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谢乐斯

作品数:12 被引量:29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人体解剖学与神经生物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坐骨
  • 6篇坐骨神经
  • 6篇脊髓
  • 4篇神经损伤
  • 4篇坐骨神经损伤
  • 3篇细胞
  • 3篇背根
  • 3篇大鼠坐骨神经
  • 2篇神经节
  • 2篇神经缺损
  • 2篇神经痛
  • 2篇神经元
  • 2篇受体
  • 2篇缺损
  • 2篇坐骨神经缺损
  • 2篇小剂量氯胺酮
  • 2篇氯胺酮
  • 2篇慢性
  • 2篇慢性神经痛
  • 2篇经痛

机构

  • 12篇中南大学
  • 6篇湘南学院
  • 3篇长沙医学院
  • 3篇长沙民政职业...
  • 2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海南医学院
  • 1篇中南大学湘雅...

作者

  • 12篇谢乐斯
  • 7篇王岐本
  • 7篇曾志成
  • 7篇郑林丰
  • 5篇许愿忠
  • 5篇余清平
  • 4篇张建伟
  • 3篇黄庆红
  • 2篇袁红斌
  • 2篇黄河
  • 2篇周双琼
  • 2篇蒙艳斌
  • 2篇鄢建勤
  • 2篇潘爱华
  • 1篇易西南
  • 1篇饶利兵
  • 1篇王瑞
  • 1篇吴贤群
  • 1篇何旭峰
  • 1篇邝满元

传媒

  • 2篇解剖学杂志
  • 2篇中国临床解剖...
  • 2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神经解剖学杂...
  • 1篇临床军医杂志
  • 1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中南大学学报...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年份

