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许博

作品数:57 被引量:200H指数:9
供职机构: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基金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2篇期刊文章
  • 23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9篇农业科学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经济管理
  • 2篇文化科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建筑科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社会学
  • 1篇理学

主题

  • 19篇小麦
  • 18篇秸秆
  • 17篇还田
  • 11篇秸秆还田
  • 8篇稻秸
  • 8篇水稻
  • 6篇土壤
  • 5篇麦秸
  • 5篇花生
  • 5篇根系
  • 5篇干物质
  • 4篇氮素
  • 4篇氮素化肥
  • 4篇稻茬
  • 4篇性状
  • 4篇施肥机
  • 4篇拖拉机
  • 4篇拖拉机配套
  • 4篇全量
  • 4篇作物

机构

  • 56篇江苏省农业科...
  • 1篇江苏大学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扬州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56篇许博
  • 53篇顾克军
  • 42篇张斯梅
  • 38篇杨四军
  • 38篇顾东祥
  • 35篇张传辉
  • 32篇张恒敢
  • 18篇石祖梁
  • 10篇于建光
  • 9篇陈涓
  • 5篇杨士军
  • 3篇樊平声
  • 2篇李智盛
  • 2篇黄玉鸾
  • 2篇常志州
  • 1篇吕冰
  • 1篇刘继展
  • 1篇张思梅
  • 1篇段增强
  • 1篇王军

传媒

  • 9篇江苏农业科学
  • 3篇安徽农业科学
  • 3篇中国农学通报
  • 2篇江西农业学报
  • 2篇生态与农村环...
  • 1篇土壤通报
  • 1篇中国生态农业...
  • 1篇土壤
  • 1篇数据采集与处...
  • 1篇中国种业
  • 1篇西南农业学报
  • 1篇核农学报
  • 1篇Agricu...
  • 1篇中国土壤与肥...
  • 1篇农业开发与装...
  • 1篇农业科技与装...
  • 1篇农学学报
  • 1篇农业资源与环...

