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斯梅

作品数:82 被引量:379H指数:14
供职机构: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3篇期刊文章
  • 28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2篇农业科学
  • 7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38篇还田
  • 33篇秸秆
  • 29篇小麦
  • 23篇秸秆还田
  • 16篇土壤
  • 13篇稻秸
  • 12篇稻麦
  • 12篇水稻
  • 10篇稻茬
  • 8篇氮素
  • 8篇全量
  • 8篇播种
  • 7篇稻茬小麦
  • 7篇出苗
  • 6篇全量还田
  • 5篇氮肥
  • 5篇养分
  • 5篇栽培
  • 5篇镇压
  • 5篇拖拉机

机构

  • 82篇江苏省农业科...
  • 6篇中国科学院
  • 3篇中国科学院大...
  • 2篇农业部农业生...
  • 1篇江苏大学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扬州大学
  • 1篇江苏省农业机...
  • 1篇江苏农业机械...

作者

  • 82篇张斯梅
  • 74篇顾克军
  • 62篇杨四军
  • 56篇张传辉
  • 52篇顾东祥
  • 42篇许博
  • 36篇张恒敢
  • 32篇石祖梁
  • 12篇于建光
  • 12篇常志州
  • 7篇陈涓
  • 5篇杨士军
  • 5篇樊平声
  • 3篇段增强
  • 3篇王德建
  • 3篇何井瑞
  • 3篇马立新
  • 3篇李振宏
  • 2篇王灿
  • 2篇樊家志

传媒

  • 9篇江苏农业科学
  • 5篇中国农学通报
  • 3篇江苏农业学报
  • 3篇江西农业学报
  • 3篇生态与农村环...
  • 3篇农业资源与环...
  • 2篇华北农学报
  • 2篇中国生态农业...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土壤
  • 2篇西南农业学报
  • 2篇Agricu...
  • 2篇农业开发与装...
  • 1篇土壤通报
  • 1篇西北农业学报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中国种业
  • 1篇作物杂志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年份

