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袁剑辉

作品数:50 被引量:142H指数:7
供职机构:长沙理工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机械工程电子电信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3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0篇理学
  • 11篇机械工程
  • 5篇电子电信
  • 5篇一般工业技术
  • 4篇文化科学
  • 2篇电气工程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9篇纳米
  • 9篇纳米管
  • 8篇折射率
  • 8篇光谱
  • 8篇分子
  • 7篇动力学
  • 7篇发光
  • 7篇分子动力学
  • 6篇碳纳米管
  • 5篇杨氏模量
  • 4篇顶角
  • 4篇棱镜
  • 3篇单壁
  • 3篇单壁碳纳米管
  • 3篇氮化硼
  • 3篇氮化硼纳米管
  • 3篇入射
  • 3篇物理实验
  • 3篇激光
  • 3篇教学

机构

  • 31篇长沙理工大学
  • 13篇中山大学
  • 11篇上海大学
  • 6篇中国科学院
  • 3篇中国科学院长...
  • 2篇中国科学院长...
  • 1篇复旦大学
  • 1篇湖南大学
  • 1篇中南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近...

作者

  • 49篇袁剑辉
  • 14篇张振华
  • 8篇程玉民
  • 7篇杨昌虎
  • 6篇袁红辉
  • 4篇谭勋琼
  • 4篇周烈生
  • 4篇唐佶
  • 3篇曾晓英
  • 3篇王晓君
  • 3篇邹书文
  • 2篇钟海丽
  • 2篇史向华
  • 2篇袁晓博
  • 2篇马忠权
  • 1篇厉江帆
  • 1篇刘行仁
  • 1篇彭景翠
  • 1篇田军
  • 1篇廖家欣