  • 1篇2009
  • 5篇2008
  • 4篇2007
  • 2篇2006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肝细胞生长因子在正常大鼠腰段脊髓和背根神经节的表达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观察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在大鼠脊髓和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on,DRG)的表达。方法:取健康成年6只SD大鼠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检测HGF在腰段脊髓、背根神经节内的表达和分布。结果:在L4-6段脊髓,HGF免疫阳性产物可见于各板层神经元,尤以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明显;在DRG中,HGF免疫阳性物质可见于以大、中型为主的神经元的胞浆及突起中。结论:脊髓和背根神经节内的HGF通过与受体c-Met结合可能在神经再生及突触可塑性方面起一定作用。
余清平郑林丰饶利兵谢乐斯王岐本曾志成
关键词:HGF脊髓背根节
小剂量氯胺酮抑制慢性神经痛大鼠脊髓背角P2X4受体表达
2008年
目的:观察小剂量氯胺酮腹腔注射对慢性坐骨神经收缩损伤(CCI)大鼠的镇痛效应及其对大鼠脊髓背角P2X4受体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镇痛机制。方法: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CCI组及氯胺酮治疗组(n=8)。CCI组及氯胺酮治疗组大鼠均制备慢性坐骨神经痛CCI模型;术后3d测定热缩足反射潜伏期(thermal withdrawal latency,TWL)确定痛觉过敏形成后,氯胺酮治疗组大鼠腹腔注射小剂量氯胺酮(10mg·kg-1),CCI组腹腔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给药至术后7d。假手术组大鼠单纯坐骨神经暴露,不用肠线结扎,也不给药治疗。分别于术前1d、术后1、3、7d用热辐射法测定TWL;术后7d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大鼠腰段脊髓P2X4受体的表达。结果:术前1d,3组大鼠TWL无统计学差异;假手术组术后术侧TWL轻度下降,但与术前相比无统计学差异。与术前、CCI组及假手术组相比,氯胺酮治疗组术后3d始TWL呈进行性下降,以术后7d为甚(P<0.05);术后7d氯胺酮治疗组TWL较CCI组显著升高(P<0.05),但仍低于假手术组(P<0.05)。与假手术组相比,CCI组及氯胺酮治疗组大鼠术侧脊髓背角P2X4受体表达显著增加(P<0.01);氯胺酮治疗组P2X4受体表达明显少于CCI组(P<0.05)。结论:小剂量氯胺酮腹腔注射可部分缓解慢性神经痛大鼠的痛觉过敏症状,可能部分与其直接或者间接抑制脊髓背角P2X4受体表达有关。
周双琼鄢建勤石学银袁红斌谢乐斯
关键词:神经病理痛P2X4受体氯胺酮小神经胶质细胞
大鼠脊神经后根切断后脊髓和背根神经节CGRP的表达变化被引量:8
2007年
为观察大鼠脊神经后根切断后相应背根神经节(DRG)和脊髓节段CGRP的表达变化,本研究采用25只健康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对照组和L4、5后根切断后3d、7d和14d组(n=5),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结合图像分析技术检测各组相应DRG和脊髓节段内CGRP的表达变化。结果如下:后根切断后3d、7d和14d伤侧DRG内CGRP表达较对照组和对侧明显增强;后根切断后3d脊髓后角CGRP免疫阳性纤维减少,7d、14d时进一步减少;后根切断后3d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内CGRP表达增加,免疫阳性细胞数增多,7d和14d时表达进一步增强。以上结果提示,脊神经后根切断后DRG和脊髓CGRP表达变化呈现一定的时空模式,可能参与了神经损伤后的再生过程。
谢乐斯郑林丰曾志成张建伟余清平许愿忠王岐本
关键词:后根切断CGRP脊髓背根神经节
PLGA导管修复大鼠坐骨神经缺损的实验研究被引量:6
2008年
目的观察多孔PLGApoly(lactide-co-glycolide)导管修复大鼠坐骨神经缺损的效果。方法健康成年SD大鼠12只,分为自体神经移植组和PLGA导管组。两组动物分别人工造成右侧10mm的坐骨神经缺损后,PLGA导管组采用聚乳酸(polylactic acid,PLA)和聚羟基乙酸(polyglycolic acid,PGA)按75∶25的比例制成多孔PLGA管修复坐骨神经缺损。自体神经移植组采用坐骨神经进行桥接。术后4、8、12周,分别行坐骨神经功能指数检测,术后12周行快蓝(FastBlue)逆行示踪观察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on,DRG)和脊髓神经元数目及行胫前肌湿质量测量;半薄和超薄切片观察再生纤维数目、直径及髓鞘厚度。结果坐骨神经功能指数比较,术后4周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8周和12周有显著性差异(P<0.05),自体神经组优于PLGA管组。PLGA组DRG及脊髓中快蓝标记的神经元数目及胫前肌湿质量均不及自体神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位面积再生有髓纤维数目、直径和髓鞘厚度在PLGA管组与自体神经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用PLGA导管对坐骨神经缺损有一定的修复效果,但不及自体神经。
刘晓富郑林丰谢乐斯张建伟余清平许愿忠曾志成
关键词:PLGA坐骨神经缺损自体神经
大鼠坐骨神经切断后Robo2在脊髓及背根节的表达变化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研究坐骨神经损伤后Roundabout 2(Robo2)在成年大鼠背根节和脊髓的表达变化。方法:健康成年雌性SD大鼠坐骨神经切断后分别存活3~28d,取其L_(4~6)背根节(DRG)和脊髓;利用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Robo2在上述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图像分析技术对阳性细胞的灰度值进行测定。结果:正常DRG感觉神经元表达Robo2 mRNA和蛋白质,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不表达。坐骨神经切断后3 d DRG内Robo2表达增加,7~14 d达高峰,21~28 d恢复到正常水平。结论:坐骨神经切断可导致DRG内Robo2的表达上调,可能与早期的感觉轴突再生有关。