  • 5篇2023
  • 2篇2021
  • 5篇2020
  • 3篇2019
  • 7篇2018
  • 10篇2017
  • 3篇2016
  • 11篇2015
  • 14篇2014
  • 10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4篇2010
  • 3篇2009
8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稻秸还田下减量化施氮对小麦产量、养分吸收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2023年
为明确稻秸还田下减量化施氮对小麦产量、养分吸收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以小麦品种“宁麦16”为试验材料开展田间试验,设置不施氮对照(CK)、不同施氮量(常量施氮225 kg/hm^(2),N1;减量20%施氮180 kg/hm^(2),N2)和氮肥运筹(基肥与追肥的比例为5︰5,M1;基肥与追肥的比例为7︰3,M2)处理,测定并分析不同施氮量和氮肥运筹下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养分吸收与分配、氮肥利用效率及土壤理化性质。结果表明,稻秸还田下,施氮可使小麦产量显著增加,N2处理小麦产量较N1处理仅降低了80.72 kg/hm^(2),提高基施氮肥比例可使小麦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增加。施氮显著促进了小麦籽粒、秸秆和地上部的氮素、磷素和钾素吸收,N2处理小麦氮素、磷素和钾素吸收量低于N1处理;N1和N2水平下,M2处理小麦氮素和磷素吸收量均高于M1处理,而钾素吸收量低于后者。N2处理小麦氮肥农学效率、氮肥偏生产力、氮肥表观利用率和氮素生理效率较N1处理提高,而100kg籽粒吸氮量降低。N1处理土壤碱解氮含量显著高于CK;N2处理土壤有机质、碱解氮和速效钾含量低于N1处理,而土壤有效磷含量高于后者;N1和N2水平下,M1处理土壤有机质和碱解氮含量高于M2处理,而土壤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表现为M2处理高于M1处理。综合来看,稻秸还田下,常规施氮量基础上减量20%,适当提高基施氮肥比例,可增加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实现小麦高产稳产,提高氮肥利用效率。
张斯梅张斯梅段增强顾克军张传辉
关键词:秸秆还田养分吸收土壤理化性质
收割播种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收割播种装置,属于农业机械技术领域,包括收割机和位于收割机操纵台内的电机控制线路板,还包括种子箱、排种器、输种管、排种轴、散种板和直流电机;种子箱固定连接在收割机上,种子箱的下部连接复数个排种器,排种...
杨四军顾克军石祖梁张传辉张斯梅顾东祥谢葆青糜南宏
文献传递
一种秸秆还田与稻茬小麦种植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秸秆还田与稻茬小麦种植方法,包括:1)同步水稻收割、秸秆还田和小麦播种;水稻收割要求留茬15‑20cm,小麦播量为当地同期条播作业播量的1.2倍;2)肥料运筹:基肥以复合肥为主,搭配适量尿素,总氮18kg...
顾克军杨四军张传辉张斯梅石祖梁顾东祥于建光
文献传递
施氮量对稻茬麦土壤速效磷质量分数及磷素平衡的影响被引量:1
2014年
以宁麦9号和豫麦34为材料,研究施氮量(0、75、150、225、300kg·hm^-2)对土壤速效磷质量分数变化、植株磷素吸收、土壤磷素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植株磷素吸收均以拔节至开花期为积累高峰期,且随施氮量增加,磷素吸收呈先增后降的趋势,以N225处理最高。磷肥施用显著提高0-40cm土层速效磷质量分数,随施氮量的增加,土壤速效磷质量分数呈降低趋势。土壤-小麦系统磷素平衡呈明显的阶段性,播种至拔节期磷素出现大量的盈余,拔节至成熟期磷素出现不同程度的表观亏缺。在全生育期,2品种磷素表观盈余量均以N225处理最低,N0处理最高。综合考虑小麦产量和磷素平衡特征,宁麦9号和豫麦34在105kg·hm^-2的施磷量基础上可分别再降低P2O5用量7kg·hm^-2和10kg·hm^-2,配施225kg·hm^-2施氮量,能够获得较高的小麦产量并减少磷素损失。
石祖梁顾东祥顾克军张传辉杨四军于建光张斯梅
关键词:施氮量稻茬麦土壤速效磷磷吸收磷素平衡
氮肥运筹对稻茬小麦土壤磷素平衡的影响被引量:2
2014年
为给稻茬麦磷素合理的施用提供理论依据,以宁麦9号和豫麦34为材料,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氮肥基追比(1∶9,3∶7,5∶5,7∶3,施氮量225 kg/hm2)对土壤速效磷时空变化、植株磷素吸收、土壤磷素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拔节至开花期为植株磷素积累高峰期,植株磷素吸收随追肥比例的增加先增后降,N5/5处理积累量最高。拔节前0~40 cm土层速效磷含量随基肥比例的增加而降低,拔节后则随追肥比例的增加先降后增。表观土壤磷素盈亏呈明显的阶段特征,拔节前土壤磷素出现显著的表观盈余,拔节至成熟期则出现不同程度的表观亏缺。全生育期两品种磷素表观盈余量均以N5/5处理最低,N1/9处理较高。综合考虑小麦产量和磷素平衡特征,宁麦9号和豫麦34在105kg/hm2的施磷量基础上可分别再降低P2O5用量6.5,8.4 kg/hm2,能够获得较高的小麦产量并减少磷素损失。
