于CAI组的重要原因之一。②感染起病方式和抗生素经验用药的差异,可能导致HAI组患者葡萄球菌分离株对大多数抗生素的耐药率高于CAI组。③尽可能减少有创操作、准确及时地送检感染标本、遵循抗生素经验用药原则,有助于控制葡萄球菌对抗生素的耐药率和降低葡萄球菌感染的死亡率。
赵良许永华管军
关键词:综合性重症监护病房葡萄球菌感染感染危险因素耐药谱
肺部钢筋贯通伤一例
钢筋贯通伤多见于建筑工人外伤,发生率较低,临床上少见,尽早处理,早期评估患者的病情,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尽早安全的拔除钢筋、修复损伤的脏器是早期治疗的关键,后期主要是感染的控制,针对异物带入患者体内的病原菌,选择合适的抗...
瞿金龙李文放林兆奋管军
长期留观患者的营养状况及营养支持的现况调查
李蕊须俊滟夏兰管军
高浓度降钙素原动态变化与严重脓毒症患者预后的关系被引量:15
2010年
目的探讨高水平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与序贯器官衰竭评估(SOFA)评分及它们的动态变化与严重脓毒症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将2006年10月至2009年9月在上海长征医院ICU住院而且PCT浓度≥10μg/L的严重脓毒症患者纳入研究,共37例,男性22例,女性15例,年龄(57.3±21.4)岁,根据患者出院时的结局将患者分为存活组(n=25)和死亡组(n=12),回顾分析原始病例,用ANOVA法对比分析下列数据:年龄、性别、入组时及治疗5d后患者的PCT值和记录反映脓毒症患者严重程度的SOFA评分,以治疗5d前后PCT值和SOFA评分的差值表示其动态变化。我们还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了治疗前后PCT值与SOFA评分的相关关系。结果存活组和死亡组在年龄、性别、入组时的PCT值和SOFA评分上没有统计学显著差异。经过5d治疗后,存活组PCT值从(19.63±11.14)μg/L降为(6.13±3.70)μg/L,SOFA评分从(12.72±3.88)降为(6.16±4.15),而死亡组PCT从(19.57±23.33)μg/L升为(76.38±141.76)μg/L,SOFA评分从(11.08±2.4)升到(18.42±1.62)。存活组和死亡组在PCT和SOFA评分的动态变化上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PCT值和SOFA评分在入组时和治疗后5d后无显著相关关系,但PCT值的动态变化却与SOFA值的动态变化有非常显著的相关关系,P=0.04。结论在PCT浓度≥10μg/L后,PCT水平与重症脓毒症患者的预后无关,但PCT值及SOFA评分的变化仍与重症脓毒症患者的预后有密切关系。
吕红管军马林浩
关键词:脓毒症
参附注射液对心肺复苏大鼠心肌κ阿片受体的影响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观察心脏骤停复苏后( CA-CPR)心功能和心肌κ阿片受体(κ-OR)表达的变化及参附注射液对其影响,探讨参附注射液保护复苏后心功能的新机制。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健康对照组(BL)、参附注射液组(SF)和对照组(CON)。所有大鼠均气管插管,经颈动脉左心室插管和股动脉插管监测血流动力学参数,经股静脉置管建立给药通道。采用气管夹闭窒息法制作心脏骤停动物模型。 BL组不复制模型,SF组和CON组窒息5 min后予心肺复苏(CPR)。 SF组CPR同时静脉泵注参附注射液20 mL/kg(60 mL/h),CON组泵注等量生理盐水。动态记录HR、MAP、dP/dt40、LVEDP和-dP/dtmax等血流动力学参数。拟定复苏后0.5、2、4、6、24 h五个时间点随机处死大鼠并取心肌组织备检,每个时间点均取满6只。 RT-PCR法测定心肌κ-OR 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测定心肌κ-OR蛋白含量。结果 CON和SF两组复苏成功率、窒息至心跳停搏时间( Tc)、窒息至呼吸停止时间( Tb)、开始心肺复苏至恢复自主循环时间(T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CON组与SF组复苏后24 h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5,P=0.26)。 BL组血流动力学参数始终保持在基线水平,SF组复苏后五个时间点HR、MAP、dP/dt40及-dP/dtmax均显著优于CON组(P<0.01),且6 h后除-dP/dtmax始终低于BL组(P<0.01)外,SF组HR、MAP与BL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苏大鼠心肌中κ-OR mRNA表达水平和κ-OR蛋白含量均呈先升后降曲线,均以复苏后2 h表达量最高,而BL组两者水平均显著低于CON组和SF组(P<0.05);与SF组比较,CON组心肌中к-OR mRNA和к-OR蛋白含量显著升高( P<0.05)。结论 CA-CPR对心肌κ-OR mRNA表达水平及κ-OR蛋白含量均有显著影响,参附注射液可以改善复苏后血流动力学参数,对复苏后心�
单怡万健林兆奋赵良单红卫陈德昌许永华管军李文放杨兴易
关键词:心肌功能障碍参附注射液CARDIOPULMONARY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