年份

  • 2篇2023
  • 4篇2020
  • 3篇2019
  • 6篇2018
  • 7篇2017
  • 4篇2016
  • 7篇2015
  • 1篇2014
  • 7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5篇2010
  • 4篇2009
  • 1篇2006
5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6种鲜食彩色花生品种比较试验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为彩色花生产品的开发奠定基础。[方法]以彩色花生品种开白二号、YA03-5、豫黑、YS03-1-1、9686-8、豫紫一号为试材,以宿迁推广的高产大果品种为对照,通过随机区组排列的田间试验筛选出适宜江苏省栽培的优良彩色花生品种。[结果]9686-8的荚果产量最高,为4 363.5 kg/hm2,其次是开白二号,其荚果产量为4 282.5 kg/hm2,分别比对照增产13.2%和7.8%;豫紫一号的荚果产量最低,为3 715.5 kg/hm2。YS03-1-1感病毒病,中抗叶斑病,抗茎腐病。豫黑中抗茎腐病、叶斑病,YA03-5中抗叶斑病、病毒病。其他品种抗病性强。YA03-5的抗涝性弱。开白二号、9686-8、YS03-1-1、YA03-5、豫黑和豫紫一号的百仁重分别为69.40、72.50、55.70、67.50、65.18和70.66 g,开白二号、9686-8、YA03-5和豫黑的出仁率分别为63.1%、70.3%、54.0%和59.2%。[结论]该研究为彩色花生品种的选择和种植提供了理论依据。
许博顾克军杨四军张恒敢
关键词:花生农艺性状
耕作与秸秆还田方式对稻茬麦草谷比及麦秸可收集系数的影响被引量:4
2014年
研究了不同耕作(耕翻与浅旋耕)与秸秆还田方式(周年稻秸秆全量还田、麦秸秆全量还田、稻麦秸秆全量还田以及稻麦秸秆不还田)对稻茬麦草谷比和麦秸可收集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耕作处理对稻茬麦草谷比、麦秸垂直空间分布特征以及麦秸可收集系数的影响皆不显著,而不同秸秆还田处理间草谷比差异达显著水平,麦秸垂直空间分布特征及可收集系数未表现出差异。秸秆还田处理增加了单位面积内稻茬麦秸秆产量,秸秆产量高低顺序依次为周年稻麦秸秆全量还田(Srw)〉周年仅水稻秸秆还田(Sr)〉周年仅小麦秸秆还田(Sw)〉周年秸秆不还田(SO),各处理间籽粒产量变化并不显著,因而处理Srw的草谷比显著高于Sw与S0处理。相同留茬高度条件下,麦秸可收集系数在不同秸秆还田方式间没有显著差异,留茬高度分别为5、10、15、20cm时,稻茬麦秸秆可收集系数依次为0.65~0.66、0.58~0.60、0.52~0.54、0.45~0.47。估算一定留茬高度的稻茬麦秸秆可收集系数时可以忽略旋耕整地和秸秆还田方式的短期影响,进一步简化估算参数。
顾克军顾东祥张斯梅许博杨四军张恒敢张传辉石祖梁
关键词:耕作方式秸秆还田稻茬麦
一种提升黄河故道小麦-玉米轮作区土壤生产力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升黄河故道小麦‑玉米轮作区土壤生产力的方法,涉及作物栽培技术领域。本发明采用将秸秆还田与耕作相结合的方法,玉米季免耕,小麦季一年旋耕,下一年耕翻,交替进行,不断提升黄河故道中低产田基础地力水平,提高资源...
顾克军顾东祥张传辉许博张斯梅吴晶晶张恒敢
文献传递
一种须根系植物的根系形态测定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须根系植物的根系形态测定方法,包括步骤:清洗植物根系;将清洗后的植物根系分段;在每个分段的植物根系中分别抽取样品放入到扫描仪中扫描,得到根系图像;将所述抽取样品和剩余根段烘干,分别称重;使用根系图像分析软件...
顾东祥石祖梁顾克军张传辉许博
文献传递
江苏省小麦秸秆养分垂直分布特征与不同茬高下麦秸养分归还量估算被引量:4
2015年
为明确小麦植株不同层次的秸秆养分特征,科学估算不同留茬高度下麦秸养分还田量,通过采集江苏省生产上主推的9个春性品种和16个半冬性小麦品种植株,用分层切断法,将秸秆从基部向上依次截取4段长度为5 cm的秸秆,剩余部分为第5段(分别用0~5、5~10、10~15、15~20 cm和〉20 cm表示5段秸秆),对穗部单独进行脱粒处理获取颖壳与穗轴,对植株各部分秸秆分别进行烘干称重,并进行养分分析。结果表明:在基部0~20 cm范围内,4个层次秸秆干重占植株秸秆干重的比例都表现为半冬性品种大于春性品种,20 cm以上部分则相反;在同一空间层次上,春性品种的秸秆氮(N)与磷(P)含量高于半冬性品种,而秸秆钾(K)含量低于半冬性品种;春性小麦品种秸秆N与P含量都呈现出从基部向顶部依次递减的趋势,半冬性小麦品种从基部向上秸秆N含量变化不大,而P含量呈“U”型变化,两类品种秸秆K含量都表现为从基部向顶部依次增加的趋势。在留茬10~20 cm且秸秆还田量大致相同的情况下,与春性品种相比,半冬性品种秸秆N归还量高23.4%~26.9%,秸秆P归还量高16.7%~30.8%,而秸秆K归还量低20.4%~25.9%。江苏省小麦秸秆N、P、K总量分别为10.20×10^4、1.16×10^4t和19.52×10^4t,在留茬15 cm高时,小麦秸秆N、P、K养分归还量分别为4.90×10^4、0.56×10^4t和8.47×10^4t。江苏省2种类型小麦品种秸秆养分含量不同,在麦秸还田后不同麦区的养分管理策略应有所不同。