石祖梁王飞张传辉顾东祥顾克军杨四军张斯梅
关键词:氮肥运筹稻茬小麦磷积累土壤速效磷磷素平衡
江苏省小麦秸秆养分垂直分布特征与不同茬高下麦秸养分归还量估算被引量:4
2015年
为明确小麦植株不同层次的秸秆养分特征,科学估算不同留茬高度下麦秸养分还田量,通过采集江苏省生产上主推的9个春性品种和16个半冬性小麦品种植株,用分层切断法,将秸秆从基部向上依次截取4段长度为5 cm的秸秆,剩余部分为第5段(分别用0~5、5~10、10~15、15~20 cm和〉20 cm表示5段秸秆),对穗部单独进行脱粒处理获取颖壳与穗轴,对植株各部分秸秆分别进行烘干称重,并进行养分分析。结果表明:在基部0~20 cm范围内,4个层次秸秆干重占植株秸秆干重的比例都表现为半冬性品种大于春性品种,20 cm以上部分则相反;在同一空间层次上,春性品种的秸秆氮(N)与磷(P)含量高于半冬性品种,而秸秆钾(K)含量低于半冬性品种;春性小麦品种秸秆N与P含量都呈现出从基部向顶部依次递减的趋势,半冬性小麦品种从基部向上秸秆N含量变化不大,而P含量呈“U”型变化,两类品种秸秆K含量都表现为从基部向顶部依次增加的趋势。在留茬10~20 cm且秸秆还田量大致相同的情况下,与春性品种相比,半冬性品种秸秆N归还量高23.4%~26.9%,秸秆P归还量高16.7%~30.8%,而秸秆K归还量低20.4%~25.9%。江苏省小麦秸秆N、P、K总量分别为10.20×10^4、1.16×10^4t和19.52×10^4t,在留茬15 cm高时,小麦秸秆N、P、K养分归还量分别为4.90×10^4、0.56×10^4t和8.47×10^4t。江苏省2种类型小麦品种秸秆养分含量不同,在麦秸还田后不同麦区的养分管理策略应有所不同。
顾克军顾东祥张斯梅张传辉石祖梁许博杨四军常志州
关键词:小麦留茬高度秸秆还田
扶把式农用三轮镇压机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扶把式农用三轮镇压机,包括机架和后地轮,后地轮安装在机架后下方,还包括安装在机架前上方的离合器皮带轮、三角皮带、柴油机、变速杆、变速箱和柴油机皮带轮;安装在机架前下方的左地轮和右地轮;安装在机架中上方...
杨四军马立新顾克军张斯梅石祖梁张传辉李振宏何井瑞
文献传递
麦秸全量还田下减氮施肥对粳稻产量形成和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2023年
为了探明麦秸全量还田下合理的氮肥施用方案,以南粳9108为材料,设置了不施氮对照(CK)、施氮量[常量施氮(300 kg/hm^(2)),A_(1),减量20%施氮(240 kg/hm^(2)),A_(2)]和氮肥运筹(基蘖氮肥∶穗氮肥=6∶4,B_(1),基蘖氮肥∶穗氮肥=7∶3,B 2)处理,分析了麦秸全量还田下减氮施肥及不同氮肥运筹对粳稻产量形成和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A_(1)水平下粳稻分蘖中期、拔节期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均值高于A_(2)水平;提高基蘖氮肥比例有利于粳稻地上部干物质的累积。A_(2)水平下粳稻平均产量较A_(1)水平仅降低110.08 kg/hm^(2),差异不显著;A_(1)和A_(2)水平下B_(2)处理粳稻产量均高于B_(1)处理,但差异不显著。A_(1)水平下分蘖中期、拔节期以及分蘖中期至拔节期生育阶段氮素积累量均值高于A_(2)水平,提高基蘖氮肥比例使粳稻分蘖中期、拔节期氮素积累量增加。与A_(1)水平相比,A_(2)水平粳稻氮肥偏生产力、氮肥农学利用率均显著提高,氮肥生理利用率、氮肥表观利用率有所提高但不显著。综合来看,麦秸全量还田条件下,在常规施氮量的基础上减量20%,氮肥适当前移,可实现粳稻产量水平保持稳定的同时,提高氮肥农学利率和偏生产力。
张斯梅张斯梅顾克军张传辉顾东祥
关键词:氮肥利用效率
黄河故道滨海中低产田耕作与增施有机肥对土壤性状及稻-麦周年产量的短期影响被引量:2
2020年
提升中低产田耕地质量是保障地区粮食持续生产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在江苏省滨海县稻-麦轮作区周年秸秆全量还田条件下设置耕作方式与增施有机肥处理,探讨了耕作与有机肥施用对土壤地力及稻麦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免耕和旋耕处理有助于提升土壤有机质及碱解氮含量,与耕翻处理相比,旋耕处理土壤有机质含量提升13.0%~21.2%,碱解氮含量提高3.6%~26.4%。短期对土壤物理结构改良的效果为耕翻>旋耕>免耕处理,增施有机肥可以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但对产量几乎没有影响。从周年角度来看,有机无机肥结合、耕翻与浅旋结合有助于改善土壤结构和提升土壤肥水水平,麦季以旋耕处理产量最高,稻季以耕翻处理产量最高。黄河故道稻-麦轮作区中低产田通过在传统化肥基础上增施有机肥、旋耕与深翻交替可以在提升耕地质量的同时实现较高产量。
顾克军顾东祥张斯梅张传辉张恒敢吴晶晶樊平声
关键词:耕作土壤肥力
一种土壤批量快速风干装置
本发明提供一种土壤批量快速风干装置,包括:管道式除湿机和风干箱,所述风干箱内设置有一层或一层以上的风干层,所述风干层上设置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风干单元室;所述管道式除湿机的出风管的管口通往所述风干单元室,所述管道式除湿机的...
顾东祥顾克军张传辉张斯梅杨士军许博
文献传递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