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国 作品数:11 被引量:78 H指数:6 供职机构: 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全球环境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生物学 农业科学 医药卫生 更多>>
四川千佛山自然保护区的鸟类资源 被引量:8 2005年 通过2002年10月和2003年5月对保护区鸟类的集中调查,结合历史文献,确认保护区有鸟类13目35科160种。其中国家I级保护鸟类2种,II级保护鸟类19种,完全或主要分布于我国的鸟类种类20种。保护区鸟类以留鸟和夏候鸟为主,有留鸟91种,夏候鸟48种,而冬候鸟、旅鸟分别只有13种和8种。鸟类区系组成为:古北界种类有30种,东洋界种类90种,广布种19种,以东洋界种类占优势,同时兼具西南区和华中区的特点。保护区鸟类主要分布在阔叶林和灌丛生境,其次是针阔混交林生境。保护区内鸟类水平分布的情况和垂直分布的情况都差异明显。 符建荣 冉江洪 蔡国 胡锦矗关键词:鸟类 区系 米亚罗自然保护区的鸟类资源 被引量:2 2008年 2002-2003年,分季节对四川米亚罗自然保护区的鸟类资源进行调查.结合保护区2004-2007年的鸟类监测资料,确认保护区有鸟类210种,分属于14目40科.以留鸟和夏候鸟为主,占总数的88.1%.从185种繁殖鸟的区系上看,有东洋界成分106种,古北界成份59种,广布种20种,分别占繁殖鸟总数的57.3%,31.89%和10.81%.保护区有国家I级重点保护鸟类5种,II级重点保护鸟类20种,我国特有种16种.雉类和画眉类比较丰富. 符建荣 刘少英 孙治宇 冉江洪 蔡国 赵克敌关键词:鸟类 四川省药用动物资源调查与统计分析 2024年 目的 通过开展四川省药用动物调查(2020—2023年),获得四川省药用动物的本底数据,并与四川省第三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1983—1986年)的药用动物数据比较,分析全省药用动物种类、分布及其变化情况,为四川省药用动物产业发展与保护提供决策依据。方法 按照动物调查的方法,开展药用动物的野外调查,拍摄图片与鉴定,数据录入与数据分析。结果 四川省21个市州183个县均发现了药用动物,其中12个市州药用动物资源丰富,29个县药用动物的数量在50种以上,其中以峨眉山市药用动物(178种)种类最多;四川省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发现药用动物212科,468属,745种,其中2021年前发现药用动物资源573种;药用动物资源种类最丰富的是鸟纲,达243种;药用动物物种数超过10种的科有14个,鲤科的药用动物种类(48种)较多;四川省第三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共发现药用动物108种,本次发现了其中的102种,占94.4%;本次调查发现药用动物的种类超过第三次中药资源普查的589%;四川省发现的常用动物药材有33种,其中,冬虫夏草、麝香、蟾蜍为川产道地药材;普查发现的药用动物新分布包括凉山虫草与古尼虫草,发现的新资源包括灰兜巴(异囊地蛛)等;四川省发现国家重点保护野生药用动物140种,其中Ⅰ级保护动物44种;“三有保护动物”230种,其中以鸟类最多,达130种。结论 四川省药用动物资源丰富,建议四川省加强林麝(麝香)、鲮鲤(穿山甲)、冬虫夏草等动物资源的保护。 方清茂 黎跃成 窦亮 蔡国 张美 周毅 周先建 胡平 周重建 王曙 兰志琼 陈发军 苏伯安 唐小杰 赵军宁关键词:药用动物 四川九寨沟自然保护区的鸟类资源及区系 被引量:21 2004年 20 0 2年 4月~ 2 0 0 3年 6月对四川九寨沟自然保护区的鸟类进行调查 ,并结合历史文献 ,确认保护区有鸟类 2 2 2种 ,以留鸟和夏候鸟为主 ,占保护区鸟类总数的 86 48%。对保护区繁殖鸟类的区系分析表明 :古北界种类占繁殖鸟总数的 3 3 85 % ,东洋界种类占 5 5 2 1 % ,广布种占 1 0 94% ,可见东洋界种类占优势。保护区内有国家Ⅰ、Ⅱ级保护动物 2 7种 ,我国特有种 1 7种 ,占我国特有种的 2 4 6%。列入CITES名录的有 2 0种。