郑林丰张建伟易西南许愿忠吴贤群张灵芝谢乐斯
关键词:背根节坐骨神经损伤
小剂量氯胺酮抑制慢性神经痛大鼠大脑皮质P2X4受体表达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观察小剂量氯胺酮腹腔注射对慢性坐骨神经收缩损伤(CCI)大鼠的镇痛效应及其对大鼠大脑皮质P2X4受体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镇痛机制。方法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CCI组及氯胺酮治疗组(n=8)。CCI组及氯胺酮治疗组大鼠均制备慢性坐骨神经痛CCI模型;术后3 d测定热缩足反射潜伏期(thermal withdrawal latency,TWL)确定痛觉过敏形成后,氯胺酮治疗组大鼠腹腔注射小剂量氯胺酮(10 mg/kg),CCI组腹腔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给药至术后7 d。假手术组大鼠单纯坐骨神经暴露,不用肠线结扎,也不给药治疗。分别于术前1 d、术后1、3、7 d用热辐射法测定TWL;术后7 d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大鼠大脑皮质P2X4受体的表达。结果术前1 d三组大鼠TWL无统计学差异;假手术组术后术侧TWL轻度下降,但与术前相比无统计学差异。与术前及CCI组及假手术组相比,氯胺酮治疗组术后3 d始TWL呈进行性下降,以术后7 d为甚(P<0.05);术后7 d氯胺酮治疗组TWL较CCI组显著升高(P<0.05),但仍低于假手术组(P<0.05)。与假手术组相比,CCI组及氯胺酮治疗组大鼠术侧大脑皮质P2X4受体表达显著增加(P<0.01);氯胺酮治疗组P2X4受体表达明显少于CCI组(P<0.05)。结论小剂量氯胺酮腹腔注射可部分缓解慢性神经痛大鼠的痛觉过敏症状,可能部分与其直接或者间接抑制大脑皮质P2X4受体表达有关。
周双琼袁红斌鄢建勤谢乐斯
关键词:神经痛P2X4受体氯胺酮
大鼠坐骨神经损伤早期NF-κB和Bcl-2在脊髓运动神经元的诱导激活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大鼠坐骨神经损伤早期NF-κB和Bcl-2在脊髓中的表达变化。方法:健康成年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和右侧坐骨神经压榨组,动物存活不同时间(6,12,24和72h)获取L4 ̄6脊髓段,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脊髓内NF-κB和Bcl-2的表达变化。结果:(1)正常L4 ̄6脊髓内,NF-κB和Bcl-2免疫阳性产物主要位于前角运动神经元胞浆内,NF-κB活化少,Bcl-2表达低;(2)损伤后双侧脊髓中NF-κB免疫阳性产物则主要位于胞核内,呈活化状态,损伤侧活化起始时间(6h)早于损伤对照侧(12h),且6、12、24hNF-κB活化细胞数明显高于对照侧(P<0.05),72h双侧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3)损伤后6h损伤侧脊髓中Bcl-2免疫阳性反应即增强,12h达到高峰,24h下降,72h又增高;其中6、12、72h损伤侧Bcl-2免疫阳性反应灰度值与对照侧和正常组相比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4h损伤侧与对照侧和正常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坐骨神经损伤后脊髓前角细胞中NF-κB的活化,激活了其下游抗凋亡基因Bcl-2的转录,两者可能在损伤早期参与抑制细胞凋亡,促进细胞存活和神经再生。
王岐本谢乐斯邝满元蒙艳斌黄河曾志成
关键词:坐骨神经损伤BCL-2脊髓
大鼠脑血管、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的空间构筑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研究正常大鼠脑血管、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的空间构筑。方法:活体灌注墨汁显示脑血管,脑组织冰冻连续切片,行神经胶质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免疫组织化学和尼氏染色。结果:星形胶质细胞沿着血管分支的走行分布;神经元分布密集的区域血管分布相对集中;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分布具有区域性。结论:此方法能较好地显示神经血管单位的空间构筑关系,其分布的区域性差异可能与相应的生理活动和调节功能有关。
王岐本蒙艳斌黄庆红谢乐斯何旭峰潘爱华
关键词:血管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
大鼠坐骨神经缺损后不同时间修复的效果比较
2006年
目的比较大鼠坐骨神经缺损不同延迟时间后修复的再生效果。方法大鼠右侧坐骨神经缺损分别预变性0、3、7、14和21d后,用对侧坐骨神经桥接,术后6周分别行快蓝(Fastblue)逆行荧光示踪、胫前肌湿重称量、再生轴突数目、直径及髓鞘厚度等检测。结果预变性7d组的再生轴突数目多、直径大、髓鞘厚,明显优于其他组;3d组与0d组无明显差别,14d和21d组相对较差。结论不同延迟时间后修复神经缺损可以对神经再生效果产生不同的影响,以7d时再生效果最佳。
许愿忠郑林丰张建伟王瑞谢乐斯曾志成
关键词:神经缺损预变性
坐骨神经压榨后早期iNOS在大鼠脊髓中的表达变化
2007年
目的:研究坐骨神经压榨损伤后早期iNOS在大鼠脊髓内的表达变化情况。方法:健康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和坐骨神经压榨组,存活不同时间(6,12,24和72h)后获取L4~6脊髓节段,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结合图像分析技术检测脊髓内iNOS的表达。结果:正常组及假手术组脊髓内iNOS呈低表达,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坐骨神经压榨后损伤侧前、后角iNOS免疫阳性染色随损伤时间逐渐增加,各时间点损伤侧前、后角分别与对侧和正常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坐骨神经压榨后iNOS在脊髓内的表达上调,可能与神经损伤后的再生过程及伤后神经性痛有关。
王岐本谢乐斯谢应桂黄庆红郑林丰黄河曾志成
关键词:坐骨神经损伤INOS脊髓
共2页<12>
聚类工具0