顾克军顾东祥张斯梅张传辉石祖梁许博杨四军常志州
关键词:小麦留茬高度秸秆还田
基于计算机视觉的小麦籽粒计数系统被引量:5
2010年
小麦育种和栽培工作中经常要对大量的籽粒进行计数,人工计数既费时又枯燥无味。为实现籽粒计数的自动化,设计了基于计算机视觉的小麦籽粒计数系统。系统的计数算法共分4步:(1)采集图像,通过去噪、二值化、颗粒化处理,得到颗粒图像集;(2)对颗粒图像进行极限腐蚀,腐蚀后未发生分离的颗粒用以估计单个籽粒,并计算其面积统计值;(3)用统计判别方法判断发生分离的颗粒是否为单个籽粒,否则,合并过分割的颗粒,或标记为可疑籽粒;(4)对可疑籽粒进行人工修正。以小麦籽粒进行30次计数实验,结果显示本算法计数精度在98%以上,基本达到实际应用的要求。
张恒敢杨四军顾克军许博张思梅陈涓
关键词:计算机视觉图像分割小麦籽粒
一种鉴别水稻稻瘟病广谱抗性基因Bsr-d1的分子标记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鉴别水稻稻瘟病广谱抗性基因Bsr‑d1的分子标记方法,属于生物工程技术领域。设计一对正、反引物,对不同水稻植株DNA进行扩增,扩增产物如果能够切成99bp、214bp的特征条带即为含Bsr‑d1基因的纯合体...
张斯梅许扬赵婕宇顾克军王军张传辉顾东祥许博
文献传递
一种作物根系自动清洗装置
本发明提供一种作物根系自动清洗装置,包括清洗架,清洗架内设有清洗桶、沉降桶、清洗滚筒、动力驱动设备、超声波发生器、换能器和进出水系统,超声波发生器与换能器连接,换能器安装在清洗桶上,清洗桶、沉降桶为上方开口的桶形,所述清...
顾东祥顾克军张传辉石祖梁于建光许博
麦秸全量还田下水稻物质生产与分配对氮肥运筹的响应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本文研究了获得麦秸全量还田下优化的水稻氮肥管理措施,以期为秸秆还田利用和减量高效施氮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土培试验,施氮量设置常量施氮(A1,270 kg/hm^2)和减量施氮(A2,240 kg/hm^2),氮运筹设置高比例基氮肥(B1,基肥∶分蘖肥∶穗肥=5∶2∶3)和高比例分蘖氮肥(B2,基肥∶分蘖肥∶穗肥=2∶5∶3),以不施氮(CK,0 kg/hm^2)为对照,对不同氮水平及氮运筹处理水稻关键生育期植株高度、干物质积累和分配特性进行了系统地比较研究。【结果】麦秸全量还田条件下,减量施氮处理水稻后期株高显著低于常量施氮处理,2种施氮量下提高分蘖氮肥比例(2∶5∶3)株高均有所升高。孕穗期至成熟期,减量施氮处理水稻地上部干物质量低于常量施氮处理。从抽穗期至成熟期,减量施氮处理水稻叶片生物量及其占总生物量的比例低于常量施氮处理,2种施氮量下高比例分蘖氮肥处理叶片所占比例均较高;减量施氮处理茎秆生物量较常量施氮有所下降,2种施氮量下提高分蘖氮肥比例茎秆生物量所占比例均降低;减量施氮处理叶鞘生物量及分配比例较常量施氮下降,其中抽穗期叶鞘生物量差异达显著水平;穗部生物量及其所占比例则为减量施氮处理高于常量施氮处理,减量施氮下提高分蘖氮肥比例穗部生物量降低。【结论】综上可知,麦秸全量还田条件下,常量施氮时水稻中后期可获得较高的株高和地上部干物质量,总体上增加叶片、茎秆和叶鞘的生物量及分配比例。常量施氮下提高分蘖氮肥比例利于水稻营养器官的物质生产和累积,而减量施氮则有利于水稻穗部的物质积累和分配。
梁红芳张斯梅顾克军吕冰顾东祥许博
关键词:秸秆还田氮肥生育时期干物质
水稻秸秆养分垂直分布特征与不同留茬高度下还田养分估算被引量:2
2017年
为了明确水稻植株不同层次的秸秆养分特征,科学估算不同留茬高度下稻秸养分还田量,通过在成熟期采集江苏省生产上主推的水稻品种植株,用分层切断法,将秸秆从基部向上依次截取5段长度为5 cm的秸秆,剩余部分为第6段(分别用0~5、5~10、10~15、15~20、20~25和>25 cm表示6段秸秆),对穗部单独进行脱粒处理获取穗轴与枝梗,对植株各部分秸秆分别进行烘干称重,并进行养分分析。结果表明:在植株基部0~25cm范围内5个层次秸秆干重占植株秸秆干重的比例都表现为随基部向上依次减少的趋势。水稻秸秆N与P含量呈现出从冠层向下递增的趋势,而秸秆K含量则表现出从冠层向下递减的趋势。江苏省水稻秸秆N、P和K养分总量分别为16.16×10~4、2.81×10~4和30.21×10~4t,不同留茬高度秸秆养分还田量不同,留茬高度为15 cm时,水稻秸秆N、P和K养分还田量分别为6.02×10~4、1.43×10~4和6.78×10~4t。不同稻区秸秆还田时应根据留茬高度及稻谷产量水平进行估算秸秆养分还田量,同时结合其它条件科学制定肥料运筹策略。
顾克军张传辉顾东祥张斯梅石祖梁许博杨四军
关键词:水稻留茬高度秸秆还田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