对保护区鸟类的垂直区系分析发现 ,随海拔高度的增加 ,东洋界成分所占比例增加 ,主要是喜马拉雅 横断山区型的比例增加 ,在海拔 3 0 0 0m以上 ,喜马拉雅 横断山区型占绝对优势 ,所占比例超过 5 0 % ;其它东洋界成分 ,随海拔高度的增加所占比例减少。 冉江洪 刘少英 孙治宇 符建荣 郑志荣 蔡国 雷开明关键词:保护区 鸟类 区系 瓦屋山腹链蛇的再发现 2008年 蔡国 杨楠关键词:再发现 四川大相岭自然保护区的鸟类资源 被引量:7 2008年 2004年-2005年,对大相岭自然保护区的鸟类资源进行了调查。结合文献,共有鸟类17目53科265种,以留鸟和夏候鸟为主,占了总数的82.63%。从繁殖鸟的区系上看,有东洋界成分157种,古北界成份39种,广布种23种,分别占繁殖鸟总数的71.69%、17.81%和10.50%。保护区有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鸟类5种,Ⅱ级重点保护鸟类24种,四川省保护鸟类12种,我国特有种11种。 符建荣 孙治宇 刘少英 扶志宏 刘洋 王新 赵杰 蔡国关键词:鸟类 四川海子山自然保护区鸟类群落结构及多样性 被引量:14 2005年 应用样线法,调查海子山自然保护区鸟类的组成和群落结构,经调查确认保护区内有鸟类16目48科210种,以留鸟和夏候鸟为主,鸟类区系成分复杂,古北界种类略占优势。根据鸟类栖息地的生境类型,将保护区鸟类划分为5个群落。调查得知,不同群落的优势种、常见种有较大差异;同一群落类型的物种组成、数量、遇见频次的季节差异明显。运用Shannon Weinner指数计算各群落的多样性;采用E=H/Hmax计算群落中各群落物种的均匀度;用百分率相似性数(index of percent similarity)对各群落做相似性比较。结果表明:保护区内鸟类群落结构与各群落类型内部的空间异质性程度密切相关,群落的空间结构越复杂,则物种多样性就越高;湿地鸟类群落的均匀度指数最高,而高山灌丛鸟类群落的均匀度指数最低;各群落类型百分比相似性指数均较低;鸟类群落结构具有较大差异。 符建荣 刘少英 孙治宇 刘洋 蔡国 郑志荣 赵杰关键词:保护区 鸟类 群落结构 多样性 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湿地鸟类组成及变化探讨 被引量:16 2007年 本文对有关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湿地鸟类的文献进行整理,并结合作者2004-2005年对凉山州湿地鸟类的调查成果,统计出凉山州湿地鸟类8目13科73种,其中国家Ⅰ、Ⅱ级保护鸟类7种,物种组成以非繁殖鸟为主。调查中首次记录了紫水鸡在四川的越冬种群。1992年和2005年泸沽湖和邛海湿地鸟类冬季调查结果对比表明,泸沽湖鸟类种数和数量锐减;而邛海的湿地鸟类组成有明显变动,物种稳定性差,说明泸沽湖和邛海湿地鸟类现状不容乐观,急需进一步的研究和保护。 林雯 冉江洪 郑志荣 蔡国关键词:湿地鸟类 四川海子山自然保护区鸟类资源及区系 被引量:9 2006年 2003年10~12月和2004年6~9月,采用样线法和绝对数量法,对四川海子山自然保护区鸟类资源进行了调查,记录到鸟类130种,结合文献共16目48科210种。其中以留鸟和夏候鸟为主,占了总数的82.86%。对繁殖鸟类的区系分析表明:古北界种类占繁殖鸟总数的44.8%,东洋界种类占40.8%,广布种占14.4%,古北界种类稍占优势。保护区内有国家Ⅰ、Ⅱ级保护动物30种,我国特有种11种,占我国特有种的15.9%;列入CITES名录的有20种,IUCN名录的有8种,中国物种红色名录14种。垂直区系分析发现:随海拔高度的增加,古北界、东洋界、广布种的比例并不是呈规律性的增加或减少,而是波浪式的变化;绝大多数分布型的比例也呈波浪式的变化。 符建荣 刘少英 胡锦矗 冉江洪 蔡国关键词:鸟类 区系 四川白坡山自然保护区冬季鸟类群落调查 被引量:5 2006年 2003年12月对四川白坡山自然保护区的鸟类群落的种类和数量进行了调查,实际发现鸟类151种,结合历史文献23种,保护区鸟类共有174种,隶属于12目41科。保护区有国家级重点保护鸟类14种,四川省保护鸟类2种,我国特有鸟类5种。保护区鸟类区系以东洋界成分为主。利用多样性指数分析了不同群落的鸟类多样性,结果表明:地处1300~2600 m的中山云南松及其混交林群落鸟类多样性最高,原因是该群落中生境类型丰富多样。 杨彪 冉江洪 蔡国 曾宗永关键词: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