传媒

  • 5篇物理学报
  • 4篇中山大学学报...
  • 3篇物理实验
  • 3篇光学学报
  • 3篇物理化学学报
  • 2篇光电子.激光
  • 2篇中山大学学报...
  • 2篇光谱学与光谱...
  • 2篇应用光学
  • 2篇中国稀土学报
  • 1篇稀有金属材料...
  • 1篇光学精密工程
  • 1篇科学通报
  • 1篇Journa...
  • 1篇硅酸盐学报
  • 1篇无机化学学报
  • 1篇光学技术
  • 1篇物理学进展
  • 1篇中国激光
  • 1篇发光学报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8
  • 5篇2007
  • 2篇2006
  • 7篇2005
  • 2篇2004
  • 2篇2000
  • 5篇1998
  • 3篇1997
  • 3篇1996
  • 1篇1993
  • 1篇1989
5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底温度对直流磁控溅射制备掺铝氧化锌薄膜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2
2011年
采用直流磁控溅射工艺,使用掺铝氧化锌(AZO)陶瓷靶,在玻璃基底上制备出具有c轴择优取向的AZO透明导电薄膜。运用共焦显微拉曼光谱仪对AZO陶瓷靶的微结构进行了表征,对在不同基底温度下沉积出来的薄膜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和四探针测试仪等分别进行了结构和光电特性的表征。结果表明,随着基底温度的升高,AZO薄膜的晶粒逐渐增大,c轴择优取向加强,结晶状况变好;AZO薄膜的吸收边发生蓝移,折射率降低,而薄膜厚度则有所增加,光学禁带宽度增大;AZO薄膜的电阻率降低,但在基底温度达到350℃后电阻率就趋于稳定。
杨昌虎马忠权袁剑辉
关键词:AZO薄膜直流磁控溅射光电性能
SrAl_(2x)O_(3x+1):Eu^(2+),Dy^(3+)(x=1~2)合成及其余辉特性分析被引量:2
2010年
通过调节基质组份比例,研究了SrAl2xO3x+1∶Eu2+,Dy3+(x=1~2)荧光粉晶体结构,发光性质及长余辉特性。选取硝酸锶和硝酸铝作为基质原材料,硼酸氨和氟化铝作为助溶剂,采用阳离子草酸盐共沉淀,湿法预先混合原材料及分步合成等方法,制备了亮度高、余辉长及良好粒径分布的系列长余辉发光材料。基于对样品X射线衍射(XRD)图谱,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照片,激发、发射光谱及余辉衰减曲线分析,发现SrAl2xO3x+1∶Eu2+,Dy3+具有良好的结晶状态;随x增加,发射光谱峰值从520 nm蓝移至470 nm;衰减到可辨认发光强度0.32 mcd/m2,余辉时间可相应地从30 h延长到60 h以上。通过分析发现表现不同余辉特性的主要原因是Eu2+在基质中具有不同浓度、不同衰减寿命的蓝、绿两种发光中心造成的,其中蓝发光中心寿命明显高于绿发光中心。
袁剑辉
关键词:长余辉发光中心
碳纳米管与氮化硼纳米管内铜纳米线的形成及其压缩行为被引量:1
2013年
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分别对碳纳米管(CNT)与氮化硼纳米管(BNNT)内铜纳米线(CuNW)的形成及其复合结构(CuNW@CNT;CuNW@BNNT)的压缩行为进行了研究。通过对管内充以铜原子BN(5,5)与C(5,5)纳米管的优化,在纳米管轴线上均能生成一维CuNW。其径向分布函数表明:在C(5,5)内生成的CuNW具有更好一维均匀分布性,结晶性相对较佳。而BN(5,5)内的CuNW具有相对较大原子分布密度,可有效地提高一维纳米线导电性。通过对其轴向压缩及其能量分析,可以发现CuNW@C(5,5)复合结构的屈曲应变及能量损失明显大于CuNW@BN(5,5),表明CuNW@C(5,5)具有更强抗压能力,但屈曲发生时对内部CuNW结构保护效应却劣于CuNW@BN(5,5)。
袁剑辉黄维辉史向华杨昌虎
关键词:铜纳米线纳米管复合结构分子动力学屈曲
对双棱镜虚像的分析被引量:1
1993年
菲涅尔双棱镜干涉实验结果的误差较大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光源的两虚像的距离不易测准。一般的教材也没有对两虚像作详细分析。本文准确计算了双棱镜两虚像的距离及它们所在的位置并分析了通常此种实验误差较大的原因。如图1,棱镜ABC的折射锐角为a,
袁剑辉
关键词:双棱镜误差分析棱镜
结构缺陷和接枝对碳纳米管弹性性质的影响
大量的理论计算和实验表明,碳纳米管具有很好的力学性质,其应用前景十分广阔。但目前对碳纳米管研究大多局限于纯理想结构体,与实际情况尚存差距。碳纳米管优良力学性质形成机理尚不十分清楚,碳纳米管生成缺陷、杂质对其力学性质的影响...
袁剑辉
关键词:空位接枝碳纳米管杨氏模量分子动力学密度泛函理论
文献传递
激光拉曼光谱在水质分析中的应用被引量:21
2008年
采用激光拉曼光谱对不同生产阶段自来水样品的硬度指标进行了研究,测量了水样品拉曼谱的弯曲振动峰与伸缩振动峰强度的比值,并计算了样品在伸缩振动拉曼峰处的退偏振度.结果表明,随着水样品总硬度的减少,弯曲振动峰与伸缩振动峰强度的比值和样品在伸缩振动拉曼峰处的退偏振度均随之减少.
杨昌虎曾晓英袁剑辉廖家欣
关键词:光谱学拉曼光谱水质分析退偏振度
物理实验教学改革的尝试被引量:1
1998年
物理实验教学改革的尝试⒇袁剑辉(中山大学物理学系,广州510275)普通物理实验是综合性大学物理学系学生的必修基础课,是学生在大学四年间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一个重要环节。如何通过教学改革提高物理实验教学质量,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求,这是摆...
袁剑辉
关键词:物理实验实验教学改革预习报告实验课实验教学质量实验物理
痕量双掺Sm^(3+)和Gd^(3+)对Y_2O_2S∶Eu^(3+)发光特性的影响被引量:7
2005年
通过对Y2O2S∶Eu3+红色荧光粉痕量引入Sm3+和Gd3+的研究,发现可有效地增强发光强度,明显改善其电压特性(发射强度与激发电压间的关系特性),且不影响材料的其他物理化学性能。讨论和分析了发射强度增强、电压特性改善的原因:Gd3+对Y3+的置换,减少了因Eu3+对Y3+置换所引起的晶格的畸变、缺陷,使Eu3+离子晶场环境得到改善,从而减弱了无辐射过程及因晶格畸变所造成的能量损失;Sm3+的发射与Eu3+的吸收(激发)的部分重叠,且Eu3+激发光谱中包含有Sm3+激发跃迁谱线,导致了Sm3+→Eu3+共振能量传递可能性,有效地实现Sm3+对Eu3+的敏化效应。
袁剑辉袁红辉张振华程玉民王晓君
关键词:发光学
空位结构缺陷对C纳米管弹性性质的影响被引量:5
2009年
用分子动力学方法对不同空位缺陷的扶手椅型与锯齿型单壁C纳米管杨氏弹性模量进行了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扶手椅型(5,5),(10,10)和锯齿型(9,0),(18,0)纳米管在无缺陷时其杨氏模量分别为948,901和804,860GPa.随管径的增大,扶手椅型和锯齿型单壁C纳米管弹性模量分别减小和增大,表现出完全不同的变化规律.随着C纳米管中单点空位缺陷的均匀增加,杨氏模量下降,当缺陷比率增加到一定程度时,杨氏模量下降骤然趋缓,形成一下降平台;双空位缺陷对C纳米管杨氏模量的影响与其分布方向有关;随单点空位缺陷间原子数的增加,在轴向上,杨氏模量下降到某一值小幅波动,而在周向上杨氏模量先下降,然后上升到某一稳定值.随两单点空位缺陷的空间距离进一步增大,杨氏模量又呈微降趋势.通过分子间σ键与π键特征及缺陷间近程电子云耦合作用规律与空位缺陷内部5-1DB缺陷的形成特点等理论对上述规律进行了分析.
袁剑辉程玉民张振华
关键词:空位缺陷分子动力学杨氏模量
碳纳米管与氮化硼纳米管内铝纳米线的形成及其复合结构抗压特性的模拟研究被引量:1
2019年
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分别对管内充以铝原子碳纳米管(CNT)与氮化硼纳米管(BNNT)进行了结构性能研究.优化结果显示:(5,5)CNT和BNNT内均能形成一束一维铝纳米线(AlNW);(10,10)管内形成的是多束AlNW,其中(10,10)CNT内形成的是11束高度轴对称一维AlNW,而(10,10)BNNT内形成的是5束螺旋结构形状的AlNW.进一步分析表明:CNT内的AlNW具有比BNNT内的AlNW较大的原子分布线密度,但大管径(10,10)型BNNT内的螺旋状AlNW可以具有比相同管径CNT内纳米线更高的结晶性.通过对其轴向压缩模拟及其能量分析,可以发现AlNW@CNT复合结构的屈曲应变明显大于AlNW@BNNT,且同类型复合结构,屈曲应变随管径增大而减小,故较小管径的AlNW@CNT具有更强轴向抗压能力.能量分析结果表明vanderWaals能是维系复合纳米管结构稳定,增大抗压能力的主要原因.
袁剑辉雷钦文刘其城
关键词:分子动力学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